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60326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docx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docx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1

  有一种爱叫父爱,他不同于母爱,他没有优柔绵长。

他更像是一杯温开水,虽平淡无奇,可又让你浑身温暖,倍感热血。

  《傅雷家书》收录了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于1954—1966年间写给两个儿子的家信,总共186篇。

傅雷在书信中和儿子论艺术,论音乐之美;聊儿子的比赛、生活;说自己的处境,讲社会、国家。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都写在信中,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期望。

  每一封家书都值得我细细地品、慢慢地研,它拥有着文学价值与人间美好的情感。

傅雷深爱着孩子,“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

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

”为什么?

因为父亲在思念着、爱着孩子。

“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

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这是一位父亲讲给儿子的人生大道理。

  傅雷对儿子说“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要求我们。

傅雷给儿子深沉的爱,把儿子当作朋友,讨论艺术上的问题;指导端正着儿子的品格;让儿子产生自己的思想,有独立的观念。

正是人世间最珍贵的宝藏。

  读完《傅雷家书》,我想了想自己,也不禁一触。

天下父母之爱都一样深沉。

记得我初一住校时,约定每天与父母打一通电话,父母千叮咛万嘱咐,给我指明学习方法,提醒我注意身体,好好学习。

一次周末回家,看到一个小本,本上密密麻麻的字,原来是父母每天接我的电话前,先记下要和我说的话。

每天虽时间不长,可在这一句句话中夹着爱。

我明白了要与父母多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互相理解。

  父母的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

傅雷教他的儿子做人、做学问、爱国,言传身教,影响着儿子的一生。

而我们的父母也用他们的爱,他们的言行举止感染着我们,扶着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父母的话,我们要用心去听,去体会。

因为,他们是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2

  “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再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这是傅雷在这本书后面所记道的一句话。

字里行间透着对傅聪的严格要求和身体力行,为傅聪做好榜样。

  父亲如山,母亲如水。

虽然纸短情长,但却奔赴千里,终于见字如见面。

在家书中可以看得到傅雷夫妇直抒胸臆,爱子深情;在信件上傅家人探讨音乐,文学创作的深度与高度。

  这是一本富有生活韵味的指点儿子走向大道的指点之书。

信件内容事无巨细,钢琴戏曲诗词歌赋宗教文学论述,为人处世柴米油盐的父母心。

既有絮絮叨叨的父子情,又有侃侃而谈的学问交流。

  谈艺术,谈音乐,谈文学,极有见地。

在动荡年代里,对艺术对理想狂热执着,出世的洒脱旷达,父亲的信多半探讨艺术家的思想,怎样先为人再为钢琴家,信念坚定,往往可把眼前艰苦看淡,如何看待苦闷,得到智慧的醒悟。

母亲在心中就挂念衣食住行,从不吝啬表达自己的感动与思念。

这些信件有超越生命的气魄与胸襟。

  书信连几年,家书抵万金。

两辈人的交谈,有疑问,有交代,有思念还有许许多多的只存在于家之间的东西。

  读这本书时感到时间有些漫长,几乎每一页都会由傅雷或傅聪去鉴赏、比较许多钢琴家的弹奏特征以及曲子的性格特点。

读到有些地方还会感到一点点枯燥。

  而相反,我在这本书中也看到了傅雷自己的反思,教育上,思想上。

首先会考虑自己又没有做对。

也有他自己的游记写成信寄给傅聪。

  “我最怕在某些方面给你不良的影响。

你要是不能让爸爸的缺点在你身上发展,便是你对爸爸最好的报答,也是对你的下一代尽了很大的责任”这已经到了傅聪要担当起家庭的责任的时候了。

尽最大责任去教导,尽最大努力去引导。

也会去知道和自己的孩子一同分析原因。

  在信中,傅雷与儿子傅聪会讲起他们共同热爱的音乐,而我和我父亲就没有什么共同的话题,因此聊起来经常就常常不欢而各忙各的了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可以有所改进,让我与我父亲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

可以借鉴一下傅雷和傅聪相处的方法,让我和我父亲之间变得不那么没有话题可聊,也不会变得我一个人在说了。

  慈父笔下信,游子心中暖;父子之间来往的信件,虽然对我来说有些地方没有彻底理解,但信里寄托的情怀是字里行间都可以感受的到的。

  有人这么认为:

“就像颐和园中的大戏台,舞台上表演着粉墨人生,场下观众连声叫好,然而戏剧终有散场的时候,戏子们卸去浓妆,观众们收拾情感,然后彼此都去过真实的生活。

  也许这本书教给我最多的,大概是如何与自己的父母相处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3

  我终于明白了你的良苦用心——读《傅雷家书》

  “快写作业了,课外书可以等下再看的。

  “写完了作业就复习预习一下课本,都初三了,还让人不省心。

  “先来吃饭,吃完了再说。

  “……”外面阳光正好,微风不噪,可是妈妈又在唠叨,我生平最讨厌的就是别人在我耳边一直不停的嗡嗡地说,我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用一直不断的提醒我做这做那的。

  而我伟大慈爱的母亲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唠嗑,她始终认为我是个小孩,什么都做不好。

  我曾经尝试过去辩驳,但是只要我在那一尘不变的说话声中穿插了一句话,那么那种惹人厌烦的嗡嗡声就会变得更多。

所以我果断的选择了噤声不讲话。

  一般这样的独角戏会持续5分钟左右,然后我就有了大量的时间来做自己的事情。

比如现在,我翻开了《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中作为父亲的傅雷用书信的方式告诉了傅聪自己对他的拳拳父爱,他深沉的父爱,如涓涓的细流一般滋润着每个看书孩子的内心。

  为什么傅雷就能做得这么好?

他懂傅聪的感受,他会循序渐进地表达出自己对傅聪的感想,让人看着心里舒畅。

我羡慕傅聪,因为他拥有一个了解自己的父亲,那是多大的福分。

傅雷讲的每一句话都耐人寻味,不像我的妈妈反复强调的只有那么几句。

  心里又不免抱怨一番。

但是当我看到傅雷在信中写道关于傅聪妈妈对傅聪的关心中,我好像看到了妈妈的影子。

可能母亲永远做不到像父亲那般理智,她们会做的就只有不断殷切地提醒自己的孩子,她们不会说出什么特有哲理的话,但她们说的话平凡而又伟大。

  岁月的河流缓缓地流淌,人们都喜欢坐在渡轮的前头,想去预料些未来的事情。

我以前也是这其中的一员,然而现在我好像被《傅雷家书》,亦或者是被那几句短暂却深刻的话牵引着,我走向了船尾,细细品味着曾经发生过的那件小事。

  我的头昏昏沉沉的,喷嚏打个不停,脚像灌了铅一样,动都动不了。

我的脑袋里好像就是一滩浆糊一样,好不容易回了家,看到床后立马倒下。

  一阵铃声传来,但我丝毫不觉得悦耳,因为这意味着我需要再一次从温暖的床上爬起接电话。

是妈妈的电话,她问我有没有吃过饭,我说还没。

  接着又打了两个响亮的喷嚏,果不其然,她再一次唠嗑起来。

  我说这只不过是一个小感冒罢了,然而她却不信。

她说要给我送饭过来,我说犯不着,自己买点吃就行了。

拗不过她,只好随她了。

  接着睡觉。

梦里好像梦到了妈妈送了碗面过来,她摸摸我的额头说什么温度还挺高的。

然后就是她把我带到了医院,医生说要挂盐水。

这一次是被惊醒的,但我却在桌子上看到了那碗面,和一张小纸条。

上面写着:

  “面已经给你带来了,吃好早点睡,等我回来再带你去医院好好看看。

”原本对于她给我带面我觉得并不大可能,因为她不会将自己宝贵的上班时间腾出来。

  我吃着那碗面,一碗再普通不过的面,清清淡淡的味道,并没有什么特别。

我一口一口地吃着,感觉鼻子酸酸的,挺想哭。

那是我生平头次将一碗面吃得这么干净。

  一碗面中包含了多少的母爱。

  妈妈回来以后,带我去了医院,是高烧,39.5度。

配了一点药以后,回家了。

幸好没有挂盐水。

回家的路上,直到到家她一直在唠叨,但我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厌烦的感觉,相反是满满的幸福感觉。

最平淡的情,最真诚的意。

  天下妈妈都唠叨,我的妈妈,傅聪的妈妈,但这些唠叨都是世界上最甜蜜的唠叨。

我合上了书,走到正在打扫卫生的母亲身边,我将那句以前难以启齿的话说出了口:

“妈妈,对不起。

  希望还不晚。

我终于明白了你的良苦用心,曾经的偏激,胡闹和一意孤行暂且先都统统抛后,真的对不起。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4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父母的某些所做所为,身为孩子的我们不懂,觉得很困惑。

  《傅雷家书》这本书,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在背后对我们的爱。

  傅雷是一个典型的好爸爸的例子。

他博学,睿智。

是孩子们的好老师,好父亲。

  有一次处“倘若你情绪不好,也老老实实和我谈谈,我可以安慰安慰你,代你解决一些或大或小的烦恼。

”这句话完全是商量的语气。

但在那个年代下,封建迷信思想还是很严重。

可见有学问的人就是不一样,思想都比较先进。

这样的父亲,是当时每个孩子都渴望的。

  在那时,父亲就像是一座高耸的山,只可远望,不可攀爬。

每个孩子都对自己的父亲敬而远之,生怕一不小心惹怒了父亲,会被打。

  其实,挺羡慕傅聪,傅敏有这样的父母。

温柔,体贴,善解人意。

能理解他们,而且表达这么明确。

家人之间本不需要猜忌。

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亲人。

  在我们的眼中,父母可能不像这样。

但他们对我们的爱,就如傅雷夫妇对他们孩子们的爱。

可能没这么坦诚,可能没这么直白,可能没这么显而易见。

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他们对我们的爱。

  有时,我们可能会怨他们这么啰嗦,可能会怨他们这么落后,可能会怨他们这么不理解我们等。

但是,反过来想一想,我们理解过他们吗?

比他们先进到哪里去?

啰嗦难道不好吗?

  我们只看到了他们不好的一面,但有去感受他们的另一面吗?

  我们读过书,看过故事。

难道你没有看过其中某些主旨是“每件事物都有两面性”吗?

所以,当你怨他们的时候,有去想过为什么这样吗?

  有些人会觉得,这很正常啊!

谁没看过自己父母不爽的。

我可以告诉你,是有,而且几乎每个人都有。

但,我也要告诉你,不爽归不爽,但千万不要埋怨他们,不要恨他们,哪怕他们怎么对待你,哪怕他们是错的。

可以讨厌,可以不理解,但不要恨。

他们毕竟是你的父母,就算不是亲生的,他们也养了你,让你受教育了。

这是要感恩的。

  父母爱你。

但有时候过分的爱,会变质。

一种变成溺爱,宠你宠出新高度;另一种则是要求,不断的要求,使你成为完美。

  溺爱,我们都知道。

溺爱会使人自视极高。

  要求,有两种可能。

  一是使你成为完美的人,活得潇洒,但内心却容易妒忌。

二是放弃自己,严重会衍生出其他的人格,而这些人格是被逼出来的。

因为在要求的过程中,你完成不了,而自己又没自信,但又不能让他们失望,于是慢慢的自己变了。

有一天,受不了的话,你原来的那个人格就会死亡。

取之而代的是你分裂出来的人格。

  所以,爱,也是门技术活,需要技巧,需要情商,需要观察与理解。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5

  人总是很难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仿佛有种别扭的情绪,死死地缠住人的大脑,哪怕是面对最亲近的人,也亦是如此。

古人喜欢用书信来传递情感,含义一层一层的,倒也没有现代人那么含蓄。

现在已经很少见人用书信来交流了,看到有人能够写下这样长篇长篇的像散文一样的信,也实在是令人惊奇的。

  现在的人都用短信、微信、QQ,与家人面对面交流少,就连发信息,都只有寥寥几句。

与家人感情都淡了。

  傅雷一家是我见过最优秀的家庭。

严父慈母,一个博览古今,一个温柔体贴。

长子傅聪知书达礼,又对钢琴艺术有着惊人的天赋和崇高的热爱,而次子傅敏则是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放在了教育事业上。

  这是优秀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家庭深厚的感情。

  父母与孩子相隔两地,从百忙之中用写家书的方式来补缺没有在一起的日子的空白。

有时候遇到丢失信件的意外,哪怕那封信有多么长也会再写一遍,为的是不让家人收不到信而担心。

试问我,倒没有这样的耐心。

更可贵的是每封信的分量都很足,做父亲的傅雷总会写一些自己的社会经验、文学感悟,提出一些疑问,谈谈儿子的钢琴技术有没有提高或者有所欠缺,最近取得了哪些成就,和一些生活琐事,然后再明确地表达出对儿子的思念。

做儿子的傅聪认真采取父亲的建议,也会解答父亲的问题,然后写一写音乐上的见解与自己的经历。

母亲呢,总是最担心儿子的身体,恨不得自己马上跑过去打点。

一家人相互信任又互相依赖,傅聪能有如此高的成就,离不开这样的家庭,更离不开从小对他严加管教的父亲。

有这样的条件,真是幸运!

  羡慕归羡慕,倒也只能想想。

我虽然没有惊人的天赋,也没有厉害的背景,更没有知识渊博的父母。

但也有像这样幸福的家庭。

自己人生的道路,也只能靠自己。

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努力追寻。

这听起来像是空头大话,却是不变的真理。

然而却很少有人会付出实际的行动。

这很难,我也知道。

不想付出,是怕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想白费力气,但看到傅聪孤身一人在异地打下一片天地,我又觉得自己到底不应该这样窝囊,就像老师经常说的,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就这样下去,活该没有回报。

  傅雷夫妇爱儿子,也为他骄傲。

天下每个父母都爱孩子,每个孩子也希望父母能为自己骄傲。

Metoo.所以要活出自己的精彩,不仅仅为了自己也为了让父母骄傲,要为梦想努力拼搏!

Yeah!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