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62226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docx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docx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简章主要

华南师范大学

2011年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招生简章

本简章主要针对硕士招生,如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报名时间、地点和报考方式同本简章所列,具体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可请上网查询全日制博士生招生简章,并请务必与我校研招办联系。

学校概况

华南师范大学是一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齐全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创建于1933年8月,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老校。

具有沿海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特色,已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

学校共有24个学院和1个学系,70个本科专业,1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55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有教育博士1个专业学位授权专业,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艺术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体育硕士、工程硕士、应用心理硕士、翻译硕士10个专业学位授权专业和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12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学科,15个广东省重点学科,9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以及一批省部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和专业实验室。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科院院士7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600多人,在读研究生8465人。

学校现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和南海3个校区,占地面积共3079亩,建筑面积共126万平方米,其中多功能信息化图书馆3座,总建筑面积达8.8万平方米,藏书320多万册,并有大量电子信息资源。

一、报考方式:

1、报考资格:

⑴持有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的香港、澳门考生或持有“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台湾考生。

⑵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须具有与内地(祖国大陆)大学相当的学士学位或相当的本科学历;报考博士生须具备与内地(祖国大陆)大学相当的硕士学位。

⑶品德良好,身体健康。

⑷报考时须有两名副教授(含副教授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的学者书面推荐。

2、报名时间:

2010年11月20日~12月19日(具体报名事宜请咨询以下报考点)。

3、报考点:

⑴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地址: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邮政编码:

100081,

 电话:

(010)68945819,图文传真:

(010)68948227。

⑵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地址:

广州市中山大道69号,邮政编码:

510631,  电话:

(020)38627813,图文传真:

(020)38627826。

⑶京港学术交流中心

地址:

香港铜锣湾摩顿台5号百富中心16楼,

 电话:

(00852)28936355,图文传真:

(00852)28345519。

 ⑷澳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

地址:

澳门巴掌围斜巷19号南粤商业中心8楼,  电话:

(00853)28345403,图文传真:

(00853)28318401。

符合报考资格的考生可任选一地报名,并在该报名点安排的考场参加初试。

4、考试:

考生一律须参加教育部组织、华南师范大学自主命题的考试,对符合录取条件者由我校复试后择优录取。

考试时间:

2011年4月9日、10日

考试科目:

港澳台地区考生共考三门:

英语和两门专业课(详见“五、招生专业”)

二、学制及培养方式:

学制三年。

自费兼读制研究生,在专业培养方案、学籍管理、考核标准等方面均与同专业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要求相同,采取自主学习与定期面授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三、毕业与学位授予:

凡修完该专业的全部学位课程,各科成绩合格,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华南师范大学学位授予条件,发给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博)士学位证书。

如三年不能如期毕业,可以适当延长至五年。

四、收费标准:

按内地研究生学费标准,硕士生每生每年收取学费6000元人民币,艺术类专业9000元人民币,博士生每生每年收取学费12000元人民币。

五、招生专业:

我校现有以下硕士专业招生,未在本简章列出的硕士专业暂不招生。

(报名时请务必按照本简章公布的招生专业名称和考试科目名称填写报考信息,报考博士请务必先与我办和相关学院联系)。

一、澳门设教学点授课的专业:

(课程有待澳门政府审批)

专业名称(代码)及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1.学习与学科教学心理研究

02.个性心理研究

03.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04.心理健康教育

040203应用心理学

01.管理心理与人才测评

02.心理分析研究

03.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040100教育学

01.学校领导与行政

02.学生管理与指导

03.家校沟通与合作

04.教育历史与文化

05.课程设计与教学艺术

06.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

040110教育技术学

01.教育电视

02.教育信息技术

03.未来教育

04.现代远程教育

05.教学设计理论与应用

06.教育中的认知与技术

07.计算机网络与教育应用

08.学习科学与技术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01语言学研究

02英美文学

03翻译理论与实践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01.高性能数据库技术

02.远程教育技术

03.图像处理与图形学

04.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05.空间信息系统

①英语

②普通心理学

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①英语

②普通心理学

③社会与人格心理学

 

①英语

②教育学

③中外教育史

 

英语

教育技术学

教学媒体应用

 

①英语

②基础英语(含阅读理解、成段改错、完形填空、英美概况)

③英语写作与翻译(翻译部分含英译汉和汉译英)

①英语

②数据结构

③操作系统

 

注:

①在澳门招收:

心理学类专业15名学员以上、教育学专业10名学员以上、教育技术学专业15名学员以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名学员以上,则拟在澳门设点授课,不足以上数的专业则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授课。

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澳门招收10名学员以上则拟在澳门设点授课;10人以下,学员可在寒暑假和其它长假来校本部与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一起上课。

(以上拟在澳门设教学点事宜有待澳门政府审批)

二、华南师范大学授课的专业:

专业名称(代码)及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01.文字学

02.词汇学

03.语法学

04.音韵学

05.现代汉语方言学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01.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

02.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

03.中国古籍整理与研究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01.先秦两汉文学

02.魏晋南北朝文学

03.唐宋文学

04.元明清文学

05.近代文学

06.中国文学批评史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01.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

02.港澳台文学研究

03.世界华文文学研究

050302传播学

01.传播基础理论

02.广播电视

03.媒介素养教育

070501自然地理学

01.城市环境生态与景观设计

02.生态环境与生态旅游规划

070502人文地理学

01.城市规划与管理

02.旅游开发与规划

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

01.教育管理基本理论研究

02.教育经济学研究

03.教育领导力测评

04.教育组织行为学研究

05.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06.教育管理改革与发展研究

07.学生事务管理研究

①英语

②现代汉语

③古代汉语

 

①英语

②中国古代文学史

③中国文学批评史

 

①英语

②中国古代文学史

③中国文学批评史

 

①英语

②文学理论

③中国现当代文学

 

①英语

传播史论

传播业务

 

①英语

②环境保护基础

③城市生态环境

①英语

②人文地理学

③城市地理学

①英语

②教育学

③教育管理学

 

三、在华南师范大学报名、考试及授课的专业:

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

备注

050403美术学

01.现代艺术与理论研究

1英语

2素描

③油画人物写生

 

02.新媒体理论研究与创作

①英语

②素描

③新媒体创作

 

03.工业设计与理论研究

1英语

2素描

③工业设计产品手绘

 

04.平面设计与理论研究

3英语

②素描

3平面设计

 

05.中国画创作与理论研究

①英语

②素描

③中国画写生

 

06.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

①英语

②素描

③专题设计

初试:

素描考试时间在第二天,考试时间为6小时;油画人物写生考试时间在第三天,考试时间为6小时。

复试:

创作6小时。

以上考试,考场提供考卷、画纸、画架。

工具材料考生自备。

初试:

素描考试时间在第二天,考试时间为6小时;新媒体创作考试时间在第三天,考试时间为6小时。

复试:

经典新媒体作品分析,6小时。

以上考试,考场提供考卷、画纸、画架,经典新媒体作品。

工具材料考生自备。

初试:

素描考试时间在第二天,考试时间为6小时;工业设计产品手绘考试时间在第三天,考试时间为6小时。

复试:

创作6小时。

以上考试,考场提供考卷、画纸、画架。

工具材料考生自备。

初试:

素描考试时间在第二天,考试时间为6小时;平面设计考试时间在第三天,考试时间为6小时。

复试:

创作6小时。

以上考试,考场提供考卷、画纸、画架。

工具材料考生自备。

初试:

素描考试时间在第二天,考试时间为6小时;中国画写生考试时间在第三天,考试时间为6小时。

复试:

创作6小时。

以上考试,考场提供考卷、画纸、画架。

工具材料考生自备。

初试:

素描考试时间在第二天,考试时间为6小时;专题设计考试时间在第三天,考试时间为6小时。

复试:

创作6小时。

以上考试,考场提供考卷、画纸、画架。

工具材料考生自备。

 

华南师范大学

2011年港澳台自费兼读制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及专业简介

 

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与040203应用心理学专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与应用心理学专业是心理学科下设的两个主要专业。

心理学科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全日制硕士生300多人、博士生和博士后50多人。

学科整体实力和科研水平居于全国同类学科前列,已成为华南地区、包括港澳台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

学科队伍实力雄厚,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45人,其中正高职称21人、博士导师12人、有博士学位31人。

学科拥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部省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学科、广东省名牌专业。

近年来,心理学科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在国家级与国际权威刊物(SCI、SSCI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同时,学科还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和心理应用项目,包括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级项目1项、教育部优秀博士论文专项基金2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1项和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与实践发展的战略研究等等。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以培养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与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紧密联系儿童发展与教育实践,力求使本专业研究生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既能熟悉有关的基础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又能掌握处理儿童发展与教育过程中具体心理问题的基本技能。

本专业现有四个研究方向对港澳台招生:

⑴学习与学科教学心理研究;⑵个性心理研究;⑶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⑷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的招生考试参考书目为:

①彭聃龄主编:

《普通心理学》

②莫雷主编:

《教育心理学》

③林崇德主编:

《发展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心理人才为主。

现设有管理心理与人才测评、心理分析研究、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三个研究方向。

本专业的心理统计与测量、社会心理研究、心理教育和心理分析研究,在国内均有重要的影响。

承担教学的教授们曾多次承担国家级、省级的重要研究课题,出版与发表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心理分析专业受“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的支援,有国际知名的分析家作为客座教授。

本专业的招生与培养适应范围较为广泛,尤其适合于社会工作者、从事心理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专业人员,以及教师和行政公务人员等。

也适合需要心理学以及心理分析素质与技能的文学艺术、科学创造等专业人士。

应用心理学的招生考试参考书目为:

①彭聃龄主编:

《普通心理学》

②郑雪主编:

《人格心理学》

③申荷永主编:

《社会心理学》

040100教育学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

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60多人。

其中教授27人(含博士导师12人),副教授28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0余名。

教师队伍中既有来自国内一流大学的博士,又有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著名大学的博士,是一支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学术团队。

秉承岭南文化“求实创新”的传统,本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全国范围内拥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力。

目前,教育学专业在澳门按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下设6个研究方向。

本专业开设6门共同必修课,每个研究方向开设3门方向选修课。

其中,6门共同必修课为:

(1)现代教育理论;

(2)教育历史与文化;(3)国际教育发展与比较;(4)教育心理学;(5)现代教育技术;(6)教育研究方法。

本专业注重研究中小学和幼稚园实践问题,努力培养研究生的反思意识和创新能力,旨在提升研究生从事课程教学和行政领导的能力。

本专业适合中小学和幼稚园的行政人员、教学人员和辅导人员攻读。

考试参考书目:

①王道俊、郭文安主编: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②胡金平主编:

《中外教育史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040110教育技术学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创办于1983年,是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

2003年评为省级名牌专业,2007年评为第一批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特色专业建设点;1986年获得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首批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996年评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3年建立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后科学研究流动站,具有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1989年以来,本学科专业连续六届取得七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两项,这在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是惟一的。

本专业已建成全国高校领先的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非线性的网络电视制作实验室,成为国内重要的教育电视教学基地和科教电视节目制作基地;网络多媒体微格实验室,成为教师教学技能重要实训基地;网络互联技术研究与开发开放性实验室、教学资源设计实验室,知识媒体研究型实验室、CSCL研究型实验室、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等研究型实验室等。

考试参考书目:

①李克东编著,《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②李运林、徐福荫编著,《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于1984年获准设立,已发展成为师资力量雄厚、研究特色鲜明、教学科研成果丰富的专业。

现有3个研究方向,即语言学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

开设理论语言学、语义学、中国翻译学、西方翻译理论、英国文学史论、美国文学史论、文体学等专业课程。

本专业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具有如下主要特色:

1.注重将当代语言学理论成果贯穿于具体语言现象的研究之中。

这既体现在对语言学的探讨中,也体现在文学和翻译研究中。

2.在文学和翻译研究中强调运用跨学科、跨文化的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探讨,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文学理论、语言学、美学、信息论等等。

3.实行多种办学形式,以满足国家对各类高层次英语人才的需要。

本专业不仅招收国家计划内的硕士研究生,还招收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班。

考试参考书目:

①英美概况参考书: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朱永淘编,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25人,博士后9人,博士32人,旨在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学科领域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工程设计与应用项目开发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既要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能独立开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还要求学生基础知识牢固、专业面宽、分析、开发、管理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具备适应二十一世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需要的综合业务素质。

本专业面向港澳台招生,招生的主要专业方向有高性能数据库技术、远程教育技术、图像处理与图形学、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空间信息系统等。

本专业采用课堂教学与自学辅导相结合,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导师个人负责与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学位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并重的教学和培养方法。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

应用数理逻辑、计算复杂性理论、现代网络技术、概率与计算、高级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方法学、信号与图像处理的数学基础、数字图像处理、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分布计算系统、形式化方法、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网格计算导论、智能位置服务原理、云计算技术等。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教育、大中型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教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算机工程项目管理与评估、计算机应用系统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考试参考书目:

①张铭、刘晓丹译: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电子工业出版社

②汤子瀛编:

《操作系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最早批准的硕士点之一,200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

本方向有一支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都合理的教学研究队伍,在老一辈学者吴三立、唐启运、沈开木等奠定的坚实基础上,不断进步。

目前在职的张玉金和吴辛丑的古代汉语语法学研究、张桂光的汉语文字学研究、沈建民的音韵学研究、钟明立的古代汉语词汇学研究、邵慧君的现代汉语方言学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学术界很有影响。

考试参考书目:

①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一册、第二册).北京:

中华书局(第三版),1995。

②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三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③叶蜚声、徐通锵主编.《语言学纲要》.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本专业硕士点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现开设3个研究方向:

(1)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

(2)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3)中国古籍整理与研究。

现有导师4人,其中教授四人,博士3人,硕士1人。

本专业点教学科研力量雄厚,成果丰硕。

博士生导师张桂光教授的古文字研究,博士生导师左鹏军教授的近代文献学及近代文学研究,傅剑平教授及闵定庆教授的古代文学及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均特点突出,成果丰富,有的研究成果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有多项成果获国家或省部级奖项。

考试参考书目:

①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下),复旦大学出版社。

③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④曹础基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四册),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课程。

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198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以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和岭南文化研究中心(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托,近年来学科建设有长足发展,研究生培养和教学、科研都取得可喜成果。

本学科点研究方向齐全,年龄层次合理,学历结构优化,发展前景良好。

目前本学科点下设五个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

先唐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近代文学、古代文艺学。

现有教师20人,50岁以下教师占50%以上,可持续发展潜力大。

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1人,具有硕士学位者3人,在读博士生1人;博士生导师5人。

经几代学者的严谨治学与认真建设,本学科点学术积累深厚,承传与创新并重,学风朴质,特色突出。

本学科点现具有四个稳定且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先唐文学与传统文化、唐宋文学与文献考据、古代戏曲与叙事文学、近代文学与岭南文化。

既强调理论创新,也注重文献考据;既追求通达视野,也彰显地方特色。

本学科点带头人为戴伟华教授。

考试参考书目:

①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下),复旦大学出版社。

③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④曹础基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四册),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于1979年开始招生,是我国首批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位点。

该学位点以培养具有较系统而坚实的中国汉语言文学理论基础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知识,有较高写作水平,能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相应的教学、编辑、文化传播等工作,掌握一门至两门外语,身体健康的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

毕业后职业适应范围为:

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出版、杂志、报纸、电视及广播等部门的编辑记者;政府行政和企业行政部门的高级文秘;企业文化工作人员等。

本专业研究与教学力量雄厚,导师成员中有教授8名、副教授5名。

多位导师在国内相关的学术领域有广泛影响。

本专业有多个专业方向。

在澳门地区招生的为“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港澳台文学研究”、“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三个方向。

本专业开设的学位课程主要有: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题;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文学研究方法论;港澳台文学研究;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学批评学;中国现代散文研究;中国当代小说研究;叙述学等。

本专业已招生20多届,已毕业并获硕士学位者100多人。

培养方式主要采用导师个人负责与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以自学为主,采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倡导、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活动,以提高研究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参考书目:

①童庆炳主编:

《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③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编: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050302传播学

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系传播学专业发展历史悠久。

1982年,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将先进的传播学理论引进了中国;著名传播学专家、香港中文大学传播系主任余也鲁教授是本系的客座教授。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有创新思维和良好的外语,计算机使用水平,能从事媒介传播实务和传播学教学、科研的高级人才。

本专业十分注重理论研究与社会应用实务的切实整合。

在广播电视编导与制作、媒介素养、教育传播、创新推广、科技传播、新媒体等方面实力强且优势明显。

本专业导师当前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十余项;承担媒体机构委托课题3项,经费达一百多万。

本专业在校内外都建立了强大的专业实践基地,在校内建立了国内为数不多的国家级信息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校外长期与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广州电视台、香港华娱卫视等合办电视栏目,举办大型电视赛事,开展频道策划、栏目策划及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