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检测第2单元 第6课 琵琶行并序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4385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检测第2单元 第6课 琵琶行并序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检测第2单元 第6课 琵琶行并序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检测第2单元 第6课 琵琶行并序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检测第2单元 第6课 琵琶行并序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检测第2单元 第6课 琵琶行并序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检测第2单元 第6课 琵琶行并序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检测第2单元 第6课 琵琶行并序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检测第2单元 第6课 琵琶行并序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检测第2单元 第6课 琵琶行并序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检测第2单元 第6课 琵琶行并序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检测第2单元 第6课 琵琶行并序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检测第2单元 第6课 琵琶行并序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检测第2单元 第6课 琵琶行并序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检测第2单元 第6课 琵琶行并序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检测第2单元第6课琵琶行并序含答案

第6课琵琶行并序

一个秋天的夜晚,左迁九江的白居易被一支琵琶曲惊醒,循着琵琶声,他发现了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琵琶女,在鄱阳湖流下了两行清泪。

琴声和着泪水沉到湖底,千年之后这里仍然能够听到嘈嘈切切的琴弦。

水茫茫,风瑟瑟,钩弦月,江心船,琵琶曲,悠悠荡,心中事,听明了。

一千年的情结里,频频回首的是抱琵琶的女子。

罗衣淡淡,清愁薄绪,掩盖不了她的绝艺。

一念间花落了,留于浔阳江畔,一曲琵琶终了,填满了夜的每一个空隙。

尘世如烟,千年转瞬,而那曲,依然残留于青灯古寺处,等待那个有缘人,一解千年前的情思。

美字体

赏美文

弦上的月光

流年的风沙湮没了历史的辙印,岁月的密网却捞起只只斑斓的海贝。

穿过千年的沧桑,秋风中瑟瑟的芦苇仿佛只只忧伤的眼睛,惨淡迷离的月光诉说着浔阳江边弦上的泪光。

那怀抱琵琶半遮面的清愁女子,就坐在那只空空的画船上。

船很大,大得仿佛能摆得下世上所有的珍宝;船很小,小得盛不下一颗落寞的心。

船本可以划得很远,但却没能划出这个港湾。

这无风又无浪的港湾就是她的家,而家的温馨和欢乐永远都是远方最温柔的呼唤。

琵琶声夜夜从这不大不小的画船上轻轻地、幽幽地滑过江面,与空旷江水上的月低语。

就是在这样一个凄清的月夜,幽咽的琵琶声羁绊了离者的脚步,打湿了失意漂泊的江州司马的青衫。

繁华喧闹的京都、朱红的琉璃和玉盘珍馐记录了短暂易逝的笑语。

无论这位佳人,还是这个才子,春风中的美丽终成过往,如缤纷的春花,一场风雨,即是落英狼藉。

当孤独的琵琶弹痛乐天那不乐天的心弦,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伤痛,瞬间袭击了两颗沦落天涯的心。

于是一曲悲歌唱了千年,一弯秋月注视了千年,一江荻花苍白了千年。

乐天不幸来到浔阳,浔阳有幸收留了乐天。

轻视“嘲风雪,弄花草”的文士,一心抱定“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乐天的笔锋刺透黑暗,百姓的疾苦是他心中最深刻的痛楚。

然而权臣动一下唇齿,乐天便被发配江西浔阳。

黑暗的时代里狰狞的魔鬼惯于制造悲剧,于是乐天就像一片秋叶被风打落盘旋。

失意的才子选择了“吏隐”,然而心系国计民生的乐天,却抹不去内心深深的失意与伤痛。

于是在那个秋天的月夜,乐天的心弦被那双纤纤细手有力地弹拨,同病相怜的感慨化成了如泣如诉的名篇,在无数天涯沦落人的心上震颤。

那小小的浔阳自此再也走不出那个月光惨淡的夜晚,而哀怨的琵琶声至今仍在江上月下凄美地回旋,还有那个低眉落寞、轻弹琵琶、年长色衰的女子也成了千古美丽的绝唱。

一次美丽的邂逅,就这样凝结成了弦上永恒的月光。

历史制造了许多悲剧,而并非所有悲剧都因悲剧的主角而演绎成永恒的绝美。

【课内挖掘】

课内素材

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是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面对夜半琴声,有多少人能真正读懂琴声背后的辛酸和沧桑,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读懂弹琴人的一腔幽怨,有的恐怕是凡夫俗子的一笑而过、不置可否。

而诗人白居易却能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毋庸置疑,白居易找到了知音,找到了情感上的寄托。

[运用角度]“知音”“理解”“同情”等话题。

【课外运用】

1.白居易对于身世沦落的歌女,未作任何物质的施舍,只因“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琵琶行并序》便获得了永

世传唱。

虽为贬谪之人,但毕竟是朝廷命官,能和一个投欢卖笑的歌女互叙身世,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的。

同情不是一种炫耀、一种交换,而是一种与功利机巧全然无关的情感享受。

不作居高临下的恩赐,不是装模作样的慈悲,而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和谐的相处,是同情者与被同情者之间平等的情感流动,这样的同情便是美的极致。

2.我眼中的白居易,是一朵同情百姓疾苦、忧国忧民的伤感之花。

他可怜琵琶女的悲惨身世,同情琵琶女的凄婉人生。

于是,用“枫叶荻花秋瑟瑟”的笔触写出了“别时茫茫江浸月”的伤感之情,情感的芦花在秋夜的凉风中瑟瑟着。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是啊,此时的白居易也是身处被遗忘的角落里的人,处境悲哀,所以“江州司马青衫湿”,在官场的伸张正义抵不住小人的谗言献媚,数年的心血免不了被贬斥的厄运。

读了白居易的诗,我多了一份同情心,多了一份对世事的哀叹。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迁谪/牵挂商贾/辜负赠送/铮铮然

B.漂沦/腈纶憔悴/渔樵英俊/九江郡

C.衣裳/霓裳幽咽/呜咽行伍/琵琶行

D.船舷/管弦真谛/啼血鱼虾/虾蟆陵

解析:

A项,qiān,ɡǔ/ɡū,zènɡ/zhēnɡ;B项,lún,qiáo,jùn;C项,shang/chánɡ,yè,hánɡ/xínɡ;D项,xián,dì/tí,xiā/há。

答案:

B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寻声暗问弹者谁(偷偷)去来江口守空船(回来)

B.铁骑突出刀枪鸣(突然出击)低眉信手续续弹(实在)

C.凝绝不通声暂歇(忽然)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时)

D.整顿衣裳起敛容(收敛)钿头银篦击节碎(节拍)

解析:

A项,暗,悄悄;来,语气词。

B项,信,随。

C项,第一个暂,暂时;第二个暂,忽然。

答案:

D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解析:

B项,均为介词,在。

A项,①动词,弹奏,②介词,替;B项,均为介词,在;C项,①第三人称代词,它的,②语气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D项,①连词,用来,②介词,把。

答案:

B

4.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来万事东流水(比喻)

B.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

C.终岁不闻丝竹声(借代)

D.铁骑突出刀枪鸣(夸张)

解析:

“铁骑突出刀枪鸣”不是夸张,是比喻。

这是形容琵琶声在沉咽、停歇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句意是如“铁骑突出”如“刀枪鸣响”。

A项,比喻,“万事”如“东流水”,一去不返。

B项,互文,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然后同上了船。

C项,借代,“丝竹”代指音乐。

答案:

D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琵琶女由于种种原因不愿出来,千呼万唤出来之后还用琵琶半遮面,写出了她的羞涩神情,反映出她此时的复杂心理:

一方面自惭身世,抑郁不平;另一方面对于别人的盛情邀请既有所顾忌又不好拒绝。

B.诗人用一连串的比喻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用音强、音高、音色、节奏、旋律各不相同的十多种声音来比喻四根弦所发出的不同乐声,不仅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等感官,而且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C.作者用反衬的手法来描写琵琶女:

用昔日的年轻美貌反衬年老色衰,用门庭若市反衬门庭冷落、独守空船,用昔日的恣情欢乐反衬满腹辛酸,用夜梦往事来反衬孤寂、伤感的情怀。

D.诗人被贬,异常苦闷,这刚好与琵琶女的人生境遇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共同的命运引发了白居易和琵琶女“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感。

解析:

B项,对音乐的描写没有“嗅觉”方面。

答案:

B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的诗篇,而且语言通俗明白,相传老妪都能听懂。

B.唐诗有乐府诗,是按照汉乐府的旧题来写新事的;又有新乐府诗,是“即事名篇”的叙事诗,按照所叙事件来定题目,不是汉乐府的旧题。

C.《琵琶行并序》有一明一暗、一实一虚两条结构线索。

暗线是琵琶女的演奏和自诉身世,明线是诗人的感受。

两条线索的联结点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共同感情体验。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不仅写出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同时将自己的不幸和失意的心情,将自己的不平和愤懑倾泻出来。

解析:

C项,明线是琵琶女的演奏和自诉身世,暗线是诗人的感受。

答案:

C

7.名句默写。

(1)浔阳江头夜送客,________________。

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说尽心中无限事。

________________,大珠小珠落玉盘。

(3)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

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

(4)忽闻水上琵琶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未成曲调先有情。

(5)去来江口守空船,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江州司马青衫湿。

答案:

(1)枫叶荻花秋瑟瑟犹抱琵琶半遮面

(2)低眉信手续续弹嘈嘈切切错杂弹(3)此时无声胜有声唯见江心秋月白(4)主人忘归客不发转轴拨弦三两声(5)绕船月明江水寒座中泣下谁最多

二、迁移发散

(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8~9题。

邯郸冬至[注]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

冬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8.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

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9.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2)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

(意思答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0~11题。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元〕张伯淳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

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

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

写出天然律吕①,扫空眼底短

②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

洗耳为渠听。

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

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

相见今朝何处?

语溪③乍雨初晴。

注:

①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

,一种弦乐器,如筝。

③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10.下阕“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传统文化经典的能力。

解答本题,可从“浔阳月色”入手,分别抓住“浔阳”这个表地点的词和“月色”这个意象。

结合对白居易《琵琶行》的识记和理解,寻找与之相关的诗句。

答案: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

②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11.分析上阕与下阕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本题题干指向较为明确,要求分析上下阕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解题时,应具体分析上下阕词句的意思,找出描写琵琶演奏的词句,概括其角度即可。

根据上阕中的“旧谱”“新声”“天然律吕”和下阕中的“洗耳”听、“似醉还醒”可知,本词中上阕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下阕从听者方面来描写。

答案:

①上阕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②下阕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三、创新语用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将有关内容压缩成一段介绍“浸月亭”来历的文字,要求:

不遗漏要点,不超过80字。

九江,古称江州。

这里有著名的“周瑜点将台”的故址,故址上建有一座亭子,名字叫作“浸月亭”。

为什么这座亭子叫“浸月亭”呢?

据说,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唐元和十至十三年(815—818)被贬为江州司马时,经常到这座亭子中饮几杯酒,赋几首诗,与朋友见面,这期间,他写了著名的《琵琶行》,诗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句,从此,人们就把这个亭子叫作“浸月亭”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浸月亭”建在“周瑜点将台”故址,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常在此饮酒、赋诗、会友,因其诗《琵琶行》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一语,故得此名。

13.选择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恰当地填入下列各段文字中,使句意贯通明晰。

(不能重复使用)

(1)基因理论刚刚问世,暂时还不为人所注目。

很少有人问津、涉足,以至出现“________________”的局面。

(2)把校园变成一本美好的教科书,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创造浓烈的爱国主义氛围,也是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好办法,甚至能收到“________________”的更好效果。

(3)批评就是要理直气壮。

现在,那种“欲说还休”的批评太多了,那种“________________”的批评太多了,那种叫人猜谜的批评太多了。

(4)这些人慷公家之慨,饱一己之腹,想方设法吃,巧立名目吃,或稍收敛,一遇良机,便又“______________”,接着吃起来。

答案:

(1)门前冷落鞍马稀

(2)此时无声胜有声

(3)犹抱琵琶半遮面(4)添酒回灯重开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