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56514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15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

通过提问,使学生明确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

(2)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①V=SH=502.1=105

答:

它的体积是105立方厘米。

②2.1米;210厘米

V=SH=50210=10500

答:

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

③50平方厘米=0,5平方米

V=SH=0.52,1=1.05

答:

它的体积是1.05立方米。

④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

V=SH=0.0052.1=0.0105立方米

答:

它的体积是0.0105立方米。

一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哪个是正确的解答,并比较一下哪一种解答更简单。

对不正确的第①、②种解答要说说错在什么地方。

(3)做第44页“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小结(略)

五、作业

练习十一的第1—2题。

这两道题分别是已知底面积(或直径)和高,求圆柱体积的习题。

要求学生审题

后,知道底面直径的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

 

课题四:

圆柱体积计算的应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页的例5,完成第44页;“做一做”的第2题和练习十一的第3—7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一个圆柱形物体,一个圆柱形杯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出示练习十一的第3题(可以用卡片或用投影出示):

4.5十0.370.2585.8十2.9

7.296.1—4.8十

-

2,复习圆柱的体积。

教师:

我们是怎样得到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学生叙述一下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求得的。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底面积高”,即:

V=SH.

二、新课

1.教学圆柱体积公式的另一种形式。

教师:

请大家想一想,如果已知圆柱底面的半径r和高H,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应该怎样表达?

引导学生根据底面积S与半径r的关系可以知道:

S=∏RR,所以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也可以写成:

V=∏RRH。

2.教学例5。

出示例5。

(1)教师提出下面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

求什么?

②求水桶的容积是什么意思?

根据什么公式?

为什么?

要使学生理解水桶的容积就是水桶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求水桶的容积就是求这个圆柱形水桶内部的体积。

所以可以根据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来计算。

⑧要求水桶的容积应该先求什么?

要使学生明确,水桶的底面积在题中没有直接给出,因此要先求水桶的底面积,再求水桶的容积。

①水桶的底面积应该怎样求?

(2)让学生叙述解答过程,教师板书。

求出水捅容积之后,教师提问:

最后结果应该怎样取值?

使学生明确要把计量单位改写成立方分米,取近似值时要采用去尾法。

(3)做第44页。

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十一的第4题。

这是一道实际测量、计算的题目,可以分组进行测量和计算,每组的茶杯可以是不一样的。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讲一下自己的测量方法,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学生测量时,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学生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指导。

做完后集体订正,要注意强调不能只计算出茶杯的体积,还要计算出可以装多少克水,以及取近似数的方法。

2.做练习十一的第5题。

读题后.教师可以先后提问:

“这道题要求的是什么?

“题目只告诉了圆柱形粮食囤的底面半径和高,要求这个粮囤能装稻谷多少立方米,应该先求什么?

怎样求?

指名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

做完后集体订正,强调得数的取舍方法。

3.做练习十一的第6题。

教师:

这道题已知什么?

求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后,再问:

应该怎样求?

引导学生从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入手,可以直接用算术方法计算,也可以列方程来解答。

4.做练习—十一的第7题。

读题后,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

“这道题要求的是什么?

“怎样利用已知条件求出这个油桶的容积?

“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的单位不统一。

应该怎样改写更简便?

”分别指名学生回答。

要使学生明白,这里可以先将40厘米和50厘米分别改写成4分米和5分米计算更简便。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学生对圆柱体积计算方法是否掌握,计量单位是否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改写,最后得数的取舍是否正确。

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课题五:

圆柱体积的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7页练习十一的第8—13题。

教学目的:

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拄模型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平面图形。

教师:

我们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引导学生总结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有: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

教师:

它们各自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指名学生分别回答,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高

圆的面积=∏RR

2.复习立体图形。

教师:

我们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有哪些?

引导学生总结出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有: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教师:

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怎样求?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模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它们表面积和体积的

计算公式?

,教师列成表格板书在黑板上:

教师:

这三个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能否统一成一个呢?

使学生明确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公式可以统一写成:

“底面积高”。

教师:

—如果长方体与圆柱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相等吗?

为什么?

二、课堂练习

l。

做练习十一的第8、9题。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2。

做练习十一的第10题。

这是一道联系实际的题目。

读题后,教师提问:

“这道题要求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

实际上是求什么?

“那么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分别是多少呢?

使学生弄清求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就是求前轮这个圆柱的侧面积。

而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就是前轮的直径,这个圆柱的高就是前轮的轮宽。

分析后。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一的第11题。

指名一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

“这道题已知什么?

求什么?

“装了桶水是什么意思?

要使学生明白:

装了桶水就是说水的体积是水桶体积的即水的体积是24立方分米。

根据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可以直接计算,也可以用列方程来解。

设水面高为X分米。

24=7.5X

X=18十7.5

X=2.4

4.做练习十一的第12题。

(1)题,引导学生从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人手,由于“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当底面积相等财,高和体积成正比例。

(2)题,启发学生根据第

(1)题的结论列出比例式进行解答:

即:

设另一个圆柱的体积为x立方分米:

=

x=

X=40

5.做练习十一的第13题。

读题后,教师提问:

“两个圆柱的底面半径相等说明了什么?

“要求第二个圆柱的体积比第一个多多少,应该先求什么?

怎样求?

启发学生仿照第12题,利用比例的知识先求出第二个圆柱的体积.再求出第二个圆柱的体积比第一个多多少立方厘米。

三、选做题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练习十一的第14*、15*题和思考题。

1,练习十一的第14*题。

教学前教师要准备一个实物,或者制作一个教具。

通过对教具的观察,使学生明确钢管的体积就是大圆柱的体积减去中间一个小圆柱的体积后剩下的体积,即钢管体积=大圆柱的体积一小圆柱的体积。

2.练习十一的第15*题。

这道题是有关体积计算的应用题。

要先求出圆柱形粮囤的容积后,再计算其他问题就比较简便。

3.思考题。

这道题需要知道铁块的体积等于它完全浸入水里后所排开水的体积。

那么,只要求出铁块从圆柱形容器中的水里取出后,水面下降后所减少的这部分圆柱形水柱的体积,就是铁块的体积。

具体解法:

3.14()’2

=3.14252

=157(立方米)

 

2.圆锥

课题一:

圆锥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49页的内容,完成第49页上面的“做一做”和练习十二的第l一2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

教具准备:

要求每个学生用教科书第155页的图样做一个圆锥的模型,并让学生收集一些圆锥形的实物,教师准备一个圆锥形物体,一块平板(或玻璃),一把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教师:

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的有关知识。

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跟老师一样的物体,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感觉它与圆柱有什么不一样?

三、新课

1.圆锥的认识。

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等等。

教师指出:

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立体图形:

板书谋题:

圆锥

教师:

大家门才认识了圆锥形的物体,我们把这些物体画在投影片上。

出示有圆锥形物体的投影片。

教师:

现在我们沿着这些圆锥形物体的轮廓画线,就可以得到这样的图形。

随后教师抽拉投影片,演示得到圆锥形物体的轮廓线。

然后指出:

这样得到的图形就是圆锥体的几何图形。

教师指出:

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

然后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

同时还要指出:

我们所学的圆锥是直圆锥的简称。

接着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圆锥周围的面,使学生发现圆锥有一个曲面。

由此指出:

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

(在图上标出侧面。

让学生看着圆锥形物体,指出: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然后在图上标出高。

教师顺着母线的方向演示。

问:

这条线是圆锥的高吗?

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要指出:

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

教师:

圆锥的高到底有多少条呢?

引导学生根据高的定义,弄清楚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

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同桌的两名同学相互指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顶点,注意提醒学生圆锥的高是不能摸到的。

2.小结。

圆锥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使学生弄清圆锥的特征是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测量圆锥的高。

教师:

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块平板来测量。

教师边演示边叙述测量过程: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乎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测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1)圆锥的底面和平板都要水平地放置;

(2)读数时一定要读平板下沿与直尺交会处的数值。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教师:

圆锥的侧面是哪一部分?

教师展示圆锥模型,指名学生说出侧面部分。

教师:

我们已经学习过圆柱,哪位同学能说一说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后,教师设问:

‘那么,请大家想一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

留给学生短暂的思考讨论时间后,教师指出: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看看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什么图形。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把圆锥模型的侧面展开,使学生看到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展开后还可以再把它合拢,恢复原状,使学生加深对圆锥侧面的认识。

四、课堂练习

1.做第49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型纸样.先做成圆锥,然后让学生试着独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

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2.做练习十二的第1题。

让学生自由地想,只要是接近于圆锥的都可以视为是圆锥。

3.做练习十二的第2题。

这道题是培养学生拆分组合图形的能力,使学生能将一个组合图形拆成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

可以让学生看着教科书第51页上图,指名回答。

 

课题二:

圆锥的体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页的例1、例2,完成第50页上的“做一做”和练习十二的第3—5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比圆柱体积多的沙土(最好让学生也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锥有什么特征?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特征:

底面,侧面,高和顶点。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公式: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二、导人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那么圆锥的体积又该如何计算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锥体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

圆锥的体积

三、新课

1.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师:

请大家回亿一下,我们是怎样得到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

指名学生叙述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求得的。

教师:

那么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

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

先让学生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求,然后指出: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教师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大家看,这个圆锥和圆柱有什么共同

的地方?

然后通过演示后,指出:

“这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接着,教师边演示边叙述:

现在圆锥和圆柱里都是空的。

我先在圆锥里装满沙土,然后倒入圆柱。

请大家注意观察,看看能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教师让学生注意,记录几次,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倒3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倒完后,问:

把圆柱装满一共倒了几次?

学生:

3次。

教师:

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

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

板书:

圆锥的体积=圆柱体积

教师:

圆柱的体积等于什么?

学生:

等于“底面积高”。

教师:

那么,圆锥的体积可以怎样表示呢?

引导学生想到可以用“底面积高”来替换“圆柱的体积”,于是可以得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板书: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教师:

用字母应该怎样表示?

然后板书字母公式:

V=SH

2.教学例1。

出示例1。

教师:

这道题已知什么?

求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后,再问:

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应该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对照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代入数据,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第50页“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

做完后集体订正。

4.教学例2。

(1)出示例2。

教师:

这道题已知什么?

求什么?

学生:

已知近似于圆锥形的麦堆的底面直径和高,以及每立方米小麦的重量;求这堆小麦的重量。

教师:

要求小麦的重量,必须先求出什么?

学生:

必须先求出这堆小麦的体积。

教师:

要求这堆小麦的体积又该怎么办?

学生:

由于这堆小麦近似于圆锥形,所以可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来求。

教师:

但是题目的条件中不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应该怎么办。

?

学生:

先算出麦堆的底面半径,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算出麦堆的底面积,然后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麦堆的体积。

教师:

求得小麦的体积后.应该怎样求小麦的重量?

学生:

用每立方米小麦的重量乘以小麦的体积就可以求得小麦的重量。

分析完后,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将计算步骤写在教科书第50页上。

做完后集体订正,注意学生最后得数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确。

教师要说明小麦每立方米的重量随着含水量的不同而不同,要经过酗量才能确定,735千克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常

数:

(2)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测量小麦堆的底面直径和高?

讨论后.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再介绍一下测量的方法:

测量底面直径时。

可以用两根竹竿平行地放在小麦堆两侧,测量出两根竹竿间的距离就是底面直径:

也可以用绳子在底部圆的周围围一圈量得小麦堆的周长,再算出直径。

测量小麦堆的高。

可用两根竹竿.将一根竹竿过小麦堆的顶部水平放置,另一根竹竿竖直与水平的竹竿成直角即可量得高。

5.做第50页“做一做”的第2题。

教师:

这道题应该先求什么?

学生:

要先求圆锥的底面积。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

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小结(略)

五、课堂练习

1.做练习十二的第3题。

指定3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2,做练习十二的第4题。

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这道题已知什么?

求什么?

(2)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

(3)求出这堆煤的体积后,应该怎样计算这堆煤的重量?

然后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二的第5题。

教师指名学生先后回答下面问题:

(1)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多少?

(2)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是什么?

怎样计算?

(3)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4)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然后,让学生把计算结果填写在教科书第51页的表格中。

做完后集体订正。

 

课题三:

圆锥体积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页练习十二的第6—9题。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填空。

(1)一个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2)圆柱的体积相当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倍。

(3)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相当于圆柱的,相当于圆锥的()倍。

二、课堂练习

1.做练习十二的第6题。

教师出示一个圆锥形物体,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测量才能计算出它的体积:

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下,然后各自让一名学生说说讨论的结果,最后归纳出几种行之有效的测量方法。

例如,要求一个圆锥物体的体积,可以先用软尺量出底面圆的周长,再求出底面的半径,进而求出底面积,然后用书上介绍的方法,用直尺和三角板

测量出圆锥的高,这样就可以求出圆锥的体积。

2.做练习十二的第7题。

读题后,教师可以先后提问:

“这道题已知什么?

求什么?

“要求这堆沙的重量,应该先求什么?

怎样求?

指名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二的第8题。

读题后,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

“这道题要求的是什么?

“要求这段钢材重多少千克,应该先求什么?

怎样求?

“能直接利用题目中的数值进行计算吗?

为什么?

“题目中的单位不统一,应该怎样统一?

分别指名学生回答后,要使学生明白这里要先将2米改写成200厘米,再利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算出钢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然后再求出它的重量。

最后计算出的结果还应把克改写成千克。

4.做练习十二的第9题。

读题后,教师提问:

这道题要求粮仓装小麦多少吨,应该先求什么?

要使学生明白,应该先求2.5米高的小麦的体积,而不是求粮仓的体积。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选做题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练习十二的第10*、11*、12*题。

1.练习十二的第10*题。

教师:

这道题要求圆锥的体积.但是题目中没有告诉底面积,而只是已知底面周长和高。

请大家想一想,应该怎样求出底面积?

引导学生利用“C=2∏r”可以得到r=。

再利用“S∏R,就可以求得S=∏()’。

再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就可以求出其体积。

2.练习十二的第11*题。

这是一道有关圆柱、圆锥体积的比例应用题。

可以用列方程来解答。

利用题目中圆锥和圆柱的体积之比,可以建立一个比例式。

设圆柱的高为x厘米。

=

X=9.6

(注意:

由于圆锥和圆柱的底面积S都相等,所以计算中可以先把S约去。

3.练习十二的第12‘题。

这道题是拆分组合图形,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图形,不难看出它是由等底的圆柱和圆锥组合而成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直径都是16厘米,而圆柱的高是4厘米,圆锥的高是17厘米。

然后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就可以求出这个组合图形的体积了。

 

课题一:

整理和复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5页的内容,完成练习十三的第l一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①圆柱、圆锥的模型各一个;②画有形状、大小以及摆放位置不同的几个圆柱的投影片;③画有形状、大小以及摆放位置不同的几个圆锥的投影片;④分别画有圆柱、圆锥立体图形(标有各部分名称)的投影片;⑤画有圆柱的表面展开图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教师:

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两种新的立体图形:

圆柱、圆锥。

知道了它们的特征、学会了如何求出它们的体积等知识。

现在我们就来整理、复习一下这些知识,以便加深认识,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复习圆柱

1,圆柱的特征。

(1)教师出示画有形状、大小以及摆放位置不同的几个圆柱的投影片。

先让学生观察,然后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

教师;这些图形叫什么图形?

(圆柱。

有什么特点?

(圆柱是立体图形,圆柱有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侧面是一个曲面。

随着学生的发言,教师做简单的板书。

(2)做第55页第1题的上半题。

让学生将圆柱的特征自己用简单的词汇填写在表中。

教师指出“举例”一栏要填写在日常生活中形状是圆柱的实物。

2,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1)教师出示画有圆柱的表面展开图的投影片。

先让学生观察,然后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

教师:

圆柱的侧面是指哪一部分?

它是什么形状的?

(长方形或正方形)

 

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

(底面的周长高)

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因为:

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长,高=长方形的宽)

圆柱的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圆柱的侧面积十两个底面的面积)

随着学生的发言,教师做简单的板书。

(2)做第55页第2题的第

(1)、

(2)小题,第3题上半题求圆柱表面积部分。

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行间巡视,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3.圆柱的体积。

(1)教师出示画有圆柱体的投影片。

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

教师:

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

(底面积高)

计算的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把圆柱切割开,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使圆柱体的体积转化为长方体的体积。

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推出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体的体积计算的字母公式是什么?

(V=SH)

随着学生的发言,教师做简单的板书。

(2)做第55页第3题的上半题。

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行间巡视,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二、复习圆锥

1.圆锥的特征。

(1)教师出示画有形状、大小以及摆放位置不同的几个圆锥的投影片。

先让学生观察,然后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

教师:

这些图形叫什么图形?

(圆锥。

圆锥有什么特点?

(是立体图形,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