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61922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6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docx

《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docx

天津版高考理科物理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

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

挖命题

【考情探究】

考点

考向

5年考情

预测热度

考题示例

学业水平

关联考点

素养要素

基本概念

与规律

参考系、质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

对加速度的正确理解与计算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方法

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

运动的图像

x-t图像和v-t图像

2014天津理综,1,6分

3

v-t图像

科学推理

★☆☆

追及、相

遇问题

追及、相遇问题

★☆☆

分析解读  本专题内容在近五年高考中热度不高,但不说明本专题内容不重要,考生需熟练掌握v-t图像、x-t图像、a-t图像,明确图像反映的是物体哪两个物理量间的变化规律,并能够理解应用图像中的“点”“截距”“斜率”“面积”等的物理意义。

同时,考生还需提高情景分析和理解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应用基本规律分析和推理计算的能力。

【真题典例】

破考点

【考点集训】

考点一 基本概念与规律

1.甲、乙两人从某点出发沿同一圆形跑道运动,甲沿顺时针方向行走,乙沿逆时针方向行走。

经过一段时间后,甲、乙两人在另一点相遇。

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人通过的路程一定不同

B.甲、乙两人通过的路程一定相同

C.甲、乙两人发生的位移一定不同

D.甲、乙两人发生的位移一定相同

答案 D

2.某飞机着陆时的速度是60m/s,随后减速滑行,如果飞机的平均加速度大小是2m/s2。

为了使飞机能够安全地停下来,则滑道的长度至少为(  )

                  

A.900mB.90mC.1800mD.180m

答案 A

3.如图所示,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其中B是A、C的中点。

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3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6m/s,则物体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  )

A.4m/sB.4.5m/sC.5m/sD.5.5m/s

答案 C

4.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B.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C.物体位置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D.物体位置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答案 B

5.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活动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的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

下面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

A.根据加速度定义a=

当Δt非常小,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加速度

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来代替物体,即质点

答案 C

考点二 运动的图像

6.某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则(  )

A.在12s时刻质点开始做反向的直线运动

B.在0~20s内质点的速度不断增加

C.在0~20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8m/s

D.在0~20s内质点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的时刻只有一处

答案 C

7.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此可知(  )

A.前1秒物体的位移大小为1m

B.第2秒末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m/s

C.第3秒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

D.前3秒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 A

8.一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现对其施加水平力,使它沿水平桌面做直线运动,该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6s时间内物体所受水平力的方向始终没有改变

B.2~3s时间内物体做减速运动

C.1s末物体距离出发点最远

D.1.5s末和2.5s末两个时刻物体的加速度相同

答案 D

9.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

某次实验中获得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断该物体在(  )

A.t=2s时速度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B.t=2s时加速度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C.0~4s内做曲线运动

D.0~4s内的位移约为2.8m

答案 A

考点三 追及、相遇问题

10.(多选)两辆汽车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行驶,以向东为正方向,两辆汽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

A.两辆汽车都向东行驶

B.乙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6s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

D.0~7s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

答案 ABC

11.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在一雾霾天,某人驾驶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大卡车正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但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

已知小汽车刚刹车时与大卡车相距40m,并开始计时,得到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像分别如图中a、b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

B.在t=1s时追尾

C.在t=5s时追尾

D.在t=5s时两车相距最近,但没有追尾

答案 D

炼技法

【方法集训】

方法1 直接运用基本公式

1.一物体以初速度v0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1s内通过的位移为x1=3m,第2s内通过的位移为x2=2m,又经过位移x3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初速度v0的大小为2.5m/s

B.加速度a的大小为1m/s2

C.位移x3的大小为1.125m

D.位移x3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75m/s

答案 A

方法2 利用两个推论

2.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颗后,对斜面上正在运动着的小球拍下部分照片,如图所示。

现测得xAB=15cm,xBC=20cm,已知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相同。

(1)求小球的加速度大小。

(2)求拍摄时B球的速度大小。

(3)C、D两球相距多远?

(4)A球上面正在运动着的小球共有几个?

答案 

(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

a=

①。

将数据代入①式可解得小球的加速度a=5m/s2②。

(2)B球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vB=

③。

将数据代入③式可解得:

vB=1.75m/s④。

(3)由于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差恒定,即:

xCD-xBC=xBC-xAB⑤。

由⑤式解得:

xCD=2xBC-xAB=0.25m⑥。

(4)设A点小球的速率为vA,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

vA=vB-at⑦。

将数据代入⑦式解得:

vA=1.25m/s⑧

所以A球的运动时间tA=

由⑨式解得:

tA=0.25s,故A球的上方正在运动的小球还有两个。

方法3 利用比例关系

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g=10m/s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从开始运动到距下落点5m、10m、15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

答案 D

方法4 逆向思维

4.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点A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到达C点时的速度恰好减小为0,如图所示。

已知物体运动到A、C两点间距离的

处的B点时,所用的时间为t,试求物体从B点滑到C点所用的时间。

答案 t

方法5 巧取参考系

5.从高24m的地方以vA=1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A,同时从地面与上述抛出点水平距离为15m的地方竖直向上抛出另一物体B,若两物体恰好在空中相碰,则竖直上抛物体的初速度vB的大小应为    。

(g=10m/s2) 

答案 16m/s

6.有一升降机在向上做加速度为a=2.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某一时刻,有一颗螺钉从升降机的顶部脱落,若升降机顶部到底板的高度h=6m,求螺钉落到底板所需的时间。

(空气阻力不计,g=9.8m/s2)

答案 1s

过专题

【五年高考】

A组 基础题组

1.(2018课标Ⅱ,19,6分)(多选)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

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

B.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 BD

2.(2018课标Ⅲ,18,6分)(多选)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答案 CD

3.(2016课标Ⅰ,21,6分)(多选)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 (  )

A.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

答案 BD

4.(2014课标Ⅱ,14,6分)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

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

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答案 A

B组 提升题组

1.(2018江苏单科,4,3分)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

忽略空气阻力,该过程中小球的动能Ek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是(  )

答案 A

2.(2014天津理综,1,6分)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  )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答案 D

3.(2014福建理综,15,6分)如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

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像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

答案 B

4.(2016浙江理综,17,6分)如图所示为一种常见的身高体重测量仪。

测量仪顶部向下发射波速为v的超声波,超声波经反射后返回,被测量仪接收,测量仪记录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

质量为M0的测重台置于压力传感器上,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作用在其上的压力成正比。

当测重台没有站人时,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0,输出电压为U0,某同学站上测重台,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输出电压为U,则该同学身高和质量分别为(  )

A.v(t0-t),

U

B.

v(t0-t),

U

C.v(t0-t),

(U-U0)

D.

v(t0-t),

(U-U0)

答案 D

5.(2014山东理综,23,18分)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0.4s,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

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v0=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L=39m。

减速过程中汽车位移s与速度v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

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

求:

图甲

图乙

(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

(2)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

(3)减速过程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与志愿者重力大小的比值。

答案 

(1)8m/s2 2.5s 

(2)0.3s (3)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1.(2014重庆,5,3分)以不同的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的速率成正比,下列分别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答案 D

2.(2013课标Ⅰ,19,6分)(多选)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

由图可知(  )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

答案 BC

3.(2013大纲全国,19,6分)(多选)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2s,它们运动的v-t图像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

则(  )

A.t=2s时,两球高度相差一定为40m

B.t=4s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

C.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

D.甲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相等

答案 BD

4.(2013大纲全国,24,15分)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铁轨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的撞击。

坐在该客车中的某旅客测得从第1次到第16次撞击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0s。

在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该旅客经过货车车尾时,货车恰好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沿客车行进方向运动。

该旅客在此后的20.0s内,看到恰好有30节货车车厢被他连续超过。

已知每根铁轨的长度为25.0m,每节货车车厢的长度为16.0m,货车车厢间距忽略不计。

(1)客车运行速度的大小;

(2)货车运行加速度的大小。

答案 

(1)37.5m/s 

(2)1.35m/s2

5.(2011课标,24,13分)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

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答案 

6.(2013课标Ⅰ,24,13分)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A和B,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R。

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B和R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l)、(0,-l)和(0,0)点。

已知A从静止开始沿y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运动;B平行于x轴朝x轴正向匀速运动。

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R在某时刻通过点(l,l)。

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运动速度的大小。

答案 

【三年模拟】

时间:

45分钟 分值:

60分

一、选择题(本题6分,共48分)

1.(2019届耀华中学月考)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移动,持续时间达6.5小时,那便是金星,这种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如图所示。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

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

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

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

答案 D

2.(2019届七校联考)京津城际列车“复兴号”在2018年8月8日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行,这样,从天津站到北京南站的时间就控制在三十分钟以内。

以下四个运动图线,能基本表示“复兴号”列车在京津段运动规律的是(  )

答案 C

3.(2019届七校联考)核潜艇是战略核威慑手段之一,我国自主研制的“094A”核潜艇在世界上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

如图所示,在某次实战训练中潜艇遇到情况需要紧急下潜,假设在某段时间内潜艇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下潜。

若在这段时间内5s末的速度比2s末的速度小3m/s,则“094A”潜艇在该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为(  )

A.1m/s2B.1.5m/s2C.2m/s2D.3m/s2

答案 A

4.(2019届大港油田一中期中)在“和平使命-2014联合军演”的“垂直截击行动”中,中国空降兵某部的一名伞兵从高空静止的直升机上跳下,在t0时刻打开降落伞,在3t0时刻以速度v2着地。

他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在0~t0时间内加速度不变,在t0~3t0时间内加速度减小

B.降落伞打开后,降落伞和伞兵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小

C.在t0~3t0时间内,平均速度

>

D.若第一个伞兵打开降落伞时第二个伞兵立即跳下,则他们在空中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C

5.(2019届四合庄中学期中)一个静止的物体,在0~4s时间内受到力F的作用,力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力F所产生的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

A.在0~4s时间内做匀变速运动

B.第2s末位移改变方向

C.在0~4s时间内,位移的方向不变

D.第4s末运动速度最大

答案 C

6.(2018十二区县一模,7)(多选)甲、乙两辆玩具小汽车同时同地沿同一条平直路面并排行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在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5m/s

B.甲车启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C.2s末乙车位于甲车前方4m处

D.6s时两车停在同一位置

答案 AC

7.(2019届宝坻联考)以20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以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

则汽车在制动后的5s内的位移是(  )

A.45mB.37.5mC.50mD.40m

答案 D

8.(2019届耀华中学月考)一个物体做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比较该物体在减速运动的倒数第3m、倒数第2m、倒数第1m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历的时间之比是1∶2∶3

B.平均速度之比是3∶2∶1

C.平均速度之比是1∶(

-1)∶(

-

D.平均速度之比是(

+

)∶(

+1)∶1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12分)

9.(2019届耀华中学月考)(12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km/h以内。

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警车在加速阶段能否追上货车?

(要求通过计算说明)

(3)警车发动后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答案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后经过t1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则t1=

s=4s

s货=(5.5+4)×10m=95m

s警=

a

=

×2.5×42m=20m

所以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Δs=s货-s警=75m。

(2)vm=90km/h=25m/s,当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运动时间t2=

s=10s

s货'=(5.5+10)×10m=155m

s警'=

a

=

×2.5×102m=125m

因为s货'>s警',故加速阶段警车不能追上货车。

(3)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两车距离Δs'=s货'-s警'=30m,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Δt时间追上货车,则:

Δt=

=2s

所以警车发动后要经过t=t2+Δt=12s才能追上货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