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10357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docx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docx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医学影像学科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发展迅速,是一门独立而成熟的学科。

它的范围主要由放射影像学、超声影像学和核影像学三部分组成:

(1)放射影像学,包括传统的普通放射、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性放射学;

(2)超声影像学,包括B型超声、超声心动图、介入超声;(3)核影像学,包括γ照相、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PET)和介入核医学。

鉴于该学科住院医师日后从事的医疗工作侧重点不同,因此培训计划的特点既包括有共性部分,也包括个性的部分。

医学影像学科住院医师培养阶段为3年。

一、培训目标

强调受训者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训练观察和逻辑推理能力。

了解医学影像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建立较为完整的现代医学影像概念(包括影像诊断及其治疗)。

通过培训使受训者达到能独立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水平,能阅读外文书刊,并能够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科研工作,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献综述或病例报道。

并按时获得执业医师证书及上岗证。

二、培训方法

第一阶段(第1~12个月):

在学科内各专业组之间轮转。

放射影像专业:

放射影像技术1个月,放射影像诊断8个月(普放4个月、CT2个月、MRI2个月),超声影像3个月。

超声影像专业:

消化、泌尿系统超声4个月;妇产超声3个月;心脏超声3个月;血管超声1个月;浅表超声1个月。

核影像专业:

核影像技术和诊断5个月,核素治疗2个月,放射性药物、放射免疫及其它技术2个月,放射影像诊断2个月,超声影像诊断1个月。

第二阶段(第13~24月):

根据受训者和临床培训基地具体情况,安排继续在本专业轮转或到相关临床科室轮转。

放射影像专业:

介入3个月,超声1个月,核影像(包括PET/CT)2个月,相关临床科室(包括病理)轮转6个月:

外科专业(包括普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2个月,内科专业(包括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心内科、儿科)2个月,病理科2个月。

超声影像专业:

放射影像轮转5个月(CT、MRI为主,兼顾介入放射学,其中CT2.5个月,介入放射0.5个月,MRI2个月)。

核影像轮转2个月。

相关临床科室(包括病理)轮转5个月:

外科专业(包括普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2个月,内科专业(包括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内科、儿科)2个月,病理科1个月。

核影像专业:

放射影像诊断5个月,超声影像诊断1个月;相关临床科室(包括病理)轮转6个月:

外科专业1个月,内科专业(包括肿瘤科、心内科、内分泌)4个月,病理科1个月。

第三阶段(第25~36月):

依受训者将从事的专科按放射影像(含普通放射、CT、MRI、介入)、超声影像、核影像专业分别进行轮转。

放射影像专业:

普通放射2个月、CT4个月、MRI4个月、介入2个月。

超声影像专业:

消化、泌尿系统超声4个月;妇产超声3个月;心脏超声3个月;血管浅表超声1个月;介入超声1个月。

核影像专业:

PET/CT4个月;SPECT6个月;核素治疗2个月。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第1~12个月(第一阶段)

1.轮转目的

系统掌握和熟悉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初步掌握本学科所涉及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断和治疗原则。

了解这些专业组的日常工作程序、内容及涉及的相关临床知识。

2.基本要求

(1)放射影像科:

  掌握:

放射影像的基本理论,包括普通放射、CT和MRI的成像原理和检查方法。

放射影像诊断报告书的书写原则,并完成表1所列疾病、例数的报告书的书写,要求受训者每周至少书写诊断报告书50份。

  熟悉:

放射影像的观察和分析方法及其诊断原则,了解放射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限度。

  了解:

X线投照、CT和MRI检查操作方法。

学习病种及病例要求

系统(检查技术)

病种/操作名称

例(次)数(≥)

神经系统(以CT和MRI为主)

脑出血

15

脑梗死

15

脑肿瘤

15

脑外伤

15

呼吸循环系统(以平片和CT为主)

肺结核

25

肺肿瘤

15

支气管扩张

10

肺炎

15

纵隔肿瘤

5

胸腔积液

15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2

心包积液

5

消化、泌尿系统(以CT和MRI为主)

肝肿瘤

15

肝硬化

5

胰腺炎

10

胰腺肿瘤

10

胆系肿瘤

10

肾肿瘤

10

肾上腺肿瘤

前列腺病变

5

5

膀胱肿瘤

10

卵巢、子宫肿瘤

10

消化道肿瘤(造影检查)

10

消化道溃疡(造影检查)

10

骨关节系统(以平片为主)

骨折

20

骨肿瘤

10

感染

10

脊柱、关节疾病

40

注:

规定的病种和数量根据所在地区和医院可以有所调整,但总数和病种数量不应减少。

(2)超声影像科

  掌握:

系统掌握和熟悉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初步掌握本学科所涉及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断和治疗原则及基本技能,为进一步高效率的轮转和深化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熟悉:

超声诊断的步骤、图像分析方法,包括检查前准备、操作程序和手法及基本切面、观察内容和指标、分析及诊断原则。

  学习和熟悉超声图像资料的记录方法,能基本正确书写诊断报告书,并完成下表所列疾病、例数的报告书的书写。

学习病种及病例要求:

系统

疾病/操作名称

例数(≥)

消化系统

肝硬化,脂肪肝,肝囊肿,肝脓肿,肝血管瘤,肝细胞癌,

胆囊结石,胆管结石,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癌,胆囊增生性疾病

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脾肿大,脾占位性病变

(肝炎)

各20

各20

各10

各10

泌尿系统

先天性肾发育异常(异位肾、融合肾、肾缺如),

肾积水,肾囊肿,肾结石,肾癌

肾盂癌,输尿管肿瘤,肾炎

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积水,

膀胱残尿测定,膀胱结石,膀胱憩室,膀胱肿瘤

各2

各10

各2

各10

各10

产科与生殖系统

正常早孕、中孕和晚孕,异位妊娠,流产,前置胎盘,羊水过多、过少

先天性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癌,卵巢囊肿、肿瘤(常见类型),盆腔炎性肿块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前列腺炎,睾丸肿瘤(常见类型)

各5

各5

各5

心血管系统

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风湿性瓣膜病,扩张型、肥厚型心肌病,心包积液

颈动脉、椎动脉和四肢动脉硬化性闭塞,下腔静脉和四肢静脉血栓

各5

各2

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肿(单纯性、弥漫性、结节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

甲状旁腺增生,甲状旁腺腺瘤,甲状腺功能减退

肾上腺腺瘤,嗜铬细胞瘤

各10

各2

各2

其他

乳腺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乳腺癌

腮腺囊肿,腮腺混合瘤,腮腺癌

各5

各5

注:

规定的病种和数量根据所在地区和医院可以有所调整,但总数和病种数量不应减少

(3)核影像科

  ①初步掌握显像设备的原理及其操作(PET/CT、SPECT/CT、SPECT或γ相机)。

初步掌握正电子药物生产的原理和核素发生器的原理,了解常用放射性药物的标记。

  ②熟悉辐射防护基本原则和内、外防护的具体措施。

  ③初步掌握131碘吸碘率测定的原理、操作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肾图的原理、操作,初步掌握常见图形的分析。

  ④了解体外标记免疫分析的原理和进展、体外放射分析的基本类型和基本操作技术。

  ⑤在核素显像方面,要求初步掌握脑血流显像、心肌灌注显像、肺灌注显像、甲状腺显像、甲状旁腺显像,以及全身骨显像的原理、方法、临床应用及其图像分析。

掌握肿瘤核素显像,特别是FDGPET/CT显像的原理、方法及临床价值。

  ⑥初步掌握核素治疗的机理,各种治疗用核素的特点。

初步掌握常131碘治疗甲亢的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能够正确估算给药剂量。

  ⑦掌握核素防护基本原则。

⑧完成表3所列的技术操作和报告书的书写例次。

基本技能要求:

疾病/操作名称

例(次)数(≥)

实际演示射线防护原则

5次

核素发生器淋洗药物操作

5次

示踪剂的标记

5次

131I吸碘率测定

15次

肾功能(肾图)测定及报告书写

15次

参与131I治疗甲亢计算剂量

参加体外分析实验(最好放免)

在指导下参加SPECT操作

甲状腺显像准备、采集、报告

10次

15次

20次

15例

骨显像准备、采集、报告

20例

静态心肌显像准备、采集、报告

10例

肿瘤FDG显像准备、采集、报告

15例

肺灌注显像准备、采集、报告

5例

脑血流灌注显像准备、采集、报告

5例

注:

规定的病种和数量根据所在地区和医院可以有所调整,但总数和病种数量不应减少。

(二)第13~24个月(第二阶段)

根据受训者和临床培训基地具体情况,安排继续在本专业轮转或到相关临床科室轮转。

1.培训目的

(1)拓展医学影像住院医师的知识范围,熟悉与医学影像领域相关的临床知识;明确医学影像在临床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价值和限度。

了解这些专业组的日常工作程序、内容;

(2)在初步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医学影像诊断中各种常见病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明确它们对这些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3)了解适于影像介入治疗和核医学治疗的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其所涵盖的各种治疗方法及应用价值。

2.基本要求

(1)介入科

熟悉介入放射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原则,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操作技术,各类介入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各类介入手术围手术期处理。

(2)内科及其相关科:

要求掌握常规问诊和物理检查技术,并熟悉下表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诊断要点,特别要掌握各种急救措施。

学习病种要求:

系统

病种

呼吸、循环系统

支气管扩张,细菌性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癌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包炎

消化、泌尿系统

内分泌系统

消化道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肿瘤(胃癌、结直肠癌),肝硬化,肝细胞癌,胰腺炎,胰腺癌

各种类型肾炎,肾衰,膀胱炎

各种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

骨关节系统

骨质疏松、骨代谢病、内分泌骨病

根据本专业日后工作,在选定的非指定科室(包括儿科、神经内科等)轮转学习(可选择某一科室)。

①儿科轮转学习:

要求了解小儿常见疾病特点,与成年人疾病表现的差异,并熟悉下表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和诊断要点。

学习病种要求:

系统

病种

中枢神经系统

颅内感染(脑膜炎、脑脓肿),颅内肿瘤(常见类型),锥体外系病变(肝豆状核变性)

呼吸、循环系统

小儿肺炎,小儿支气管扩张,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

消化、泌尿系统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常见类型),小儿急腹症(常见类型),肝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

②神经内科轮转学习:

要求熟悉神经科疾病的物理检查技术和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并熟悉下表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学习病种要求:

病种

病名

脑血管疾病

脑出血

脑梗死

脑萎缩

颅脑先天性发育异常

脑先天性发育异常(常见类型)

神经皮肤综合征(常见类型)

脑变性疾病

Alzheimer病

Parkinson病

脱髓鞘疾病

Wilson病

多发性硬化

(3)外科及其相关科:

要求掌握外科无菌操作技术,并熟悉表5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手术治疗类型和术式。

学习病种要求:

系统

病种

呼吸、循环系统

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乳腺癌,胸部外伤

二尖瓣换瓣术,主动脉瘤

消化、泌尿系统

胃癌,胃溃疡,结直肠癌,肠梗阻,胆囊炎和胆囊石,胆系肿瘤,肝细胞癌,胰腺炎,胰腺癌,脾外伤

肾肿瘤,肾外伤,肾上腺肿瘤,膀胱肿瘤

骨关节系统

骨折(手法复位,内固定),半月板撕裂,椎间盘脱出,发育不良及先天畸形,关节疾病,骨感染,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

根据本专业日后工作,在选定的非指定科室(包括妇产科、神经外科、耳鼻咽喉、)轮转学习(可选择某一科室)。

①妇产科轮转:

要求了解妇产科物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方法,并熟悉下表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和相关疾病的治疗手段。

学习病种要求:

科别

病种

产科

早孕,异位妊娠,胎儿畸形,胎盘异常,妊娠合并症(常见类型)

妇科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肿瘤(常见类型)卵巢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常见类型)

②神经外科轮转学习:

要求熟悉下表所列神经外科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学习病种要求:

病种

病名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

脑膜瘤

垂体瘤

转移瘤

颅脑外伤

脑挫裂伤

脑内血肿

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

颅内感染和寄生虫疾病

脑脓肿

脑囊虫病

脊髓疾病

椎管内肿瘤

脊髓外伤

③眼、耳、鼻、喉和口腔科轮转学习:

要求了解眼、耳、鼻、咽、喉和口腔科常规物理检查和内镜检查方法,并熟悉下表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求和治疗原则。

学习病种要求:

疾病

病名

眼和眼眶

炎性假瘤,视网膜母细胞瘤,泪腺肿瘤,眶内异物

耳部

先天性中、内耳发育畸形,中耳乳突炎,中耳癌,颞骨骨折

鼻和鼻窦

急、慢性鼻窦炎,鼻窦囊肿和息肉,鼻和鼻窦肿瘤(常见类型)

咽部

咽和咽旁脓肿,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咽癌

喉部

喉癌,喉外伤

口腔颌面部

牙源性囊肿,造釉细胞瘤,腮腺良、恶性肿瘤(常见类型)

(4)病理科:

了解和熟悉各类标本的处理技术,了解各类常见病(包括神经系统)的病理特点。

(三)第25~36月(第三阶段)

从事放射影像、超声影像和核影像的住院医师在本专业科室内进行专科培训。

1.培训目的

进一步巩固和充实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1)能够对本专业的国内外发展的最新动态有所了解。

(2)能够初步掌握本专业常见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对本专业治疗项目的指征、技术操作有一定的认识和实践经验。

(3)初步学习和了解本专业的科研方法,并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简单的科研工作。

2.基本要求

(1)放射影像(包括介入治疗)专业:

继续在本学科五个专业组(神经、胸部、腹部、骨关节和介入治疗组)内轮转,每一专业组培训时间为2~3个月。

要求如下:

①能够较深入了解和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技术的理论知识,特别是有关螺旋CT各种后处理功能、MRI各种检查序列的成像原理、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②要求熟悉有关影像检查和诊断的各种质控标准,以进一步提高影像检查和诊断水平。

③基本掌握对于不同系统、不同常见疾病影像检查方法的优选。

④要求初步熟悉表11(量化指标)中列出的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了解这些疾病的最佳影像检查方法。

⑤在本阶段培训期间,要求受训者独立完成消化道造影不低于100例。

⑥介入放射学方面,熟悉血管内介入治疗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的原则、器械、材料和基本操作步骤,并作为助手参与介入治疗手术的实施,掌握动脉穿刺插管技术(Seldinger技术),选择性动脉造影及穿刺活检等介入基本操作。

⑦要求完成下表中所列疾病、例数的报告书书写和技术操作。

学习病种和病例要求:

系统

疾病/操作

操作/独立报告次数(≥)

中枢神经系统(以CT和MRI检查为主)规程

脑瘤:

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转移瘤

各10例

脑血管病:

脑出血,脑梗死

各10例

颅脑外伤:

颅内血肿,脑挫裂伤

各10例

颅内感染:

脑脓肿,脑膜炎,脑囊虫病

各5例

脊柱和脊髓病变:

椎管狭窄,椎间盘脱出,椎管内肿瘤

各5例

中耳乳突病变:

急慢性炎症,胆脂瘤

各5例

鼻窦病变:

鼻窦炎,鼻窦肿瘤

各5例

眶内病变:

外伤,眶内肿瘤

各5例

呼吸和循环系统(以X线平片和CT检查为主,纵隔病变增加MRI检查)

胸膜病变:

胸腔积液,气胸和液气胸,胸膜粘连、肥厚和钙化

各5例

支气管病变:

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异物

各5例

肺炎:

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

各10例

肺脓肿

5例

肺结核:

Ⅰ~Ⅳ型肺结核病

各5例

纵隔肿瘤:

胸腺瘤,淋巴瘤,神经源性肿瘤

各5例

心脏和大血管病变:

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房间隔缺损,心包积液,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

消化、泌尿生殖系统(以消化道造影、CT和MRI检查为主)

急腹症(检查以腹部X线平片和CT为主要检查方法):

各5例

胃肠道穿孔,肠梗阻,腹部外伤,急性胰腺炎

各5例

胃肠道病变(以消化道造影检查为主):

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癌,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结直肠癌

各10例

肝胆胰肾病变(以CT和MRI检查为主):

肝细胞癌,肝海绵状血管瘤,肝硬化、梗阻性黄疸,胰腺癌,肾癌,肾囊肿,肾结石

各10例

盆腔病变(以CT和MRI检查为主)

膀胱癌,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

各5例

子宫肿瘤,卵巢肿瘤

各5例

骨关节系统(以X线平片、CT检查为主,辅以MRI检查)

骨关节外伤:

骨折,关节脱位

各10例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

化脓性关节炎,化脓性骨髓炎

各5例

骨关节结核和脊柱结核

各5例

骨肿瘤:

骨瘤,骨软骨瘤,骨巨细胞瘤,骨肉瘤,骨转移瘤

各5例

退行性骨关节病:

颈椎病,腰椎退行性变,膝关节退行性变

各10例

介入操作

血管内:

肝脏肿瘤,肺癌,血管狭窄

非血管:

肝脏活检,肝脏穿刺治疗,胆道狭窄治疗

各3例

各1例

(2)超声影像专业

在本专业科室内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临床工作能力。

要求如下:

1)进一步深化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组有关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其中包括介入性超声和超声治疗学。

2)掌握临床超声常见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报告书书写。

掌握各主要脏器标准切面的显示手法、测量;及多普勒血流各参数的正确测量。

熟悉有关影像检查和诊断的各种质控标准,以进一步提高影像检查和诊断水平

3)结合临床工作,基本掌握介入性超声的操作方法,了解超声治疗对各系统病变的适应证、价值及其限度。

4)基本掌握对于不同系统、不同常见疾病影像检查的优选方法。

临床超声学习病种和病例要求:

系统

疾病/操作名称

例数(≥)

消化系统

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脓肿,肝血管瘤,肝细胞癌,肝转移瘤

各20例

肝内血肿,肝血吸虫病,(肝包虫病)

各2例

胆囊结石,胆管结石,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癌,胆囊增生性疾病

各20例

胆管癌,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胆道蛔虫病)

各2例

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各10例

胰岛细胞瘤,胰腺转移瘤

各2例

脾肿大,

5例

脾先天性异常(缺如,多脾症),脾囊肿,脾淋巴瘤,脾血管瘤,脾转移瘤

各2例

泌尿系统

肾积水,肾囊肿,肾癌,,肾结石,肾炎

各20例

肾先天发育异常(异位肾、融合肾、肾缺如),肾下垂,游走肾,肾周脓肿,肾结核,肾功能衰竭,(移植肾及其并发症)

各2例

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积水,

输尿管肿瘤,肾盂癌

各10例

各2例

输尿管狭窄,输尿管囊肿,膀胱憩室

各2例

膀胱肿瘤,膀胱结石

各20例

产科与生殖系统

正常早孕、中孕、晚孕,

异常妊娠(各种流产、异位妊娠、

多胎妊娠、过期妊娠、胎儿生长迟滞、胎儿畸形、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植入性胎盘),滋养叶病变(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癌)

各20例

各3例

 

先天性子宫畸形,

子宫肌瘤,子宫腺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增生症,,卵巢囊肿、肿瘤(常见类型),盆腔炎性肿块子宫内膜癌

各5例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前列腺癌,睾丸肿瘤(常见类型)

隐睾,睾丸发育不全,副睾炎,睾丸炎,精囊囊肿,

精索静脉曲张,精液囊肿,鞘膜积液,精囊囊肿,精索扭转

各5例

心血管系统

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风湿性瓣膜病,

扩张型、肥厚型心肌病,心包积液

各5例

各5例

肺心病,冠心病,缩窄性心包炎

各2例

颈动脉、椎动脉和四肢动脉硬化症,下腔静脉和四肢静脉血栓

各10例

颈动脉体瘤,血栓闭塞性静脉炎

各2例

内分泌系统

其他

甲状腺肿(单纯性、弥漫性、结节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

各20例

肾上腺腺瘤,肾上腺转移瘤,肾上腺皮质癌,肾上腺囊肿,肾上腺结核,肾上腺髓脂瘤

各2例

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

腮腺炎,腮腺混合瘤,腮腺癌

各10例

各5例

涎腺结石,甲状舌管囊肿

介入性超声(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

肾囊肿穿刺硬化疗法,腹腔、胸腔积液及其它简易穿刺穿刺,脓肿穿刺抽吸/置管引流,肾脏穿刺活检,前列腺穿刺活检,羊膜腔穿刺,(绒毛膜取样,血管内超声检查)

各2例

注:

规定的病种和数量根据所在地区和医院可以有所调整,但总数和病种数量不应减少。

(3)核影像专业:

继续在本专业科室内进行培训。

量化指标见第1~18个月核医学科轮转的“基本技能要求”表。

①核素显像:

进一步掌握显像设备的原理及其操作(PET/CT、SPECT/CT、SPECT或γ相机);掌握辐射防护基本原则和内、外防护的具体措施及核素泄漏后的处理原则;掌握SPECT脑血流显像原理和常见疾病的图像特征,熟悉脑代谢及受体显像的原理及临床应用;掌握甲状腺显像原理、方法和图形分析,熟悉甲状旁腺和肾上腺显像的原理和方法及图形分析;熟悉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原理、方法和常见疾病的显像特征;熟悉肺灌注、肺通气显像的原理和方法及肺梗死的诊断。

了解骨显像的原理和方法,骨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掌握18F-FDGPET/CT正电子成像的原理及主要适应证、多种显像剂联合显像的优化选择;熟悉常用正电子药物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

②功能显像:

熟悉131碘吸碘率测定的原理、操作及其临床意义;掌握肾图的原理、操作和常见图形分析。

③体外诊断:

熟悉体外放射分析的原理、类型和操作技术;掌握甲状腺疾病体外

分析结果的临床意义。

④核素治疗:

熟悉131碘治疗甲亢的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正确估算给药剂量;了解131碘治疗甲状腺癌的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

⑤完成下表所列技术操作和书写报告书例次。

基本技能要求:

操作名称

例(次)数(≥)

模拟核素污染后的处理

5次

患者示踪剂注射

100次

独立进行131I吸碘率测定及报告书写

15次

独立进行肾图测定及报告书写

15次

131I治疗甲亢计算剂量

10次

131I治疗甲状腺癌

10次

独立进行SPECT操作

100次

甲状腺显像报告

50例

甲状旁腺或肾上腺报告

骨显像报告

5例

50例

静态心肌显像报告

10例

运动或药物负荷心肌显像报告

10例

心肌存活检测

5例

肺肿瘤FDG显像报告

50例

其他肿瘤FDG显像报告

10例

肺栓塞灌注显像报告

5例

癫痫脑血流灌注显像报告

5例

脑代谢或脑受体显像

5例

四、参考书刊

(一)共同性书籍

荣独山主编.X线诊断学

金征宇主编.医学影像学

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

张永学主编.核医学(8年制教材)

(二)相关影像诊断学

李松年主编.现代全身CT诊断学

陈星荣,沈天真主编.全身CT和MRI

周康荣主编.磁共振成像

郭启勇主编.现代放射学

冯晓源主编.医学影像诊断手册

(三)相关超声学

王纯正、张武主编.腹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