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7847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5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docx

《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docx

带电电缆路径识别仪说明书

 

GD-105A多功能电缆探测仪

GD-105电缆探测多频信号发生器

用户手册

 

 

路径探测快速指南

1、接线:

●GD-105信号发射器的频率选择“1K”。

●电缆两端铠装/零线/地线的接地全部解开。

●GD-105的红色夹钳夹一条完好芯线,黑色夹钳夹在打入地下的接地钎上,电缆的对端将此芯线也接到打入地下的接地钎上。

●使用接地钎,不要直接用接地网!

至少在对端必须用接地钎!

接地钎离开接地网一段距离!

2、探测:

●面向末端,自然手提传感器盒,箭头向前,传感器宽平面与电缆路径垂直。

●屏幕上的箭头指向电缆方向。

接近电缆时,扬声器扬声器发出“嘀嘀”声。

否则很长时间才发出一声“嘀”。

●在近端离开接地网一段距离,确认找到待测电缆,按“标定”两次。

●正确跟踪时,指针向前,当错误地跟踪到邻近管线上时,指针向后,同时显示问号,提示跟踪错误。

电缆鉴别快速指南

1、接线:

●GD-105信号发射器的频率选择“1K”。

●电缆两端铠装/零线/地线的接地全部解开。

●GD-105的红色夹钳夹一条完好芯线,黑色夹钳夹在打入地下的接地钎上,电缆的对端将此芯线也接到打入地下的接地钎上。

●使用接地钎,不要直接用接地网!

至少在对端必须用接地钎!

接地钎离开接地网一段距离!

2、探测:

●在近端,卡钳卡住待测电缆,箭头指向末端,按“标定”键两次后,显示对号。

●在需鉴别的地点,卡钳卡住电缆,箭头指向末端。

●卡住待测电缆时,显示对号,扬声器发出“嘀嘀”声。

卡住其它电缆,显示错号,扬声器很长时间才发出一声“嘀”。

 

GD-105A系列多功能电缆探测仪

 

第一章概述

一、概述

GD-105A系列多功能电缆探测仪,配合GD-105系列电缆探测多频组合信号发射器,共同组成一套高性能的,能提供许多创新特性的地下电缆探测系统,用于地下电缆(及金属管线)的路径探测、深度测量、电缆的唯一性鉴别。

GD-105是一台大功率的数字式信号发射器,其特有的频率及波形组合方式,为多种传统及新颖的电缆探测方法提供信号源。

详细特性请参见其说明书。

GD-105A电缆探测仪在进行路径探测时,采用独特的信号接收技术,通过新颖的软硬件数字处理,提供了多种新概念电缆探测方法,功能全、易学易用、尤其具有高度的抗干扰能力。

在进行电缆鉴别时,能够给出明确的鉴别结果。

二、功能特点

1.左右方向指示:

左右箭头显示电缆位置,方便直观。

2.跟踪正误提示:

创新的交流信号方向测量专利技术,用来排除邻近及交叉管线的地线回流和感应电流干扰。

当正确跟踪待测电缆时,指针指向前方;当跟踪到邻近线缆上时,指针向后,并有问号显示,提示跟踪错误。

3.高度抗干扰:

独特的数字处理方法,能完全抑制邻近运行电缆的工频及谐波干扰。

4.声音提示:

当十分邻近电缆上方时,有声音提示。

5.单键测量管线深度和电流强度:

可以直接读取深度数值和电缆承载电流的大小。

6.多种探测方式:

在传统的音峰法、音谷法外,特别提供创新的精确法。

传统音峰法感应围过大,不利于精确探测,音谷法虽然精确,但无法分辨并行电缆,精确法具有很狭窄的响应围,非常精确,又能判别并行电缆,是在管线复杂区查找路径的较佳方式。

7.两种主动探测频率:

1kHz适用于基本的离线探测;15kHz适用于特殊情况。

8.被动探测:

可以不接信号发生器,直接探测运行中的电缆,也可用来探测其它管线。

9.历史曲线显示:

屏幕显示信号幅值的历史曲线,直观判断信号变化情况。

10.唯一性鉴别:

使用探测卡钳进行电缆的唯一性鉴别,通过探测发生器发出的组合信号,可以精确测量电缆上电流的幅值和方向,能够明确给出鉴别结果。

11.置电池,方便更换:

置镍氢电池,提供可靠的充电方式。

充电电池和干电池可以互换使用,更换方便。

即使电池失效也可以很方便的更换,不必返修,而且利于在未及时充电的紧急使用。

12.低功耗,长电池寿命:

使用充满电的镍氢电池或新的碱性电池,仪器能连续工作30小时以上。

13.自动关机功能:

仪器在30分钟没有任何操作时,将自动关机,减少电池消耗;当电池欠压时,仪器也将自动关机,保护电池。

14.机壳坚固耐用,质量轻便于携带。

三、技术指标

1.接收频率:

1KHz,15Khz,50Hz。

2.接收模式:

音峰法、音谷法、精确法。

3.指示功能:

路径左右指示、路径跟踪正误提示、信号强度历史曲线、深度显示、电流强度显示、电流方向显示、鉴别结果显示。

4.电源:

标配AA(5号)工业镍氢电池6节,容量2200mAH;可以换用干电池或民用镍氢电池。

5.电池供电时间:

使用充满电的标配镍氢电池或新的高容量碱性电池,可以连续使用30小时以上;开背光时使用时间缩短,实际使用时间与开背光的时间有关。

6.充电器:

输入AC220V,50Hz,充电电流400mA,充电时间8小时。

7.体积:

主机:

210mm×100mm×110mm

8.传感器盒:

450mm×130mm×40mm

9.质量:

主机:

0.75kg

10.传感器盒:

1kg

11.使用条件:

温度:

-10℃-40℃,湿度5-90%RH,海拔<4500m。

四、仪器结构

仪器包括主机和一个传感器盒及其提手,另有可选附件:

一个信号接收卡钳、一个微型听诊器。

如图1-4-1所示:

 

图1-4-1仪器外观

 

下面介绍面板(以GD-105A为例),见图1-4-2:

图1-4-2面板

1.信号输入插孔:

接传感器,用来输入信号。

2.充电插孔:

接充电器,用来给仪器置镍氢电池组充电。

(注意:

当仪器部装干电池时,不能充电。

3.液晶屏幕:

显示各种信息,显示的容在以后章节中有详细介绍。

4.按键:

●开关:

用来打开或关闭仪器电源。

●*:

背光按键,用来打开或关闭液晶屏幕背光源,当环境很暗,无法看清液晶容时,打开背光。

●方式:

切换接收方式,共有四种方式:

音峰法、音谷法、精确法、定点(保留,暂无此功能),分别对应液晶屏左上方“方式”字样下的四个符号,按此键,几种方式循环切换,液晶上的箭头指向相应的符号。

●频率:

切换接收频率,共有三种频率,1K,15K和50Hz,标志于液晶右下方的“频率”字样上方。

按此键,三种频率循环切换,液晶上的箭头指向不同的频率标志。

●标定:

用来进行仪器各项功能的标定,主要进行电流方向的校准。

一般在电缆近端,明确知道电缆走向的情况下,进行此操作。

●测量:

用来测量电缆深度和电流强度。

●增益减小和增益增加:

用来调节信号放大增益,便于探测。

调节时液晶右边的增益指示箭头会随之变化,变化围为0-100。

第二章信号发生器的接线方法

本探测仪的使用必须配合我公司生产的GD-105系列电缆探测多频组合信号发射器共同使用。

电缆路径探测和电缆鉴别的基本原理,是用探测线圈/卡钳感应加载在待测电缆上的交变电流引起的电磁场,不同的接法将会产生不同的电磁场,探测效果也有所区别。

一、探测非运行电缆的接线方法

1、基本接线方法:

芯线-接法

芯线-接法是对离线电缆(退出运行的不带电电缆)进行路径探测和鉴别的最佳接线方式,可以充分发挥本仪器的功能,并能最大程度地抗干扰。

使用这种方法时,GD-105的频率选择开关应在“1K”档位。

图2-1-1芯线-接线法

将电缆两端金属铠装/护层的接地线均解开,低压电缆的零线和地线的接地也应解开,将信号发生器的红色输出夹钳夹一条完好芯线,黑色夹钳夹在打入地下的接地钎上,在电缆的对端将此芯线接打入地下的接地钎上。

注意,尽量使用接地钎,而不要直接用接地网!

至少在电缆的对端必须用接地钎!

接地钎还需要离开接地网一段距离!

否则会在其他电缆上造成严重的地线回流,影响探测效果。

电流从发射机出发,流经芯线,在电缆对端进入,流回近端,返回发射机。

这种接法在地面上可以产生很强的信号。

因为本条电缆上没有感应电流的影响,信号特性比较明确,可以充分利用仪器的电流方向测量功能,又因为信号在绝缘良好的芯线上流过,不会流到邻近管线上,尤其不会流到交叉的金属管道上,最适于在复杂环境下进行路径查找。

另外,电缆接地,流经电缆的信号电压很低,可以防止其干扰其它设备,也不容易对邻线产生电容耦合,减少干扰。

由于存在芯线和之间的分布电容,电流会自近端到远端逐渐减小,一般若接地良好,泄漏的电容电流很小,可以不予考虑。

缺点是需要将电缆两端的接地线全部解开,略显繁琐。

2、铠装-接法:

使用这种方法时,GD-105的频率选择开关应在“1K”档位。

图2-1-2铠装-接线法

将电缆近端的铠装/护层接地线解开,低压电缆的零线和地线的接地也应解开,对端的电缆外皮保持接地,信号加在铠装和接地钎之间(不可使用接地网),电缆相线保持悬空。

电流从发射机出发,流经铠装,在电缆对端进入,流回近端返回发射机。

这种接法不存在屏蔽,因而在地面上产生的信号最强,信号特性也比较明确。

同样,由于铠装-分布电容的存在,信号会自近向远逐渐有所减小。

潜在的问题是铠装外部的绝缘层有时破损,电流会有破损处流入,再流回近端,这样就会造成接收到的信号幅值自破损处突然减小,减小的程度与破损处接地电阻有关。

二、探测运行电缆的接线方法

1、卡钳耦合:

这是一种探测运行电缆较理想的方法,不需要电缆作任何改动即可测试,并且操作远离高压,非常安全,电缆全长上都有信号,没有距离限制。

本方法要求电缆两端铠装的接地良好,如果接地断开,或电缆外皮有断开的地方,则不会形成测试电流。

若铠装接地不够良好,则信号随接地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使用这种方法时,GD-105的频率选择开关应在“1K”档位。

 

图2-2-1卡钳耦合法

将专用的信号发射卡钳卡在运行电缆的任意位置,发射机的输出接卡钳,在外皮-回路中就会产生测试电流,电流的大小与回路电阻密切相关,电阻越小,电流越大。

本方法不适于探测运行中的超高压单芯电缆,因电缆芯线流过的工频电流很强,又没有三芯统包电缆的三相抵消效果(对外表现为零序电流,一般很小),所以非常容易造成卡钳磁饱和,而无法发出信号。

当需要探测运行中的超高压单芯电缆时,请换用以下的铠装注入法。

 

2、零线注入法:

这是一种探测运行电缆中低压电缆较好的方法,因为许多低压电缆铠装不作接地,或接地不够良好,无法使用卡钳耦合法。

本方法适用于零线一端接地的低压电缆。

许多低压电缆要求在配电室零线接地,而在电缆末端零线不能接地,则可以在电缆末端的零线上注入信号。

本方法不需要电缆作任何改动,并且操作不接触高压,比较安全,电缆全长上都有信号,没有距离限制;从零线注入的是高频信号,不会对线路运行产生不良影响。

 

图2-2-2零线注入法

在低压电缆的末端,将GD-105的红色输出夹钳夹零线,黑色夹钳夹在打入地下的接地钎上,接地钎最好距电缆接线箱5m以上。

信号通过零线流过电缆全长,通过流回发射机。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电缆零线接地端还有其他电缆引出,并且零线接在一起时,会在其他电缆上也有部分电流被分流,结果是在其它电缆上也有信号,但强度弱得多,需要在实际测试中注意区分。

使用这种方法时,GD-105的频率选择开关应在“1K”档位。

 

3、铠装注入法:

当对高压运行电缆进行探测时,如果使用卡钳耦合法接收不到信号或信号很弱,说明电缆两端铠装接地电阻过大,这时可以换用铠装注入法。

当探测运行中的单芯超高压电缆时,卡钳耦合法失效,应用此接线法。

对低压运行电缆,如果遇到零线两端接地的情况,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本方法不需要电缆作任何改动,并且操作远离高压,非常安全,电缆全长上都有信号,没有距离限制。

 

图2-2-3铠装注入法

在电缆的一端,将GD-105的红色输出夹钳夹电缆铠装,黑色夹钳夹在打入地下的接地钎上,接地钎最好距电缆接线箱5m以上。

信号电流从铠装注入,分成两路返回发射机,其中一路流经电缆全长;另一路从近端通过铠装与接地钎之间的接地电阻流回发射机。

为使尽量多的电流流经电缆全长,接地钎应尽量远离变电室接地网(电缆接线箱),保证距离5m以上。

如果在变电室不方便,则需到电缆对端注入信号。

本方法不太适用多条电缆的铠装在发射机端相联的情况,此时相联的电缆都被注入方向相同的信号,以至于相互之间无法区分。

当多条电缆明确知道末端位置,并且多条电缆不是同路径敷设时,结合图纸和环境也能进行探测。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电缆对端还有其他电缆引出,并且铠装接在一起时,会在其它电缆上也有部分电流被分流,结果是在其他电缆上也有信号,但强度弱得多,需要在实际测试中注意区分。

当探测/鉴别非运行电缆,而电缆铠装接地很难解开时,也可以试用铠装注入法,但并不推荐。

使用这种方法时,GD-105的频率选择开关应在“1K”档位。

三、几种不推荐使用的接线方法分析

以下两种方法产生的可探测信号较弱,而且无法使用仪器的高级功能,而且在鉴别时容易造成误判,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

但这两种方法在传统的路径仪中经常使用,容易在对本仪器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错接,所以有必要在此对其分析。

1、相线-铠装接法:

图2-3-1相线-铠装接法

如图2-3-1所示,发射信号接在电缆一相和电缆铠装间,对端相线和铠装连接,电缆外皮两端接地。

信号从发射机发出,流经芯线,再经铠装和返回,因为电缆铠装由连续金属组成,电阻很小,而回路存在两端的接地电阻,再加上土壤电阻,总值远大于外皮电阻,所以大部分电流通过铠装返回,标为

回路和铠装-回路存在互感,通过电磁感应产生一电流,标为

根据现场情况的不同,

大小可能会有

的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

被包在接地的金属铠装中,偏心率很小,对外辐射也很小,基本可以不用考虑;而

流经的电流可以等效的看作从深处流过,对接收线圈也不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我们从地面接收到的信号绝大部分为

流经金属铠装的电流。

若有必要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将GD-105的频率选择开关打到“1K”档位,在电缆较短时(小于1000米)必须将对端的相线和外皮短路,在电缆较长时最好短路,也可以不短路(但信号较小);也可以选择“15K”的频率档位,但探测距离不如选择1K。

这种接法比较简单,不需要解开近端地线,在比较简单的现场和干扰较小的场合也能发挥作用,但信号较弱。

特别是,因为仪器接收到的待测电缆和邻近电缆的信号全为感应信号,相位相同,因此无法根据方向测量功能排除邻线干扰。

2、相间接法:

发射信号接在电缆两相之间,两相在外皮中扭绞前进,于是,在一个扭绞周期,对外辐射处的磁通正负相互抵消,不会在铠装-回路产生感应电流。

我们在地面接收到的信号为电流在相距一定间隔的两相间一去一回造成的磁通泄漏,因为两相相距很近,再加上铠装的屏蔽作用,可利用的信号幅值很小。

因为扭绞的原因,在地面上沿电缆路径会有周期性的幅值和方向的变化。

相比较而言,在相间接法时,15K信号比1K信号要强。

所以当有必要用此接线法时,最好将GD-105的频率选择开关打到“15K”档位。

同样,这种方法也无法根据方向测量功能排除邻线干扰。

 

第三章路径探测

一、基本探测方法

1.信号发射器接线:

●当进行有源探测时,按第二章的要求接线,尽量接成相线-的基本接线法;

●当进行无源探测时(不加信号,探测运行中的电缆和其他管线,一般为区域普查),无须使用信号发射器。

2.将提把装在传感器盒上,输出电缆插在仪器的“信号输入”插孔上。

3.按“开关”键打开仪器电源,液晶屏显示如图3-1-1所示:

图3-1-1路径探测的液晶显示容

其中:

●方式箭头:

指示仪器当前工作方式。

●频率箭头:

指示仪器当前工作频率。

●增益箭头:

指示仪器当前放大增益。

●信号幅值条及百分数:

显示信号幅值,最大为99%。

相当于一个模拟表头。

●电缆位置左右指示:

选择1K和50Hz频率时有效,当电缆位于传感器盒右边时,显示向右箭头,否则显示向左箭头,在电缆正上方时显示圆点,直观指示电缆位置。

当信号幅值小于5%时,仪器认为信号太弱,不再显示箭头。

●电流相位指示:

选择1K频率时有效,显示电流的相位,主要用来排除邻近管线的地线回流和感应电流的影响,防止跟踪到邻近或交叉管线上。

●信号幅值历史曲线:

显示信号幅值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可以非常直观地在屏幕上观察到音峰或音谷曲线。

4.在一般情况下,方式和频率均不需要改变,默认工作在音峰方式和1K的频率。

5.自然手提传感器盒,保持盒上的箭头标志向着操作者的前方,指向和预计的电缆路径同向。

操作者左右移动传感器盒,横切可能的电缆路径,如果接近电缆,将会看到信号幅值越来越大,扬声器发出“滴滴”声。

6.如果在信号峰值处,幅值仍然很小,则应按“增益增加”键,信号幅值将会增大;如果信号很强,达到99%,则应按“增益减小”键。

将信号峰值处的幅值调在50%-90%之间是合适的。

7.

观察液晶屏上的电缆位置指示箭头,如果箭头向右,则表示电缆在传感器盒右边,应该向右移动,反之向左。

当信号最强,显示的箭头变为圆点,而且左右稍微移动一下传感器盒,箭头即会反向,传感器盒即在电缆的正上方(注意:

原点并不总是出现,以箭头发生反向为准),如图3-1-2所示。

图3-1-2左右方向指示

8.当确认在待测电缆正上方时,按“标定”键,显示“路径标定?

”,再按“标定”键,仪器自动进行增益调整,并将此时的电流方向标为正向,显示“已标定!

”,电流相位指针指向正上方(12点方向)。

9.

继续向前探测,观察屏幕上的左右方向箭头和相位指针,当左右箭头发生反向,并且相位指针指向正上方时,说明在待测电缆上方。

如果相位指针偏离12点方向很大,甚至指向下方(6点钟方向),并且出现“?

”显示,说明跟踪到了邻近管线(这时同样会出现左右箭头反向和扬声器发出“嘀嘀”声,但可能信号幅值较小),此时应该继续横切电缆可能的路径,直到找到待测电缆为止。

参见图3-1-3所示。

图3-1-3跟踪正误提示

10.继续移动传感器盒,将会精确探测出整条电缆的路径走向。

如果在探测过程中直线前进,而信号幅值突然下降,一般是电缆路径转弯造成。

此时应在以信号下降处为圆心、2m为半径的圆上将传感器箭头背向圆心、指向圆外,寻找电缆转弯后的路径。

11.注意:

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左右箭头的指示和“嘀嘀”声可能会不十分稳定,这时请更多的注意信号幅值的变化。

12.注意:

进行无源探测时,跟踪正误指示(即相位指针显示)功能无效。

 

二、操作技能的提高和高级功能的使用

1.方式的选择:

音峰方式:

当传感器盒横切电缆路径时,信号逐渐增强,越过电缆时,信号逐渐减弱,在屏幕上会看到一条钟形曲线。

一般情况下,工作在音峰方式下,靠左右箭头指示即可很方便的探测出电缆路径。

图3-2-1音峰法

音谷方式:

当传感器盒横切电缆路径时,在屏幕上会看到一条马鞍形曲线。

较快的摆动传感器盒,越过电缆正上方时,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将会骤然消失,边走边摆动传感器盒,可以较快地跟踪电缆走向。

 

图3-2-2音谷法

●精确方式:

在多条管线并排,但非紧密敷设时(比如间隔半米或1米),邻近管线的地线回流或感应电流也会在仪器中引起反应。

因为音峰法响应围过宽,会将不同电缆的信号混为一体,无法分辨;而音谷法虽然精确,但在这种环境下会出现多个音谷点,音谷即没有信号,无法比较大小,仍然无法找出需要探测的电缆。

精确方式通过数字算法,将传统音峰法的响应围大大缩小,在上述环境下,不会将多个信号混叠,又能通过比较不同音峰的幅值大小来判断具体的电缆。

图3-2-3精确法

2.频率的选择:

探测的基本频率是1K,若正确使用第二章推荐的接线方法,一般能满足探测要求。

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推荐的接线方法全部失效),如果使用本仪器并不推荐的相地或相间接法时,最好在对端进行相地或相间短路,若不短路,则1K信号产生的辐射信号较弱,而15K信号将会强很多,这时选择15K接收频率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注意:

选择的频率应和GD-105发射器的频率选择相对应!

选择15K频率时,左右方向指示功能无效,只能靠查看信号历史曲线或听信号声音来进行判断。

选择50Hz用来探测运行中的电缆,这是被动探测,不需要信号发生器。

应该注意的是:

在城市环境中,由于大量强烈的工频信号相互耦合,地下运行中的和非运行中的电力电缆、通讯电缆、金属管道等一切金属管线均能用50Hz法探测到,而很难区分管线的性质。

3.跟踪正误提示功能:

如图3-2-4所示,当采用第二章推荐的接线方法时(以下以铠装-法为例),假定有一条和待测电缆A平行敷设的电缆B,测试电流通过电缆A的外皮,由其远端进入,同时通过A、B共地环节进入B的外皮,形成

经过B的外皮反向流回近端,和流经的另一部分电流共同返回发射机。

可以明显看出,

的方向正好相反,并且

<

多条电缆并行,不同电缆在不同地方接地,甚至电缆交叉、分支等,上述分析也同样有效,见图3-2-5。

 

图3-2-4地线回流示意图

 

 

图3-2-5地线回流(较复杂情况)

除地线回流外,还存在电磁感应引起的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也是和源电流

基本反相。

本仪器可以通过测量电流的方向,进行实时的跟踪正误提示,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消除邻线干扰。

如果要使用仪器的跟踪正误提示功能,首先必须进行标定,这就需要在电缆探测之前,在确认待测电缆的情况下(例如电缆刚出变电室,但又要与变电室稍有一定距离,以免其他设备的干扰),首先进行一次“标定”操作,将当前方向标定为基准方向。

操作时,在1K工作频率下,首先找到电缆的正上方(左右箭头反向,并且有连续的“嘀嘀”声),当观察到仪器的相位指针稳定出现(但不一定指向12点方向)时,按一次“标定”键,屏幕询问“路径标定?

”,再按一次“标定”键,仪器自动进行增益调节,并进行标定,显示“已标定!

”,若按其它键,则显示“标定取消”。

标定后,相位指针指向上方(12点方向),而且信息被记录在仪器部,关机不丢失,再次开机后,仪器将会恢复标定时的增益和相位基准值。

在路径探测过程中,也注意需要将仪器增益调节合适,使信号幅值最好在50%-90%之间,至少不要使信号达到99%,否则信号失真,相位测量可能会出现较大误差。

当工作1K频率时,仪器随时测量电缆上的电流相位,屏幕上的电流相位指示表盘直观显示测到的相位值,当沿着待测电缆上方前进时,指针将保持朝向前方(12点方向),会发生较小的左右摆动,但一般不会超过45°,即不会偏离超过方形表盘的左上及右上角,如图3-2-6(a)。

当观察指针发生较大的偏离时,例如超过90°,如图3-2-6(b),就要特别注意,是否跟踪到了邻近管线上,这时屏幕表盘右侧出现问号标志,提示可能跟踪错误。

这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信号幅值,一般情况下邻近管线的信号幅值较弱。

这时建议后退一段距离,找到确认的待测电缆后,转向其它方向探测一下,看是否能够找到待测电缆。

也可以利用仪器的测量功能,利用深度和电流强度进行进一步的判断。

(a)待测电缆(b)邻近管线

图3-2-6电流相位指示

应引起注意的是,正确的电流方向测量,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接线方式基础上,使用两种不推荐的接线法无法排除邻线干扰。

注意:

标定的时候接收机要距离信号发射器至少1-2m以上。

4.测量功能(测深/测电流):

首先必须找到电缆的正上方(在其它地方测量到的数据没有意义),更精确的讲应在音峰法探测时的信号峰值处(偏移会产生很大误差),同时还需左右转动传感器盒,使仪器显示的信号幅值最大,这时按“测量”键,屏幕上显示“请稍候”,几秒钟后会显示电缆深度(测出的深度为传感器盒底部到被测电缆的中心的距离)、电流强度以及电流相位(代表电流方向),如图3-2-7。

测量完成后,仪器暂停,如果要再次测量,则需要再按一次“测量”键,如果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