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70944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8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docx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docx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时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主线] 1.原始社会

(1)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展现了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特魅力。

(2)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

2.奴隶制社会

(1)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时期。

(2)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的时期,百家争鸣是这一变动的思想反映。

3.封建国家形成:

秦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时空定位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历史纲要导引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学科素养对接

立德树人

通过对黄河、长江、辽河等多流域并存分布古人类文化遗存的学习,感悟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分布广泛、多元一体,认识到中原地区是文明发展的核心。

时空观念

通达时空观念掌握距今约170万年我国境内最早古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万年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奴隶社会夏商西周的政权更迭,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公元前1040年

西周建立

史料实证

运用史料实证探究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与早期国家的特征及西周的文明特征

历史解释

解释历史名词三皇五帝、夏商周断代工程等。

唯物史观

立足唯物史观认知中国原始文化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的诞生和早期国家形成

时期,也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和繁荣时期

家国情怀

渗透家国情怀感悟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多元一

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出自身道路的特点与风格。

 

、学习目标初呈现

一、时空定位

二、本课思维导图

 

三、理清本课的知识线索

四、教材重要内容分析

►[补] 遗存分类

遗存包括遗迹和遗物两大类:

遗迹包括遗址、墓葬、灰坑、岩画、窑藏及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等;遗物指遗留下的各种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器物及装饰品等。

►[释] 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尚无贫富贵贱之分,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已进入原始农耕时期,形成北粟南稻的农作物种植格局;父系氏族已产生贫富贵贱分化,阶级和国家将要出现。

►[补] 早期国家

金属器具使用、贫富分化产生、文字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等早期国家起源的突出标志。

►[史] 文献中的夏文化

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

夏朝已设官分职

有一定数量的军队

设置了监狱

制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

►[识] “公天下”VS“私天下”

►[补] 商朝的“内外服制”

内服——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

◆甲骨文中称:

“大邑商”或者“天邑商”。

◆主要在今天的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外服——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

◆甲骨文中称:

“四土”或者“四方”。

►[史] 商朝的农业

生产工具:

主要还是石器和木器。

农业是当时的主要经济部门。

谷物是酿酒主要原料,商人饮酒成风。

►[拓]

子曰: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八佾》

[译文] 

孔子说:

“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

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五、史论点睛

1、中华文明的起源

(1)中国的原始社会按生产力标准大体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按社会组织形态可划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大阶段。

(2)原始社会人类生活方式由从事渔猎、采集、逐水草而居的流动生活逐渐到从事农耕、种植、饲养家畜、修建村落、城池的政治实体生活。

(3)原始人类相互之间的关系由原始的共同劳动、成果共享的平等关系逐渐发展为产生私有,产生贫富分化,出现权贵阶层等不平等现象。

(4)原始人类生活经营由渔猎、采集发展到制作陶器、种植粟、稻、养蚕、缫丝等多种经营的定居生活。

(5)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农业种植、手工业产品具有明显地域差异,文明演进凸显渐近性。

2.分封制的综合理解

(1)受封的主要是亲族、功臣、先代贵族等。

受分封的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服从周王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分封制使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并扩大了周的统治。

使西周贵族统治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巩固了统治。

实质: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2)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封邦建国体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结合,以血缘关系为主确定分封对象。

分封是权力与财产的再分配,是巩固、扩大周王统治的手段。

分封的结果使周王成为政治上的天下共主、血缘上的天下大宗。

(3)井田制在西周政治文明中的地位

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封邦建国体制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它一旦瓦解,奴隶制度也随之消亡。

六、史料补遗

史料一 文字是文明产生最主要标志之一,文字产生之前的社会为原始社会,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史料二 考古遗存是信史最主要的实证,商代妇好墓葬品表明当时青铜冶炼技术已相当先进,青铜器代表身份和地位,主要功能是礼器。

殷墟宫殿区妇好墓

史料三封邦建国与宗法制关系图

史料四 西周的服饰分弁、冕、冠、巾、帻,其中弁为天子服饰,冕为王公诸侯服饰,冠为有身份的人的服饰,巾、帻则是一般人的服饰。

分封制和宗法制通过血缘关系亲疏,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特点,有效协调了权力和财富分配继承关系,形成了金字塔形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

、核心素养共涵育

一、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特点

史料一 我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史料二 古人类社会生活

采集与狩猎

探究点:

(1)据史料一,古人类遗址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提示:

特点:

①古人类遗址在中国境内多地并存,以中原地区分布最为密集。

②多分布于大河、大江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良、生存空间比较大的区域。

③以中原地区为核心。

④凸显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特征。

(2)据史料二,说一说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社会生活状况。

提示:

状况:

①主要从事采集、渔猎,过群居生活。

②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③在人类漫长的进化中,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遗存考古凸显新早期国家的特征

史料一 大汶口发掘的133座墓葬中,陪葬猪头的少者一二个,多者三五个,最多达14个。

四川大溪文化遗址发掘的74座墓中,有的墓没有随葬品,而有的墓葬品确达58件之多,有座墓中死者还头枕一支大象牙。

——《中国古代史》吕克勤主编

史料二 阿善遗址的发掘结果震惊了国内考古界:

在1070平方米范围内,共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房址24座、窖穴240个,出土了各类文物1600余件。

还发现了围绕原始村落砌筑的石砌围墙2200米。

1983年又发现了大型祭坛一处。

——《中国古代史》吕克勤主编

探究点:

(1)据史料一,大汶口文化遗址考古,反映了怎样的史学信息?

提示:

信息:

随葬品多少与种类的差异表明大汶口文化已产生了贫富分化和不平等现象,社会已经有了明显分化,部落中已产生了权贵阶层,也可能产生了阶级压迫现象。

(2)据史料二,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相比人类社会生活有何变化?

提示:

变化:

社会群体由不固定到生活已相对稳定固定,修建了村落及防御设施,有较强的社会组织能力,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原始宗教信仰。

三、 石器时代的中华文明

材料一 人类学家对北京人遗骨作的统计,结果是:

死于14岁以下的占39.5%,死于30岁以下的占7%,死于40岁至50岁之间的占7.9%,死于50岁至60岁之间的占2.6%。

寿命长短不能判定的占43%。

——贾兰坡《北京人》

材料二 在半坡遗址公共墓地发掘出250座墓葬,其中成年墓174座,小孩瓮棺76座。

成年墓保存较好的有118座,死者一般头朝西,墓与墓之间的距离相差不太大,有的几乎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墓中有随葬物的71座,随葬的生产工具和装饰品极少,绝大部分是生产用品——陶器,随葬品一般有五至六件,而且是成套的,一般都是有一个打水用的小口尖底瓶,一个蒸煮食物的粗砂陶罐,一个盛物和饮食用的陶钵。

随葬品在女性墓中比较多,男女是分葬的。

成年死者根据鉴定,一般只是在30岁左右。

——刘昭豪《半坡遗址》

材料一反映北京人的生存现状,人类寿命长短的数据,说明了当时生产水平低下。

材料二半坡遗址公共墓地的发掘,反映人类社会新石器时代生活生产的特点,氏族成员的关系。

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受尊重,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生产力水平仍然低下。

论从史出——石器时代我国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的特点

(1)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阶段,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人类生产活动的扩大、生活形态的改变和社会组织的演进。

物质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二三百万年的历史。

原始社会组织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3个阶段。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父权制取代母权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

他们通过战争不断扩大财富和权力。

人类即将迈入文明的门槛。

(3)我国早期人类遗址分布地域广,时间跨度大,说明中华文化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和格局。

并朝着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从而奠定中华文明宏伟博大的基础。

(1)材料一中的统计数字说明什么问题?

阐述你这样看的理由?

提示:

北京人未成年人死亡率高。

14岁以下死亡的占可确定年龄人数的69%。

(2)材料二中所介绍的葬式反映了当时哪些社会特征?

提示:

特征:

①氏族成员地位平等——葬于公共墓地,排成一条直线;②母系氏族公社,女性受尊重——男女分葬及女性随葬品较多;③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工具宝贵——随葬品少且绝大部分为生活用品。

(3)根据材料一、二的内容谈谈你对北京人和半坡氏族时期人类社会状况的认识。

提示:

半坡人小孩死者占30%,成年人死亡年龄在30岁左右,此两项指数较北京人有较大改善,这说明半坡人较北京人生存条件要好。

四、西周的文明特征

史料一 分封制的史料实证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篇》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

——《左传·定公四年》

史料二 西周政治文明的空间分布特点

分封制诸侯国分布图

据以上史料概括对西周文明的理解。

提示:

①以土地国有为前提(井田制是经济基础)。

②以王族为主要分封对象;占据地形险要、经济发展繁荣的地区。

③目的是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④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巩固了对中原的统治。

⑤向周边传播了文化影响;促进了家国认同感的强化。

⑥统治中心居于黄河中上游地区。

、知识反馈与升华

一、回归时空

二、知识提纲

三、本课小结

“12315+2”巧记本课要旨

1个实质:

文明起源问题实质上就是国家起源问题。

2个前提:

社会意义上人的出现;物质基础

3个条件:

剩余产品积累、社会分工(劳力和劳心)出现、贫富阶层分化

1项方法:

考古研究与传世文献相结合

5个阶段:

(1)旧石器时代中华先民的出现;

(2)新石器早期物质基础的奠定;

(3)新石器晚期中华文明的起源;(4)三皇五帝到夏代中华文明可能出现;

(5)商与西周是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

+ 2个特点——多元一体、源远流长

[质疑与反思启示与认识]

由学生在学习后,进一步提出质疑与反思,或总结学习启示与认识

【限时训练】限时5分钟。

1、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2、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

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

这些传说( A )

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

3、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地区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

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A.以中原地区为主,逐渐向外辐射B.分布广泛,多元一体

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D.各地区存在延续不断的继承关系

 

、学术前沿内容拓展阅读

古老的传说和记录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中国的历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

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也包含着曾经在这块广大国土上生存、繁衍而现在已

经消失的民族的历史。

远古文化遗存,表明中国境内在那遥远的时代,曾经在不同地区发展着不同系统的文化。

先秦的文字记载,从甲骨文、金文、《诗》、《书》、《春秋》经传、《竹书纪年》、诸子书以至《天问》、《山海经》,或叙说当时史事,或追述前人的传说,都在民族方面有所反映。

但在这些文字记载中,只有《诗》《书》所记略具首尾,《春秋》经传所记材料较多。

《诗·大雅》、《周颂》、《鲁颂》都有诗史性质的篇章。

《生民》,歌咏周人始祖姜嫄及其子后稷的故事。

《緜》歌咏古公亶父在周原创业的故事。

《大明》歌咏殷周关系的变化。

《大明》说,王季、文王都娶了殷商贵族的女儿。

文王迎亲时,在渭水上“造舟为梁,不(丕)显其光”,举行了盛大的仪式。

后来武王奉天命伐殷,大战牧野,军容很盛。

这是一篇写得相

当有系统的诗。

《鲁颂·閟宫》,旧说是颂鲁僖公的功德。

诗中,从姜嫄之德和后稷播百谷,说到太王、文王、武王相继,振兴国家,牧野克殷,再说到周公受封,建立鲁邦。

诗中还说到鲁侯的武功,“戎狄是膺,荆舒是惩”,“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

”《商颂》五篇,颂商的史事,也是从其始祖有娀氏因“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说起。

诗中说到,“维女(汝)荆楚,居国南乡。

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殷周始祖各有诞生的奇迹,表明殷周各有自己的族源。

荆蛮、淮夷、氐羌,还有玁狁,都是殷周以外的重要民族,各有自己的文化系统。

《书》,主要是收录殷周的官文书,很有史料价值。

其《牧誓》一篇,记武王在牧野誓师时的仪态和誓师辞。

誓辞的开端说:

“逖矣西土之人。

”这是指来自周土的人。

又说:

“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

”友邦冢君等是一类人,庸、蜀、羌、髳、微、卢、彭、濮是八个民族的名称,

这些民族是又一类人。

这可见,武王伐纣的队伍,是一支多民族的联军。

对于庸、蜀等八个民族,现在还不能作出完全可信的解释。

《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和被称为“春秋外传”的《国语》,都是政治史性质的书,但记载了大量的民族史材料,这可以说是民族史撰述的正式开始。

《春秋》经传记载了周王室和一百四十九个国的史事,记载了他们之间的朝聘、会盟、婚好和战争。

他们中,有姬、姜、嬴、■、子、姒、妫、风、姞、熊、偃、己、妘、祁等姓。

从他们的姓,可以看出他们是分别属于周族、殷族、夏族和其他古代民族。

此外,还有戎、蛮、狄、夷、濮等民族,这在当时是被视为文化水平低的民族,但他们中的某些部分也参加先进集团的会盟、征伐和婚好,他们活动的地区也有跟齐、鲁、晋、卫杂处的。

狄人在春秋时比较活跃,有赤狄、白狄之称。

赤狄又有东山■落氏、廧咎如、潞氏、甲氏、留吁、铎、辰等区别。

白狄有鲜虞、肥、鼓等区别。

夷,有淮夷、介、萊、根牟,而他们的活动见于记载者不多。

戎的

名号颇为杂乱。

蛮称“群蛮”,濮称“百濮”,似都是泛称。

以上这些民族经过春秋、战国长时期的历史陶冶,其中大量融合为汉族,也有不少成为秦汉以后的少数民族。

《春秋》经传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的民族史料,但它们都是按编年的形式写的,按史事发生年代的先后进行记载,还不能对这些民族分别作出比较集中的表述。

《国语》,是按王国和侯国的区别汇编的政治史资料。

如从民族史的角度去看,却又可说基本上也是民族史的资料。

其中的《周语》、《鲁语》、《晋语》、《郑语》,都是关于周族宗亲的材料。

《齐语》记齐桓公的霸业。

齐和周是世为婚姻的。

还有《楚语》、《吴》、语》、《越语》,都是关于南方民族的材料。

《国语》记事,于各国史事都以发生的先后相次,但于彼此之间很少联续。

无论《国语》的哪一部分,都不足以说明某国历史的始末,但保存了重要的史料。

近人研究先秦民族,如章炳麟著《序种姓》、王国维著《鬼方昆夷玁狁考》、闻一多著《伏羲考》、《龙凤》、《姜嫄履大人迹考》,徐炳昶著《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都成绩斐然。

但先秦史料究竟过于零碎,研究工作所受到的局限过大。

这个缺憾,只有到了秦汉时期才得到改变。

在思想上,由于民族区别的存在,就不免在民族关系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看法。

孔子被后世的经学家宣传为“尊周室,攘夷狄”的圣人,好象孔子对于所谓“夷狄”是很严厉的。

其实,孔子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理智的。

他说: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又说: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这在口气上对夷狄蛮貊,有点不以平等相看,但认为他们和诸夏之间存在着共同的道德标准,是与一些持狭隘的民族观念的人大不相同的。

孔子还认为,夷狄也有长处,有的地方比诸夏还好。

他说: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对于“夷狄”的一些落后的东西,孔子认为是可以改变的。

有一次,他表示要到九夷去,有人说:

“那地方陋,怎么能住下去啊?

”孔子答复说: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对于夷狄的干扰,孔子是反对的,所以他虽不大赞许管仲之为人,却推重管仲能联合诸侯,保卫诸夏的功绩,而说: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这种看法,无疑也是正确的。

孟子在

一次责备楚人陈良的弟子陈相时说: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彼所谓豪杰之士也。

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

”“今也南蛮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

……

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

《鲁颂》曰: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周公方且膺之。

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孟子的话,不只是表示了学术上的门户之见,而且表示了他对其他民族的严重歧视。

所谓“南蛮舌”简直就是骂人了。

孔孟对民族关系的两种态度,实际上是民族关系史上两种观点上的根本分歧,到了秦汉以后就更为明显了。

节选自白寿彝著《中国通史》

 

本学案共分六部分:

一、历史纲要导引;二、学科素养对接;三、学习目标初呈现;四、核心素养共涵育;五、知识反馈与升华;六、学术前沿内容拓展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