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9560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9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B班(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

1.“自雍、乾后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政府矣。

”对“隐然执政”的准确理解是

A.草拟政令B.发布政令C.监察百官D.传达圣旨

2.古代雅典官员在任职前,其资格皆须经审查,每个官员在任职期满后,还要由专人对其在任取期间的活动和账目进行审查。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陶片放逐法这―制度是针对那些滥用权力、危害国家利益、侵犯公民权利的官员而实施的。

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监督制度的完善B.民主法制的健全C.小国寡民的特征D.廉政建设的成就

3.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都是由英国来担任领跑者,而且都是从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后来再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

这一发展历程的实质是

A.世界由和平走向战争再由战争走向和平的过程B.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推动下的社会革命

C.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D.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斗争扩展的过程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约和华约组织先后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B.美、苏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矛盾

C.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D.美苏是战后世界唯一两个超级大国

5.20世纪以来,以全人类发展史为研究对象的世界通史不断问世,如韦尔斯的《世界史纲》、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和帕尔默、科尔顿的《世界近代现代史》等,大量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全球化趋势B.西欧中心论受到怀疑和批判C.第三次科技革命D.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

6.下图分别取材于《天仙配》和《醒世恒言》,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前者自给自足,生活富足B.后者使用机器,面向市场

C.两者的生产关系性质不同D.后者瓦解前者,速度较快

7.中国古代农民的实际负担,并不等同于政府的赋税征课额,历史上赋役历来就有“明税轻、暗税重,横征杂派无底洞”的弊病。

这一弊病根源于()

A.专制王权之下法治精神的匮乏B.农耕经济时代小农经济的脆弱

C.农业社会以农为本的经济理念D.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价值追求

8.恩格斯认为: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

但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这一“历史前提”是指

A.建立代议制民主政治B.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出现C.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D.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

9.“在改革模式上,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

……这又是本民族从前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

这场改革

A.率先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口号B.基本实现了向工业文明转型

C.从经济领域深入到政治领域D.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0.下面是1929年至1932年中国进口日本胶鞋数量变化示意图(单位:

万双)。

导致图中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发展经济,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B.世界局势突变,民族工业获得短暂春天

C.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关税大幅度提高

D.国内政局动荡,市场对胶鞋需求量缩减

11.“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这次大会

A.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B.为三大改造奠定了基础

C.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D.是一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12.从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的进步意义在于

A.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B.使世界走向整体化

C.西欧列强开始殖民扩张D.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13.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新中国在建国模式上的创新选择是

A.独立建国B.协商建国C.选举建国D.立宪建国

14.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俄关系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其不同在于

A.结伴而不结盟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缔结同盟关系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5.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写道: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毫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据此可得出

A.工农武装割据之路是近代中国历史的选择B.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决定着民主革命的方式

C.农民斗争是迎来民主革命高潮的主要因素D.中共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是革命胜利的法宝

16.在中华法系中,与商业有关的民事法律得不到充分发展,重视公权益即国家利益,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私权益即庶民个人利益,却得不到应有重视。

材料表明中华法系

A.重视维护君主专制B.基于小农经济和宗族社会

C.维护商品经济秩序D.侧重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17.孟子以前的政治家,大多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

重农抑商政策出的主要背景是

A.私营工商业发展B.秦朝统一全国C.铁犁牛耕的普及D.井田制的瓦解

18.在古代,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以及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A.工场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私营手工业

19.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国际分工达到“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离与对立的完成阶段;形成日渐明朗的分工格局。

材料中的“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分别是指

A.欧美国家和广大亚非拉国家B.世界各地的城市和农村

C.欧美国家的城市和亚非拉国家的农村D.欧洲国家和美洲国家

20.有的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欧洲正日益走出中世纪的藩篱B.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C.大西洋沿岸成为国际贸易中心D.人类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世界

21.16世纪英国一个典型农户年产5吨谷物,同时期中国长江三角洲的农户年产量仅为英国的40%,19世纪中叶也没有达到英国16世纪的水平。

中英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

A.经营方式B.社会制度C.工业革命D.经济政策

22.对下图所示的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A.西方列强侵略手段日趋隐蔽B.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C.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D.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23.解读下面表格,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表(单位:

%)

1750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欧洲

23.1

28.O

34.1

53.6

62.O

63.O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A.鸦片战争前中国制造业落后于西方B.民族工业的兴起缩小了中西差距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起步早发展慢D.列强的掠夺导致中国制造业落后

24.一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了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

A.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性质

C.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D.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第II卷(非选择题)

25.(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

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

在对外贸易的刺激下,这些通商口岸成长为近代化的商业城市,包括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牛庄(营口)、登州、烟台、台南、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天津、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等。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材料二

由于中国是在传统农业文明的基础上被迫开始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传统和现代的关系特别复杂。

……一般来说,在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传统因素对民主化有较多的阻碍作用。

基本上处于现代化的对立面。

……在经济思想和经济素质方面,则存在着对现代化的潜在适应性。

材料三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开始和展开的,两者几乎并肩而行,因而使得现代化的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变得特别复杂。

……(表现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和变被动为主动的特点。

材料四

甲午战争前同时出现了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并形成了三种资本形态。

其中,外资首先投资建立现代工业企业,从项目确立、技术设备引进等方面为中国现代工业发展起了示范作用。

以清朝地方督抚为主体的洋务派是中国工业化发轫期真正主要的推动力,使工业化在短期内即发动起来。

私人资本和中资私营企业在这一时期由于其投资规模小、行业分散,故贡献有限。

但这些企业生产活动与国内经济密切相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

(3分)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三次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4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现代化起步之时呈现出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外因是如何“通过内因起作用和变被动为主动的”。

(6分)

(4)(4)根据材料四,“甲午战争前同时出现了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分别指什么?

(3分)

26.(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

……1679年颁布的《人身保护法》,使公民的人身自由得到保障。

……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

丹尼斯?

帕平……的实验对蒸汽机的发明起了重大作用。

……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

……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

—史仲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材料二

通过机器进行的资本自行增殖,同生存条件被机器破坏的工人人数成正比。

……在这些织布工人中,许多人饿死了,许多人长期地每天2又1/2便士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与此相反,英国棉纺织机在东印度的影响却是急性的。

1834至1835年东印度总督确认:

“这样的灾难在商业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织布工人的尸骨把印度平原漂白了”。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材料三

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

……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材料四

苏联工业化道路是用忽视农业、压缩轻工业的办法,片面发展重工业,这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和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型。

……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表现为走了一条粗放发展的道路。

……苏联生产每单位国民收入用钢量比美国多90%,耗电量多20%,耗油量多100%,水泥用量多80%,投资多50%。

——刘靖北《关于苏共败亡的思考》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三中有关英国工业革命的论点。

(6分)

(2)根据材料四与相关知识,指出苏联与英国工业化的异同。

(10分)

(3)借鉴英国、苏联的经验教训,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实现工业化?

(6分)

2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

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

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是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摘自基辛格1993年的谈话

材料三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

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希望及雄心。

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旧的世界格局”是什么?

(2分)新旧格局交替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特点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三关于当今世界格局有何共识?

(2分)材料二中基辛格认为决定世界秩序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分)

(3)据材料三,加利认为当今世界格局发展趋势将对世界秩序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2分)

参考答案

1.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隐然执政”指的是军机处跪受笔录,按照皇帝的意志传达圣旨,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草拟政令的是中书省而非军机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军机处只是传达政令而非发布政令,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监察百官的是御史大夫而非军机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任职前…皆须经审查”“任职期满后,还要由专人对其…进行审查”“陶片放逐法…而实施的”说明古代雅典有了较为完善的监察制度,故A项正确。

而监察制度只是“民主法制”和“廉政建设”的一个方面,不能以偏概全地说明雅典民主法制的健全和廉政建设的成就,排除B、D两项;“小国寡民的特征”与材料无关,排除C。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监督制度的完善

【名师点睛】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

①创新性:

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②优越性:

多数人决策,使问题考虑得更全面;公职人员有多数人选举产生,时期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③文明进步:

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希腊文明成为古代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

3.C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中“经济革命”指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西方殖民扩张,促进世界市场形成。

“政治革命”指英国代议制确立,17世纪英国发动资产阶级革命,率先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此后逐步扩展到其它国家,C正确;世界由和平走向战争再由战争走向和平的过程与材料不符,排除A;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不属于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排除B;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斗争扩展的过程只体现政治革命,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D。

所以选C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4.B

【解析】两极格局是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导的,所以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美、苏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矛盾,故选B;A是美国维护资本主义世界稳定西欧的背景,排除A;C是两极格局形成的表现,排除;D是两极格局形成的的可能性,排除。

5.A

【解析】

试题分析: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背景下,历史学家更倾向于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因此出现大量的以全人类发展史为研究对象的世界通史。

故答案为A项。

其他三项只是从某一角度来看得出的原因,不符合“根本原因”的要求,排除BCD项。

考点: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影响

6.C

【解析】七仙女与董永是小农经济的代表,而施复夫妇成为机户则是我国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代表。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但生活清贫,排除A;施复夫妇雇佣的工匠采用的是手工劳动,排除B;小农经济属于自然经济范畴,而手工工场则是商品经济范畴,所以两者的生产关系性质不同,故选C;在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排除D。

7.A

【解析】“明税轻、暗税重,横征杂派无底洞”说明“征发无度,税无定准”,故选A;材料没有反映农耕经济时代小农经济的脆弱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社会以农为本的经济理念,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价值追求,排除D。

8.D

【解析】材料“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战胜落后的生产方式主要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故D项正确;ABC项是D项基础。

点睛:

材料“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9.D

【解析】结合材料“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可知是指洋务派进行的洋务运动。

“率先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口号”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排除A;洋务运动没有实现向工业文明转型,排除B;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科技,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排除C;洋务运动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诱导作用,故D正确。

10.A

【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知,1929年至1932年间,中国进口日本胶鞋数量不断下降,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发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故A项正确;B项是在一战时期,排除;中国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关税大幅度提高不符合实际情况,故C项排除;D项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

点睛:

1929--1933的经济大危机基本对中国的民族工业不大,国民政府在基本统一全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稳定财政的措施,如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等,并制订了工业发展计划,中国的工业得到一定发展。

11.D

【解析】根据“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信息可知,本次大会是中共八大。

A是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中共八大召开于三大改造完成之后,B错误,C是对“大跃进”运动的评价。

D项是对中共八大的正确表述。

所以答案选D。

点睛:

材料“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12.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里的四个选项都是新航路开辟的进步意义,然而,要注意题干的限制条件是“从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从生产方式变革角度来看,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罪恶的殖民主义,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有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

故A正确。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新航路开辟•影响

13.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讨论新中国建立的问题。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协商建国

14.A

【解析】结合所学,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是同盟互助关系,即互相结盟,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俄关系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就是结伴而不结盟,故A项正确。

BD两项是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原则,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C项是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15.A

【解析】根据题干“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等关键词可知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故是近代中国历史的选择,A项正确。

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排除B。

C项农民斗争是迎来民主革命高潮的主要因素,与题干“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不符,排除。

1930年,尚未有认识到中共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是革命胜利的法宝,排除。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6.A

【解析】材料“与商业有关的民事法律得不到充分发展”“重视公权益即国家利益”“私权益即庶民个人利益,却得不到应有重视”说明中华法系重农抑商,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故A项正确,C项错误;B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点睛:

材料“与商业有关的民事法律得不到充分发展”“重视公权益即国家利益”“私权益即庶民个人利益,却得不到应有重视”是解题的关键。

17.A

【解析】材料“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出的主要背景是私营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于加强中央统治,故A项正确;商鞅变法时秦国还没有统一全国,故B项错误;铁犁牛耕在战国时期开始推广,还没普及,故C项错误;D项错误,当时封建土地所有制已经确立。

点睛:

材料“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是解题的关键。

18.C

【解析】封建经济形态的特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封建社会手工业生产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形式进行,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体现出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故选C项。

【名师点睛】

注意关键信息“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结合封建经济形态的特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分析解答。

19.A

【解析】工业革命后世界日益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开展了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的欧美国家,一部分是落后的广大亚非拉国家。

亚非拉地区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因此有了所谓“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概念,故答案为A。

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20.D

【解析】据材料“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人类世界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故D项正确;“欧洲正日益走出中世纪的藩篱”只是从欧洲的角度出发,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环球航行属于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之一,也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大西洋沿岸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属于新航路开辟导致的商业革命的表现,也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注意关键信息“1500年前后”“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再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来分析。

21.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6—19世纪,中国农户年产量远远低于英国,其决定因素在于中国是小农经济模式,而英国通过圈地远动确立了大土地所有制,实行规模经营,故A正确;B、D不是产生这种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故错误;C项不符合“16世纪”的时间信息。

22.C

【解析】材料确实体现出列强侵略手段变化的过程,即从“武器、手工业品”到“商品”再到“投资”,“日益隐蔽”。

但这只概括了题干内容的一部分,过于片面,故A项错误。

材料中提到的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而非只有中国,故B项错误。

经济全球化趋势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日益明显,故C项错误。

依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国家通过先进的武器打开了世界落后地区国家的大门,将其视为自己的殖民地,从殖民初期的直接以掠夺金银财富为目的到后来以殖民地作为商品倾销市场,掠夺原料,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大肆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直接以资本输出为主,逐渐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落后的国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发达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这是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过程。

这与题干完全相符,最适合题干主题,故D项正确。

23.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格反映了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越来越低,这是由于列强的掠夺导致中国制造业落后而造成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从32.8这个比例来看鸦片战争前中国制造业不落后于西方,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1750~1900年中西差距是拉大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起步晚发展慢,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4.B

【解析】一战期间,张謇的企业发展较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