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 一 章 走近细胞.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68927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2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 一 章 走近细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 一 章 走近细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 一 章 走近细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 一 章 走近细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 一 章 走近细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 一 章 走近细胞.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 一 章 走近细胞.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 一 章 走近细胞.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 一 章 走近细胞.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 一 章 走近细胞.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 一 章 走近细胞.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 一 章 走近细胞.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 一 章 走近细胞.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 一 章 走近细胞.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 一 章 走近细胞.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 一 章 走近细胞.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 一 章 走近细胞.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 一 章 走近细胞.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 一 章 走近细胞.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 一 章 走近细胞.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 一 章 走近细胞.docx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 一 章 走近细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 一 章 走近细胞.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 一 章 走近细胞.docx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1章走近细胞

●章节规划

本章可以说是高中生物的绪论课。

如何使学生产生学习本模块,甚至整个高中生物课的学习兴趣,是本章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本模块是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主线来展开教学的,对于系统、生命系统等基本问题必须在本章解决,所以,本章又为后续章节的学习起着奠基的作用。

本章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共分2节,其知识网可列表如下:

本章的教学价值:

1.知识方面:

(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4)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2)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3.能力方面: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本章教学活动规划:

本章计划3个课时。

第一课时,从生物圈到细胞。

以讨论课的形式组织教学。

通过让学生阅读、观察教材提供的事例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观点,掌握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第二课时,实验。

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让学生能亲身感悟不同生物的细胞其形态千差万别,但它们却有共性,进而进一步理解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同时,让学生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技巧。

第三课时,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通过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组装细胞等生物史学资料和生物科学前沿资料,让学生了解任何学说的建立都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从容说课

本节课一开始,教师就用录像展示2003年SARS在我国的传播及危害的过程,创设一个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产生了问题,然后让学生分析讨论教材提供的资料,分别从生命特征的不同方面来论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达到从具体事例上升到普遍意义的目的。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本节的难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进行具体分析,教师适当的做一些拓展和补充,让学生从微观到宏观,步步紧扣地理解生命系统的严密性、层次性和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举例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将你所获得的文字、图表信息表达出来。

(2)自主学习:

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等资料收集和整理生物史学资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对生物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2)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3)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具准备

教师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教师利用网络或新闻资料将2003年SARS病毒的图片及给人类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后果的录像进行编辑,并用于课件制作。

2.组织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等资料收集和整理生物史学资料。

[情境创设]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2003年SARS病毒的图片及给人类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后果的录像,将学生带回到他们亲身经历的这一恐慌事件中,引起学生的兴趣。

为什么人们对SARS这么恐惧呢?

这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而这一切都是由SARS病毒造成的。

课件展示SARS病毒的结构示意图;SARS病毒患者肺部的X光照片。

[师生互动]

教师提问:

1.结合初中所学病毒知识,你认为SARS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2.SARS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

它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

3.SARS病毒主要侵害人体的哪些细胞?

4.如果离开了活细胞,SARS病毒能够很好的生活和繁殖吗?

学生:

回顾初中所学的病毒的知识,观察录像、图片,并根据已有的社会经验讨论回答。

(教学意图:

考查学生对初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从社会中获得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病毒的生活和繁殖离不开细胞这一基本事实)

教师: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储存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这就是病毒的生活和繁殖。

SARS病毒主要侵害人的肺部细胞,使人发生呼吸困难而死亡。

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生命现象。

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呢?

屏幕显示资料:

[实例1]展示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方式及变形虫除去细胞核或除去细胞壁的变化的图片。

教师提问:

(1)草履虫和变形虫都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它们能完成哪些生命活动?

(2)若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它们还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吗?

学生:

结合生物体的基本特征举例回答。

[实例2]展示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图,提问:

(1)每个人的个体发育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

你和父母之间什么细胞充当了“桥梁”?

(2)你能写出蛙的发育过程吗?

学生:

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

[实例3]展示缩手反射的动态过程及反射弧的结构图,并提问:

(1)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至少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

一个细胞能完成缩手反射吗?

(2)我们现在的学习活动,又有哪些细胞的参与呢?

学生:

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讨论回答。

[实例4]展示艾滋病病毒和患者图片,问:

(1)你了解艾滋病吗?

为什么人们“谈艾色变”?

(2)你还能举出哪些细胞受到损伤后导致疾病的例子?

学生:

收集资料小组简单介绍已了解的有关艾滋病的知识。

根据社会经验回答。

教师:

上述四个实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即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多细胞的生物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初中所学的知识。

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强调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都有其共性,即都离不开细胞这一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从人是由一个细胞开始发育这一事实,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设问: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如何实现的呢?

屏幕展示龟的结构层次图,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问题1]生命系统分为哪几个层次?

它们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学生:

观察图片分组讨论并回答。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问题2]请说出生命系统中每个层次的概念。

学生:

小组讨论,尝试说出每个层次的概念。

教师:

同时用课件出示每个层次的名称和概念。

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

由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器官: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的结构。

系统:

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的结构。

个体:

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种群: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

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

[问题3]草履虫、松树、人,它们构成生命系统的层次相同吗?

若不同,区别在哪里?

学生:

小组讨论回答:

草履虫:

是单细胞生物,只具有细胞这一个结构层次。

松树:

是被子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人:

具有上述所有层次。

[问题4]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系统吗?

是生命系统吗?

学生:

小组讨论回答:

分子、原子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所以,不是生命系统。

[问题5]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小的层次是哪一个?

学生:

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小的层次是细胞。

教师、学生边分析边填写下表:

结构层次

概念

举例

学生举例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问题6]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具体的生命系统,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

小组讨论回答:

越高等的生物其生命系统越复杂,而低等生物则比较简单。

由此说明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教师:

由上述的分析可知,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多样性。

从最小的细胞开始,到最大的系统生物圈,尽管生命系统复杂多样,大小不同,但它们层层相依,紧密联系,都离不开细胞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设计意图:

从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系统的层次,同时理解生命系统的复杂性。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师精讲]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即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多细胞的生物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多样性。

它们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从最小的细胞开始,到最大的系统生物圈,尽管生命系统复杂多样,大小不同,但它们层层相依,紧密联系,都离不开细胞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评价反馈]

1.下列细胞受到损伤后会导致哪些疾病?

在()内写出疾病的名称。

(1)胰岛细胞损伤后会导致();

(2)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损伤后会导致();

(3)大脑皮层听觉神经元损伤后会导致()。

2.根据下面的要求将细胞名称填写在()内。

(1)劳动是离不开()细胞;

(2)兴奋传导离不开()细胞;

(3)腺体分泌离不开()细胞。

(4)做完这几道题后,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3.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下列各种情况对应哪种结构层次?

将名称填写在()中。

(1)大肠杆菌属于()层次;

(2)大肠杆菌菌落属于()层次;

(3)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属于()层次;

(4)一个池塘中的全部动物属于()层次。

参考答案:

1.

(1)糖尿病

(2)脊髓灰质炎(3)耳聋

2.

(1)肌肉

(2)神经(3)腺(4)结论: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

(1)细胞

(2)种群(3)种群(4)群落

[课堂小结]

由学生根据教师板书和自己的课堂笔记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结构:

[布置作业]

课本P6练习。

[课后拓展]

1.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和其他生物一样,也具有细胞结构

B.一种病毒一般可以同时感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C.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

D.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就能培养病毒

2.一片森林中的桉树苗、小桉树、大桉树组成一个

A.种群B.群落

C.生态系统D.生物圈

3.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这块草原上的8群羊是

A.一个群落B.一个种群

C.两个种群D.八个种群

4.夏日,取池塘中一滴水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一些生物的存在。

试写出你确认它们是生物的依据。

5.材料分析:

一个著名的科学实验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生活感受:

夏天,做熟的食品很快就会腐败变质,俗称“变馊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做熟的食品里生出了无数细菌。

食品中的这些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由食品自然产生,还是来自于空气?

对此,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1822~1895)进行了认真地研究。

巴斯德把新鲜、清澈的肉汤分别装入甲、乙两个玻璃瓶里,然后把甲瓶的瓶颈烧软,并拉成鹅颈似的弯曲细长的形状,把乙瓶的瓶口敞开。

随后他再次煮沸瓶内的肉汤。

观察发现,乙瓶内的肉汤很快就腐败变质了;而甲瓶,尽管肉汤通过弯曲细长的瓶颈与外界相通,但4年后,瓶内的肉汤仍然新鲜如初。

后来他又反复做了几次类似的实验,都得到了相同的实验结果。

怎样解释这一实验结果呢?

巴斯德认为,纯净的肉汤是永远不会自然生出细菌的,使肉汤腐败变质的细菌来自空气。

在巴斯德这项研究成果的启示下,人们懂得了消毒灭菌的意义。

在这之前,外科手术后的病人往往死于伤口的化脓感染,医生们对此束手无策。

为了防止感染,有时候不得不用烧红的烙铁去烫伤口,其痛苦程度简直无法想象,但仍然无法解决伤口感染的问题。

在这之后,人们懂得了一定要将绷带、手术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

人们还根据巴斯德的这项研究成果,研究出了食品长期防腐的办法。

这就是现在普遍生产的各种罐头食品。

研究生物学最基本的方法有观察法和实验法,材料中运用的是__________法。

其基本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分析材料中所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出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设计了对照实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入甲、乙两瓶的肉汤为何要再次煮沸?

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研究的单一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6)得出的科学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

病毒是营寄生生活的生物,必须生活在活细胞中,离开活细胞病毒不具有生命现象,所以在普通培养基上不能生活。

病毒的寄生生活还具有专一性,根据宿主的不同,病毒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A(种群是研究一定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它应包括该范围内各个年龄段的所有个体)

3.C(群落应该包括此草原上的各种生物,所以A是错误的。

种群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绵羊和山羊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物种,这里虽有八群羊,但只包含两个物种)

4.解析:

本题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考查生物体的基本特征。

但又不能照搬生物体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要切合题设要求。

生物来自于池塘中的一滴水,因此它们是生物的根据是:

有细胞结构,对刺激能作出反应,能繁殖(或细胞分裂),能自主运动(游动)。

只要符合上述几种条件即可判断生物的存在。

答案:

有细胞结构,对刺激能作出反应,能繁殖(或细胞分裂),能自主运动(游动)等。

5.实验

(1)熟食变馊

(2)熟食中的细菌从哪里来(3)设计了:

甲瓶的瓶颈烧软,并拉成鹅颈似的弯曲细长的形状,乙瓶的瓶口敞开(4)再次煮沸能杀死肉汤中的细菌,排除细菌可能来自于食物中这一因素(5)细菌是否来自空气(6)使肉汤腐败变质的细菌来自空气

●板书设计

第1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说明:

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多样性。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习题详解

一、练习(课本P6)

(一)基础题

1.

(1)活细胞:

A、D、G、I

(2)死细胞:

B、E(3)细胞的产物:

C、F、H

2.

(1)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因为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

(2)种群层次;(3)群落层次。

(二)拓展题

1.提示:

不是。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因此,尽管人工合成了脊髓灰质病毒,但不意味着人工合成制造了生命。

2.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其意义具有两面性,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全面的。

从肯定的角度来看,人工合成病毒可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病毒。

例如,研制抵抗病毒的药物和疫苗,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从否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也可能合成某些对人类有害的病毒,如果这些病毒传播开来,后者被某些人用作生物武器,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二、问题探讨(课本P2)

1.提示:

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提示:

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此外,S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三、本节聚焦(课本P2)

1.生物体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它们的运动、繁殖、生长、发育、应激性等生命特征的体现和生命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细胞这一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地球上的生命系统从小到大可分为以下九个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所以,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四、资料分析(课本P4)

1.提示:

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

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

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

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提示:

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

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调工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

4.提示:

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提示:

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五、思考与讨论(课本P6)

1.提示:

如果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

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区域的所有人,等等。

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内容也会改变。

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2.提示:

细胞层次;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另一方面,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3.提示:

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从容说课

本节教学内容用2课时完成。

其中第一课时完成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

第二课时完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以及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的学习。

在初中阶段,学生通常都是用光学显微镜的低倍镜来观察细胞,本节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生物材料,让学生用高倍镜去观察、比较,从中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同时训练学生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技能。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是本节的教学难点,但由于有了上节课实验的感性认识,教师只要引导学生从“细胞核”入手进行观察和思考,学生就很容易掌握,然后列表总结。

为加深学生对原核生物的认识,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图1-3,来具体说明原核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

通过这一系列的比较,能使学生对细胞有进一步的认识:

真核细胞、原核细胞都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即它们具有共同性。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则很好的生物科学史教育的素材。

课前,安排学生从不同的渠道收集细胞学说建立的资料,结合教材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上课时让学生分组介绍自己整理的科学史实,最后使全体学生达成共识:

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科学发展与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技术的进步可以更好地推进科学的发展。

本节课后,有一个本章小结,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对本章的知识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3)说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联系。

(4)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过程和方法

(1)自主探究:

根据使用低倍镜观察积累的经验,并参考教材P8图,小组讨论提出使用高倍镜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2)思维训练:

训练归纳对比的学习方法。

(3)自主学习:

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等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2)认同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3)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

2.归纳比较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4.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教学难点

1.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教具准备

1.各种实验仪器。

2.教师课件。

3.学生收集资料。

4.教师准备观察材料。

5.学生自带观察材料,但使用前应经老师的允许。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实验: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课前培训8个学生充当“小老师”协助老师指导同学使用显微镜。

教师课前10分钟,制作好所有已选材料的临时装片。

[情境创设]

屏幕显示教师课前10分钟,制作好所有已选材料的临时装片。

同学们,这是我课前10分钟制作好的所有已选材料的临时装片并显微投影出来的。

你们希望了解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什么样的吗?

请自己动手吧。

[师生互动]

教学内容

教师的组织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要求

 

根据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以及使用低倍镜观察积累的经验,并参考课本P8图,请各小组讨论使用高倍镜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问题1:

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

为什么?

问题2:

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观察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问题3:

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教师归纳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要求,并用课件展示。

步骤:

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观察——将要用高倍镜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至高倍镜——观察

小组讨论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后回答

考查和帮助学生回忆初中知识,并将其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讨论、整理出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要点

(二)选材

小组成员分别选用上述材料1~2种,也可以选用自己带来的材料,与之合作,保证每种材料均有人选择

学生分工合作自选材料

(三)制作临时装片

多媒体课件展示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1.单个细胞或平层细胞的材料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

在载玻片上滴清水——用镊子夹起一小块材料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涂匀或展开——盖盖玻片。

2.莲叶等多细胞构成的器官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用双面刀片在叶的上表皮划一个小方块——用镊子撕取方块中的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展开——盖上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