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77663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初中音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初中音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初中音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初中音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音乐教案.docx

《初中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音乐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音乐教案.docx

初中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篇一:

初中音乐教案

苗岭的早晨教案设计

精品源自作文园地

一、教学内容

听《苗岭的早晨》

二、教材分析

《苗岭的早晨》是作曲家陈钢于1975年根据同名口笛曲改变的。

乐曲以明朗清新的旋律,描绘出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图景,又以明快、热烈的劳动节奏,表现苗族人民的愉悦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乐曲分三段。

曲首以富有苗族音乐的“飞歌”旋律,一下子就把人们带进了山峦起伏的苗家山寨。

接着,小提琴以二胡的滑音、颤音和笛子的花舌音等演奏手法,表现布谷鸟婉转清脆的歌唱和百鸟呼应的意境。

第二段,以明快、活泼的节奏,热烈欢快的旋律,巧妙的调性转换,与第一段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

由小提琴和钢琴轮流演奏主旋律,不时地插入模拟鸟儿鸣叫的简单音调,表现出一个欢乐热烈的场面。

在伴奏一串刮奏之后,小提琴又在低音区奏出粗犷有力的音调,速度由慢渐快,此起彼伏、互相呼应,宛如芒筒低吟,芦笙高歌,恰似青年男女旋舞于清水江畔,劳动号子回荡在山野田间。

高涨而富于情趣的音乐,赞美了苗家的勤劳,表现了苗族人民愉快的幸福生活。

第三段是第一段音乐的紧缩再现。

小提琴再次奏出“飞歌”的第一乐句,接着模拟鸟儿鸣叫的声响,乐句越来越短,与第一段遥相互应,再次重现苗寨的秀丽景色。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苗岭的早晨》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

2、初步认识西洋乐器中的弓弦乐器——小提琴。

3、体验乐曲的情绪特点并能随着音乐动一动。

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5、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6、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四、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

五、教学难点

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

六、教学具准备

1、地图、录象资料、多媒体、音响。

2、学生准备彩笔、白纸。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导言(出示地图)

师:

小朋友们你们能在地图上找到我们伟大的祖国吗?

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

你能说出几个民族的名称吗?

并能在地图上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吗?

生1:

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

我知道的民族有新疆维吾尔族、藏族、傣族……

(在说这些民族的时候,可对照地图找一找这些民族在祖国的具体位置。

这样做,学生觉得直观、亲切、易接受,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师:

你听过这些民族的音乐吗?

你会唱这些民族的歌曲吗?

指名说一说。

(学生若说不出,老师可以放一些学生熟知的歌曲如:

《娃哈哈》、《爱我中华》、《北京的金山上》等,鼓励学生随音乐舞蹈、律动。

师对同学们的回答做一个小结,并揭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欣赏《苗岭的早晨》

二、新课教学1、师:

我们班有小朋友认识或学习小提琴吗?

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小提琴吗?

(由于现在的孩子学习乐器的很多,所以此环节的教学可以发现人才,也同时可以让孩子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2、乐曲欣赏

(1)完整听赏乐曲一遍。

先自己体会乐曲的意境。

(2)师简要介绍苗族的相关知识。

苗族是我们祖国56个民族组成大家庭中的一员。

苗族聚居在我国的贵州、广西、云南、湖南等地。

他们有自己的独特语言、音乐和服饰,有自己的传统音乐歌舞节——芦笙节。

过节时,身着盛装的苗族人民围聚在山坡或广场上,吹起了芦笙,唱起了欢乐的歌,跳起了苗族舞蹈。

我们刚刚听到的音乐就是描写苗岭春晨以及苗族人民生活的乐曲。

(这一节的教学,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苗族的了解。

在没有同学知道的情况下,老师再做讲解,并配以相关的录象资料片放给学生看。

(3)再次听赏乐曲《苗岭的早晨》。

师:

你能试着为乐曲分一分段吗?

当你觉得是一段的时候,你就举手示意一下。

(4)分段带学生欣赏。

欣赏第一段:

师提出欣赏要求:

把你听到音乐后的感受,联想到景象用线条、色彩或绘画等方式描绘出来。

指名说一说你对音乐的理解与想象,鼓励学生用故事一样的语言并让他们配以音乐来叙述,同时让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其他表现音乐形象的作品。

教师加以评价并配乐讲解(或请学生试着配乐描述):

清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苗岭的早晨空气格外的清新、宁静。

林中的鸟儿也醒了,它们自由尽情地歌唱着。

苗岭的早晨真美啊!

欣赏第二段:

师:

在美丽的苗寨生活的人们,这时会在干什么呢?

音乐的速度有没有变化?

请同学们欣赏

第二段。

听完后让学生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老师评价并做小结:

好象是苗族人民在愉快的劳动,速度渐快。

师:

苗族人民能歌善舞(将刚才看的苗族短片配上《苗岭的早晨》(第二段音乐),请同学们与苗族人民一起劳动、一起欢歌齐舞。

欣赏第三段:

请学生仔细听赏,听完后问学生,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说:

这一段好象听过了;这好象和第一段有点像……

师:

同学们说的都不错,那么作曲家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

指名说一说。

教师做简要补充讲解。

(分段听的这一环节教学,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音乐的美,去体会音乐的意境,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大胆地表现音乐的情绪。

(5)整曲再听:

(用音乐配上画面,媒体播放。

让学生可以随音乐舞蹈;可以继续用线条、色彩、图画表示乐曲。

三、拓展教学

1、听一段芦笙演奏的乐曲。

2、听一段小提琴演奏的乐曲。

(乐曲都要短小精悍,如果我们老师自己会演奏,现场演奏效果更加。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四、全课总结

今天,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

你觉得音乐美吗?

你喜欢听音乐吗?

(总结要和学生形成交流、互动。

鼓励学生说出各种收获,如:

我知道了我们国家还有一个苗族;我知道了苗族有个芦笙节;我认识了芦笙和小提琴这两种乐器;我觉得音乐真好听等等。

学生有任何收获,老师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歌唱祖国教案

音乐教案:

歌唱祖国教案

课题:

歌唱祖国

课型:

歌唱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3.讲解分析曲式,习唱歌曲

教学难点:

弱起,一字多音缺乏感染力,正确地掌握歌曲的速度及呼吸方法

教学方法:

视唱法,赏听法,讨论法,歌唱法

教具:

钢琴,放音机,磁带

教学内容

一.揭示课题

二.视唱旋律:

1.视唱b段旋律:

1)每两小节分句汇的听唱一遍

指导弱起(两种划拍法)

2)每小节一句分句听唱一遍篇二:

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案

环球之旅

(1)《亚洲之声》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本音乐和朝鲜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

2、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和语言形式作不同的表达。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学唱日本民歌《樱花》以及了解日本的民俗风情日本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

难点:

总结音乐特征。

教学方法:

视听与语言介绍及歌唱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采用提问导入新课

师:

就世界范围来讲我们生活在哪个大洲?

生:

亚洲

师:

接下来老师将带领同学一同来了解我们亚洲的民俗风情及其亚洲的音乐特点,首先让我们到日本来看看吧。

(放映有关日本民俗风情的幻灯片)

师:

介绍《樱花》,从花名,名花,日本国花,介绍日本赏樱的民俗(樱花节)以及讲述樱花节的由来,展示对樱花的喜爱与赞颂,赏花的欢乐。

师:

欣赏一次歌曲,分析歌曲写作的特点(一字一音为主)

二、学唱《樱花》欣赏日本传统音乐《春之海》

师:

播放歌曲,并欣赏音乐的同时介绍或想象春日赏樱的活动。

师:

学生小声哼唱,注意句未长音的长度。

师: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学唱歌曲。

师:

采用集体演唱,小组唱,上下句接唱等方式进行。

师:

接下来请同学们来总结一下日本民歌它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生:

好的,它的主要特征是:

1、运用了日本传统的都节调式。

2、歌词与乐音的关系大多为一字一音。

师:

现在有个游戏请同学们来做一做,就是将“3、4、6、7、i”这个都节调式的五声音阶填入下面的括号中来现场创作音乐。

生:

好的,

师:

非常好,这位同学具有非常好的音乐创作灵感,对他的精彩表现给予掌声鼓励。

师:

下面让同学们欣赏一首日本传统音乐《春之海》,它是一首尺八与筝的二重奏,该曲作家是日本民间音乐名家。

尺八是中国传入日本的竖吹乐器,是日本重要的传统吹奏乐器。

筝也是日本重要的传统乐器。

师:

欣赏完这首优美动听的乐曲之后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日本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

师:

日本传统音乐包括:

日本的传统音乐包括神乐、雅乐、伎乐、能乐歌舞伎等形式,大都为歌、舞、戏剧的综合体。

三、欣赏朝鲜民歌音乐《阿里郎》、介绍朝鲜的民族乐器---伽倻琴师:

师:

接下来让同学们来到美丽的朝鲜半岛来了解他们的音乐盛况好吗?

生:

好。

师:

请同学们听一听有关《阿里郎》故事传说。

师: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朝鲜民歌《阿里郎》的音乐视频之后了解朝鲜民歌的特点。

生:

是三拍子结构,旋律优美动听,律动感强。

师:

接下来让同学们来介绍一下朝鲜特有的民族乐器---伽倻琴请看图片。

师:

欣赏伽倻琴演奏的片段视频。

三、观看印度影视作品,从中感受印度音乐。

师:

欣赏完美丽动听的朝鲜音乐之后呢,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同进入被誉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来了解一下它们的音乐状况。

师:

下边老师将以印度电影音乐为一个侧面来让同学们来揭开印度音乐的神秘面纱,请同学们欣赏印度电影音乐片段,并欣赏其中的歌舞表演,从中感受印度音乐特点。

师: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印度电影音乐的特点。

生:

载歌载舞,叙事、情节性强

师:

下面有一个谁来比划谁来猜游戏请同学们来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各国的音乐风格各不相同,这与他们的风土人情是有很大关系的,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决定了会有什么样风格的音乐,与他们的宗教活动,信仰也有很大关系,我们欣赏一个国家的音乐,应该也同时了解这个国家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的去欣赏。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由于与地理课堂的整合,使学生能更直观的分析歌曲风格特点与地理环境所产生的联系。

同时,对于影片和演唱会等视频节目的欣赏,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所欣赏国家风土人情以及该国家的音乐。

环球之旅

(1)亚洲之声(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学校:

泉州外国语中学教师:

吴超平篇三:

初中音乐教案:

八年级音乐下册《真情的呼唤》教案模板

初中音乐教案:

八年级音乐下册《真情的呼唤》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大胆自信地参与歌曲的演唱,并准确表达音乐中的情感。

2、学生能初步处理音乐作品,并且能够恰当的利用歌曲表达人的思想感情。

3、学生能够对他人的演唱进行客观的评价。

4、学生能基本熟悉一个升号调的首调唱名位置。

【教学准备】

1、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cai课件、flash制作的mtv。

2、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爱的奉献》、《让世界充满爱》的光盘。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式的导入

抓住青少年爱玩游戏的特点,首先让学生玩“接音符”的游戏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单纯音符的印象,每一组可派一位代表来进行大比拼。

在学生玩的过程中复习单纯音符,落下来一个音符学生就说出它是什么音符。

(这个游戏是网站的flash课件,按鼠标移动篓子去接住一个个往下落的音符,在规定的时间内看你能接住多少个音符,可自动记分。

师:

同学们刚才接到了各式各样的音符,这些音符能够组成色彩斑斓的音乐世界,因此我们一定要熟悉音符,唱好音符。

二、常规式的复习

1、课件展示c大调的音阶表,学生按老师所点的位置唱出音符的唱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