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99117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docx

《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docx

尼康D7000性能解析及使用技巧详细说明

尼康.D7000

外观性能第1段   

   尼康.D7000的外观和D90如出一辙,无论是体积还是按键布局都合D90很相似,可以说这两台相机是“哥俩”。

虽然长的有点相似但是D7000相比D90有着非常大的升级,该机背部和顶盖采用了坚固的镁合金材质。

虽然相机手柄和前脸并不是金属板,但是却几乎被橡胶蒙皮覆盖,非常的上档次。

当手握住该机时,绝大部分和皮肤接触的地方,不是橡胶蒙皮就是实实在在的镁合金,这非常明显的提升了相机的握持手感!

图为:

尼康.D7000

图为:

尼康.D7000热靴

 

双卡槽,并且可以自定义功能

 

笔者经常使用的是:

第一张卡JPEG,第二张卡RAW

 

隐蔽的对焦模式按键

 

和D300s非常相似的驱动模式拨盘

 

  虽然外形上和D90基本上一样,但是在机身细节上,尼康.D7000却暗藏玄机,就比如切换对焦方式和对焦点模式选择,如果您不看说明书,相信非常难以找到如何调整。

原因是,在以往不设按键的AF/MF拨杆上,该机有一个巧妙而隐蔽的按键,按住这里,旋转前后拨盘就能完成对焦模式和对焦区域的选择。

下面我们来看看该机新加入的特色功能。

节选自:

画质与操控的完美结合尼康.D7000试用 作者:

陈帅

外观性能第2段   

   D7000来了,这是一台四位数的7字头产品,其定位介于D300s和D90之间,而非大家猜测的D95或是D800。

这个机型的推出让人对尼康.的新机编号似乎有了点头绪。

从D3100到D5000、再到D7000,APS-C画幅的产品线似乎都要以四位数来命名。

尼康.D7000

      而且不经意间,尼康.和佳能在这一级别的产品定位已然倒了一个次序。

原来佳能的EOS50D略高于尼康.D90,如今,尼康.推出的D7000似乎可以和EOS50D处于同一地位,但是,EOS50D的后继机EOS60D却似乎将定位略微下降一点。

这样一来,两个品牌的新品定位高低就倒了过来,依然形成一个错位竞争的局面(因为D7000的材质、价格上都略高,而EOS60D的材质、外观设计和价格都较低,两机的定位高低次序非常明显,并不是直接的竞争对手)。

 

尼康.D7000 

       作者不妨做个大胆的猜想:

在重新整理编号以后,尼康.数码单反中个位数产品依然承担着旗舰使命,而两位数产品则可能暂时空缺或留给将来的高端全幅数码单反,三位数产品归于普及型全幅数码单反,四位数产品属于APS-C画幅专用。

如此洗牌,也是随着感光芯片技术的成熟,其战略重心由APS-C画幅转为全画幅的必然。

相比之下,佳能由于自产感光芯片,需要覆盖面更多中低端市场,所以接手尼康.APS-C画幅系列的定位(过去尼康.在APS-C画幅上的四级产品线明显多过佳能)。

日本厂家间的竞争并不像其他国家那么你死我活,而是在协商中共同发展,这一点,确实值得国人思考!

    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D90、D7000和D300的对比,看看D7000到底是怎样的一款机器。

    应该说,D7000和D90及D300本不属于同一档次的产品,但因为尼康.产品线的调整,我们却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些问题:

D7000相比D90到底高了多少?

D300比D7000又强在哪里呢?

今天,我们找来D90、D7000和D300(D300s和D300的区别在于视频,画质上没有本质区别)从外观到成像进行一个对比。

尼康.D90/D7000/D300外观对比——正面,点击查看大图

      我们知道,尼康.属于在技术标准上勇于尝试(数码相机的APS-C画幅的确定、色彩空间标准的确定、高清功能在数码单反上的运用等,都是尼康.及其合作伙伴引导的),但在相机新功能上略显保守的厂家,所以我们不容易在尼康.机身上看到新潮和时尚,也不容易看到像其他厂家那种在像素或一些表面参数上动不动拿出很高的指标。

但尼康.产品技术成熟稳定,较适应恶劣环境,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宇航局等单位一直对其产品信赖有加的原因。

  

D7000的镁合金外壳

 

D300镁合金外壳

     在机身用料上,D7000选择了镁合金外壳,不过,D7000的金属外壳和D300系列及D3系列有区别。

D300及D3系列采用的是金属全包围结构,而D7000采用了金属半包围结构。

其前脸等不经常磕碰和受力的部位依然选择了塑料。

此外,D90采用全塑料机身,虽然我们也在雨中安全的使用过它,但并不敢将其拿出来长时间拍摄,所以在恶劣环境下使用颇受限制(虽然理论上在这类环境应使用雨罩等附件,但现实生活中,不但购买它们的人少得可怜,而且随时带身上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实际上,D7000和竞争对手相比,镁合金包围的范围已经大很多了。

 

三款机器正面设计上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手柄旁的功能键位置。

(左为D90,中为D7000,右为D300),前两者更加接近

    寄托了尼康.众多期望的D7000,在外观设计上脱胎于D90,又很好的结合了D300的设计,可谓承上启下,创新颇多。

从正面看,D7000的体积大小和D90相仿,正面的按键布局也和D90极其相似。

而D300正前方的遥控端子接口和预览键等也昭告着它高“人”一等的定位。

另外,D7000的红色倒三角形标识上也有所不同。

 

三款机器正面右侧的设计,D7000和D90比较接近。

(左为D90,中为D7000,右为D300),前两者更加接近

     D7000和D300一样都装备有光圈耦合杆(上图红圈所示),可以支持手动镜头进行自动曝光。

D90没用,所以不支持手动镜头,但是在D90卡口左下(红圈所示)也有一个杆,这个是用于感知镜头光圈环是否锁定的装置,这在高端机上则没有。

   从机顶上我们更能看到三款相机的不同之处。

尼康.D90/D7000/D300外观对比——机顶,点击查看大图 

   首先,三款相机的机顶闪光灯的形状有所不同,D90的开口最大,而D7000和D300都是在靠近闪光灯热靴的地方开口的。

三机内置闪光灯弹起高度也有所不同。

 

三款相机的内置闪光灯弹起高度不一样,D300的略高,D90略低,D7000居中

     其次,三款单反的左肩设计都不一样。

D300是按照高端和旗舰系列的设计,又3个功能和底部的可锁定拨盘组合而成。

而D7000的左肩转盘设计独特,它不像D90那样是简单的转盘,也不像D300系列那样复杂,而是巧妙的结合了两者之长,在简单的转盘下增添了需要按释放钮才能拨动的第2层转盘,既具备了中低端机型的快捷方便,又有高端机型的专业性操作方式。

 

尼康.D90、D7000、D300左肩设计

 

D7000的左肩拨盘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这个第2层拨盘里,D7000的选项虽然基本和D300相同,但依然增加了一个Q键(静音拍摄)。

我们只要选择该模式,相机在拍摄时就会以非常轻、非常小的声音打开反光板,而放下反光板的时机则由我们自己决定(手指松开快门按键反光板落下),所以很适合一些需要安静和减小相机震动的拍摄场合,比如剧院、会议等。

 

尼康.D90、D7000、D300右肩设计

(下方的为D300,左上方的是D90,右上方的是D7000)

    从右肩来看,D7000在快门键后门保留了和D90一样的两个功能键,但是没有像D90那样的AF和连拍功能键。

而且,D7000还和D300一样,在液晶屏的右下角保留了成像平面的基准线,连肩带的环扣也和D300的位置设计得一模一样。

   从机背来看,三款产品都采用了3英寸92万像素LCD。

但从我们手里的样机来看,D300系列和D90的显示色彩偏冷,而D7000色彩相对偏暖一些。

尼康.D90/D7000/D300外观对比——背面,点击查看大图

   在背部的按键设计上,D7000可以说是D90和D300的结合,LCD左侧参考了D300的设计,右侧则参考了D90的设计。

同时一些功能和按键设计也借鉴了其他级别的产品,比如D7000采用D3100的LV实时取景拨杆代替了D90的LV键。

三款机器机背LCD左侧的按键更接近于D300的安排,将回放键和D300一样提到了删除键左侧,使“回放-删除”操作时手指更方便。

LCD左侧就少了OK键

(左为D90,中为D7000,右为D300)

三款机器机背LCD右侧的按键布局更接近D90

(左为D90,中为D7000,右为D300)

      LCD右侧的区域是三款相机差别比较大的地方。

D7000的后拨盘旁边多了一个麦克风孔,视频拍摄的实时取景进行了独立设计。

只要按下中心的红色按钮就可以开启视频功能,而实时取景拍摄则是通过拨杆来切换。

 

D90、D700、D300s和全画幅的取景器视野范围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D7000的光学取景器采用了和D300(s)一样倍率的100%取景器,显然比D90要强大得多。

而且该机装备有光圈耦合杆,可以支持手动镜头进行自动曝光(和D300系列一样)。

     很多人在第一次使用D7000的时候,怎么都找不到这个机器的对焦模式切换方法。

其实是D7000做了一个比较大的调整。

答案在机身侧面的AF/M键处。

 

 

     D7000取消了像D300那样的M/S/C模式,但是在拨杆的中央设置了一个按键。

我们只要按下该按钮再拨后控制轮,就可以方便的调整对焦模式(可选择AF-A/AF-S/AF-C),如果拨动前拨轮,则可以选择自动对焦区域或者点对焦(D300系列对焦点选择键在机身后右下角)。

虽然调整过后让用户一开始不知道如何下手,但是习惯之后就会发现左右手的配合远远比原来D90那种单手操作来得方便和舒服。

 

尼康.D90/D7000/D300外观对比——接口,点击查看大图

        在存储卡方面,D90为单SD卡设计,D300是单CF卡,同时其卡盖有专门的锁定开关(D300s为CF和SD双卡卡槽设计),D7000则选择了SD双卡卡槽。

D7000采用了双SD卡存储

 

尼康.D90/D7000/D300外观对比——底部,

(左为D90,中为D7000,右为D300)点击查看大图

      三款机器的底部也有所不同。

D7000和D300一样都有专门的手柄接口,而D90的手柄接口是在电池仓里,需要卸下电池仓盖才能使用,由此可见D7000在拓展附件上还是接近高端机的设计。

 

尼康.D90/D7000/D300电源对比

(左为D7000,中为D90,右为D300)点击查看大图

      D7000的电池容量为1900mAh,而D300和D90的电池容量仅为1500mAh。

因此,在续航能力上,D7000遥遥领先,官方标称可拍摄1050张。

 

三款机器数据线接口对比,D7000和D90一样也有专门的GPS接口,取消了电源接口(左为D90,中为D7000,右为D300)

 

外观性能第3段    

     尼康.D7000拥有1600万有效像素;全新39点自动对焦系统和一块全新的CMOS感光元件,和前不久刚推出的宾得K5采用的是同一块CMOS感光元件。

小编正好手头有一台宾得K5,于是乎就带着两台机器去了次外滩。

 

 

     D7000和D90在拍摄模式拨盘上也截然不同,虽然从质感上来看两个都是塑料拨盘。

但是,经过比较后可以发现,操作上D90显得比较入门了。

尼康.D7000采用双层拨盘设计,上层是拍摄模式的选择,直接转动拨盘就可选择。

下层是选择单次拍摄;低速连拍;高速连拍;静音拍摄;定时拍摄等选项,但是和上层稍有不同的是,在选择之前需要按下拨盘旁的安全锁才可以调节。

 

尼康.D7000的快门键换成了亚光黑,显得更有质感。

 

尼康.D7000在机身大小上和前作D90相差不大,所以在手感上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在镜头左侧有一个拨杆,是用来控制对焦方式和对焦点个数的。

小编认为在实际使用中也能派上用处。

在拍摄过程中想要切换对焦方式了,可以直接在取景器中设置和查看,快速又方便。

 

菜单操控第1段   

      尼康.D7000在操作界面上没有大刀阔斧的改变,依然沿用尼康.D90的操作菜单和操作界面。

但是,按键大小倒是比D90大了一圈,然后将回放键从左边一排移动至删除键的旁边。

 

      尼康.D7000在对焦方式和对焦点的调节上有了十足的进步。

下图是D7000对焦杆的特写,原理和D90大致相同,一根拨杆,AF和M两种对焦方式的选择。

然后,D7000又在拨杆中间加入一个按键,按下它然后搭配机身前后两个转盘可以实现对焦方式和对焦点的选择,并且会显示在取景器中,这样为拍摄提供了更多便利。

 

镜头性能第1段    

     在各家产品中,尼康.数码单反的对焦速度可能不是最快的,但却相对精准,而且它即使在暗光下也能合焦。

D7000的对焦系统也是采用了居于D300和D90之间的配置——全新的39点对焦系统,而且中央有9个点是十字形对焦点。

对焦速度和准确性上和D300相差不大,但D90那11点对焦系统显然无法与之相比。

 

D7000的39点对焦点分布情况

     由于焦点分布区域比较广,在焦点的选择上比较灵活。

在实用中我们并没感觉到和D300系列对焦系统的本质区别,在光线条件好的时候D7000的对焦准确快速,在光线很弱的时候,非十字形的对焦点对焦能力会比中央9点弱一点。

 

D7000的对焦模式切换 

      要再次提醒的是D7000的对焦模式和对焦点的切换方式是通过机身左侧的按键和拨杆来实现——按下中央的按钮+前控制轮,可以调整对焦区域(单点对焦或者自动区域),如果拨动后拨轮,则可以选择对焦伺服模式(可选择AF-A/AF-S/AF-C)(如上图所示)。

 

D7000的实时取景AF模式

       此外,D7000支持实时取景的AF。

在这一模式下,相机也支持“单次伺服AF”和“全时伺服AF”。

单次伺服AF在拍摄时半按快门实现一次自动对焦,焦距变化或者焦点变化时相机不会调整对焦。

而如果是全时伺服AF,在拍摄对象的距离变化时,相机会自动调整焦点来适应,保持拍摄主体的清晰。

      全时伺服AF结合脸部识别和追踪对焦等对焦模式,可以很好的追踪拍摄主体,适合拍摄动画。

对焦速度上虽然比光学取景的时候略慢,但是在同类功能中D7000的实时取景的自动对焦速度绝不输于其他对手。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在实时取景和拍摄动画时D7000的自动对焦的表现吧。

 

ISO感光度第1段    

  尼康.D7000具备全新的传感器和EXPEED2处理器,由于我们对于这两者的组合没有任何参考依据,所以一直以来对于D7000的画质,大家也都没有定论,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室对比来看看尼康.D7000的画质水平到底如何!

 

图为:

感光度测试截图区域示意

尼康.D7000感光度测试

  尼康.D7000在感光度上的一个进步是它真正支持了非扩展所得的ISO100,这在拍摄室外风景以及进行夜景长时间曝光的时候能提供很好的画质。

而除了低感光度画质出色以外,在高ISO下D7000也能超过前辈D90。

具体来说,即便到了ISO800,相机的噪点都不是很明显,而ISO1600和ISO3200在不开降噪时都基本属于可用范围。

直到ISO6400以后,D7000的画面才出现明显的画质下降。

总体来说尼康.D7000在控噪方面非常的强悍。

ISO感光度第2段    

      由于D7000的像素密度大幅度增加,因此,我们认为D7000的高感表现能够和D300/D90表现一致就是一种胜利。

现在,我们拍摄了这三款机器各级感光度的对比图,并进行了100%截图。

拍摄使用手动曝光,让三款机身的曝光值保持一致。

三款机身的所有降噪设置都关闭。

原图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几款机器低感下的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D300和D90的ISO100都是扩展而来,也就是通过机内算法得到的,而D7000才是真正从ISO100开始的低感。

      我们可以看到,在低感的时候,三者的画面看起来都非常干净,D7000的色彩饱和浓郁,画面细腻。

ISO400的时候有轻微噪点,但是画质仍不失细腻。

在ISO400及以下,三款机器看不出明显差别。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三款机器在ISO800及以上的各级高感的对比。

 

      应该说,ISO800时三机的画面噪点都还是比较轻微的,但是相比之下,D300的画面明显要细腻一些,其次是D7000,而D90表现稍差。

这种差距在更高的感光度时更加明显。

也就是说,在噪点控制上,D300最好,D7000次之,最后是D90。

但是考虑到D7000像素的增加肯定会拖累其高感表现,而新的EXPEED2图像处理引擎和新的芯片技术很好地缓解了此问题,所以D7000在像素密度比D90高很多的情况下,能够将噪点控制得比D90更好,这已经是一种胜利。

大致看来,D7000的高感比D90好了一挡,也就是D7000在ISO1600时的表现和D90的ISO800相当。

      一直以来,许多摄影爱好者对数码相机的画质评价都是以像素和高感噪点控制能力为中心,其实,一台数码相机的成像质量如何,应该以画面层次、色彩后期能力及各感光度下的噪点、色斑控制水平等项综合评分。

因为我们平时很少用到ISO800以上的高感,而画面层次和色彩后期调节能力却是张张照片都逃不过的,所以欧洲一些权威测试机构甚至将画面层次和色彩后期调节能力的表现看得比高感更为重要(一著名记者就曾问我:

为什么某品牌相机拍摄的画面看起来噪点很少,但稍微后期调整情况就大为恶化。

其实答案就在于此)。

  

ISO12800和ISO25600

      D7000的ISO12800和ISO25600看起来只能作为一个技术数据,实际意义不大,而其可用的最好高感应该是ISO1600,ISO3200慎用。

 

ISO 100-400感光度对比 

节选自:

长风破浪的“7”士!

尼康.中端力作D7000评测

ISO感光度第3段     相关产品:

尼康.D7000

      首先我们来看常规感光度的画质表现,下面是一族ISO800-6400的样张,所有的图片均可点击放大查看大图。

 

NikonD7000ISO800

 

NikonD7000ISO1600

 

NikonD7000ISO3200

 

NikonD7000ISO6400

      上面四幅样张还不是全尺寸的原图,但是从这些图片上我们可以基本了解到D7000的高感画质水平,可以说是即使是6400也是相当惊人的。

 

       然后是第二组扩展感光度的测试,我们没有下载D7000ISO800以下的样张,相信大家也知道ISO800以下的图片已经没有看的必要的了,这些图片仍然可以点击放大查看大图。

 

NikonD7000ISO8000

 NikonD7000ISO10000 

NikonD7000ISO12800 

NikonD7000ISO25600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扩展的ISO如果按照缩小的尺寸来看,可能ISO10000都是完全可用的,不过查看大图的话还是会发现从ISO8000开始画面整体都开始有因为降噪而导致的细节丢失,这是相当尼康.式的一种控噪方式,即最大程度的保证画面的纯净度而牺牲细小的画面细节。

 

     然后再来是第三组图片,这组图片有最原始的尺寸,如果各位点击新窗口查看原图的还需要耐心等待图片下载,这组图片使用了拍摄者自定义的白平衡,和前面的样张会略有不同,我们还是选取了ISO800-25600这个范围内的样张。

 

NikonD7000ISO800 

NikonD7000ISO1600 

NikonD7000ISO3200 

NikonD7000ISO6400

     考虑到毕竟是APS-C规格尺寸的传感器,在完全尺寸的原始样张下毕竟是不可能去和全副的相机比的。

     看完了上面这三组ISO测试,相信各位也对D7000的感光度表现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不少海外的网友甚至感觉这些测试“不太真实”,因为D7000的表现超乎了自己的想象,用他们的话来说“简直太假了”。

      那么最后再来看几张使用D7000拍摄的样张,也都有原始尺寸的图片可以查看,在图片下面会给出拍摄的具体数据,各位也可以将图片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上使用ACDsee之类的图片浏览软件来查看拍摄的Exif信息。

      真机评测方面我们会尽快争取更早拿到产品,届时将会向各位做一个深度的分析评测,还请各位期待。

 

ISO感光度第4段     相关产品:

尼康.D7000

      尼康.D7000的高感降噪得到了提升,大家可以看上面四幅对比照片。

尼康.D7000用ISO100-12800拍摄的色卡照片,截取100%原图,在ISO3200以下画面纯净,毫无颗粒感可言。

将ISO升至6400情况下,画面开始出现噪点,但是放大后的画面细节依旧保持的很好,边缘线干净清晰。

ISO12800的画面,较6400画质没有过大的下降,噪点有扩大,杂色稍有冒头,但是整体来说,还是在接受范围以内,毕竟这是ISO12800。

 

      最后来看D7000用到ISO25600。

整张画面同样放大至100%,细节损失较严重,噪点明显可见。

在这情况下几乎无法正常使用那么高ISO来拍摄照片了。

       不过整体来看尼康.D7000的感光度我们不难发现,较前作D90的基础上D7000的高感有显著进步,在日常使用中,ISO6400以下都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无论电脑里还是冲印成7寸左右的照片,都不会有太大影响。

而在极端情况下可供使用的最高ISO也有25600,以应急用。

 

人物样张第1段    

      本次试拍使用的是尼康.AF-SDX尼克尔18-105mmf/3.5-5.6GEDVR套机镜头,接下来请看样张的表现。

 

焦距:

98mm 光圈:

f/5.6 ISO感光度:

160  

曝光时间:

10/2000 曝光补偿:

0EV 白平衡:

自动 

焦距:

48mm 光圈:

f/5.6 ISO感光度:

160  

曝光时间:

10/3200 曝光补偿:

0EV 白平衡:

自动 

焦距:

32mm 光圈:

f/5.6 ISO感光度:

160  

曝光时间:

10/6400 曝光补偿:

0EV 白平衡:

自动 

焦距:

92mm 光圈:

f/5.6 ISO感光度:

160  

曝光时间:

10/4000 曝光补偿:

0EV 白平衡:

自动 

       得益于D7000的39点对焦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可以非常方便快速的进行对焦,避免了错过精彩的镜头。

 

 焦距:

98mm 光圈:

f/5.6 ISO感光度:

160  

曝光时间:

10/2000 曝光补偿:

0EV 白平衡:

自动 

焦距:

105mm 光圈:

f/5.6 ISO感光度:

160  

曝光时间:

10/3200 曝光补偿:

0EV 白平衡:

自动 

焦距:

105mm 光圈:

f/5.6 ISO感光度:

160  

曝光时间:

10/4000 曝光补偿:

0EV 白平衡:

自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