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52810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1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docx

《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docx

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

专题(4)物质运动和循环

一、基本知识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壳、地幔、地核(界面、软流层、岩石圈)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典型)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过程:

各种变式图

机制:

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观点)

内力作用:

地壳运动褶皱:

(分类,成因,形态,

结果:

地质构造岩层新老,地形,矿)

断层:

(成因,地形,工程)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风化:

风力:

风蚀蘑菇

侵蚀流水:

峡谷、黄土高原的支离破碎

外力作用冰川、海浪:

角峰、冰斗、海蚀崖

搬运:

风力:

黄土高原、沙丘

堆积流水:

冲积扇、三角洲

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的影响

冰川、海浪:

沙滩

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分类:

陆地循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过程及主要环节:

意义:

成因

风海流:

信风(南北赤道暖流)、西风(北太平洋大西洋暖流,西风漂流)

补偿流:

副热带海区形成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东寒西暖

规律北半球副极地海区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东暖西岸

分布

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

洋流

太平洋

具体大西洋

印度洋

对气候

影响

对海洋生物

对航运

对污染物

生物循环和整体性差异性

生物循环: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

高、低纬,热量为基础

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

中纬,水分为基础

由山麓向山顶的分异:

水热差异

可再生资源

自然资源分类非可再生资源

按能量来源分

自然资源能源分类按性质分

按利用状况分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能源对人类的意义

含义:

地震:

分布、成因、危害

地质灾害火山

滑坡、泥石流

自然灾害台风:

时间、成因、预防措施

寒潮

气象灾害干旱

洪涝

沙尘暴

二、基本规律:

(一)地壳物质循环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1.完成右图内容:

(1)在图中方框内填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的名称。

(2)写出图中各箭头所代表的含义: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C._;D.___________

(3)图中A、B、C、D过程中,能量来自地球外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我国华北某区域示意图,回答2-3题。

2.图中阴影范围的地貌类型是

A.冲积扇B.冲积低平原C.河谷平原D.三角洲

3.阴影所示区域不易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A.干旱B.洪水C.土地次生盐碱化D.沙尘暴

“中国南方喀斯特”是我国在2007年唯一申请世界自然遗产的项目,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回答4-5题。

4.读右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关于图示各部位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5为地下河,因断层面被侵蚀而成

B.6和7两个小地貌均为侵蚀作用而成

C.1和4两个小地貌均为流水侵蚀而成

D.2和3之间是断层,为地壳运动而成

5.在地质年代较老的褶皱构造地区常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

下图为地形倒置形成过程示意图,按地形倒置形成的时间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

读地质构造剖面图完成6-7题。

6.图中最高山形成的原因

A.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形成的背斜山

B.沿轴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因轴部坚实抗侵蚀而形成的向斜山

7.图中断层地区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

A.水平挤压—岩层上升—外力侵蚀B.岩层下降—水平运动—外力侵蚀

C.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D.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水平运动

读“地质构造”图,回答8-9题。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从岩层形态上来看,B为背斜,C为向斜

B.图中A、B、C三处均为内力作用的结果

C.A处形成断层,这里岩石破碎,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D.从地形上来看,B为山地,其属于断块山

9.关于地质构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含石油、天然气的岩层,向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B.背斜谷地利于储存地下水,形成自流水盆地

C.断层附近岩层破碎利于隧道工程建设D.水库建设应该避开断层带

读某地地质地形图,判断10-11题。

10.该地地形成因是

A.向斜成山B.向斜成谷

C.背斜成山D.背斜成谷

11.下列叙述不可信的是

A.该地区曾发生过变质作用

B.B处埋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C.该地区曾是广阔的热带浅海

D.A处修水利要注意塌方渗漏

下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

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

据此回12-14题。

12.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

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

D.丙乙甲

13.丙侵入岩脉应为何种岩石

A.沉积岩B.岩浆岩C.变质岩D.资料不足,无法判断

14.图中

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

A.石灰岩B.大理岩C.花岗岩D.玄武岩

15.在图中填出六大板块名称,并列举板块碰撞形成的山脉。

图为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

回答16-17题:

16.该聚落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A.青藏高原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

17.根据图中信息,该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聚落建在丘陵迎风(夏季风)坡,多地形雨,坡状尖顶利于排水

B.聚落顺应地势特点修建,便于排水

C.聚落位置临近河流,便于取、排水和出行

D.聚落地区多植被覆盖,利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18.下面是关于“内力作用过程和地质构造”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请你把缺少的部分补充完整。

(1)研究方法:

模拟实验法。

(2)研究目的:

把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通过模拟实验感悟地质变化过程。

(3)实验材料:

4cm×30cm的“竹片”(或者是__________)

(4)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内力作用过程,是一个受力的过程;竹片与岩石都具有“刚性”和“塑性”,竹片的受力形变过程与岩石的受力形变过程比较接近。

(5)实验过程和现象(在方框内画上相对应的示意图)

(6)研究结论

①褶皱、断层和火山(地震)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②褶皱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

③地球上最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

读图回答19-21题。

19.表示黄山地貌景观的是

A.a图B.b图C.c图D.d图

20.能表示武夷山碧水丹山景观地貌特征的是

A.a图B.b图C.c图D.d图

21.a图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沉积作用B.湖泊沉积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流水溶蚀侵蚀作用

(二)水循环:

1.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

A.人工降雨,促进大气中的水汽输送B.植树种草,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

右图是“某大洲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平均地势最高的点是

A.A点B.B点C.C点D.D点

3.如果地理老师要求你收集甲、乙河流的相关资料,列表比较这两条河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点。

可以通过查找以下哪些地图来了解

①《中国地形图》  ②《中国水系图》

③《中国气候图》  ④《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

⑤《中国政区图》  ⑥《中国内河航线分布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

4.读右侧的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1)填出图中字数字、字母的含义。

(2)③到达地面后,有哪几种去处?

(3)目前人类最易改变的是环节。

(填字母)

(4)简述水循环的意义。

5.右图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水文观测站记录的从1940年到1990年的年径流量。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的河流径流变化属于何种变化?

说明这50年中该河流径流量变化特点。

(2)简要分析该河流这种变化对河流沿岸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三)洋流:

1.读“某海域洋流分布图”,关于四个洋流对陆地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在①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经度范围广

B.在②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受③洋流影响,大陆东部降水增加D.洋流④有利于北海道渔场的形成

右图是某大洋等温线分布图,读后完成2-3题:

2.假定①②等温线弯曲是由洋流影响所致,则()

A.①是暖流,②是寒流B.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C.①②都是暖流D.①②都是寒流

3.假定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中,则②海域水温异常升高时,则

A.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异常频繁B.秘鲁、智利等地区可能出现暴雨,发生涝灾

C.秘鲁渔场饵料丰富,鱼类异常丰富D.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区异常多雨

4.右图位于哪个半球?

等温线弯曲处为什么性质的洋流?

如果该地分别位于太平洋、大西洋,则该洋流的名称?

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

读图完成5-7题。

5.与世界著名渔场的形成有关的洋流是

A.a,bB.b,cC.c,dD.a,d

6.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7.a,b,c,d四处的洋流和海水性质是

A.a处为暖流,盐度最高B.b处为寒流,温度最低

C.c处为寒流,盐度最低D.d处为暖流,温度最高

8.左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

读后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显示的是半球,判断理由是①;②。

(2)A、B、C、D、E、F、G表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填字母),属于补偿流的是(填字母)。

(3)A、B、C三支洋流中,最强大的洋流是(填字母),该洋流名称为,

(4)E洋流沿着大陆(东或西)岸流动,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5)正常年份,(填字母)洋流经过的海域渔船云集,渔获量巨大。

但也有些年份,因海面水温上升,海面常常漂浮着大量的死鱼,渔船稀少,可能发生了现象。

(6)洋流G每年的6、7、8三个月特别强大,海面风浪大,主要原因是

9.读右侧的洋流分布模式图,回答:

(1)A、E的成因?

(2)如果该图为太平洋、大西洋,则各支洋流的名称分别是?

(3)简述洋流分布的规律。

 

10.在右图中填出洋流的名称。

(四)整体性和差异性:

1.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出一定的

A.有序性和普遍性

B.复杂性和整体性

C.有序性和重复性

D.整体性和重复性

地带性分布现象是地理环境一个重要的特征,完成2-3题。

2.影响地理环境水平地带性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海拔D.海陆分布

3.下列自然资源中,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

A.气候资源B.矿产资源C.水资源D.石油资源

读右图,完成4-5题。

4.全球雪线高度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蒸发D.地形

5.雪线在南北纬60°分布差异悬殊,是因为

A.降水量的差异B.洋流影响的差异

C.植被分布的差异D.海陆分布的差异

陆地环境的水热状况,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称为陆地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

回答6-7题。

6.根据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中可能有终年积雪的山脉是

7.有关下列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示意图的正确叙述为

A.四座山地都在南半球

B.甲乙在北半球,丙丁在南半球

C.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甲

丁丙乙

D.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乙丙丁甲

8.读右图回答:

(1)在右图中填出各自然带的名称。

(2)按照洋流的分布规律,在图中填出沿岸洋流。

9.如果地球上有一片大陆(如下图),则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判断,大陆周围最可能出现的洋流分布模式是(实线为暖流,虚线为寒流):

10.读右图,判断各序号最可能代表什么自然带,并总结出雪线的分布规律。

 

(五)资源和灾害:

1.读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图示外围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而且愈演愈烈,其外在的表现主要是

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B.促进经济的迅猛发展

C.新材料应运而生D.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资源

2.地震发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B.居住高楼的人群立即选择电梯等方式迅速撤离

C.避震时尽量倦缩身体,降低重心,保护头颈、眼睛等

D.避震时多点灯火,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

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下面右图是我国沿海某城市在一次台风天气过程中的风向和风力变化图。

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

每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12级。

读后回答3-5题。

3.在图示天气过程中,台风中心的移动方向是

A.由东南移向西北B.由东北移向西南

C.由西北移向东南D.由西南移向东北

4.南北纬5°之间的海洋上很少形成台风,其主要原因是

A.洋面水温较低B.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

C.地转偏向力太小D.空气湿度太大

5.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进行实时监测是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该现代化技术手段属于

A.雷达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技术D.地理信息系统

6.泥石流是台湾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

若要设计泥石流预警系统,则下列各要素中可做为预警主要依据的是

A.气压B.风速C.雨量D.温度

2006年7月5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发生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

据此完成7-8题。

7.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理要素增大的方向,图示关联性正确的是

8.我国云南省防御地质灾害的措施不包括

A.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B.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C.禁止一切工程建设,恢复自然植被D.积极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读全球自然灾害及其损失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符号“口”、“▲”所代表的自然灾害分别是

A.强风B.干旱C.地震D.洪水

10.为减轻上述两种灾害损失,下列工程措施适宜的是

A.营建防风林B.修建水库

C.跨流域调水D.建设护坡工程

11.下列地区灾害损失与主导因素相吻合的是

A.黄土高原一一滑坡B.西欧——强风

C.南亚——水旱D.长江中游——水灾

12.根据图12“孟加拉国的河流及受泛滥影响的地区”、图13“达卡的气温和降水图”以及文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11月15日晚,孟加拉国南部沿海地区遭强热带风暴“锡德”袭击,风暴速度达到每小时240千米,许多房屋和树木被刮倒,几百万人受灾。

该国政府宣布这次灾难为“国家灾难”,并呼吁国际社会提供援助。

材料二:

孟加拉国近15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中,有将近80%处于洪水泛滥的平原和由众多河流冲积形成的三角洲平原上。

洪涝灾害对超过1亿人口的孟加拉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1)强热带风暴“锡德”所属的天气系统是。

(选择填空)

(2)依据所给材料,从自然和人文的角度分析孟加拉国水灾特别多的原因。

 

(3)为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孟加拉国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13.读右图,分析我国西南地区为什么地质灾害频繁?

 

14.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

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材料三:

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地区

春雨

夏雨

秋雨

冬雨

华南地区

11

43

39

7

华北平原

9.8

73

13

4.2

长江中下游

22

45

18

15

西北干旱区

32

29

10

29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2)图中ABC是我国三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3)我国①②两地全年降水比较丰富但干旱严重,简要分析造成两地干旱的主要原因。

(4)描述干旱灾害在我国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造成干旱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

 

15.根据右侧的海洋污染分布图,分析世界海洋污染分布有何特点?

并解释其原因。

物质运动和循环参考答案

1.

(1)从左上方按逆时针方向分别是:

岩浆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2)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3)B2B3C4C5B6D7C8C9D10C11B12A13B14B1516C17A18(3)木片塑料泡膜或三合板(材料需要既有“塑性”又有“刚性”)

(5)

(褶皱要体现出“岩层连续”和“弯曲变形”,断层要体现出“断裂”和“上下错动”)(6)②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向斜轴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③活跃的断层处(板块交界处)

(二)1C2C3A45

(1)径流年际变化①年平均径流量逐渐减小②年际变化逐渐增大

(2)水资源总量减少,影响工农业生产,水旱灾害更加频繁,影响内河航运和交通,水力发电的稳定性减小

(三)1C2D3B45D6C7A8

(1)南存在着以极点为中心且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西风漂流中低纬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中低纬存在着三个大洋环流(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2)A、B、C、GC、E、F(3)A秘鲁寒流(4)澳大利亚东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5)A厄尔尼诺(6)6、7、8三个月正值南半球冬季,高低纬之间获得太阳辐射热量的差异大,气温差异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西风特别强劲。

在强大的盛行西风作用下,西风漂流特别强大,海面风浪大

(四)1A2AB3AC4D5C6B7D

(五)1A2AC3A4C5C6C7A8C9BD10BC11CD12.

(1)A

(2)该国大部分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集中在6—9月;部分河流还有冰川融水补给;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流不畅;河流上游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床淤塞,排水不畅(3)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建立洪水预报系统,有效地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或泄洪、蓄洪区);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14

(1)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2)A地主要为春旱。

原因:

春季降水少,并且春季气温升温较快造成蒸发量大,形成春旱。

B地主要为伏旱(7、8月份)。

原因:

该地在7、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温高,形成伏旱。

C地主要为冬旱。

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但此地区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形成冬旱。

(3)①地石灰岩广泛分布,形成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暗河,地表水渗漏比较严重。

②为海南岛地形中部为山地,中央高四周低,河流径流快,而且河流比较短,使当地地表水缺乏。

(4)干旱灾害在我国分布地区广,但分布不均,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危害较严重。

在时间上干旱灾害出现频繁,有时持续时间较长。

原因:

我国主要为季风气候,夏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我国各地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以及年际变化较大等原因造成的。

物质运动和循环参考答案

1.

(1)从左上方按逆时针方向分别是:

岩浆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2)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3)B2B3C4C5B6D7C8C9D10C11B12A13B14B1516C17A18(3)木片塑料泡膜或三合板(材料需要既有“塑性”又有“刚性”)

(5)

(褶皱要体现出“岩层连续”和“弯曲变形”,断层要体现出“断裂”和“上下错动”)(6)②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向斜轴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③活跃的断层处(板块交界处)

(二)1C2C3A45

(1)径流年际变化①年平均径流量逐渐减小②年际变化逐渐增大

(2)水资源总量减少,影响工农业生产,水旱灾害更加频繁,影响内河航运和交通,水力发电的稳定性减小

(三)1C2D3B45D6C7A8

(1)南存在着以极点为中心且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西风漂流中低纬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中低纬存在着三个大洋环流(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2)A、B、C、GC、E、F(3)A秘鲁寒流(4)澳大利亚东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5)A厄尔尼诺(6)6、7、8三个月正值南半球冬季,高低纬之间获得太阳辐射热量的差异大,气温差异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西风特别强劲。

在强大的盛行西风作用下,西风漂流特别强大,海面风浪大

(四)1A2AB3AC4D5C6B7D

(五)1A2AC3A4C5C6C7A8C9BD10BC11CD12.

(1)A

(2)该国大部分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集中在6—9月;部分河流还有冰川融水补给;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流不畅;河流上游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床淤塞,排水不畅(3)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建立洪水预报系统,有效地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或泄洪、蓄洪区);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14

(1)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2)A地主要为春旱。

原因:

春季降水少,并且春季气温升温较快造成蒸发量大,形成春旱。

B地主要为伏旱(7、8月份)。

原因:

该地在7、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温高,形成伏旱。

C地主要为冬旱。

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但此地区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形成冬旱。

(3)①地石灰岩广泛分布,形成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暗河,地表水渗漏比较严重。

②为海南岛地形中部为山地,中央高四周低,河流径流快,而且河流比较短,使当地地表水缺乏。

(4)干旱灾害在我国分布地区广,但分布不均,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危害较严重。

在时间上干旱灾害出现频繁,有时持续时间较长。

原因:

我国主要为季风气候,夏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我国各地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以及年际变化较大等原因造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