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73656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ocx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ocx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

基本规定

1、设计单位在住宅工程设计中,应采取控制质量通病的相应设计措施,并将通病控制的设计措施和技术要求向相关单位交底。

2、施工单位应认真编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施工措施》,以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3、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施工措施》,提出具体要求和监控措施,并列入《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

4、本标准检查方法涉及建筑材料的要检查材料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或本标准规定材料进场需复验的要检查复验报告。

5、住宅工程中使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经过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技术鉴定,并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

4地基基础工程

4.1沉降变形对上部建筑的影响

4.1.1设计

1、地基基础设计应明确沉降控制值(沉降和差异沉降),对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3.0.2条等规定的,必须进行变形验算。

2、同一结构单元不应采用多种类型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

3、建筑物地基基础采用桩基时,同一结构单元桩端应置于同一地基持力层上。

4、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期间,应进行沉降观测。

4.1.2施工

1、施工中采用的钢材、水泥、砂石、外加剂、预制构件等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场要进行外观等检查,需要进场检验的应按规定抽样检测,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2、桩基(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应保证有效桩长和进入持力层深度。

当以桩长控制时,应有计量措施保证;当以持力层控制时,预制桩、沉管灌注等应严格控制压力值(电流值、锤击数)来确保进入持力层和进入持力层深度,钻孔(人工挖孔)灌注桩应对持力层岩(土)性质进行鉴别验收,在清孔、孔底沉渣(虚土)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及时封底和浇筑混凝土。

5地下防水工程

5.1防水混凝土结构裂缝、渗水

5.1.1混凝土裂缝、渗水

1、设计

1)地下室墙板宜优先采用变形钢筋,配筋应细而密,网片钢筋间距应≤150mm,分布宜均匀;水平分布钢筋宜设置在竖向钢筋外侧。

对水平断面较大变化处,宜增设抗裂钢筋。

2)地下结构用混凝土,应采用防水混凝土;自防水混凝土设计时,应采取预防混凝土收缩的措施。

2、材料

防水混凝土掺入的外加剂掺合料应按规范复试符合要求后使用,其掺量应经试验确定。

3、施工

1)浇筑混凝土前,应考虑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影响,采取适当的措施。

2)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的低碳钢丝不应接触模板。

固定模板而穿过混凝土结构的螺栓应加焊止水环。

拆模后,将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实,并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

3)采用预拌混凝土,其质量指标应在合同条款中明确,施工时应加强现场监控力度,安排专人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其和易性应满足要求。

4)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泵送混凝土每层厚度宜为500~700mm,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振实,板面实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排除泌水,进行二次收浆压实。

5)防水混凝土水平构件表面宜覆盖塑料薄膜或双层划草袋浇水养护,竖向构件宜采用喷涂养护液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5.1.2变形缝渗、漏水

1、设计

地下工程宜减少变形缝。

当必须设置时,应根据地下水压、水质、防水等级、地基和结构变形情况,选择合适的构造形式和材料。

2、材料

地下水压大于0.03MPa,环境湿度在50℃以下,采用埋入式止水带和表面附贴式橡胶止水带相结合的防水方式,变形缝内还可嵌止水长止水;无水压的地下工程,可用卷材防水层防水。

3、施工

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地下水位低于防水混凝土500mm以上,并应排除地下水。

5.1.3后浇带施工缝渗、漏水

1、设计

1)后浇带部位应采取加强防水措施,并有构造详图。

2)后浇带混凝土应采取抗裂措施。

3)后浇带施工缝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2、施工

1)底板、顶板不宜留施工缝。

2)墙体不应留垂直施工缝。

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

3)后浇带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并凿到密实混凝土,再铺设去石水泥砂浆。

浇筑混凝土时,先浇水湿润,再及时浇灌混凝土,并振捣密实。

4)后浇带混凝土应进行养护。

5.2柔性防水层空鼓、裂缝、渗漏水

5.2.1设计

1、应选用耐久性和延伸性好的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作地下柔性防水层,且柔性防水层应设置在迎水面。

2、柔性防水层的基层宜采用1﹕2.5水泥砂浆找平。

5.2.2施工

1、找平层表面应洁净、干燥,如有污物、油渍等,应洗刷干净、晾干后方可施工。

2、柔性防水层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应降至垫层300mm以下。

3、柔性防水层施工前,先涂刷基层处理剂,卷材宜采用满贴法铺贴,确保铺贴严密;防水材料应薄涂多遍成活。

6砌体工程

6.1砌体裂缝

6.1.1设计

1、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应采用符合节能规范和标准要求的保温措施,且优先采用外墙外保温措施。

2、建筑物长度大于40m时,应设置变形缝。

3、顶层圈梁、卧梁高度不宜超过300mm。

4、砌体工稗的顶层和底层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粱,高度不置小于120mm,纵向配筋不少于4Φ10,箍筋Φ6@200;其他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的厚度不小于60mm。

混凝十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纵向配筋不宜少于3Φ8。

5、顶层]窗洞口过梁宜结合圈粱通长布置,若采用单独过梁时,过粱伸入两端墙内每边不少于600mm,且应在过梁上的水平灰缝内设置2~3道不小于2Φ6@300通长焊接钢筋网片。

6、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当墙长大于5时,应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应增设高度为120mm,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拄,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

7、当框架顶层填充墙采用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时,墙面粉刷应采取满镀锌钢丝网等措施。

8、洞口宽度大于2m时,两边应设置构造柱。

6.1.2材料

1、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山砂和混合砂。

2、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釜停放期不应小于28d,不宜小于45d。

6.1.3施工

1、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直译墙砌筑完并间隔15d时以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2、框架桩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应折弯压入砖缝。

拉结筋宜采用预埋法留置。

3、填充墙采用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时,框架柱与墙的交接处宜用15mm×15mm木条预先留缝,在加贴网片前浇水湿润,再用1﹕3水泥砂浆嵌实。

4、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

5、砌体缉构砌筑完成后宜60d后再抹灰,并不应少于30d。

6、每天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8m以下,并应采取严格的防风、防雨措施。

7、严禁在墙体上交叉埋设和开凿水平槽;竖向槽须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机械开凿,且在粉刷前,加贴钢丝网片等抗裂材料。

8、宽度大于300mm的预留洞口应设钢筋混凝土过梁,并且伸入每边墙体的长度不小于250mm。

6.2砌筑砂浆饱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6.2.1材料

砌筑砂浆宜优先用预拌砂浆。

6.2.2施工

1、砖砌体工程应采用“三一法”砌筑;砌块工程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应超过500mm,且应保证顶头缝砂浆饱满密实。

2、严格控制砌筑时块体材料的含水率。

应提前1~2d浇水湿润。

3、施工洞、脚手眼等后填洞口补砌时,应将接槎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填实砂浆。

外墙等防水墙面的洞口应采用防水微膨砂浆分次堵砌,迎水面表面采用1﹕3水泥砂浆粉刷。

7混凝土结构工程

7.1混凝土结构裂缝

7.1.1设计

1、住宅的建筑平面应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

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应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应调整平面或采取构造措施。

2、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以下简称现浇板)的设计厚度不宜小于120mm,厨房、浴厕、阳台板不应小于90mm.

3、建筑物两端端开间及变形缝两侧的现浇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其他开间宜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100mm.其他外墙阳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的数量不应少于7Φ1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1/3,且不应小于2000mm。

4、钢筋混凝土现浇墙板长度超20m时,钢筋应采用细面密的布置方式,钢筋间距宜≤150mm。

5、现浇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

7.1.2材料

1、水泥宜优先采用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批次、出厂日期和进场的数量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

2、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

3、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

4、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粗骨料的用量应根据试验确定。

7.1.3施工

1、模板和支撑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处,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2、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阳台、雨篷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的钢筋保护层支架,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

3、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Φ6@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带。

水管严禁水平铺设在现浇板中。

4、楼板、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搭设可靠的施工平台、走道,施工中应派专人护理钢筋,确保钢筋位置符合要求。

5、现浇板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

6、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大于60d后再施工,浇筑时,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混凝土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

7、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保温养护。

7.2混凝土保护层偏差

7.2.1材料

梁、板、柱、墙、基础的钢筋保护层宜优先选用塑料垫卡支垫钢筋。

7.2.2施工

1、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小于10mm时,应采用钢筋支架支撑钢筋,支架间距为:

当采用Φ6分布筋时,不大于500mm;当采用Φ8分布筋时不大于800mm;支架与受支承钢筋应绑扎牢固。

当板面受力钢筋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小于10mm时,可采用马登作支架。

马登在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大于800mm,并与受支承的钢筋绑扎牢固。

当板厚h≤200mm时,马登可用Φ10钢筋制作;当200mm<h≤300mm时,马登可用Φ12钢筋制作;当板厚h>300mm时,制作马登的钢筋应适当加大。

7.3混凝土构件的轴线、标高等几何尺寸偏差

7.3.1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射线应由专人进行,各种测量仪器应定期校验。

7.3.2主体混凝土施工阶段应及时弹出标高和轴线的控制线(如墙面1m线、地面方正控制线等),准确测量,认真记录,并确保现场控制线标识清楚。

监理单位要对其复核。

7.3.3模板支撑完成后,要测量、校正模板的标高和平整度,若有偏差随时调整。

7.3.4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现浇板厚度的控制标识,每2延长米范围内宜设置一处。

7.3.5楼(地面)水平结构构件施工完成后,在柱、墙上抄出水平控制线,以控制住宅工程的建筑标高。

7.3.6模板支撑完成后,要全面检查模板的几何尺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8楼地面工程

8.1水泥楼地面起砂、空鼓、裂缝

8.1.1设计

1、面层为水泥砂浆时,应采用1﹕2水泥砂浆。

2、细石混凝土面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8.1.2材料

1、采用早强型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2、选用中、粗砂。

8.1.3施工

1、浇筑面层混凝土或铺设水泥砂浆前,基层应清理干净并湿润,消除积水;基层处于面干内潮时,应均匀涂刷水泥素浆,随刷随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面层。

2、严格控制水灰比,用于面层的水泥砂浆稠度应≤35,用于铺设地面的混凝土坍落度应≤30mm。

8.2楼梯踏步阳角开裂或脱落、尺寸一致

8.2.1踏步阳角开裂或脱落

1、设计

应在阳角处增设护角。

2、施工

1)踏步抹面(或抹底糙)前,应将基层清理干净,并充分洒水湿润。

2)抹砂浆前应先刷一度素水泥浆或界面剂,并严格做到随刷随抹。

3)砂浆稠度应控制在35mm左右。

抹面工作应分7次进行,每次抹砂浆厚度应控制在lOmm之内。

4)踏步平、立面的施工顺序应先抹装门面,后抹平面。

使平立面的接缝在水平方向,并应将接缝搓压紧密

5)抹面(或底糙)完成后应加强养护。

养护天数为7~14d,养护期间应禁止行人上下。

正式验收前,宜用木板或角钢置于踏级阳角处,以防被碰撞损坏。

8.3厨、卫间楼地面渗漏水

8.3.1设计

1、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

2、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应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200mm的混凝土翻边,与楼板一同筑,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他房间地画低30mm以上。

3、主管道穿过楼面处,应设置金属套管。

8.3.2施工

1、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座标位置应正确。

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

2、PVC管道穿过楼面时,宜采用预埋接口配件的方法。

3、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

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堵塞。

管道安装后,应在管周进行24h蓄水试验,不渗不漏后再做防水层。

4、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

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

5、地面找平层朝地漏方向的排水坡度为1%~1.5%,地漏口要比相邻地面低5mm。

6、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mm,不渗不漏为合格。

7、烟道根部向上30mm范围内宜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或采用柔性防水层。

8、卫生间墙面应用防水砂浆分2次刮糙。

9装饰装修工程

9.1外墙空鼓、开裂、渗漏

9.1.1基层处理

1、混凝土面凹凸明显部位应事先剔平或用1﹕3聚合物水泥砂浆补平。

2、粉刷或化学毛化前,均应清除墙面污物,并提前浇水湿润(内湿面干)。

3、混凝土基层应采用人工凿毛或进行化学毛化处理;轻质砌块基层应采取化学毛化或满铺网片等措施来增强基层的粘结力。

4、外墙脚手孔及洞眼应分层塞实,并在洞口外侧先加刷一道防水增强层。

5、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必须铺设抗裂钢丝网或玻纤网,与各基体间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9.1.2外墙抹灰

1、设计

1)面层粉刷宜掺入聚丙烯抽裂纤维。

2)抹灰面层必须设置分格缝。

2、施工

1)刮糙不少于两遍,每遍厚度宜为7~8mm,但不应超过10mm;面层宜为7~10mm。

2)外墙抹灰用砂含泥量应低于2%,细度模数不小于2.5。

严禁使用石粉和混合粉。

3)混凝土或烧结砖基体上的刮糙层应为1﹕3水泥防水砂浆,轻质砌体宜为1﹕1﹕6防水混合砂浆。

4)每一遍抹灰前,必须对前一遍的抹灰质量(空鼓、裂缝)检查处理后才进行。

5)抹灰层总厚度≥35mm且≤50mm。

6)外窗台、腰线、外挑板等部位必须粉出不小于2%的排水坡度,且靠墙体根部处应粉成圆角;滴水线宽度应为15~25mm,厚度不小于12mm,且应粉成鹰嘴式。

9.1.3外墙饰面砖

1、设计

应选择吸水率小、强度高的饰面砖。

2、施工

1)饰面砖粘贴前,对基层质量应进行检查、修补,基层应无空鼓、裂缝,清理干净、浇水湿润(面干内潮)后才进行铺贴。

2)饰面砖铺贴应选择专用胶粘剂或粘结砂浆,粘结砂浆应饱满,缝隙内的粘结砂浆必须及时清除干净。

3)饰面砖嵌缝材料宜选用嵌缝剂或1﹕1~1.5水泥砂浆,嵌缝时必须采用抽缝条反复抽压密实、光滑,严禁出现砂眼和裂纹。

4)外墙饰面砖应按规定进行粘结强度检测。

9.2顶棚裂缝、脱落

9.2.1顶棚粉刷

1、对平整度好,且地外露钢筋或铁丝的混凝土板底,宜采用免粉刷直接批腻子的做法(厨房、卫生间等湿度较大的房间不宜采用)。

批腻子前应先清理干净板底污物,并先批一至两遍聚合物青水泥腻子,再批聚合物白水泥腻子。

每遍厚度不应大于0.5mm,总厚度不宜大于2mm。

9.3门窗变形、渗漏、脱落

9.3.1设计

1、设计应明确外门窗抗风压、气密性和水密性三项性能指标。

1~6层的抗风压性能和气密性不低于3级,水密性不低于2级;7层及以上的抗风压性能和气密性不低于4级,水密性不低于3级。

2、组合门窗拼樘料必须进行抗风压变形验算。

拼樘料应左右或上下贯通,并直接锚入洞口墙体上。

拼樘料与门窗框之间的拼接应为插接,插接深度不小于10mm。

3、铝合金窗的型材壁厚不得小于1.4mm,门的型材壁厚不得小于2mm。

4、塑钢门窗型材必须选用与其匹配的热镀锌增强型钢,型钢壁厚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但不小于1.2mm。

5、选用五金配件的型号、规格和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有关规定要求,并与门窗相匹配。

平开门窗扇的铰链或撑杆应应选用不绣钢或铜等金属材料。

9.3.2施工

1、安装完毕后,按有关规定、规程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检验。

2、门窗框安装固定前,应对预留墙洞尺寸进行复核,用防水砂浆刮糙处理后,再实施外框固定。

外框与墙体间的缝隙宽度应根据饰面材料确定。

3、门窗安装应采用镀锌钢片连接固定,镀锌钢片厚度不小于1.5mm,固定点从距离转角180mm处开始设置,中间间距不大于500mm。

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

4、门窗洞口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发泡剂,发泡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

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

5、门窗框外侧应留5mm宽的打胶槽口;外墙装饰面为粉刷层时,应贴“┴”型塑料条做槽口。

6、打胶面应清理干净干燥后方可施打,并应选用中性硅酮密封胶。

严禁将密封胶施打在涂料面层上。

7、塑料门窗五金安装时,必须设置金属衬板,其厚度不应小于3mm。

紧固件安装时,必须先钻孔,后拧入自攻螺钉。

严禁直接锤击打入。

8、为防止推拉门窗扇脱落,必须设置限位块,其限位块间距应小于扇宽的1/2。

10屋面工程

10.1找平层起砂、起皮

10.1.1设计

1、水泥砂浆找平层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宜采用1﹕2.5~1﹕3的水泥砂浆体积配合比,水灰比应小于0.55。

2、松散材料保温层上找平层,宜选用细石混凝土,其厚度不宜小于3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面积较大时,宜在混凝土内配置双向Φb4@200mm的钢丝网片。

10.1.2施工

1、水泥砂浆应用机械搅拌,严格控制水灰比,搅拌时间不应少于1.5min,随拌随用。

2、水泥砂浆摊铺前,基层应清扫干净,用水充分温润;摊铺时,应用水泥净浆涂刷并及时铺设水泥砂浆。

3、水泥砂浆摊铺和压实时,应用靠尺刮平,木抹子搓压,并在初凝收水前用铁抹子分两次压实和收光。

4、施工后,应及时用塑料薄膜或草帘覆盖浇水养护,使其表面保持温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d。

10.2屋面防水层渗漏

10.2.1设计

1、刚性防水层应采用细石防水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30,厚度不应小于50mm,分格缝间距不宜大于3m,缝宽不应大于30mm,且不小于12mm。

刚性防水屋面的坡度宜为2%~3%,并应采用结构找起劲混凝土内配间距为100~200mm的钢筋网片;钢筋网片应位于防水层的中上部,且在分格缝处断开。

10.2.2施工

1、卷材防水层

1)基层处理剂涂刷均匀,对屋面节点、周边、转角等用毛刷先行举例发凡,基层处理剂、接缝胶粘剂、密封材料等应与铺贴的卷材材料相容。

2)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卷材表面清刷干净;热铺贴卷材时,玛碲脂应涂刷均匀、压实、挤密,确保卷材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能力。

3)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环境和气候条件选用合适的防水卷材和铺贴方法,上道工序施工完,应检查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卷材大面积铺贴前,应先做好节点密封处理、附加层和屋面排水较集中部位(如屋面与水落口连接处、檐口、天沟、檐沟、屋面转角处、板端缝等)细部构造处理、分格缝的空铺条处理等,应由屋面最低标高处向上施工;铺贴天沟、檐卷材时,宜顺天沟、檐沟方向铺贴,从水落口处向分水线方向铺贴,尽量减少搭接。

5)上下层卷材铺贴方向应正确,不应相互垂直铺贴。

6)相邻两幅卷材的接头应相互错开300mm以上。

7)叠层铺贴时,上下层卷材间的搭接缝应错开。

11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

11.1给水排水及采暖管道系统渗漏

11.1.1设计

1、室内给水、热水及采暖系统采用工程塑料管时,其明敷和非直埋敷设的管道,应明确伸缩补偿装置及支承的结构型式、设置数量和座标位置。

2、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应注明管材、部件的湿度特性参数、连接方式及规格。

3、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必须明确系统工作压力,排水系统应明确试验类别。

4、热水、采暖系统的供回水干管宜选用热镀锌钢管等金属材料。

11.1.2材料

1、生活给水系统的管材、管件、接口填充材料及胶粘剂,必须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2、给水、排水及采暖管道的管材、管件产品质保书上的规格、品牌、生产日期等内容与进场实物上的标注必须一致。

3、管材、管件进场后,应按照产品标准的要求对其外观、管径、壁厚、配合公差进行现场检验,塑料排水管道与室外塑料雨水管道用材应区别检查、验收;同时,按照同品牌、同批次不少于二个规格的要求进行见证取样,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4、用于管道熔接连接的工艺参数(熔接温度、熔接时间)、施工方法及施工环境条件应能够满足管道工艺特性的要求。

5、同品牌、同批次进场的阀门应对其强度和严密性能进行抽样检验,抽检数量为同批进场总数的lO%,且每一个批次不少于二只。

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有异议时,应见证取样的资质的检测单位复试。

11.1.3施工

1、给水管道系统施工时,应复核冷、热水管道的压力等级和类别;不同种类的塑料管道不得混装。

安装时,管道标记应朝向易观察的方向。

2、引入室内的埋地管其覆土深度,不得小于当地冻土线深度的要求。

管沟开挖应平整,不得有突出的尖硬物体,塑料管道垫层和覆土层应采用细砂土。

3、给排水管道穿越基础预留洞时,给水引入管管顶上部净空一般不小于lOOmm;排水排出管管顶上部净空一般不小于150mm。

4、室内给水系统管道宜采用明敷方式,不得在混凝土结构层内敷设。

确需暗敷时,直埋在地坪面层内及墙体内的管道,不得有机械式连接管件;塑料采暖管暗敷不应有接头。

5、管道暗敷设时,管道固定应牢固,楼地面应有防裂措施,墙体管道保护层宜采用不小于墙体强度的材料填补密实,管道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5mm,在墙表面或地表面上应标明暗管的位置和走向,管道经过处严禁局部重压或尖锐物体冲击。

6、当给水排水管道穿过楼板(墙)、地下室等有严格防水要求的部位时,其防水套管的材质、形式及所用填充材料应在施工方案中明确。

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顶部必须高出装饰地面20mm,卫生间或潮湿场所的套管顶部必须高出装饰地面50mm,套管与管道间环缝间隙宜控制在10~15mm之间,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采用阻燃和防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