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8450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docx

《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docx

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

概论

关于课程

一、互相介绍:

点名

二、文学与广告的联系:

广告在生活中无所不在,它可以用来辨识、提供信息、互通有无、帮助销售、说服大众等等。

除了具体的效能之外,广告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形式的表现,透过图片、影像、文字、声音等元素的连接搭配以引起大众的目光以及注意,而其中最吸引人之处就是广告的创意表现,因此我们说广告是创意产业。

重视美感基础和创意思考是广告和文学的相同之处,也是开设这门课程的起点。

杨振昆:

昆明风驰广告(集团公司副总裁,2000年风驰与李嘉诚和记黄埔联营机构香港上市公司TOM集团合资,并组建了分公司遍及全国十六个城市的TOM户外传媒集团,并出任集团副总裁。

中国杰出广告人,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多次应邀在中国广告高峰论坛作演讲嘉宾,媒体也多次专访,频频曝光。

生前是云南大学中文系主任,云南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昆明作家协会副主席。

坦言,是利益促使他下海,也坦言“文学的功底会帮广告很好的忙;说不定广告提供的人生经历将会成为生长真文学的土壤。

江南春:

广告界的传奇人物,他在全国高档公务楼宇遍设液晶显示屏广告,组建了“分众传媒公司”,并争取到风险投资基金的支持,在美国纳斯达克股市上市,身价一路攀升达数十亿美元。

曾经是诗人,出过诗集。

(一文学与广告都以引起读者(受众的审美反应为目的: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有这样的描写: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很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的笔墨饱含着这样真挚的感情,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读者的意识中唤起了共鸣,这种情感并不会因为时空的转变而消失,因此,“在真正强烈的审美体验中,人们感到了时间的凝固与空间的定格,即使是短暂的片刻,也有一种天长地久之感。

广告作品中也有这样广泛引起受众共鸣的成功例子。

有一支电视公益广告,它的口号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讲述的是一位年轻的母亲为自己的长辈洗脚,这一场景被自己年幼的孩子看见,于是孩子学起母亲的做法也端来了水要为母亲洗脚,片末,年轻的母亲脸上洋溢着欣慰的微笑。

这一支广告

触动了中国人的孝顺情结,使受众联想到了一则儿时的故事:

一家的夫妇对母亲极不孝顺,让老母亲用木碗盛些残羹在角落里吃饭,天真的孩子有一次也拿出了木碗对自己的父母说:

“我长大了也让你们用这样的碗吃饭。

”故事末尾,这对夫妇羞愧难当,改变了对老母亲的态度。

木碗的故事以及孝顺情结是这支广告的社会文化背景,而这支广告的成功之处就是以一种亲切细微的形式将有说教性质的诉求点(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传达给了受众。

因为没有注意到审美反应是文化反应的广告比比皆是,如一些告知性质的广告,表现力极其贫乏,在信息爆炸的当代犹如过眼云烟。

还有一些广告并不是因为它表现力的问题被人们批评,而是由于它们引起了受众的负面联想。

例如,1994年,香港亚洲电视台发布了一则报刊广告:

在希特勒的画像边有一则标题:

90%的欧洲在他的统治之下,但他还是输了这场战争。

副标题:

感谢上帝他没有在亚洲电视台做广告。

广告隐含着如果希特勒在该台做广告,那么他将有可能统治亚洲的意义。

这则广告发布了没多久就遭到了广泛的抗议。

人们对纳粹痛恨已经深入骨髓,虽然广告主的初衷只是想以一种幽默的手法来招揽客户,但是这则广告强烈地激起了人们的消极联想,甚至是被社会文化所不容的。

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好的广告就是一种文学作品,因为它表达的不仅仅是一种商业信息,同时也向观众讲述了一些生活哲理。

比如美国贝尔电话公司推销电话的广告文案:

一天傍晚,一对老夫妇正在吃饭,电话铃响,老妇人去另一房间接电话。

回来后,老先生问:

"谁的电话?

"

老妇人回答:

"是女儿打来的。

"

又问:

"有什么事?

"

回答:

"没有。

"

老先生惊奇地问:

"没事?

几千里打来电话?

"

老妇人呜咽道:

"她说她爱我们。

"

两人顿时相对无言,激动不已。

这时出现画外音:

"用电话传递你的爱吧!

像这篇广告文案完全可以当成一篇优秀的小小说来阅读,虽然它是一则商业广告,但是它带给观众的不仅是一种商业信息的宣传,同时也向观众表达了一种对家人深情的爱。

(二广告文案中使用多种文学表现手法:

被称为广告之父的英国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说:

“广告是词语的生涯”。

这句话说出了语言的运用在广告文案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如:

广告写作中成语、俗语、对联的运用。

例如某摩托车广告:

踏上轻骑,马到成功。

有一则社会公德公益广告是这样写的: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横念物力维艰。

对联起源于五代,最初是春联,后来慢慢扩大了使用范围,古代商店门口的“楹联”就是最早的对联体广告。

对联体广告以其形式美、音韵美和凝练美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例如:

某理发店这样给自己做广告:

操天下头等大事,做人间顶上功夫。

再有就是修辞的运用。

在许多广告文案文本中,我们可以发现,写作者为了加强文案的吸引力,诱导受众读完整个文案,往往采用文学的表现手法。

如“柯达”胶卷的电视广告文案:

越战恐怖的炮火声,已甩在遥远的东方丛林里:

吁……归来了,久别的故乡!

魂牵梦萦的小镇,景物依然,爸爸妈妈等在风中的小路,喜悦的泪水闪烁在被岁月折磨的眼中。

玛丽奔来,金发飞舞在熏风里,樱唇绽放在暖阳下,啊!

欲拥吻碧草如茵的家园。

乡邻自远方涌来,亲情涌动着山谷……

这个电视广告文案与电视画面一起,将一幕生活情景用文学的语言、文学的渲染、文学性的笔法,生动而感人地表现了出来。

但这种笔法、语言、句式的运用,只是为了让受众在文学的氛围里得到感染,并能对记载这种非常时刻的柯达胶卷产生感激之情和购买欲望。

文学的表达,在这里只是广告作品实现自身目的的手段。

因此,具有文学才华的写作者如果不能将广告的最终目的作为运用文学创作手段的试金石,就面临失败的可能。

文学与广告相比,利益差距甚大。

文学作品一千字几十元,上百元,广告何止是一字千金。

早些时候一句“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的广告语,卖了20万元,为文化人羡慕得咋舌。

如今“送礼要送脑白金”之类的广告投入何止上亿。

广告犹如卖身,不仅要取悦于人,而且还要经得起雇主折腾,直到满意为止。

文学犹如自慰,想怎样发泄就怎样发泄,根本无须顾及他人。

三、本课程学习目的及要求: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鉴赏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概况,感受现代汉语文学创作的魅力,通过对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的研读鉴赏,培养阅读兴趣和文本细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及审美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人文底蕴。

本课程以文学史的讲授为经、名作欣赏为纬,一方面帮助学生建构现当代文学史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

在教学中应加强文本细读,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阐释能力。

可采用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观看同名作品改编的电影片断,提高对文学作品人物、主题、风格的判断能力。

还应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概况。

2.培养文本细读能力,在阅读作品的感性基础上,从审美层面领悟现当代经典文学作品的价值,领会作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培养批评的兴趣。

(三考试方式

1.考核方式:

闭卷

2.内容比例:

文学思潮15%、文学流派15%、作家作品70%

3.题型比例:

填空题20%,名词解释10%、简答题30%、文本分析40%(备注:

上述内容与题型比例可视教学情况进行局部调整

四、建议教材或参考书

1.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四册朱栋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参考书:

《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温如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中国现代小说史》夏志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中国现代文学图志》杨义.三联书店.2009

《中国现代文学》绪论:

一、中国历史的分期与中国文学的分期

(一中国的历史分期

古代:

1840年鸦片战争前,分远古、中古、近古

近代:

1840年—1919年

现代:

1919年-1949年

当代:

1949年后

(二中国文学分期的几个概念

中国文学:

包含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文学。

古代(古典文学:

先秦——清朝末期的文学(1840年前。

近代文学:

1840年-1917年的文学,是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过渡时期。

是文学现代性的累积时期。

现代文学:

1917年——1949年创作的文学(40年代前称“新文学”。

也有的将1917年后的文学统称为现代文学,如朱栋霖编教材。

当代文学:

1949年7月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以后创作的文学(5O年代后期提出这一概念,70年代前与新中国文学、“建国以来的文学”、“建国后文学”等名称可互指。

近现代文学:

一般指的是1840年后的文学。

现当代文学:

是现代、当代文学的合称。

晚清以来中国文学:

一般指1840年后的中国文学

近百年来中国文学:

一般泛指的是近现代、当代文学。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在80年代后期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将近代、现代、当代文学整合成一个整体看待,以揭示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关于现代文学课程:

1932年周作人在清华大学讲新文学的源流,是现代文学作为学科研究的开始;1940年代,朱自清把现代文学作为中文系课程开设,一直延续至今。

现为中文及相关专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

二、中国现代文学的含义

1、1917年1月《新青年》杂志刊出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为标志,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

现代文学的起始。

2、什么是现代文学?

所谓“现代文学”,不仅是时间概念上所划定的1917——1949年这一通常所说的“现代”阶段的文学,更是“现代”性质意义上所指的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文学。

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从性质来看,“现代”是相对于“传统”中国文学而言的。

“现代”作为时间的标志,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联系性,说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到20世纪出现的一种形态的文学;

“现代”作为性质的标志,则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与中国传统文学有着本质区别的一种新型的文学。

三、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段

(一从1917年开始,到1949年为止,大体上每十年为一个发展阶段

1.1917-1927年期间的文学,叫五四文学,也叫20年代文学。

其主要特点是文学革命和文化启蒙。

从整体上看,五四文学具有一种活跃、开放的青春气息。

2.1928——1937年左翼革命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30年代文学是20年代文学的发展和变化。

其整体特点是走向成熟。

具体标志有两点:

第一点,文学多元化。

第二点,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家和作品。

3.1937——1949年以全民族的抗战文学为开端以及继承、发展的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40年代文学。

(二三个十年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背景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1.1915年五四新文化运动;

2.1917年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二者者互为因果;

3.1919年的五四运动(爱国的政治运动。

由于前两项而形成了文化统一战线: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封建文化。

后来随着五四文化运动的深入,这个统一战线逐渐分化。

4.出现了新文学的代表作——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郭沫若的诗歌《女神》。

5.出现了许多文学社团,主要的有文学研究会、创作社。

6.在1926年北伐大革命前后出现了革命文学。

第二个十年(1928——1937:

1.1930年3月2日左联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团体,有茅盾、田汉、蒋光慈、柔石、丁玲、殷夫等作家。

(茅盾的《子夜》则标志着革命文学的实绩;

2.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

老舍、巴金、曹禺、洪深、沈从文、萧乾、张爱玲、钱钟书,以及京派、海派、新感觉派,如刘纳欧、施蛰存,穆时英等。

3.鲁迅杂文丰收。

4.1936年鲁迅逝世。

第三个十年(1937——1949:

1.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战爆发。

2.文学界形成三个不同的文学区域:

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

3.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影响很大。

4.三个区出现的优秀作品

四、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

(一白话代替文言。

古典文学中占主流的文学是诗歌、散文,是用文言进行写作,小说、戏剧不被视为正宗文学;而现代文学则提倡白话,提倡小说、戏剧的创作。

(二人性意识的觉醒。

古典文学是非人的文学,现代文学是人的文学。

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

(三世界性。

指现代文学由于时代的原因而纳入世界文学的范畴中。

它不是孤立的,是在吸收其他国家文学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五、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观

(一内容思想: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民主意识、科学精神、社会主义思想。

第二个十年(1927-1937:

阶级解放意识,左翼革命文学的社会主义意识,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文学意识并存。

第三个十年(1937-1949:

民族解放意识和人民解放意识,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文学。

(二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现实主义为主潮。

(三代表作家:

鲁迅、沈从文、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张

爱玲、徐志摩、闻一多、丁玲、赵树理、艾青、戴望舒、萧红、艾芜、钱钟书、艾青、路翎、穆旦等。

(四主要作品:

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野草》;郭沫若的《女神》、《屈原》;茅盾的《子夜》、《林家铺子》;徐志摩、闻一多的诗歌;沈从文的《边城》、《柏子》;巴金的《家、春、秋》、《寒夜》;老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曹禺的《原野》、《雷雨》;赵树理的小说;艾青、穆旦的诗歌;张爱玲的小说等。

六、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生存背景

(一文学成为重大社会事件的构成部分,文学呈现出明显的阶级、政党、政治意识。

社会革命和政治运动往往以文学作为发端和具体表现。

(二社会意识对文学审美意识具有重要影响,文学主体性弱化,文学有社会革命附属物倾向。

(三社会政治事件往往成为文学创作的题材源,引发文学创作和理论论争。

七、学习和研究方法:

历史的美学的研究和学习方法

为此,要加强:

(一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树立历史观念和分析方法。

(二重要政论的学习:

《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生长的政治土壤。

(三具备较为广博的外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知识,以及社会学、文化学、美学知识。

(四注意作品原文的读解,不虚推古人,不迷信权威——“拿来主义”。

也就是要:

将中国现代文学放在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中去把握其发生、发展,要把文学放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去把握,同时,要把文学作为艺术来进行研究。

树立历史在场观念:

用美学的眼光、审美的观念,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去分析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作家创作和作品生成以及文学的接受过程和对创作的影响。

避免“无限衍义”,一家之言和自圆其说必须建立在学理基础之上。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研究的对象:

中国现代文学既是作家作品的历史,也是

文学和文化思想的历史,也是中国社会接受和运用现代文学的历史。

同时,现代文学为中国的近现代社会创造了民族共同的想象空间,对中国近现代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凝聚,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八、教材和参考书

建国前的文学史教材主要有:

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亚东图书馆,1924年1月

周作人的《新文学的源流》(人文书店,1932年9月

陈子展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中华书局,1929年4月

王哲甫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杰成印书局,1933年9月

王丰园的《中国新文学运动述评》(1935年

吴文祺的《新文学概要》(1936年

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年等

建国后的文学史:

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开明书店,上卷1951年9月,下卷1958年8月

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作家出版社,1955年7月

蔡仪的《中国新文学史讲话》(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11月

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1955

刘绥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1956

唐弢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许志英、曾华鹏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

孙中田等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57年

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组学生集体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

吉林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史教材编写组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册,吉林人民出版社1959

复旦大学中文系1957级文学组学生的《中国现代文艺思想斗争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

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文史教研室现代文学组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61年

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

胡国强、苏光文等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十四院校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编》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