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74190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10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9页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9页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9页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9页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9页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9页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9页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9页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9页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9页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9页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9页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9页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9页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docx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docx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及相关文章

祖辈陈旧教育观念抚养现代孩子?

时下,相当一部分父母为了忙工作、事业,同时也为了图省心省力,把孩子放心地交给父母带。

我认为,这类年轻父母的现代教育观念不够强,没有从多方面为孩子身心的发展考虑。

孩子的成长包括生理和心理两大类,生理健康发育方面祖辈也许可以做得尽善尽美,无可挑剔,而心理健康发展方面,如智力发展、人格培养、情感教育等方面可能就不大重视,未必能做好。

这是由于他们受传统思想束缚,停滞不前的落后教育意识已与新世纪的现代教育观念不一致,用以前的老观念老方法教育抚养进入新世纪的孙辈,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一、祖辈们多从安全角度考虑,不利于孩子的心智自由地发展。

安全意识让祖辈们处处为孙儿“护驾”,过度的保护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发展空间。

一种是出于对物品的安全,如为了不弄湿衣服而制止孙儿玩水,为了不搞坏闹钟而把它收藏起来,不打破杯子而不让他自己倒水喝等等;一种是出于对孩子自身的安全,如为了不摔倒而限制他过度的跑跳,为了不割伤手指而不准他用剪刀,为了不交坏朋友而限制他与同伴之间的交往等等。

以上这些似乎为孩子“好”的行为恰恰扼杀了孩子最初萌生的最宝贵的好奇心、最旺盛的求知欲,浇灭了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和兴趣,而这些正是求得孩子智力发展、素质能力发展的必经之路。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遇到这样一位家长,家长说他的孩子把贵重的金表拆坏了,被他打了一顿。

陶行知说:

“你把一个中国的爱迪生枪毙了。

”然而祖辈们大多看不到其中蕴含的智力发展因素,如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可贵的心理品质,如好奇心、探索钻研精神等,这些孩子身上闪现的兴趣火花容易被祖辈们轻易扑灭,当然孩子的安全要考虑,但也不能因噎废食,限制过多过宽。

如凭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长期干涉下去,而不懂得积极支持和正确引导,那么,对于倔强的孩子会变得暴怒、浮躁,性格里潜藏了破坏性、反抗性等特征,而对于懦弱的孩子则变得胆小、畏缩、自卑、没有自信,不敢尝试。

不管哪种孩子,都会失去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可贵品质,阻碍了孩子心智的发展。

二、祖辈们施加过多的爱容易变成溺爱,不利于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祖辈们由于晚年孙儿绕膝,欣喜之情无法不言于溢表,狂爱之心无法不倾于孙儿身上。

大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牺牲精神。

事事包办、时时呵护,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的地位日益稳固。

祖辈对孙儿施爱有加,往往心太软,导致教育孩子方面宽而不足,严而有余,甚至当父子之间有冲突时,往往不自觉地、不分原则地偏袒孙辈。

这样做的结果将使孩子产生唯我独尊、任性自私、骄横无礼、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品质,同时也失去了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对大人产生依赖性,独立性差,生活自理能力低下,成了懦弱、自卑、懒惰的生活低能儿。

很多孩子上了小学还系不好鞋带、穿不好衣服、不会自己整理房间等就是明显的例子。

三、祖辈们自身活动范围的狭窄,影响了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由于自身年龄原因,老人们多喜静不喜动,不仅身体上如此,性格、行为、观念上也不喜变化,不愿变通,不善更新。

不喜欢孩子吵、闹、跳,而希望他安静、听话、服从、少惹事。

也很少鼓励孙儿出去找同伴玩,总觉得带在自己身边更放心。

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在“您是否鼓励孩子在户外奔、跑、跳跃、尽情玩耍”的问题上,祖辈家长与父辈家长差异极大,经常鼓励的祖辈只有12%,而父辈却有55%。

由此易导致孩子的视野狭小,知识面无法拓宽,缺乏孩子应有的活力,不利于养成孩子开阔的胸怀,活泼、宽容的性格,不善与人交际,与人合作,易产生孤独、敏感、自卑等心理障碍。

同时,由于孩子长期处于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中,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语言和行为,这对于模仿力极强的孩子来说,极有可能加速孩子的成人化,变得“老气横秋”,缺少孩童时期应有的灵活,敏捷,活泼等特点。

四、祖辈们重“身”不重“心”,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灵“饥饿”。

祖辈们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都不懂得“心”的健康的重要性。

以为孩子吃饱喝足了,不生病不出事,就算是健康的孩子。

殊不知,孩子的心理同样需要丰富的精神食粮来填充。

而祖辈们只让孩子在旁边陪着自己看电视,让他自己在一边看图书,让孩子的玩耍“自生自灭”,其实如能有大人参与孩子的世界,将提高孩子的玩耍质量,将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

譬如,亲子共读、亲子游戏,与孩子谈天说地、交流思想,与孩子一起摆积木、拼图、涂鸦等,做各种比赛游戏等等,都能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

而这些本该年轻父母们做的事,交给老人们去做,显得力不从心,也不见得能做好。

他们甚至看不到玩耍中的智力因素,无法理解智力与游戏的关系及其思想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这样易造成孩子内心世界的孤独、无助,易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特点。

此外,祖辈抚养的孩子由于很少与父母在一起,在情感上容易与父母产生隔阂,等到年龄大些的时候回到父母身边,往往对父母的感情是“可敬而不可亲”,易造成两代人交流困难,父母不易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而这种小时候的心灵“饥饿”,情感缺失,容易产生孤独、不信任、焦虑等人格缺陷。

因此,我认为,应该用现代的教育理念来培育现代的孩子,才能不耽误下一代的身心健康成长。

如果祖辈能有现代的教育观念当然好,然而,老人受历史条件和传统观念的限制,这种具备现代教育观念的祖辈凤毛麟角。

我们没有理由苛求他们过多,责任还在于年轻父母,养育孩子毕竟是父母的权利和责任。

  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具体训练方法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很多孩子具有的特点。

年龄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时间越短,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一次集中注意力时间至多也只有15分钟。

这是由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处在发育当中,注意力不集中这种情况将随着年龄的增长渐好转。

而小学要求学生上课要坐40分钟,然而我们并不能被动地等待孩子的自我发育的完善,否则将影响学习效率及学习成绩。

因此,对于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可进行一定的具体训练,以提高注意力,适应课堂生活。

我现举具体操作方法给大家作参考,尤其第一条,是我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

一、玩扑克游戏。

可锻炼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应能力。

取三张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随意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块5、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如梅花2,让她盯住这张牌,然后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长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然后,让她报出梅花2在哪儿。

如她说猜对了,就胜,两人轮换做游戏。

随着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牌的数量,变换牌的位置的次数和提高变换牌位置的速度。

这种方法能高度培养注意力的集中,由于是游戏,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非常受孩子欢迎,玩起来孩子的积极性很高。

每天坚持玩一阵,注意力会有所提高。

这是我发明的办法。

我孩子当时玩起来兴致颇高。

他上小学时注意力非常集中。

得益于小时候我采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他的注意力。

二、买一些智力训练的书,每天坚持做练习。

一些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图文,如走迷宫,在一大堆图中找某样东西,找异同(同中找异,异中找同),比大小、长短,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一页图中的物品记住,然后合上书让她报出来。

等等。

时间不可过长,但往后可延长练习时间,一定要每天坚持练。

做对给红五星奖励或打分。

三、玩“开火车”游戏。

这种游戏要三人以上,一家三口就可以完成,当然如果有爷爷奶奶或其他参加,那就更好了。

为了叙述的方便,现以三人为例,方法是:

三人围坐一圈,每人报上一个站名,通过几句对话语言来开动“火车”。

如,父当作北京站,母当作上海站,孩子当作广州站。

父拍手喊:

“北京的火车就要开。

”大家一齐拍手喊:

“往哪开?

”父拍手喊:

“广州开”,于是,当广州站的儿子要马上接口:

“广州的火车就要开。

”大家又齐拍手喊:

“往哪开?

”儿子拍手喊:

“上海开”。

这样火车开到谁那儿,谁就得马上接得上口。

“火车”开得越快越好,中间不要有间歇。

这是我少年时代同学联欢会上玩的游戏。

这种游戏由于要做到口、耳、心并用,因此能让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也锻炼了思维快速反应能力,而且这种游戏气氛活跃,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孩子玩起来,乐此不疲。

四、玩乒乓球干扰注意游戏。

本来一个人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就不容易,如果旁边再有人进行干扰,你会觉得更难以集中注意。

比如你在做作业时,旁边正上演吸引人的电视节目,你就会分散注意力,然而正因为有干扰,有难度,才能在人为设置的更困难更复杂的情境中,训练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有一次,我和五岁的孩子在玩乒乓球,我让他用把球放在球拍上,绕桌子行走一圈,要求乒乓球不能掉下来。

我在旁边进行捣乱,但不能碰到他的身体。

一会儿拍手跺脚,一会大喊大叫,还一边说“掉了!

掉了!

”他忍不住就笑了,但为了不输给我,又不得不保持镇定和注意力集中,继续完成游戏,一圈走下来,我俩笑得前仰后合,流泪不止。

此外还有类似的这种游戏,对提高注意力非常有效。

当然,培养儿童专注力的方法有很多,其具体实施方法也不尽相同。

家长可根据孩子专注力发展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只要你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努力去做,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发表于2003年第9期〈家教博览〉

——发表于2004年上卷〈家教博览〉合订本〈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我是怎样引导孩子走上独立阅读之路的

童年时期的阅读对儿童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在塑造健康完美人格、扩大知识视野方面有着课堂上无法替代的作用。

然而,一向听惯妈妈讲故事的7岁的儿子是不肯自己阅读的。

反正有妈妈讲,自己何必这么辛苦地一个字个一字地读呢?

这是儿子的想法。

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但并不是很多、阅读水平受限的情况下,如何尽早引导他从听大人讲到自己独立读的过渡,是有讲究的。

我开始把故事讲半截,每当讲到精彩之处,就拍拍他的小脑袋说:

“你看,9点了,该睡觉了,就讲到这里吧。

”他无可奈何。

等到第二天又要我讲时,我说:

“妈妈今天没时间,你自己看吧,剩下没多少了,不懂的自己看拼音。

”,为了看到结尾,他不得不自己看。

开始是选择简短而通俗带拼音的,以后就提供无拼音的内容充实篇幅较长的优秀少儿读物,让他自己去猜字、理会。

就这样,我慢慢放手了。

人人都说要想让孩子爱看书,家里必须有许多书,可是有的孩子却同样因为有了太多的书而不去看,不珍惜。

哪象我们小时候闹图书饥荒,得到一本书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可谓身在福中不知福。

再者,在识字量不多的情况下,要想扩大识字量、词汇量,也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提高。

因此,一开始选择什么样的书就显得很关键了。

若选择的难度大了,从此见书就会皱眉,阅读变成一件苦差事,若选择的肤浅了,又不利于快速提高阅读水平。

所以在选书的问题上,我着实花费了一番功夫。

我抓住每个孩子都爱看幽默、逗人发笑的故事开始,我选了《十二个懒惰鬼的故事》、《十二个胆小鬼的故事》及冰波的《蛤蟆小姐减肥》的书给他看,让他感受到看书原来是一种乐趣和享受。

我又针对儿童爱幻想的特点,又推荐了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和李志伟的《爆米花马戏团》等极富想象力的书。

让他与书中人物一起驰骋想象,畅游幻想世界。

有了好的开头,接着我推荐了中外民间故事、神话故事、探险故事等。

接着就是安徒生、格林等的著名童话。

在这之后,我开始向名著迈进,我先让他看西游记电视剧,再推荐书就容易多了。

少年版《三国演义》放了一年都没看,基于他爱看民间故事这一特点,我特意买了含有“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等小故事的民间故事书。

等他看完后,我开始了引导:

“诸葛亮神不神啊?

他还会三气周瑜,大摆空城计呢,可厉害了!

”他马上来了兴致,要我找这些故事来。

就这样,被冷落的《三国演义》重获殊荣。

还有英国作家笛福的《鲁兵逊漂流记》,我说:

“如果我们把家搬到荒岛上住,周围什么也没有,我们能活下去吗?

”“怎么吃饭啊,早饿死了。

”“可是有这么一个人,他很顽强,在岛上独自一人生活了28年,你相信吗?

”随后我再选择一段最精彩的故事情节讲给他听,他便来了阅读的兴趣……

现在,我的孩子每晚临睡前总要看课外书,不让看都不行。

养成了独立阅读的好习惯。

他的词汇量大增,文字理解能力、作文水平、语文成绩大大提高。

随着他的阅读速度的不断提高,阅读量、阅读范围也在逐渐扩大,什么天文地理、历史典故、自然奥秘、人物传记等他都有了兴趣。

其实,大部分儿童迟早会去阅读书籍的,但是又要尽早又要使他兴趣地去独立阅读,是要掌握好一个度:

一要选好适合各年龄阶段阅读的书,投其所好,二要适时地巧妙地引导,逐渐放手,把他引上独立阅读之路。

从小培养起浓厚的读书兴趣,将使他终生受益无穷。

——(已发表于2002《家教博览》10月)

  《注重德育有效沟通》

看了这位母亲自述的苦恼,不禁感慨万分,孩子从小在学习上初露锋芒,各方面表现出色,然而,为了隐瞒偷钱之事,在母亲面前竟然撒起谎来舌不打颤、面不改色。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掩卷沉思,问题还是出在这位母亲的教育方法上。

他们夫妇俩平时只注意发展孩子的特长,开发孩子的智力,却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忽视了平时与孩子思想上的沟通,与孩子形成心灵隔膜,导致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无法把握孩子的心理动向,当形成诸如撒谎、欺骗等不良行为时就不足为怪了。

事已至此,那么这位母亲该怎么进行良好沟通,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

一、注意自己的说话态度。

当孩子犯了错误,不要对她大加斥责,不要用过激的语言、教训的口气和孩子说话,坐下来与她推心置腹、心平气和地谈心,给她摆事实、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达作为父母的担心、忧虑及爱心,让她明辨是非,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以及由错对将来造成什么样的不良影响。

二、平时从生活细节上多关心孩子。

父母体贴入微的关心,可以改善母子关系,制造融洽的、和睦的气氛,在其乐融融的温馨中,此时向孩子灌输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往往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有了正确的做人准则。

三、做孩子的忠实听众,认真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

当孩子有表达的愿望时,父母应该表现出极有兴趣的样子,专心倾听,不管他说的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话语,都要先耐心听他讲完每一句话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

对积极正确想法,要大力肯定,而发现消极不良的思想苗头,可点拨提醒、旁敲侧击,切不可因为她表达了深藏内心的错误想法时,就大发雷霆,摆出一副教育者的姿态,这样孩子下次就“金口难开”了。

四、把握和孩子谈话的时机,创造良好沟通环境。

与孩子谈话并非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在孩子专心致志于学习或娱乐的时候,内心是不需要受干扰的。

因此要选择好时机,创造好沟通环境。

比如在比较空闲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散步的时候,或是取得某种成功、遇到问题麻烦、心情恶劣或情绪亢奋、快乐时,这时及时与孩子交谈,往往孩子愿意和父母沟通,也容易接受父母的暗示。

五、通过书信方式与孩子进行内心交流。

当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往往怒发冲冠,不能冷静处理。

对孩子或大加斥责,或絮絮叨叨,而孩子却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出,往往起不到教育作用。

这时,采用书面交谈,可以把自己平常不便说的话充分地表达出来,把自己正确的观点、看法以及德育因素渗透到书信中,中国父母不善于表达情感,这样可以在信中尽情地向孩子尽情表达自己的拳拳之心,切切之情这种方式容易从情感上打动孩子,。

使孩子接受起来更容易、更自觉。

另外,有些孩子性格内向腼腆,有些根本不习惯与父母交流,对于这类孩子,也可以通过书信来交流思想,达到德育教育目的。

——已发表在于2003年9月〈家教博览〉

培养孩子兴趣三步法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兴趣广泛,发展全面,恨不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然而孩子并不是一只碗,什么饭都能盛下,也不是一张纸,想怎么涂改都行。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要成功地培养起孩子某一方面的兴趣,就要经历三个步骤:

善于发现——及时引导——强化巩固。

第一步:

善于发现。

平时父母要做个观察家,善于观察孩子潜伏的兴趣。

孩子的一举一动中都藏有兴趣的亮点。

譬如,调皮的孩子爱拆玩具、电器,弄得它们“体无完肤”,这样的孩子是“爱迪生”型的孩子;能随音乐的节奏而摇摆身体的孩子,则对音乐敏感;如果孩子很小就能细微辨别宝石蓝、浅蓝、天蓝等颜色,那么他有美术方面的才能。

而爱翻电话号码本的孩子,则是对数字感兴趣。

第二步:

及时引导。

当发现了这种潜在的兴趣亮点时,家长就要不失时机地把它挖掘出来,创设各种情境或条件加以引导,有意识地去培养。

对于爱拆拼的孩子,家长应多买些拆拼玩具,如积塑、插片、变形金刚等,有艺术细胞的孩子,最好去学琴学画,对数字感兴趣的孩子,可以和他玩数学游戏,如利用扑克牌比大小、排序、加减的游戏。

第三步:

强化巩固。

培养一项兴趣不易,巩固一项兴趣,使之长久,更不易。

孩子的注意力短暂,兴趣容易转移,“朝三暮四”是常有的现象,这时家长就要开动脑筋,不断变换方式,创造多种环境,以巩固延续这种兴趣。

比如,数学是很枯燥的,可以玩比赛豆子游戏来数数,利用散步时间即兴出几道简单加减应用题让他做,用积木学几何形状等等。

生活中的教育方式随处可见,关键是家长要当有心人。

(发表于2003年10月10日《当代家庭教育报》)

〈当孩子被冤枉后……〉

很多家庭都会发生小孩子偷钱的现象,家长采取的办法一般是或惩罚,或斥责,或藏钱,但都是一时见效,过后又重犯,令家长头疼不已。

我的孩子五岁时也常偷我的钱,但有一次,经无意间的一件事,巧妙地引用一个故事,彻底让他改掉了偷钱的毛病。

我这个人对钱从不在意,总爱东放西搁,很容易被他偷到,每次只能象打游击一样把钱包东藏一下西藏一下,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总是被他找到。

我气得骂过他好几回,但最终我黔驴技穷,他故伎重演,实在让我伤脑筋。

有一次,我模模糊糊感觉好象发现少了10元钱(我这人从来记不清自己包里多少钱),很生气,质问他是否拿了我的钱,他矢口否认,我却一口咬定是他偷了,并大发雷霆地狠骂了他一顿。

只见他委屈得一边掉泪一边极力申辨:

“我没有拿!

”后来经证实,他确实没拿钱,是我自己记错了。

过后我搂着他,向他道歉说:

“这次你确实是没拿钱,是妈妈不对,冤枉你了,妈妈诚心向你道歉,好吗?

“嗯。

“不过,我们来分析一下好吗?

你想想,我为什么感觉一少了钱就会认为是你拿的,而不认为是爸爸或别人拿的呢?

“因为我以前拿过你好几次钱。

”他老实地答道。

我趁势讲出一番道理:

“是呀,因为你以前总拿我的钱,所以只要我的钱一少,自然就会想到是你拿的。

你还记得《狼来了》的故事吗?

“记得,放羊娃老说谎,后来没人相信他,都不来救他。

“是啊,这说明什么道理呢?

他摇摇头。

我继续说:

“这就说明,一个人反复做一件不好的事,人们就会产生某种印象,以后,既使他不做那件事了,别人也会认为还是他做了那件事。

放羊娃总说谎骗人,大家的脑子里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印象:

狼不会来的,他又在说谎。

那么,狼真的来了,人们也一样不相信。

同样,一个人如果经常拿钱,给别人造成一个印象:

钱是他拿的。

所以即使他以后不拿钱,别人也以为是他拿的。

你说这样多倒霉、多委屈呀,也许很久很久都洗不清这个罪名,受委曲的滋味不好受吧。

他点点头,眼泪又在眼眶打转了。

我忍住心疼,继续开导:

“我是你的妈妈,经你一解释,我相信这次不是你拿的,可是,等你长大了走入社会,遇到类似的事,因为别人不了解你,所以有些人就不一定相信你了,被人误解、不被人相信是多么痛苦的事呀!

“是的,妈妈,刚才我也好气呢!

”他激动地说。

“以后只要改正了,你就是让人相信、被人信任的好孩子!

”我竖起大拇指。

他一头扑在我的怀里,不好意思地笑了。

通过巧妙地用故事开导,使他懂得了信任的重要性和偷钱的坏处。

从此以后,他再也没偷过我的钱了。

现在他已上小学了,我一下班,可以放心地把钱袋随意放,而他呢,要用钱时就向我开口,说明理由,而且懂得尽量少向父母开口要钱。

没有零钱,给他整钱,他也会把找回的钱一分不少地交还给我。

母子间建立了很好的信任关系。

——发表于2004年4月〈莫愁〉家教版

我是如何教会孩子阅读的

作为父母,能在孩子的童年为他培养起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是对孩子的一笔馈赠。

我11岁的孩子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阅读能力强,阅读速度快,从书中获取了许多课外知识。

然而他的读书爱好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回顾以往,感觉经验宝贵,现将我如何具体地、循序渐进地教会他阅读分三阶段详细讲述,以供读者参考。

一、阅读启蒙阶段:

1、从生活中识字:

心理研究表明,0—3岁是培养儿童对于阅读兴趣的关键阶段。

因此我非常重视孩子的

早期阅读启蒙。

汉字是砖,句子是砖砌成的墙,文章是建好的大厦,所以阅读始于识字,阅读包括识字。

我本来计划等他会说一些词汇的时候再教他认字的,但我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提前实施识字计划。

在孩子十个月的时候,我开始和他玩起字来,我把汉字做成识字卡,叫他把我指定的汉字所代表的物品递给我,“宝宝,妈妈要吃‘苹果’。

”“妈妈要‘笔’写字,把‘笔’给我”,他非常高兴地递给我。

“这是‘爸爸’,宝宝想爸爸了吧,来,抱‘爸爸’。

”他欣喜地把“爸爸”抱在胸前。

原来,婴儿识字并不象想象中那么难,其实想想也容易理解,汉字本来就是一种象形符号,当我们把汉字当作一种图形时,与画有什么区别呢?

把字当作图画来认是可行的。

但有一点要强调,我不是去买现成的识字卡,而是自己做卡,因为买来的识字卡总是把识字和认图联系在一起,这样反而容易因为物品图形的色彩鲜艳、形状各异而喧宾夺主,导致孩子认图而不认字。

毕竟汉字比起图形来单调枯燥得多,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父母买来了识字卡孩子却不肯认字的原因了。

那时,他还不会说话,我就把与他生活中密切相关的汉字全部用彩色笔写在一张大纸上,并挂在墙上教他认几遍。

为了巩固,就叫他要什么东西时就去指。

比如,他要喝水,就会叫我们抱他过去,去指“水”字,这样,我们既可以知道他的所需所求,又让他同遗忘作了斗争,巩固了所学的汉字。

当然,我没有忘记不断重复“水”这个音,以便更快地学会说。

随着他的成长,每当他说出一个新词汇时,我就大加表扬一番,并立即把它写在黑板上或墙纸上,这样既激发了他的语言表达欲,又达到了识字目的。

此外,只要有汉字的地方,我都不放过机会教他认,如看广告牌、标语,认食品袋上的字等。

总之,是把汉字渗透到他的日常生活中,把认字当作一项有趣的游戏。

(2)从书报中识字。

学过的汉字如不巩固会很快遗忘的,这样容易前功尽弃。

怎么和遗忘作斗争呢?

我发现他很喜欢反复看电视广告,只要一播出他看过的广告,就兴奋异常。

我由此类推,如果把刚学过的汉字以某种方式多次呈现在他眼前,他也会很乐意去看的。

果不出所料,当我拿出一本图书,要他把整本书中的“狗”字全都找出来时,他高兴极了,“妈妈,这里有‘狗’!

那里也有‘狗’!

”这种玩法其美名曰”找朋友”。

一般家庭里都有扔得到处都是的报纸,可以充分利用起来,我叫他从报纸的大小标题中找出如“大”、“小”、“好”、“日”之类的常用字(太小的字不方便孩子看,所以只看标题上的字)。

这样,他掌握的汉字非常牢固,玩起来又觉得有趣。

在我断断续续的识字教育中,他爱上汉字就象爱上图画一样自然,并对汉字产生敏感和兴趣,一旦对汉字产生敏感和爱好,那么对于汉字的载体——图画书也产生特有的爱好,这为下一步的阅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亲子共读阶段:

如果仅仅会认单个的字,放在句中却不知所云,或者连贯不起来整句的意思,那么即

使认得再多,也不等于会阅读。

绝没有必要等到认了很多字以后再来阅读,那样既不易巩固旧字,接纳新字,也不利于尽早培养阅读能力。

因此,要尽快引导到书上来,进入阅读状态。

孩子最初的阅读行为来自于父母朗读给他听,孩子的阅读兴趣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