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0484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docx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docx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儿科学

2015年06月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

(中医儿科学)

姓名科别考试日期2015年06月日

一、选择题(答案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0题,总共20分)

1、患儿6个月,每闻声响则惊哭不安,其病位在(C)

A、肺B、脾C、心D、肝E、肾

2、孕妇遭受不利因素影响,如物理、药物、感染、劳累、营养缺乏等伤害,造成流产、死胎或先天畸形等,最易发生于孕后周。

(B)

A、8B、12C、16D、20E、24

3、按公式计算,3岁小儿的身长应为cm。

(D)

A、70B、80C、84D、91E、96

4、前囟关闭的时间为个月。

(D)

A、2~4B、4~6C、6~12D、12~18E、18~24

5、小儿出齐乳牙的时间在个月(D)

A、8~12B、12~18C、18~24D、24~30E、30~36

6、按公式计算,正常4岁小儿的收缩压是mmHg。

(A)

A、88B、95C、100D、105E、110

7、4~7岁小儿每分钟呼吸次数约为(E)

A、45~40B、40~35C、35~30D、30~25E、25~20

8、正常小儿多少个月时能独立行走(B)

A、10B、12C、18D、24E、36

9、小儿发生烈性传染病的病邪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E)

A、风热B、风寒C、湿热D、燥邪E、疫疠

10、小儿易产生感冒、咳喘,原因主要是(B)

A、脾常不足B、肺脏娇嫩C、肾常虚D、稚阳未充E、稚阴未长

11、小儿易患五迟、五软、解颅、遗尿等病,原因主要是(C)

A、肺脏娇嫩B、脾常不足C、肾常虚D、稚阴稚阳E、纯阳之体

12、小儿易患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传染病,邪从(B)

A、口入B、鼻入C、皮毛入D、耳入E、眼入

13、儿科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首推(A)

A、肺系病证B、心系病症C、肝系病症D、脾系病症E、肾系病症

14、诊断小儿疾病,尤为重要的是(D)

A、按诊B、脉诊C、问诊D、望诊E、闻诊

15、腹部膨大,肢体瘦弱,发稀,额上青筋显现,多为(C)

A、积滞B、泄泻C、疳积D、厌食E、五迟

16、猩红热的舌象为(E)

A、地图舌B、红绛舌C、霉酱舌D、镜面舌E、草莓舌

17、看指纹的适用年龄为(B)

A、1岁以内B、3岁以内C、1~3岁D、1~6岁E、3~6岁

18、百日咳咳嗽的特点为(B)

A、咳声清扬,伴流清涕B、咳嗽阵作,并有回声C、咳声重浊,痰稠色黄D、咳声嘶哑,如犬吠样E、干咳无痰,口鼻干燥

19、舌红无苔,在下述哪种情况下为正常(A)

A、新生儿舌象B、乳婴儿舌象C、幼儿舌象D、啼哭后舌象E、进食后舌象

20、时时用舌舔口唇,以致口唇四周灰暗或有脱屑、作痒,称舔舌,多因(B)

A、宿食积滞B、脾经伏热C、肝肾阴虚D、痰热内扰E、感受外邪

21、患儿,5岁,发热1~2天,两颊粘膜有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红晕,其诊断是(B)

A、口疮B、麻疹C、鹅口疮D、痄腮E、发颐

22、患儿,1岁,大便呈果酱色,伴阵发性哭吵,其诊断是(E)

A、痢疾B、食积C、肠炎D、虫积E、肠套叠

23、捏脊疗法通过对督脉与膀胱经捏拿,达到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

常用于治疗

(A)

A、疳证、婴儿泄泻B、咳嗽、哮喘C、五迟、五软D、心悸、怔忡E、遗尿、尿频

24、刺四缝疗法,常用于治疗(D)

A、婴儿泄泻B、呕吐C、腹痛D、疳证E、积滞

25、小儿中药用量,乳婴儿应为成人量的(B)

A、1/6B、1/3~1/2C、1/2D、1/2~2/3E、等量

26、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何种病毒最易致胎儿畸形(B)

A、麻疹病毒B、风疹病毒C、柯萨奇病毒D、埃可病毒E、腺病毒

27、下列关于大黄法祛除胎毒的用法中不正确的是(E)

A、用生大黄B、只可略煮C、胎粪通下后停服D、用生大黄E、用大量剂量麻黄

28、患儿,出生后4天,家长发现小儿两侧颊部各有一个垫状隆起,可活动,以下观点中正确的是(D)

A、影响吸乳,消毒后挑割B、影响吸乳,手术切除C、应予治疗,解毒消肿

D、有利吸乳,不予处理E、有利吸乳,但易感染

29、人工喂养4kg的婴儿,每日需喂鲜牛乳、加糖、加喂温开水的数量应为(A)

A、440ml、24g、160mlB、560ml、28g、240mlC、560ml、45g、80mlD、600ml、30g、200mlE、600ml、48g、300ml

30、在下列情况中,母亲仍应哺乳的是(A)

A、乳汁数量少B、患有传染病C、重症心脏病D、重症肾脏病E、身体过弱

31、患儿,6个月,近来出现夜间哭闹,多汗,精神烦躁等症状,头枕处头发变稀,此时应首先添加的是(C)

A、蛋黄B、肝泥C、鱼肝油制剂D、鱼泥E、动物血制品

32、患儿,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近日来大便次数增多,量多质稀,味酸臭,夹有食物残渣,一般情况可,小便无明显减少。

以下处理方法中恰当的是(C)

A、禁食不禁水B、继续原法喂养C、暂停添加辅食D、静脉补液并予抗病毒药E、静脉补液并予抗菌药物

33、重度硬肿症肛—腋温差是(C)

A、正值B、0或正值C、负值D、0E、正值或负值

34、患儿,出生12天,气息微弱,哭声低怯,肌肤板硬而肿,范围波及全身,皮肤暗红,若用复温法治疗,应先置于(D)

A、28℃暖箱B、30℃暖箱C、24℃~26℃室温D、26℃~28℃室温E、30℃室温

35、患儿,出生6天,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反应极差,气息微弱哭声低怯,吸吮困难,面色苍白,肌肤板硬而肿,范围>50%,皮肤暗红,尿少。

唇舌色淡,指纹淡红不显。

用复温法治疗,要求达到正常体温的时间是(D)

A、3小时B、5~6小时C、6~10小时D、12~24小时E、24小时以上

36、胎黄,伴肝脏进行性肿大,大便灰白,黄疸逐渐加深,多为(E)

A、败血症B、溶血性黄疸C、生理性黄疸D、新生儿肝炎E、先天性胆道闭锁

37、患儿,出生23天,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烦躁啼哭,口渴唇干,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可选用的静脉治疗中成药是(E)

A、黄芪注射液B、丹参注射液C、生脉注射液D、参附注射液E、茵栀黄注射液

38、小儿肺炎喘嗽与咳嗽的鉴别要点是(B)

A、咳嗽剧烈B、气急鼻煽C、高热不退D、痰涎壅盛E、大便干结

39、泄泻的基本治疗原则是(D)

A、清肠化湿B、消食化积C、祛风散寒D、运脾化湿E、健脾化湿

40、患儿,5个月,体重6kg,泄泻半天,已泄稀水样便十几次,精神萎靡,皮肤干燥,弹性差,前囟及眼窝凹陷,啼哭泪少,小便少,诊断为泄泻,中度脱水。

今日静脉补液量应为

(C)

A、300mlB、360mlC、720mlD、960mlE、1200ml

41、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E)

A、健脾益气,滋生化源B、健运脾胃,益气养血C、补血养心,益气生血

D、滋养肝肾,益精生血E、培补脾肾,化生气血

42、临床诊断心肌炎,下列指标中最有意义的是(E)

A、感冒后出现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肢冷,多汗

B、血特异性IgM抗体阳性C、咽拭子分离到病毒D、血液中分离到病毒

E、血CK-MB升高

43、病毒性心肌炎心脏扩大及并发心力衰竭者,卧床休息时间至少为(C)

A、1个月B、1-3个月C、3-6个月D、6-12个月E、1年以上

44、患儿,5岁,胸闷胸痛,头晕乏力,心悸不适,脘痞痰多,时欲呕恶,舌质紫暗,苔白腻,脉结代。

治疗宜首选(E)

A、银翘散B、温胆汤C、清营汤D、炙甘草汤合生脉散E、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

45、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治疗原则是(A)

A、调和阴阳B、补益心肾C、滋肾平肝D、补益心脾E、清热化痰

46、多发性抽搐症治疗的基本法则是(C)

A、调和阴阳B、补益心肾C、滋肾平肝D、补益心脾E、平肝熄风

47、为尽快制止急惊风之惊厥发作,除新生儿外一般应首选(C)

A、水合氯醛保留灌肠B、苯巴比妥钠肌注C、地西泮缓慢静推D、甘露醇快速静注E、高张葡萄糖静注

48、朱砂在癫痫治疗中的适宜用量一般为(A)

A、每日0.5-1gB、每日0.5-3gC、每日0.5-1g,服药时间控制在1个月以内

D、每日0.5-3g,服药时间控制在一个月以内E、每日0.5-1g,服药时间控制在1年以内

49、患儿,5岁。

反复发热抽风4年,抽风每因外感诱发,初为高热惊厥,逐渐发展为低热抽搐,年发病2~3次,为明确诊断,辅助检查应首选(B)

A、脑电图B、CTC、MRID、脑脊液检查E、脑血流图

50、患儿,6岁,发病两周,轻度浮肿,小便黄赤短少,镜检血尿,舌质红,苔薄黄微腻,脉滑数。

其诊断是(B)

A、水肿,风水相搏证B、水肿、湿热内侵证C、水肿,阴虚邪恋证D、尿血,血热妄行证E、尿血,阴虚内热证

51、患儿,8岁,全身高度浮肿,下肢肿甚,按之深陷难起,面色晄白,神倦乏力,脘腹闷胀,大便溏,小便少,舌淡胖,苔白,脉沉细。

其治法是(E)

A、健脾益气,利水消肿B、温肾健脾,化气行水C、滋阴补肾,清热利湿

D、化湿泄浊,利气行水E、补益脾肺,宣肺利水

52、麻疹邪犯肺卫证与邪入肺胃证的鉴别,其重要依据是(D)

A、发热升高B、咳嗽加重C、烦躁加剧D、舌红苔黄E、疹点出现

53、患儿,1岁,突然发热,T37.8℃,伴咳嗽,流涕,纳差;1天后口腔硬腭、颊部黏膜出现疱疹,2天后出现米粒大小皮疹,以手、足、臀部为主,部分为疱疹,质地较硬,内有浑浊液体,周围绕有红晕。

其诊断是(D)

A、水痘B、风疹C、幼儿急疹D、手足口病E、猩红热

54、肠绦虫病理化检查中寻找是简便而可靠地诊断方法,且阳性率高。

(B)

A、绦虫卵B、绦虫节片C、囊尾蚴D、六钩蚴E、完整的虫体

55、患儿,10岁,持续高热2周,口唇潮红,草莓舌,发热4天后出现皮疹,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增多,心电图示ST段、T波异常,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其诊断是(C)

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病毒性心肌炎C、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D、上呼吸道感染E、猩红热

56、佝偻病常需与呆小病鉴别,在血生化方面,可资鉴别的是(D)

A、血钙B、血磷C、血碱性磷酸酶D、甲状腺素T4E、甲状旁腺素

57、患儿,3个月,居住南方城市,出生体重2500g,其母怀孕时曾出现腓肠肌痉挛,并有偏食习惯,近日患儿汗出较多,夜寐不宁,为预防本病,每日需补充维生素D(A)

A、400IUB、100IUC、600IUD、200IUE800IU

58、治疗小儿盗汗,可以采用以下外治法(AD)

A、龙骨、牡蛎粉外扑皮肤B、生葱、食盐炒热熨脐周C、丁香、肉桂粉敷脐

D、五倍子粉醋调敷脐E、白芥子粉面调敷背

59、惊风的临床症状可以归纳为(ACDE)

A、搐、搦B、强、急C、反、引D、颤、掣E、窜、视

60、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常证,病变以下列哪几脏为主(CDE)

A、肝B、心C、脾D、肺E、肾

61、尿频常见的病因病机为(BC)

A、外感风寒B、湿热下注C、脾肾气虚D、肺肾阴虚E、肺热壅盛

62、五软是指(ABCE)

A、头顶软B、手软C、足软D、腰软E、肌肉软

63、麻疹的基本治疗法则有(AD)

A、麻不厌透B、温散补托C、清热解毒D、清凉宣发E、早用养阴

64、夏季热的主要临床症状有(ABD)

A、长期发热B、口渴多饮C、食欲亢进D、汗闭多尿E、热甚惊惕

65、面呈青色,多主(ABCD)

A、惊风B、痛症C、瘀证D、寒症E、水饮

66、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常见于(ABCD)

A、新生儿溶血B、新生儿肝炎C、新生儿败血症D、先天性胆道梗塞

E、先天性巨结肠

67、小儿感冒常见兼夹证有(ACE)

A、夹痰B、夹热C、夹滞D、夹湿E、夹惊

68、泄泻的临床特点为(CD)

A、肛门灼热B、里急后重C、便下稀薄或如水样D、腹痛肠鸣E、大便次数增多

69、惊风的共同临床特征为(AB)

A、抽搐B、神昏C、惊悸D、痰涌E、反复发作

70、慢惊风病变之脏主要在(BCE)

A、心B、肝C、脾D、肺E、肾

71、遗尿的病因病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ABCE)

A、下元虚寒,肾气不足B、脾肺气虚,膀胱失约C、肝经湿热,疏泄太过

D、肝肾阴虚,虚火内生E、心肾失交,水火不济

72、水痘可出现下列变证(DE)

A、阳气外脱B、疮毒走黄C、水毒内闭D、邪热闭肺E、邪陷心肝

73、佝偻病的主要病因有(ABE)

A、胎养失宜B、日照不足C、感受外邪D、跌扑损伤E、乳食失调

74、小儿服汤剂的注意点(ABD)

A、1日量可分多次服入B、药物味苦可以适量加糖C、小儿拒服可以捏鼻灌入

D、无法口服可给直肠给药E、肺系疾病汤剂雾化吸入

75、婴儿添加辅食的原则是(CDE)

A、添加辅食同时给予断乳B、添加辅食同时增加喂乳C、添加辅食种类由少到多

D、添加辅食质地由稀到稠E、添加辅食性状由细到粗

76、以下关于小儿泄泻的论述中正确的有(ABCDE)

A、凡泄泻皆属湿B、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C、病重者易见伤阴、伤阳变证

D、暴注下迫属火E、水液澄清属寒

77、急惊风常见于下列哪些疾患(ABC)

A、高热惊厥B、急性中毒性脑病C、各种颅内感染D、长期腹泻E、颅脑发育不全

78、有关癫痫的说法,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BCE)

A、是一种发作性的神志异常的疾病B、脑电图常见异常C、可分为原发性癫痫和继发性癫痫D、癫痫发作停止后一年即可停药E、4岁以上年长儿较为多见

79、治疗蛲虫的方法有(BCDE)

A、内服槟榔煎剂B、内服驱虫粉C、百部煎液灌肠D、禁止小儿搔抓肛门

E、夜间在肛门口捉虫

80、感冒夹惊的病机是(BE)

A、气营两燔B、热扰肝经C、邪陷厥阴D、阴虚动风E、心神不宁

81、乳食积滞腹痛具有以下特点(ABDE)

A、发作前有伤食史B、脘腹胀满疼痛C、按之腹痛减轻D、吐后腹痛减轻

E、泻后腹痛减轻

82、急惊风针刺可选用的穴位有(ABCDE)

A、人中B、合谷C、太冲D、内关E、曲池

83、风疹具有以下临床特征(BCDE)

A、好发于春夏季节B、发热1天左右出疹C、疹点在2~3天消退D、很少见到气营证候E、疹退后无色素沉着

84、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有(AB)

A、清热解毒B、活血化瘀C、凉血止血D、消肿散结E、益气回阳

二、填空题

1、产妇分娩后半小时即可给小儿吸吮乳房,为了保证母乳喂养成功,必须坚持哺乳。

2、小儿舌常伸出口外,久不缩回,称为吐舌;舌反复伸出舐唇,旋即回缩,称为弄舌。

3、性早熟是指女孩8岁以前、男孩9岁以前,出现青春期特征即第二性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

4、口唇两侧发生溃疡者,称为燕口疮;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称为口糜。

5、望诊中望形态是指观察病儿的形体与动态。

6、小儿的生理特点可概括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7、辨别疳之有积无积,在于腹之满与不满,腹满者多有积滞。

8、风水相搏证的水肿先见于头面部部的原因是由于风性向上。

9、新生儿脐部红肿热痛流脓水者称为脐疮,脐部呈半球状或囊状突起者称为脐突。

10、口唇两侧发生溃疡者,称为燕口疮;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称为口糜。

三、判断题

1、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

(+)

2、指纹色泽呈红色为热证。

(-)

3、正常小儿前囟闭合时间是12~18个月(+)

4、幼儿应用汤药的用药总剂量宜掌握在成人量的1/6。

(-)

5、肺炎喘嗽的主要病机是肺气失宣。

(-)

6、慢惊风的病位在肝脾肾(+)

7、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水相搏证浮肿先见于头面部的原因是风性向上。

(+)

8、水痘分布,以头面,躯干部位较多。

(-)

9、从出生1个月后至1周岁为婴儿期。

(-)

10、小儿病证易驱康复的主要原因是小儿多外感疾病,且少情志因素的影响。

(+)

11、“肺脾不在补贵在运”的原则适用于小儿厌食的各种证候。

(—)

12、急惊风的治疗以清热、豁痰、镇惊、安神为基本法则。

(—)

13、风疹初起发热,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皮疹消退可见糠麸样脱屑,有色素斑痕。

(+)

14、蛲虫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肛门搔痒。

(+)

15、治疗猪带绦虫病时,应避免呕吐,以免自身感染,引起囊虫病。

(—)

16、紫癜发病常因外感风热时邪等因素,与先天肾精不足及后天脾虚等无关。

(—)

17、佝偻病以骨骼改变为主要证候,故预后不佳。

(+)

18、小儿12岁时,上下部量相等。

(—)

19、感冒夹惊的病机是邪陷厥阴。

(—)

20、麻疹为麻毒时邪所致,透疹时不可用温散补托之法。

(+)

21、水痘临床以发热、咳嗽、皮肤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疹、结痂为特征。

(+)

22、痄腮患儿年长者可并发睾丸肿痛。

(+)

23、年龄小的儿童不能自诉畏寒,可以从其依偎母怀,蜷缩而卧等姿态改变测知。

(—)

24、新生儿期是指出生后1个月内的小儿。

(-)

25、辨别疳之有积无积主要是看腹部有无鼓胀。

(+)

26、水痘若不注意护理,抓破感染可引起脓疱疮。

(—)

27、一般早产儿的黄疸出现得早,消退得迟。

(—)

四、名词解释。

1、马牙----------新生儿上颚中线和齿龈部位有散在黄白色、碎米大小隆起颗粒,称为“马牙”,属小儿特殊的生理状态,会于数周或数月自行消失,不可挑刮。

 

2、螳螂子----------新生儿两侧颊部各有一个脂肪垫隆起,称为“螳螂子”,属于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有助吮乳,不能挑割。

 

3、胎毒----------指胎中禀受之毒,主要指热毒。

 

4、水疝----------阴囊睾丸肿大不红,照之透红,为鞘膜积液之水疝。

 

5、狐疝----------阴囊肿物时大时小,上推可消,为小肠下坠之狐疝。

 

6、解颅----------囟门不能应期闭合,反而开大,头缝开解,称为解颅。

 

7、杨梅舌----------舌起粗大红刺,状如杨梅,称为杨梅舌。

 

8、燕口疮----------口疮发生于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

 

9、口糜----------口疮见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称口糜。

 

10、惊风八候----------即指搐,搦,颤,掣,反,引,窜,视。

以上八候出现,表示惊风已发作。

 

五、病案分析题。

1、王某,男,5岁。

主因突然高热抽搐就诊。

该患儿上午曾吃冰糕、黄瓜等物,继而出腹痛,未引起家长重视。

现患儿壮热烦躁,呕吐3次,均为胃内容物,呈喷射状。

腹痛腹泻,大便稀,夹脓血粘液,其味腥臭,已泻6次,伴惊厥抽搐,两目上视,颈项强直,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血常规:

白细胞18.8X109/L,中性粒细胞82%,淋巴细胞18%。

大便常规:

脓细胞满视野,红细胞满视野。

要求回答:

中医病证诊断、西医诊断、病因病机简析、治法、方药

答:

中医病证诊断:

急惊风;湿热疫毒。

西医诊断: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病因病机简析:

饮食不洁,湿热疫毒蕴结肠腑,痰热内伏,气机不利,郁而化火,痰火湿浊,蒙蔽心包,引动肝风。

治法:

清化湿热,解毒熄风。

方药:

黄连解毒汤加味。

黄芩、黄连、黄柏、山栀、钩藤、厚朴、白头翁、石决明、生大黄、秦皮

 

2、李某,女,8岁。

主因眼睑面部浮肿,尿少,尿血5天,加重2天而就诊。

伴咳嗽,咽痛,肢体酸楚,舌边尖红,苔白,脉浮。

查体:

皮肤光亮,按之凹陷即起。

血常规:

白细胞16.0X109/L,中性粒细胞82%,淋巴细胞18%。

尿常规:

镜下可见红细胞5-6个,白细胞10-15个,潜血+++,可见颗粒管型。

要求回答:

中医病证诊断、西医诊断、病因病机简析、治法、方药

答:

中医病证诊断:

水肿;风水相搏。

西医诊断:

急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病机简析:

感受风邪,侵犯肺经,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失职,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肌肤。

治法:

疏风利水。

方药: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麻黄、连翘、赤小豆、杏仁、桑白皮、车前子、生姜、大枣、防风、泽泻、小蓟、甘草

 

3、王某,男,7岁。

主因胸闷伴低热1周来诊,患儿缘于2周前感冒发烧,经治疗,流涕,咽痛减轻,体温在37.5℃左右,伴胸闷、心悸,经口服“阿莫西林”,“宝光消炎退热冲剂”仍未好转。

现患儿低热,胸闷长叹息,偶有胸痛,心悸气短,头晕,咽痛,咳嗽有痰,舌红苔薄白,脉结代。

查体:

T37.8℃,P108次/分,R25次/分。

心率108次/分,律不齐,可闻及3-5个早搏/分,第一心音低钝。

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室性早搏。

血化验:

柯萨奇病毒抗体阳性。

要求回答:

中医病证诊断,病因病机简析,治法,方药

答:

中医病证诊断:

病毒性心肌炎,邪毒犯心。

病因病机简析:

风热邪毒客于肺卫,邪毒入里侵及心脉,心失所养。

治法:

清热解毒,扶正养心。

方药:

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连翘、薄荷、豆豉、板蓝根、贯众、虎杖、玄参、生石膏、黄芩、山栀、丹参。

 

4、李某,男,8个月。

主因睡眠不安,易惊,多汗1月余来诊。

患儿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睡眠不安,夜间啼哭,纳食减少,家长未予重视,历经月余,症状逐渐加重。

查患儿面色少华,发稀枕秃,囟门约2.0cmX2.0cm大小,无牙齿萌出,方颅,胸廓无畸形,心肺听诊未见异常。

舌淡,苔薄,指纹紫滞于风关。

患儿足月顺产,混合喂养,以牛乳为主。

要求回答:

中医病证诊断,病因病机简析,治法,方药

答:

中医病证诊断: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脾虚肝旺。

病因病机简析:

喂养不当,乳食失调,脾气虚弱,肝木偏旺。

治法:

健脾平肝。

方药:

益脾镇惊散加减。

人参、白术、茯苓、龙齿、朱砂、钩藤、五味子、龙骨、竹叶、石决明、灯芯草、甘草

 

5、患儿,男,2岁。

腹泻3天。

患儿于3日前中午起病,开始出现呕吐、腹泻,不发热,不咳,不流涕,前日呕吐3次,均为胃内容物,泻下急迫,大便呈蛋花汤样,日行10余次,无腹痛,口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