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永善一中学年下学四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66306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一中学年下学四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一中学年下学四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一中学年下学四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一中学年下学四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一中学年下学四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一中学年下学四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一中学年下学四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一中学年下学四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一中学年下学四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一中学年下学四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一中学年下学四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一中学年下学四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一中学年下学四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一中学年下学四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一中学年下学四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一中学年下学四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一中学年下学四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docx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一中学年下学四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昭通市永善一中学年下学四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一中学年下学四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docx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一中学年下学四月份考试高二历史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一中2018学年下学四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卷I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索姆河战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英法发动的战役,主要是为了牵制德军支援凡尔登 ②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③在这次战役中飞机、坦克首次亮相 ④胜负未决,实际上未起到牵制德军的作用

A.①②B.①③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联合国大会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独立的犹太国,其最主要的依据是(  )

A.犹太人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

B.犹太人曾受到德国法西斯迫害

C.英国曾经支持“犹太复国运动”

D.耶路撒冷属于犹太教的“圣地”

3.下图为“沙漠军刀”行动示意图,下列说法与之相吻合的是(  )。

A.西线是进攻的重点

B.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C.伊拉克发射“飞毛腿”导弹打击以色列

D.西线的多国部队切断伊军的后路

4.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的标志是(  )

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B.联合国的成立

C.关贸总协定成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5.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苏联的战略意图作出了重大调整。

这一调整的前提是(  )。

A.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

B.苏联军事实力的大幅度提高

C.美国经济实力的不断衰退

D.美国军事实力的相对削弱

6.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

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

其“反法西斯”的真实含义是(  )

A.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

B.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

C.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7.南亚地区与中东地区时常出现紧张局面,共同的历史根源在于(  )

A.争夺自然资源的斗争异常激烈

B.宗教问题和民族冲突错综复杂

C.始终没有解决边界划分问题

D.殖民主义遗留问题

8.洛迦诺是瑞士一个美丽的小城(如图),该城因《洛迦诺公约》而著名,某旅游团的成员在游览该城时,曾对公约提出了如下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公约是帝国主义国家暂时妥协的产物

B.改善了法德关系是公约的突出贡献

C.公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德国的地位

D.公约为德国重新向西扩张埋下隐患

9.法国贝当将军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某个战役时说:

“德军试图造成一个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的死亡区。

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堑壕和掩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这个战役应该是(  )

A.马恩河战役B.索姆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D.日德兰海战

10.德意志统一后,为谋求欧洲霸权,其战略重点是离间德国两侧的大国,“时刻警惕他国结盟的噩梦”,但噩梦终究成真。

“噩梦成真”主要是指(  )

A.德意结盟B.法俄结盟

C.英法结盟D.英俄结盟

11.1996~2009年,全球共发生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400多次,年均38次,进入“冷战”结束后的第二个高峰期。

这说明(  )

A.战争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

B.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C.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D.发展不能确保世界的和平

1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相同点有()

①都是在帝国主义战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都是大国主宰世界的产物;

③都在一定时期内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④都随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瓦解

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②③

13.华盛顿会议后,美国国务卿休斯说:

“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这个“条约”是指(  )

A.《四国条约》B.《五国海军条约》

C.《九国公约》D.《凡尔赛和约》

14.冷战结束后,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高科技战争是(  )

A.海湾战争B.伊拉克战争

C.两伊战争D.中东战争

15.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实施了“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

关于上

述行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时进行

B.“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地面攻击,“沙漠军刀”行动侧重于空中打击

C.“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空中打击,“沙漠军刀”行动侧重于地面攻击

D.战争的第一阶段实施的是“沙漠军刀”行动,战争的第二阶段实施的是“沙漠风暴”行动

16.山东问题,产生于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之际,是腐败的晚清政府留给中国人民的一个“世纪之痛”。

这一问题初步解决是通过(  )

A.国联会议B.巴黎和会

C.海军军备会议D.华盛顿会议

17.新快报讯据英国《每日邮报》16日报道 2009年3月16日,英国112岁高龄的一战老兵亨利·亚林汉姆怀着骄傲的心情,在驻伦敦的法国大使馆接受了法国政府颁发给他的“法国荣誉勋位勋章”。

亨利·亚林汉姆所参加的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德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C.垄断资产阶级抢占世界市场

D.世界反战力量不足以制止战争

18.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美领导人曾分别谈到:

“英国雄狮一声吼而天下震撼一切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英国已经吓不倒任何国家。

它已经失去一个帝国,但至今还不知道扮演什么角色。

”导致英国从“震撼一切”到“吓不倒任何国家”的主观因素有(  )

A.美国的强大B.经济实力削弱

C.苏联的强大D.联合国的成立

19.AfterWorldWarIItheUnitedNationsWasOrganized.这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动国际社会公正发展的国际组织是(  )

A.欧洲联盟B.联合国

C.国际联盟D.世贸组织

20.1936年,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埃塞俄比亚购买武器,国联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

这件事情表明(  )

①德意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②反映了英法的绥靖意图 ③表明国际形势对意大利有利 ④反映了国联的虚伪性违背了其宗旨及义务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21.20世纪以来,阿以之间共爆发了五次中东战争。

其中前四次中东战争对中东国家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  )

A.阿以双方矛盾加剧

B.美苏大国介入增加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C.中东走上和平谈判的道路

D.阿以双方得以相互理解与承认

22.下图是为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而设计的正式徽标。

以下关于该国际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到经济、文化等领域

B.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C.联合国大会是惟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D.《联合国家宣言》最早提出建立联合国的构想

23.国际联盟成立后,其实权被英法两国所掌握。

这一现象说明(  )

A.美国经济实力不如英法B.美国反对英法争夺霸权

C.美国无意操纵国际联盟D.欧洲仍是世界格局中心

24.两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对法国进攻的相似之处是(  )

A.迫使法国东西两线作战B.法国一直被动应战

C.绕道比利时进攻法国D.进攻取得巨大成功

25.以作战时间长达八个月、战况惨烈,每一座房子、每一个街道都成为德军的坟墓而著称的战役是(  )

A.莫斯科保卫战B.阿拉曼战役

C.库尔斯克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埃及总统萨达特访问以色列

材料二 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总统是战争的英雄、和平的英雄,他为和平而生,为原则而死。

——萨达特墓碑上的铭文

请完成:

(1)材料一所示现象发生在哪一年?

其历史背景有哪些?

(2)指出材料二认为萨达特是“和平的英雄”的主要依据。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萨达特的活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赫鲁晓夫说: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

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

——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语

材料二 1973年勃列日涅夫曾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人秘密会议上阐述了苏联的“缓和”战略。

他认为,“缓和”为的是“使苏联赢得时间来加强我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以便在1985年以前使力量对比发生决定性的变化,从而使我们能够在任何需要实现我们意愿的地方实现我们的意愿”。

——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1)勃列日涅夫之所以能够实施“缓和”战略的自身优势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苏联的“缓和”战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其目的实现了吗?

说明理由。

(3)分析说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对外战略政策的内在一致性。

28.阅读下列材料:

诺贝尔和平奖,由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特·诺贝尔所创立。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和平奖应该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每年,该奖项的评选都令世人瞩目。

1978年,埃及总统萨达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解主席阿拉法特。

请回答:

(1)请参照示例为萨达特写一句颁奖词和颁奖理由。

拉宾颁奖词:

是战争英雄,更深知和平之可贵;“给和平一个机会”,推动巴以双赢。

颁奖理由:

拉宾是以色列的杰出军事将领,曾为夺取与阿拉伯国家的战争胜利发挥重要作用;在出任以色列总理后致力于以巴和解,使中东和谈出现重大突破。

萨达特颁奖词:

颁奖理由:

(2)阿拉法特被称为“巴勒斯坦民族之魂”,一生命运多舛,为争取民族独立奋斗不息,请列举两例加以印证。

(3)萨达特与拉宾皆为中东和平而献身,中东和平之路举步维艰。

展望未来的中东局势,简单谈谈你的看法。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世界范围的经济崩溃中吃尽苦头的国家,莫过于德国。

外国的贷款突然停止或被收回,工厂纷纷停工,有六百万人失业。

……共产党的选票稳步上升。

……某些保守主义的、民族主义的和反共和主义的分子——原先的贵族、容克地主、军官、莱茵区的钢铁大王以及其他的工业家——抱有想法,认为希特勒可能对他们有用。

纳粹的一部分资金就是得自这样的来源。

这一群大人物,设想,他们将能够控制希特勒,从而……控制群众不满情绪的浪潮。

——R·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下卷

材料二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这样写道:

“如果民族社会主义运动(即纳粹党)的确想要在历史面前为我们民族获得一个神圣的伟大使命,它就必须无视传统和偏见,敢于把我们民族的力量聚集起来,奋勇向前,走出这个民族今天的狭隘的生存空间,走向新的土地,从而也永远摆脱在这个地球上消失或作为奴隶民族不得不为其他民族效劳的危险。

……希特勒上台后就目的明确,并以惊人的速度在国内巩固他在党内早已享有的独断专行的权力。

为此,他需要控制国防军、警察和官僚机构,取得国会和总统的立法权,取消各州迄今的地位,消灭非民族社会主义的政治组织和社会团体,镇压自己队伍内的反对派。

——D·拉甫《德意志史》

请回答:

(1)据材料分析德国的法西斯组织夺取政权的背景。

(2)据材料分析法西斯主义的实质。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一直对萨达姆政权怀恨在心,2003年3月,美英两国宣称已掌握萨达姆隐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并以此为借口,在未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不顾世界各国的反对,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时代周刊》

材料二 战后,伊拉克的局势仍然动荡不安,各种恐怖和暴力袭击时常发生,人民生活依然没有保障。

许多经济基础设施被摧毁或者瘫痪,失业率已经超过60%。

——岳麓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 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对世界原料市场、世界资本和世界市场的控制有所加强,在全球经济中的实力和影响都大大增强。

——《时代周刊》

请完成: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背景。

(4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反美情绪高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4分)

(3)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评价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影响。

(9分)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飞机在凡尔登战役中就已开始使用,索姆河战役虽然胜负未决,但是起到了牵制德军的作用,所以正确答案为A。

 

2.【答案】A

【解析】犹太人曾长期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是联合国大会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犹太国的历史依据,故A项符合题意。

3.【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史实的能力。

据所学知识,只有D项符合史实。

中线是进攻的重点,多国部队摧毁了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伊拉克发射“飞毛腿”导弹打击以色列是在1991年1月,而图中是1991年2月的战况。

 

4.【答案】A

【解析】雅尔塔体系是以美苏实力为基础建立的世界格局,它的出现彻底取代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5.【答案】B

【解析】20世纪6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把重点放在与军事有关的重工业上,20世纪70年代,苏联军事实力超过美国,勃列日涅夫开始推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

 

6.【答案】A

【解析】东德视西方世界为“新法西斯”,在建造此墙时对外宣布的建造目的是“防范来自西方的干扰和破坏,阻止国内技术人才和劳动力外流”。

因此得名。

 

7.【答案】D

【解析】“贝尔福宣言”和《印度独立法案》都贯穿了英国殖民者“分而治之”的政策。

 

8.【答案】D

【解析】公约规定,德国和比利时之间、德国和法国之间边界领土维持现状,这实际上是明确表态,德国不能向西扩张。

9.【答案】C

【解析】根据“霰弹片和毒气”来判断,法国贝当将军回忆的应当是凡尔登战役。

10.【答案】B

【解析】德国离间它两侧的大国,是担心他们结盟。

法俄结盟对德国极为不利,这使德国处在法国和俄国的夹击之下,在大战中须两线作战,这是德国不愿看到的,故说德国“噩梦成真”。

11.【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说明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严重威胁了当今世界的和平事业,故C项符合题意。

12.【答案】B

【解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一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掠夺战争,而二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①错误。

两者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分割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都在一定时期内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②③正确。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着二战爆发瓦解,雅尔塔体系随着苏联解体而瓦解,④错误。

13.【答案】C

【解析】《九国公约》确认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14.【答案】A

【解析】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海湾战争给我们对高技术战争特点和影响的认识,将超过任何一次战争。

海湾战争预示着未来的战争将是高科技战争的舞台。

15.【答案】C

【解析】海湾战争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施的是“沙漠风暴”行动,主要是大规模的空袭;第二阶段实施的是“沙漠军刀”行动,主要是地面攻势。

 

16.【答案】D

【解析】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在美国的倡议下召开。

中国代表向大会提出山东问题,在英美建议下,山东问题由中日在会外交涉解决,英美派代表列席中日之间的交涉。

在英美代表的斡旋下,1922年2月中日两国签署《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规定胶州湾租借地由中国收回,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中国山东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17.【答案】B

【解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平衡性,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激化了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最终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D项说法没有历史依据可以排除,A、C两项均由B项决定。

18.【答案】B

【解析】

19.【答案】B

【解析】英文材料的意思是二战后联合国的建立。

题目所指的这个国际组织,一要符合英文原文的含义(“After WorldWarII”和“theUnitedNations”),二要符合"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动国际社会公正发展"的要求,而完全符合以上两个前提的国际组织只有联合国组织,故选择B。

20.【答案】D

【解析】埃塞俄比亚之所以在国联中遭受这种待遇,主要是由于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而①说法明显错误,排除带①的选项,只能选D。

21.【答案】C

【解析】注意题干的要求是深远影响,第四次中东战争后,阿以双方走上和平谈判的道路,这是对中东地区最深远的影响。

故C项符合题意。

22.【答案】A

【解析】联合国的宗旨除了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外,还有权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类福利性质问题,因此A项正确;国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B项错误;安理会是惟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构,C项错误;《大西洋宪章》最早提出建立联合国的构想,D项错误。

23.【答案】D

【解析】英法两国控制国际联盟,说明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以欧洲为中心,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美国经济发展和对外政策的史实不符。

24.【答案】C

【解析】注意此题要求回答的是德国进攻的特点,B项是法国的作战特点,D项叙述不准确,一战初期德国的速战速决战略被粉碎。

25.【答案】D

【解析】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城市中巷战的典型,历时8个月,最终使德国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

26.【答案】

(1)时间:

1977年。

背景:

国际大环境趋向缓和;萨达特谋求和平解决中东问题。

(2)依据:

1977年,正式访问耶路撒冷;1978年,参与签署《戴维营协议》;1989年争取以色列将占领的埃及土地全部归还。

(3)影响:

推动了埃及和以色列的和平谈判,开启了中东的和平进程。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

(1)问中的“时间”可结合材料一中“萨达特访问以色列”等信息展开判断,“背景”可从国际局势和埃及方面进行概括;第

(2)问可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联系萨达特的主要活动进行说明;第(3)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从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

27.【答案】

(1)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苏联的经济军事实力增强,实力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

(2)目的:

加强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进而争夺世界霸权。

没有实现,因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后,苏联经济陷入困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也失败了。

(3)采用“缓和”手段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解析】第

(1)问要从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苏联经济军事实力增强,缩小了美国的差距入手分析。

(2)问“缓和”战略的根本目的要注意透过材料二的现象看本质问题;“缓和”战略的目的实现程度要从1985年左右苏联自身经济政治状况入手分析。

第(3)问的回答要从目的和手段两方面比较分析两者的共同点。

28.【答案】

(1)颁奖词:

当战争英雄难,当和平英雄更难;当中东地区的和平英雄难上加难。

萨达特是第一个,但不会是最后一个。

颁奖理由:

率先走上与以色列的和解之路,签订“戴维营协议”,埃以首先实现和解并建交,开启了中东和平之路。

(2)1959年成立“法塔赫”组织;长期坚持抗击以色列的斗争;与以色列总理拉宾谈判,并达成一系列重要协议,对中东和平进程做出巨大贡献,建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等。

(3)中东局势虽错综复杂,和平之路举步维艰,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阿以双方已有越来越多的民众接受通过谈判政治解决双方冲突这一原则,国际社会也在加大斡旋的力度,相信中东和平进程终会前行并取得更多成果,和平一定会降临这块土地。

(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本题取材于诺贝尔和平奖,由三位政治家材料设计成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1)题解题的关键是看懂示例,并了解萨达特一生的主要作为。

(2)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可以任举两例。

第(3)题需要总体上把握中东和平进程,理解当今世界的主题,明确中东必将走和平之路。

29.【答案】

(1)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国出现了动荡的政治局面,人民的革命倾向强烈;垄断资产阶级支持纳粹党建立政权,企图以此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2)法西斯主义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恐怖专政;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取消自由民主的权力,对外推行侵略扩张的政策。

【解析】材料选取的有关德国纳粹党上台背景的材料,主要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从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的角度进行了阐述;第二个层次,从垄断资产阶级需要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归纳时也应从这两个角度入手。

分析法西斯主义的实质,要从材料二法西斯统治的措施着手思考。

30.【答案】

(1)背景:

美国遭到“9·11”恐怖袭击,反恐成为重要的国家政策;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对美国一直采取强硬态度;美国宣称萨达姆隐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联合国和世界各国尚未同意美国发动战争。

(2)说明的问题:

重建伊拉克秩序面临重重困难。

直接原因:

美国攻占伊拉克后,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3)影响:

严重挑战了联合国的作用,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伊拉克的社会秩序和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巨大;美国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解析】第

(1)问应依据材料一中“美国一直对萨达姆政权怀恨在心”等信息,从美国、伊拉克、联合国等方面进行概括;第

(2)问中“说明的问题”需要依据材料二中“局势仍然动荡不安”等信息进行归纳,“直接原因”可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第(3)问需要依据材料二、三中“恐怖和暴力袭击时常发生”等信息,从联合国、伊拉克和美国等方面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