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学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5448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管理学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教育管理学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教育管理学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教育管理学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教育管理学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教育管理学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教育管理学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教育管理学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教育管理学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教育管理学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教育管理学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教育管理学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教育管理学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教育管理学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教育管理学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教育管理学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教育管理学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教育管理学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教育管理学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教育管理学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管理学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育管理学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管理学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管理学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⑥理性关系。

⑦固定工资。

7、霍桑实验(P42):

20世纪30年代,梅奥等人在霍桑工厂进行的长达8年的一系列心理学实验,从而得出以下结论:

A、经济刺激并非唯一刺激动因B、工人是以非正式团体成员身份对待管理的;

C、工人往往以非正式组织来捍卫自己,免受专断管理之害D、非正式社会组织与管理相互作用影响E、专业化不一定导致最有效的生产组织F、人不是机械齿轮,是能动的生物体。

即通过试验提出来著名的人际关系学说,并坚信只有改善组中的人际关系,才能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

8、教育管理体制(P51):

即是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可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和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与工作制度的总称。

主要包括办学体制、教育投资体制、教育督导制度、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招生制度、分配制度等。

9、需要层次理论(P45+BAIDU):

即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提出的需要层次论,将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是行为科学理论之一。

10、教育理论(BAIDU):

教育理论是通过一系列教育概念、教育判断或命题,借助一定的推理形式构成的关于教育问题的系统性的陈述。

教育理论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的规定性:

一,教育理论是由教育概念、教育命题和一定的推理方式构成的。

二,教育理论是对教育现象或教育事实的抽象概括。

三,教育理论具有系统性。

11、教育规律(BAIDU):

教育规律同规律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本质性联系,以及事物(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是教育现象同其他社会现象或教育现象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固有矛盾,或彼此间的内在联系。

12、教育价值观:

是指人们对整个教育核心价值或基础价值的看法或观念,对其他的教育观念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与其他的教育观念一起规范着、指导着或调节着人们的教育行为。

13、教育行政体制(P54):

教育行政体制又称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或教育管理体制,即是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可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和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与工作制度的总称。

14、教育行政组织(P75):

是国家行政组织的组成部分,是国家行政组织系统中的分系统。

具有国家性,它代表国家行使对教育的行政管理权,它的设置和活动,必须服从于国家的整体利益的需求,符合政体的性质和方向,遵循国家的法律、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要求。

15、国家教育行政组织:

在我国,国家教育行政组织特指国家教育部,其任务是组织、领导和管理全国教育方面的行政事务工作。

16、地方教育行政组织:

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

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在各自管辖的区域范围内行使职权,其主要任务是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上级教育行政组织的业务指导下组织、领导和管理所辖区域内的各项教育事务。

17、教育法(《教育法学》):

是国家机关经过一定的程序制定,用以调整国家、父母、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基于教育与受教育而产生的各种关系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18、教育政策(PPT):

是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依据、纲领和准则,是政党、政府等各种政治实体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任务而协调内外关系所制定的行动准则。

19、理性模式(P99):

指政策制定者根据一套近似完美的、合乎理性的政策制定程序来制定政策。

崇尚该模式的人认为,政策制定应该有一套程序,借此程序,决策者就能制定出一个有最大净价值成效的合理政策,即用最小的投入(包括时间人力和其他资源)来获取最大的收获。

效率是理性模式的最终目的。

20、团体模式(P101):

又叫政治协商模式,是指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候,广泛听取各政党、团体及不同职业的人的意见,在充分讨论对话和协商的基础上,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最终达成具有妥协谅解色彩的决定。

21、教育计划:

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及任务而采取的规则、步骤、方法的总和。

22、教育预测:

是指依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利用科学预测的原理和方法,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前景做出推测的活动。

23、教育发展目标:

教育发展目标是指教育整体发展目标,它是对教育发展的一种展望一种预测。

24、教育督导:

是根据本国的有关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和帮助,旨在加强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全面管理,以保障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教育督导是教育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与教育决策和教育执行共同构成了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

25、教育评价:

是以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为依据,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技术,系统收集信息,对教育现象和活动所实现的价值作出判断,促进教育改进与发展,实现教育增值的过程。

26、教育经费:

是指用于教育事业的费用。

广义,教育经费既包括政府用于教育事业的费用,也包括私人用于教育事业的费用;

狭义,专指政府用于教育事业的费用。

27、教育财政:

是国家对教育经费及其他相关教育资源的管理,包括国家对教育经费及其他教育资源的筹措、分配及使用的监督等。

国家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等机关行使教育财政的职能。

28、教育课程:

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广义上是指为了实现学校教育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

29、教学计划:

是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统一要求,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30、教学大纲:

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

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

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它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

31、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将编制好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实现预期的课程理想,达到预期的课程目的,实现预期教育结果的手段;

课程实施是通过教学活动将编制好的课程付诸实践;

课程实践的焦点是实践中发生改革的程度和影响课程实施的那些因素。

32、教育人事行政:

是指国家依据一定的法规制度,对教育人员进行管理的活动。

就教育行政管理的资源或对象而言,包括人、财、物等诸多方面,其中人是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其他因素只有依靠人才能发挥作用。

所以,教育人事管理的质量和效益,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33、教师考核:

是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工作状态和工作成就做出判断和评定的过程。

其目标往往指向教师的去留升降,更容易走入过于强调约束和限制的误区。

34、学校效能:

是指学校发挥某些积极作用的能力及其实际结果。

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优秀的工作成果,包括质与量两个方面在内的学校教育成果;

高质量的校内组织和人员素质;

通过改革创新而实现的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学校既能从变化的环境中努力吸取更多的资源,又能通过自身完善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35、自主办学:

是指学校根据法律和社会需要,独立地举办学校、进行决策和开展各项工作,特别是独立决定办学目标、人员聘任、资金使用和课程设置的行为。

36、学校发展战略:

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全局的方略。

因此学校发展战略是指学校科学构划的积极的向前的全局性的蓝图。

37、学校工作计划:

就是学校对即将开展的工作的设想和安排,如提出任务、指标、完成时间和步骤方法等。

38、决策:

是为了到达一定目标,利用已知信息进行方案或方法确定的过程。

广义的教育决策泛指教育领导者对对教育组织中各种问题的处理或对各种方案的选择。

无论是政策性的还是事务性的,无论是全局性的还是局部性的各种决定和选择,均包含其中。

狭义的教育决策仅指教育领导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对本组织未来实践的方向、目标、原则和方法所做的决定。

39、控制:

是根据组织的计划和事先规定的标准,监督检查各项活动及其结果,并根据偏差或调整行动或调整计划,使计划和实际相吻合,保证目标实现。

40、协调:

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41、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

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

42、学校工作质量评价:

对学校工作质量就是学校工作过程和结果满足使用的要求时所具有的特性所进行的评价。

43、学校质量管理:

学校质量管理是以强化教职工的质量意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设计、实施、检查和分析,以取得较高水平成绩的活动。

44、全面质量管理:

是一种全新的质量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

是把组织管理、数理统计和现代科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立了一整套质量保障体系,使质量管理工作进入了更高阶段。

45、质量责任制:

为了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而明确规定企业每个人在质量工作上的责任、权限与物质利益的制度。

46、教育设施管理:

是教育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育事业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的管理。

教育设施是指开展教育工作所必需的物质资料。

它主要包括教育工作所需要的空间、环境以及有关的教育教学设施,即教育基建、学校设备和社会教育设施。

47、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其对培养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学组织形式也不断发展和改进。

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和文纳特卡制等。

48、古典组织理论(P40+PPT):

又叫传统的组织理论,正式产生和盛行于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的公共行政学的早期研究时期。

特点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组织中的每一项工作进行分析;

注重劳动分工并将管理从一般操作中分离出来;

强调管理效率;

构建了一个效率核心的组织结构;

但是忽视了员工对组织目标的认可和接受;

忽视了员工的心理需求和社会(组织)融入;

只强调正式组织、忽视非正式组织。

49、人际关系理论(P42+PPT):

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等人所进行的著名的霍桑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

雇员同时受社会、心理驱动和经济利益驱动;

组织认可、归属和安全感更能提高工作效率;

个体的信仰、价值观、动机等都会影响行为;

个体更依赖非正式组织,此类组织利弊共存;

非正式组织对个体行为更具有约束性;

高昂的士气会提高工作效率;

沟通和民主都有助于提高效率。

50、社会系统理论:

将组织看作活动的协作系统,认为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协作系统,任何组织都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部分,而不是由有限成员组成的孤立系统,人与人、组织与组织只有在协作中才能发挥作用,一个协作系统的效率尺度就是它满足其成员需要,从而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奋斗的能力。

51、现代权变的组织理论:

是建立在系统理论基础之上的组织理论。

组织总在具体的环境下运行,没有一种理论适用于一切组织结构。

52、学校组织文化:

也称作学校文化,主要指学校成员所持有的价值观念体系,指的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与各种环境要素的互动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下来为其成员认纪律、气氛、教与学的行为方式等行为规范体系,以及学校布局、校园环境、校舍建设、设施设备、符号、标志物等物质风貌体系。

53、学校领导体制:

指的是学校内部按照一定原则所建立的组织管理制度,是教育领导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需要按一定的原则建立一定形式的领导体制,以维系学校成员的相互关系,有组织地开展学校各项工作,完成学校教育、教学任务。

54、校长负责制:

即校长对对行政主管部门承担学校管理的全面责任。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按规定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对外代表学校。

校长行使的的管理权力有以下四个方面:

决策指挥权、干部任免权、职工奖惩权、学校财经权。

55、人力资源管理:

(学校人力资源:

对教职工的智力、体力劳动能力所进行的科学、合理的发掘、组织和使用,为充分实现学校目标提供可靠的人力保障)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制度、法令、程序和方法的总和。

它贯穿于人力资源的整个运动过程,包括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的维护与成本核算,人员的甄选录用、合理配置和使用,还包括对人员的智力开发、教育培训、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等等。

56、教师培训:

为了达到统一的科学技术规范、标准化作业,通过目标规划设定、知识和信息传递、技能熟练演练、作业达成评测、结果交流公告等现代信息化的流程,让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训练技术手段,达到预期的水平提高目标。

57、考聘制:

通过考试手段择优录取后,由用人单位与确定的聘任人选签订聘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和受聘人员职责、待遇、聘任期等。

58、聘任制:

是指用人单位通过契约确定与人员关系的一种任用方式,又称聘用合同制,是相对委任制而言的。

一般的做法是由用人单位采取招聘或竞聘的方法,经过资格审查和全面考核后,由用人单位与确定的聘任人选签订聘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和受聘人员职责、待遇、聘任期等。

59、学校公共关系:

一般指学校用传播手段使自己与相关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管理活动。

这个定义反映了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也是一种管理职能。

60、领导:

领导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包括人、过程和组织目标三个基本要素。

简答题:

1、简述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P14)

答:

教育管理学以各级、各类教育组织和机构的管理现象、管理过程和管理规律为其研究对象,不过,我们不能从狭义的角度看待学校组织的管理,学校不是孤立存在的,作为社会上众多组织中的一种,其教育和管理过程要受到社会各方面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团体、家长等的影响。

它要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因素的制约,这样,教育管理学就必须研究其他相关问题。

总之,教育管理学以学校组织的管理为核心,并探讨与学校教育事业有关的种种教育管理现象和问题。

我们可以说教育管理学是由教育学和管理学共同组合成的,是管理学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学科,因而具有交叉性和应用性。

2、简述教育管理体制功能及意义。

(P52-54)

(1)教育管理体制所要解决的是国家、地方及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根本制度问题,围绕这一制度必然要涉及领导权力分配、机构设置等事项。

(2)功能:

领导和指挥;

权利分配;

分工协作;

提高效率。

(3)意义:

从理论层面上说,它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教育管理体制和政治、经济体制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能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教育管理体制所具有的功能;

从实践层面上说,它能有助于我们理清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促使我们认真反思近年来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所取得经验和应汲取的教训,是我们今后的体制改革思路更清晰,工作目标更明确,措施更可行。

3、简述教育管理现代化的特点。

(1)教育管理现代化是指适应现代社会、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树立现代管理观念,建立合理的管理组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优化育人环境,以协调组织内部人、财、物等资源,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的过程。

(2)特点:

一是教育管理科学化。

教育管理科学化是指,教育管理者应遵循教育规律、管理规律,以现代教育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克服主观性和盲目性,使教育规划、教育决策、教育督导评价等各项管理活动都符合科学原理和客观规律,使管理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和效益化。

二是教育管理民主化。

教育管理民主化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强调的是“使用者参与”,即主张可能会被教育规划和管理决策所影响的人,都应该进入到这个管理决策过程之中,一方面使参与者都能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从管理的角度,能促进教育管理的计划与策略的正确性,真正确立以教师和学生需要为主的教育管理目标,从而提高教育管理质量。

三是教育管理法制化。

教育管理法制化,其实质就是用国家立法来规范各项教育管理活动,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管理,依法执教。

四是教育管理专业化。

教育管理主体专业化主要是指教育行政人员、学校管理人员都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具有专业意识和专业管理的素质。

五是教育管理信息化。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的教育管理体系,包括教育管理组织的网络化、教育管理内容的信息化、教育管理技术的信息化以及教育管理手段的信息化等各个方面。

4、简述教师激励的措施。

(P168)

(1)教师激励是教育管理者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激发教师的动机,使教师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组织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

(2)措施:

一是物质激励,一方面通过普遍提高全体教师的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来调动教师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一定物质奖励机制,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以鼓励教师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二是目标激励,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学校发展目标,让教师看到未来美好的前景,并将这一前景与教师当前的工作学习和未来的个人发展联系起来,从而激励教师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积极投身到学校的各项工作;

三是制度激励,通过校内民主制度的建设,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使教师有机会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和工作计划的制定;

四是情感激励,通过学校领导与教师的谈心家访探病与教师建立情感联系,真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教师心情愉悦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共组之中;

五是榜样激励,通过领导者以身作则和率先垂范或发现先进事迹,为教师提供参照和范例,激发教师为效法榜样而奋发向上;

六是信息激励,通过外出参观或请校外教师传授经验或向教师推荐报刊有关教改的信息,使教师增强教改紧迫感,促使教师奋起直追。

5、简述施泰因的教育行政思想。

教育管理学界认为,近代历史上最早用行政学、法学理论研究教育管理的人,首推德国19世纪著名的行政学、法学家施泰因,他在1884年出版的《管理学》一书中,有一个专章是论述教育行政管理的。

其主要思想是:

(一)每个人都是为了别人的存在而存在。

(二)人类共同体由理性和非理性两大部分组成。

(三)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平是由于精神财富分配不公。

(四)解决社会分配不公平的现象,首先要解决精神财富分配不公平问题。

主张国家应该通过法律和行政的手段来干预教育,让广大的穷苦人家的子女都能受到教育。

6、简述教师管理的基本特点。

(P154)

第一,对教师的日常管理要体现灵活性特点。

包括不搞硬性8小时坐班制,以开放教师的时间和空间,让教师选择最有利于提高做做效率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

不硬性规定教师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不单纯以学生成绩的优劣来评价教师工作的好坏,以全面综合评定教师的工作成绩。

第二,在教师管理过程中要体现参与性特点,即发动教师参与学校大事的讨论和决策,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并增加教师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第三,在教师管理制度建设上要体现重精神轻物质的特点。

包括注重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建立,为教师进修提高和专业发展提供机会等等。

7、简述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观点。

(PPT)

(1)管理的最高目标是追求组织效率

(2)分工和专业化(科学的工作分析),通过对工作的观察和测量,确定完成任务的最好方法

(3)人员的选择,根据工作分析选择和培训员工

(4)功能性监督(严密的规章制度),管理和操作分开,各司其职

(5)注重经济奖励和惩罚

8、简述科学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古典管理理论

教育管理实践

建立权力等级结构

教育权力等级 教育部-厅-局

   校长-部门领导-教师-学生

工作分析

教育评价、教师选用和评价、学生评价

劳动分工

教育行政与教学、学科教学

管理幅度

机构设置、生师比

纪律与规范

管理制度、条例、规章

人事管理

成员的选择、培训和评价

集中与民主

政策和计划的制定(教师参与决策)

公平

教育公平(起点、过程、结果)

9、简述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观点。

(1)雇员同时受社会、心理驱动和经济利益驱动

(2)组织认可、归属和安全感更能提高工作效率

(3)个体的信仰、价值观、动机等都会影响行为

(4)个体更依赖非正式组织,此类组织利弊共存

(5)非正式组织对个体行为更具有约束性

(6)高昂的士气会提高工作效率

(7)沟通和民主都有助于提高效率

10、对教育管理理论发生重大影响的管理流派有哪几个?

(P39-45)

主要有三个学派,即古典管理学派、人际关系学说学派和行为科学学派。

(1)古典管理学派,代表人物是泰勒、法约尔、韦伯。

兴起于20世纪初,迎合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为现代工厂制度的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本主张是:

把高效率完成组织任务视为管理工作最高目标;

分工和专业化;

人员的选择;

管理和操作分开,各司其职;

注重工作奖励和监督。

(2)人际关系学说,代表人物梅奥等。

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基本观点是:

个体的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