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90262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docx

《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docx

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

2018-2018学年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0,11,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其余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得0分

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B.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作为质点

D.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2.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物体某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B.若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5m/s,则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C.若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其中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D.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2.5m/s

3.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

4.台球以10m/s的速度沿与框边垂直的方向撞击后以8m/s的速度反向弹回.若球与框边的接触时间为0.1s,则台球在与边框碰撞的过程中,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为(  )

A.20m/s2沿球弹回的方向B.20m/s2沿球撞击的方向

C.180m/s2沿球弹回的方向D.180m/s2沿球撞击的方向

5.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变化的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

C.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6.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2v,则AB:

BC等于(  )

A.1:

3B.1:

2C.1:

1D.1:

4

7.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用正、负号表示方向的不同,根据给出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下列对运动情况判断错误的是(  )

A.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B.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C.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

D.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8.物体以5m/s的初速度、﹣2m/s2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直至停止,则在4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

A.4mB.36m

C.6.25mD.以上答案都不对

9.一个以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秒末速度为vt,如图,关于t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和加速度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C.a恒定D.a随时间逐渐减小

10.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2s内和第6s内速度方向相反

B.第3s内的加速度为零

C.第2s内和第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第6s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

11.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两车位移相同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12.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s(m)随时间t(s)变化的规律为:

汽车s=10t﹣

t2为,自行车为s=6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作匀速运动

B.不能确定汽车和自行车各作什么运动

C.开始经过路标后较小时间内汽车在前,自行车在后

D.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2

 

二.填空题

13.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  仪器,使用  电源,工作电压  伏,当电源频率为50赫兹,它每隔  打一次点.

(2)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以下基本步骤:

A.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B.穿好纸带

C.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好

D.接通电源,进行打点

以上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  .

14.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标出,其中S1=7.18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相邻两计数点间时间T=  s,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m/s,小车经过AC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表达式为  ,大小是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

15.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在40s内速度从10m/s增加到20m/s求:

(1)火车加速度的大小.

(2)这段时间内火车运动的位移是多少.

16.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开始刹车以后又以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来,汽车又前进了多少米?

(2)从开始刹车计时,第3秒初的瞬时速度为多大?

(3)从开始刹车计时,第8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多大?

17.物体在斜坡顶端以1m/s的初速度和0.5m/s2的加速度沿斜坡向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斜坡长24米,求:

(1)物体滑到斜坡底端所用的时间.

(2)物体到达斜坡中点速度.

 

2018-2018学年云南省昭通市富水县云天化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0,11,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其余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得0分

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B.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作为质点

D.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考点】质点的认识.

【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解答】解:

A、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不是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是看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故A错误.

B、研究火车过桥,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火车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

C、研究车轮的转动,车轮的形状不能忽略,自行车不能看成质点.但在研究自行车的运动速度时,就可以忽略自行车的自身大小,则可把自行车作为质点.故C错误.

D、地球很大,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大小与日地距离比较,可以忽略,可以看出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2.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物体某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B.若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5m/s,则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C.若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其中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D.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2.5m/s

【考点】平均速度.

【分析】根据x=

去求物体的位移.某段时间内的位移除以这段时间就是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

【解答】解:

A、物体某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m/s,根据x=

知,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故A正确.

B、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5m/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5m/s,则在这1s内的位移不一定是5m.故B错误.

C、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在其中1s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5m/s,则位移不一定等于5m.故C错误.

D、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不一定是2.5m/s.故D错误.

故选A.

 

3.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

【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分析】参考系是描述运动时,假设不动的物体.乙车内人看到甲没有动,则甲和乙的运动情况一样,甲车中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向西运动.

【解答】解:

因为乙车内的人看到甲车没有动,则甲和乙的运动情况一致,而甲车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车相对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则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则甲向西运动,因为甲车和乙车运动状态一致,故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故D正确,ACD错误.

故选:

D.

 

4.台球以10m/s的速度沿与框边垂直的方向撞击后以8m/s的速度反向弹回.若球与框边的接触时间为0.1s,则台球在与边框碰撞的过程中,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为(  )

A.20m/s2沿球弹回的方向B.20m/s2沿球撞击的方向

C.180m/s2沿球弹回的方向D.180m/s2沿球撞击的方向

【考点】加速度.

【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注意速度的方向

【解答】解:

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a=

,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与球弹回的方向相同.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

C

 

5.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变化的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

C.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考点】加速度.

【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与速度无关

【解答】解:

A、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故A正确.

B、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但是如果速度变化量很小,那么加速度不一定越大,故B错误;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只有当变化所用时间相同时,加速度才大,故C错误;

D、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例如竖直上抛运动到最高点,故D错误.

故选:

A

 

6.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2v,则AB:

BC等于(  )

A.1:

3B.1:

2C.1:

1D.1:

4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分别求出AB和BC的位移.

【解答】解: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

则有:

xAB:

xBC=1:

3.

故选:

A.

 

7.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用正、负号表示方向的不同,根据给出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下列对运动情况判断错误的是(  )

A.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B.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C.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

D.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当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时,物体就做加速运动,当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反时,物体就做减速运动.

【解答】解;A、因为v为正、a为负,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反,所以物体是做减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小,所以A错误.

B、因为v为负、a为负,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所以物体是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所以B正确.

C、因为v为负、a为正,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反,所以物体是做减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小,所以C正确.

D、因为v为正,a为正,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所以物体是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所以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8.物体以5m/s的初速度、﹣2m/s2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直至停止,则在4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

A.4mB.36m

C.6.25mD.以上答案都不对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物体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求出4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

【解答】解:

物体速度减为零的时间

则4s内物体的路程等于2.5s内的位移,x=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

C.

 

9.一个以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秒末速度为vt,如图,关于t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和加速度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C.a恒定D.a随时间逐渐减小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分析】速度时间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瞬时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解答】解:

AB、连接起始点和终点,连线表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为

,围成的面积小于变速直线运动图线围成的面积,而时间相等,知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故A、B错误.

CD、图线的切线斜率逐渐减小,则加速度逐渐减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

D.

 

10.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2s内和第6s内速度方向相反

B.第3s内的加速度为零

C.第2s内和第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第6s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由v﹣t图可以看出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速度是矢量,正负代表方向.至于加速度就看图象的斜率,向上倾斜代表加速度为正,向下倾斜代表加速度为负.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

【解答】解:

A、速度是矢量,其正负表示运动方向,由图知速度方向一直为正,第2s内和第6s内速度方向相同,故A错误.

B、由图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知第3s内的加速度为零.故B正确.

C、根据图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可知第2s内和第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故C正确.

D、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第6s末物体没有回到原出发点,而是离出发点最远,故D错误.

故选:

BC

 

11.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两车位移相同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图象的交点表示位移相等,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解答】解:

A、0﹣t1时间内甲乙的初末位置都相同,则经过时间t1位移相等,故A正确;

B、它们在同一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1位移又相等,则在t1时刻乙车刚好从后面追上甲车,两车相遇,故B错误;

C、在t1时刻两车的位移相等,但图线斜率不相等,故速度不等,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C错误;

D、0到t1时间内,甲乙两车位移相等,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知,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故选:

AD

 

12.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s(m)随时间t(s)变化的规律为:

汽车s=10t﹣

t2为,自行车为s=6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作匀速运动

B.不能确定汽车和自行车各作什么运动

C.开始经过路标后较小时间内汽车在前,自行车在后

D.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2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汽车和自行车的位移时间关系,判断它们的运动情况.根据速度的大小关系,可知谁在前在后.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抓住位移相等,求出时间,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它们的位移.注意汽车速度为零后不再运动.

【解答】解:

A、汽车x=10t﹣

t2=

,v0=10m/s,a=﹣0.5m/s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x=6t=vt.做速度为6m/s的匀速直线运动.故AD正确,B错误.

C、经过路标后,在速度相等前,汽车的速度大于自行车的速度,知汽车在前,自行车在后.故C正确.

故选:

ACD

 

二.填空题

13.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 计时 仪器,使用 交流 电源,工作电压 4﹣6 伏,当电源频率为50赫兹,它每隔 0.18s 打一次点.

(2)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以下基本步骤:

A.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B.穿好纸带

C.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好

D.接通电源,进行打点

以上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 BCDA .

【考点】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

【分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工作特点等,比如工作电压、打点周期等,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能够正确的使用打点计时器.

熟练打点计时器的应用步骤即可正确解答.

【解答】解: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4~6V,电源频率是50Hz,它每隔0.18s打一次点.

实验中首先固定打点计时器,穿好纸带,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再释放纸带,如果先放开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物体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所以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故正确步骤为CBDA(或BCDA).

故答案为:

(1)计时;交流;4﹣6;0.18s

(2)BCDA

 

14.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标出,其中S1=7.18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相邻两计数点间时间T= 0.1 s,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0.86 m/s,小车经过AC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表达式为 

 ,大小是 0.93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分析】根据打点计时器的特点求得时间间隔,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解答】解:

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标出,则相邻两计数点间时间T=5t=0.1s

S1=7.18cm=0.1818m.S2=7.68cm=0.1868m.S3=8.33cm=0.1833m.S4=8.95cm=0.1895m.S5=9.61cm=0.1861m.S6=10.26cm=0.1186m

A点的瞬时速度为:

AC两点的平均速度为:

代入数据解得:

故答案为:

0.1;0.86;

;0.93

 

三.计算题

15.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在40s内速度从10m/s增加到20m/s求:

(1)火车加速度的大小.

(2)这段时间内火车运动的位移是多少.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分析】

(1)根据加速度定义式求加速度;

(2)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火车通过的位移.

【解答】解:

(1)火车的加速度为:

(2)火车运动的位移为:

答:

(1)火车的加速度为0.25m/s2,

(2)火车运动的位移为600m.

 

16.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开始刹车以后又以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来,汽车又前进了多少米?

(2)从开始刹车计时,第3秒初的瞬时速度为多大?

(3)从开始刹车计时,第8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多大?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

(1)汽车刹车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30m/s,加速度a=﹣5m/s2,刹车停下来时末速度为v=0,由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求出汽车刹车过程前进的位移.

(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得2s末的速度;

(3)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汽车刹车到停下来的时间,与8s进行比较,分析汽车是否停下,再求解第8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

【解答】解:

(1)汽车刹车过程初速度v0=30m/s加速度a=﹣5m/s2,末速度vt=0

即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来,汽车又前进了90米.

(2)设第3秒初的速度为v1,t=2s有v1=v0+at1=30﹣5×2m/s=20m/s

即从开始刹车计时,第3S初汽车的瞬时速度是20m/s

(3)设汽车刹车到停下来的时间为t1,有

,说明汽车6s后停止运动,则第8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为零.

答:

(1)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来,汽车又前进了90米

(2)从开始刹车计时,第3秒初的瞬时速度为20m/s

(3)从开始刹车计时,第8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为0

 

17.物体在斜坡顶端以1m/s的初速度和0.5m/s2的加速度沿斜坡向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斜坡长24米,求:

(1)物体滑到斜坡底端所用的时间.

(2)物体到达斜坡中点速度.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

(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时间;

(2)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列式求解.

【解答】

(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

代入数据得到:

14=t+0.25t2

解得:

t=8s或者t=﹣12s(负值舍去)

所以物体滑到斜坡底端所用的时间为8s

(2)设到中点的速度为v1,末位置速度为vt,有:

vt=v0+at1=1+0.5×8m/s=5m/s

联立解得:

答:

(1)物体滑到斜坡底端所用的时间为8s.

(2)物体到达斜坡中点速度为

 

2018年11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