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93160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docx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docx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3月月考试题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1分)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1~3题。

1.图中箭头a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  )

A.滑坡、泥石流B.地震、海啸C.台风、寒潮D.土地荒漠化、酸雨

2.图中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  )

A.土壤污染B.水土流失C.地震D.生物物种锐减

3.当前,协调全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是(  )

A.不断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B.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C.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D.积极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

4.如图所示三幅漫画,联系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三幅漫画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只能是对立的B.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都是原生环境问题

C.生物在地球上已无法生存D.图中反映了全球气温升高、森林被严重破坏、臭氧层遭到破坏等环境问题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

据此完成5~7题。

类型

程度

省区

广东

++

++

++++

四川

+++

+++

新疆

++

++++

山西

++++

+++

5.甲和丙代表的地理现象分别是(  )

A.寒潮 酸雨B.酸雨 水土流失C.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D.土地荒漠化 寒潮

6.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森林覆盖率高B.地形C.降水丰沛D.纬度位置

7.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改进种植制度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C.退耕还牧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建设

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据此回答8~10题。

8.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100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山地0℃等温线将上移150~500mB.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C.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D.海平面将上升10~95cm

9.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

①全球陆地面积缩小 ②喜马拉雅山雪线降低 ③中纬度耕作区将会退化成草原 ④高纬度地区因变暖而蒸发加强,比原来降水更少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0.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多种原因中,难以人为改变的是(  )

A.高消费、高浪费、大排放的生活方式B.对资源、能源的掠夺性开采

C.生产工艺水平低D.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

20世纪50年代以后,地球上相继出现了三大酸雨区,其中,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是世界主要的酸雨分布区之一。

酸雨素有“空中死神”之称,危害极大。

根据材料,完成第11~12题。

11.下列环境问题,可能由酸雨直接引发的是(  )

A.全球海平面上升B.南极企鹅患白内障

C.水土流失D.森林大面积枯萎死亡

12.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促进酸雨防治的是(  )

A.使用低硫燃料

B.控制汽车尾气排放

C.减少使用氟氯烃化合物作为制冷剂D.安装烟道脱氮技术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14题。

13.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B.平流层气温降低

C.酸雨区面积缩小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14.保护臭氧层的有效对策是(  )

A.建立大范围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B.各国共同行动,联合治理酸雨和汽车尾气污染

C.各国共同行动,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化合物的使用D.严格控制发达国家CO2的排放量

15.天山雪莲既是名贵的药材,也是一种珍贵的植物物种,但近年来天山雪莲已经很难见到。

造成天山雪莲濒临灭绝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物种退化B.全球变暖导致其生存环境恶化

C.人类过度采摘,使其生存环境发生变化D.人类对其合理利用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西部大开发中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据此完成16~18题。

16.青海湖的水位近年来持续下降,著名的“鸟岛”已与湖岸相连而成为半岛。

其主要原因是(  )

A.利用湖水进行灌溉较多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其流域的农业用水增多D.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

17.为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减少资源的开采 ②生态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 ③重

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草还林措施 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2012年4月22日是第43个世界地球日。

我国“十二五”期间的宣传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9~20题。

19.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最主要的原因(  )

A.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B.科技的进步

C.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不协调D.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

20.“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能直接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酸雨C.全球气候变暖D.生物多样性减少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包括开采挖掘出的及洗选时排出的含炭岩石,这是目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

据此完成21~23题。

21.我国煤矸石排放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与此同

时“产”出非常多的煤矸石B.我国煤矸石储量丰富

C.我国煤炭品位低,含炭成分大D.我国众多小煤矿的乱采乱挖

22.关于煤矸石的大量堆放带来的危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占用大量宝贵土地资源B.日晒下长期堆放会自燃,排放的CO2、SO2等气体污染大气

C.淋雨后的滤液渗到地下,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D.大量煤矸石的长期堆放会诱发地质灾害

23.煤矸石的转化利用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利用方式最合适的是(  )

A.矿区复垦回填矿坑B.用做铺路石,修建道路

C.生产煤矸石砖D.对煤矸石进行选洗,取出其中的含炭成分

24.下图说明的问题是(  )

A.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巨大B.我国人均能源消耗量居世界前列

C.我国能源利用效率高D.我国能源浪费严重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51亿亩。

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

近7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亿亩,其中1300多万亩是有灌溉设施的优良田。

据此回答25~26题。

25.下列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还有大面积的宜耕、宜林荒地待垦用B.耕地和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C.东南地区耕地广,西北地区林地广D.南方平原降水多,故水田集中

26.土地退化有多种类型,但不包括(  )

A.烧荒导致土地荒芜B.水土流失导致表土损失

C.灌溉不当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D.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化

下图为“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读图回答问题。

27.下列现象的发生能对耕地造成直接危害的是(  )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水土流失 ③赤潮 ④沙尘暴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8.下列行为违背科学发展观的是(  )

①占用基本农田,种植经济林和果树,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②在低湿涝洼地挖鱼塘,筑台田,充分利用水土资源 ③城市开发区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 ④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生物工程防护体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

虚拟水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它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

贫水国家或地区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尤其是粮食)来获得水和粮食的安全。

据此回答29~30题。

29.下列关于不同水体自净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湖泊的自净能力比河流强

B.污染物进入河流后扩散快,流动的河水溶解氧多,污染物繁殖快

C.湖泊水流动性小,水中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快

D.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和河流的自净能力都差

30.根据该段材料可以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缺水国家应从富水国家直接进口水资源来弥补不足

B.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的贸易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C.发展中国家应积极生产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

D.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它仅指农产品中的含水量

为了解决自然资源紧张问题,一要“开源”,二要“节流”。

据此回答31~33题。

31.海水淡化可以扩大淡水来源,目前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是(  )

A.中国B.美国C.埃及D.沙特阿拉伯

32.下列做法属于“节流”的是(  )

A.在丘陵地区修筑梯田B.植树造林,退耕还草

C.矿产开采中采大弃小,采富弃贫D.

农业生产中应用滴灌、喷灌技术

33.对非可再生的资源来说,“开源”的最好办法是(  )

A.限制利用B.实现综合利用,寻找替代能源

C.禁止开采D.加快勘探开发,扩大开采量

在近几年的国际大型车展上,新能源车和清洁能源车备受青睐,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据此完成34~35题。

34.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B.减轻大气污染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D.提高能源利用率

35.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

A.缓解土地荒漠化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C.减轻耕地压力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世界最大的石油企业之一壳牌石油公司宣布,该公司已经与中国宁煤集团签署协议,双方将共同研究在我国宁夏建设预计年产近350万吨油品的煤制油企业。

据此完成36~37题。

36.在宁夏建设煤制油企业生产石油的替代品,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

A.煤制油需要大量用水,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B.当地大气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C.造成当地用煤减少,能源供应紧张D.当地的酸雨危害加重

37.有关煤制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油可以缓解国内石油供应紧张局面B.煤制油能从长远解决世界能源危机

C.煤制油不会产生温室效应D.煤制油符合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在未来14年里,中国将增建30座核电厂。

今后5年至15年之内,山东省将有海阳、乳山和荣成三个核电站相继投产。

据此回答38~40题。

38.在山东东部沿海建核电站的主要目的是(  )

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B.缓解山东东部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状况

39.目前,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消费比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水电、核能B.煤炭、水电、石油和天然气、核能

C.石油和天然气、煤炭、水电、核能D.煤炭、核能、石油和天然气、水电

40.下列关于我国大力发展核电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B.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缺的状况在短期将难以改变的措施之一,填补能源需求缺口

C.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唯一举措

D.可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质量

读“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41~42题。

41.图中A、C、D、E四个生态脆弱区共同存在的生态问题为(  )                 

A.森林破坏B.水土流失C.草场退化D.生物多样性锐减

42.B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形成原因包括(  )

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②地处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③土地贫瘠,植被稀少 ④河流稀少,多为季节性河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3.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耕地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B.西部地

区降水多而集中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

44.为保护和恢复西部的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 ②生态环境以恢复自然植被为主 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 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的经济模式

A.①③B.②③④C.③④D.②④

读“某地区图”,回答45~46题。

45.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酸化 D.物种灭绝

46.该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应是(  )

A.大力发展瓜果、花卉等创汇农业B.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长绒棉和彩色棉

C.扩大草原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D.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

据此回答47~48题。

47.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C.海水的堆积作用D.河流的堆积作用

48.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是(  )

①河流搬运能力增强 ②渤海海区下沉迅速增快 ③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 ④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 ⑤中游生态有所恢复

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

读“河西走廊自然景观示意图”,回答49~50题。

49.该地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①气象灾害少 ②热量充足,一年两熟 ③水源较丰富

④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50.该地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a.水土流失 b.土地沙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酸雨危害

A.abB.acC.cdD.bc

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2万平方千米,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以上。

其中以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

据此回答51~53题。

51.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高山冰雪融水量的减少B.工矿交通建设

C.过度的樵采、放牧和农垦活动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52.下列防治荒漠化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退耕还牧 ②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增加灌溉面积 ③确定合理载畜量 ④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⑤改变耕作制度,降低复种指数 ⑥开

展大规模人工降雨 ⑦融冰化雪

A.①②③B.②③⑥C.④⑤⑦D.①③④

5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营造以防治荒漠化为主要目

的的生态工程是(  )

A.沿海防护林绿化工程B.“三北”防护林工程

C.太行山沿线绿化工程D.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

读图回答54~55题。

54.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55.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

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

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

读图完成56~57题。

56.P地与Q地相比,P地(双选)(  )

A.年大风日数B.年降水量多C.年降雪日数少D.沙尘暴日数多

57.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双选)(  )

A.截留水分B.改变气候类型C.削弱风力D.改变植被类型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

读图完成58~59题。

58.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59.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

①林地 ②灌丛草地 ③建设用地 ④裸岩地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60.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体系的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被喻为“地球之肾”。

湖泊、沼泽、河口三角洲、沿海滩涂等都属于

湿地范畴。

湿地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下列关于湿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湿地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 ②为了增加当地种植业收入,应将天然湿地围垦造田 ③在湿地生态环境中,水生植物、鱼类及软体动物、鸟类等形成食物链 ④湿地的减少对当地的气候、蓄洪防洪有影响,但不会对污染物降解产生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第Ⅱ卷

二、材料题(共40分)

1.读“我国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1)以甲为代表的“//////”所示的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2)丙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这个地形区中的大城市由于空气污染而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形成这一环境问题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当地能源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4分)

(3)乙为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气候多雨,加之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合理的活动,使这一地区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

(3分)

(4)图中1~8各城市生活与生产面临的最大环境资源问题是__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5)图中A~F各城市由于能源结构以__________为主,冬季采暖季长,重工业集中,所以环境污染以____________污染最为突出。

(2分)

2.积极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4分)

东海大桥风电场位

于东海大桥以东,将由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形成一片14平方千米的海上风电示范区,装机容量达100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回电力,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效应相当于5万辆汽车停驶。

(1)按照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能源分类,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能源,其中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______。

从协调人地关系的角度看,人类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意义是____。

(至少答出两点)(6分)

(2)读图回答拉萨和重庆哪个地区更适宜发展太阳能,并结合两地自然条件分别说明理由。

(4分)

(3)分析上海建设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4分)

有利因素:

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出两点)不利因素:

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1分)

材料一 黑冠长臂猿是动物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主要实验动物,它仅见于海南岛和西双版纳。

因人类的捕杀,海南岛现存仅30多只,主要生活在坝王岭林区。

材料二 根据法国《科学与未来》杂志登载的数据,目前全世界濒危动物已经达到10954种,其中动物达5423种,植物达5531种。

以动物为例,全世界现存鱼类的1/3、哺乳类和爬行类动物的1/4都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此外,与1996年统计数据相比,全世界生存受到威胁的鸟类已经从2059种上升到2133种,哺乳类动物从1978种上升到2133种,爬行动物从407种上升到454种。

(1)上述材料反映的生态问题是什么?

(2分)

(2)以海南黑冠长臂猿为例,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3分)

(3)该生态环境问题对自然和人类会造成哪些不利影

响?

(6分)

 

(2016至2017学年第二学期)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1分)

1-5AABDC6-10CBCCD11-15DCBCC16-20CBDCC21-25ADCDB26-30ADCDB

31-35DDBBB36-40AABAC41-45BDCBB46-50BDBCD51-55CDBDA56-60AB,AC,DBB

二、材料题(共40分)

1、

(1)土地荒漠化 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地表植被稀疏 过度放牧,破坏植被,草原退化(5分) 

(2)四川盆地 酸雨 湿润多雨 以燃煤为主(4分) (3)不合理耕作,过度砍伐森林 水土流失(3分) (4)淡水资源短缺 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近年来降水偏少,且春季多大风,蒸发量大,河流径流量小(3分) (5)燃煤 空气(大气)(2分)

2、

(1)可再生 太阳能与风能 新能源多属可再生能源,减少人类对矿物能源的依赖,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6分) 

(2)拉萨位于我国光照资源丰富带,更适宜发展太阳能。

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地

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大;重庆位于我国光照资源贫乏带,因为这里阴雨天多,多雾,日照时数少。

(4分) (3)地处沿海地带受冬夏季风影响;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 成本高,施工难(4分)

3、

(1)物种灭绝或生物多样性减少。

(2分)

(2)人类捕杀,生态恶化(栖息地缩小、食物短缺)。

(3分)

(3)会影响食物链(网)结构的完整性;会减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影响农产品种类、产量、质量的改进;会减少保障人类健康所必需的药物资源;会影响许多工业的原料来源;会影响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