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1203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docx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docx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时间:

上午8点30分

地点:

办公大楼二楼会议室

主持人:

(总经理)

参加者:

概述:

根据本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进行此次管理评审会议,此次管理评审时间范围:

2008年8月—2005年10月,总经理按《管理评审程序》的要求于2005年11月20日进行了管理评审。

审核的依据是ISO14001:

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苏州市吴越塑料制品七厂/苏州万隆汽车饰件有限公司环境手册、程序文件;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各部门所带的资料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内容。

现对此进行汇总并作出评价与输出。

 

售后部

 

3设备管理:

建立了全厂设备管理清单。

编制了设备保养内容及要求,按设备保养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

由于部分设备保养不到位,易损件更换时无配件,造成部分设备故障率超过了目标值。

建议完善易损件配件清单。

2工厂,设施和设备的策划:

A,于2004年8月份在原模具公司办公楼及车间值班楼处动工兴建二层汽车零部件总装车间二幢,面积5000平方米,目前已峻工并投入交付使用。

2004年8月增添了发泡旋转工作台一套(日本仲田),并已投入使用。

B,2005年6月对原汽车零部件总装车间和纸箱仓库进行拆除,2005年底将建成二层总装

车间一幢:

面积3000平方米;

C,2005年上半年新增格兰注塑机1000吨一台;

D,对部分注塑设备进行更新;

E,新增206绒布与门护板复合设备;

F,2005年7月—9月汽车零部件总装车间新增输送线3条。

4应急准备与响应:

本部门各车间、库房按照厂级应急预案编制了部门级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包括火警应急预案、防汛应急预案、爆炸应急预案、化学品油品泄漏应急预案。

自预案编制发布以来,已对本部门内部各车间、库房相关责任人做了培训。

预案所需的应急器材和设施也已全部到位:

如消防栓、灭火器、沙子等。

2005年8月—10月这三个月内没有发现一起火灾、爆炸、化学品油品泄漏事故,并安全渡过了汛期。

 

5过程的绩效(设备有效运转率等):

A,设备有效运转率

根据本公司的质量目标,设备有效运转率目标值为92%。

本厂共有注塑成型机20台,具体内容如下:

2005年8月--10月2600T、1380T、500T、400T、西220T注塑成型机的有效运转率均达到目标值92%;低于目标值的有:

东800T8月份89.91%,9月份90.33%;西800T7月份89.25%;600T7月份为87.56%,8月份8.46%;东220T7月份为86.40%;

B,故障率

从过程趋势图来看,注塑一车间8台设备:

1380T、东800T、西800T、600T、500T、400T、西220T、东220T注塑机的故障率均在目标线以内,没有超过目标值;2600T注塑机7月份为3.23%明显超出目标值2%。

注塑二车间6台设备:

1250T、1380T、600T、550T、150T、海天80T注塑机的故障率均在目标线以内,没有超过目标值;200T8月份为2.13%,明显超出目标值1.5%;140T7月份2.32%、10月份为2.26%明显超出目标值1.5%;100T7月份为1.55%、8月份1.97%明显超出目标值1.5%;东华80T7月份为3.20%、9月份2.16%明显超出目标值1.5%。

2005年8月--10月汽车零部件总装车间、家电零部件总装车间的设备故障率均在目标值以内,没有超出目标值。

C,生产能力利用率

本公司生产能力利用率目标值为97%。

注塑一车间2005年8月--10月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为:

*原材料:

98.75% 98.25% 98.25% 

*纸箱:

98.25% 98.75% 97.50% 

*塑料袋、泡沫袋:

98.25% 98.00% 97.00% 

注塑二车间2005年8月--10月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为:

*原材料:

98.00% 98.50% 98.00% 

*纸箱:

98.25% 98.25% 97.75% 

*塑料袋、泡沫袋:

97.75% 98.50% 98.25% 

6适用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

通过环境因素辩识,本部门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水、气、声、废弃物;以及能源的使用、化学品的贮存和使用。

公司建立了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目录,本部门也已识别出了适用于本部门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本部门已按本公司环境手册、程序文件、适用的法律法规执行:

如废弃物的分类情况,节能降耗情况等。

每月都对适用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进行检查,并已做好记录,检查结论符合。

 

7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

本部门根据公司级目标指标,建立了本部门的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并分解到了车间、库房。

本部门所属车间有:

注塑一车间、注塑二车间、汽车零部件总装车间、家电零部件总装车间、搪塑线;本部门所属库房:

原材料仓库、五金/胶水仓库纸箱仓库、一号成品仓库、二号成品仓库、三号成品仓库、四号成品仓库。

本部门定期对制定的目标进行监视和测量,并形成记录和报告。

本部门环境目标指标及8月、9月、10月统计情况:

*一般性废弃物100%收集处理;

*可回收废弃物100%收集处理;

*危险废弃物100%收集处理;

*节约用纸量每月不超过2500张;

*火灾事故"0"起。

注塑一/二车间:

*一般性废弃物100%收集处理;

*可回收废弃物100%收集处理;

*危险废弃物100%收集处理;

*火灾事故"0"起;

*节约用电2000度/千万元产值:

2200;2100;2150;

*节约用水50吨/千万元产值:

55;60;60;

*节约原材料1.5吨/千万元产值:

1.6;1.5;1.6;

*化学品、油品泄漏事故"0"起。

家电/汽车零部件总装车间:

*一般性废弃物100%收集处理;

*可回收废弃物100%收集处理;

*危险废弃物100%收集处理;

*火灾事故"0"起;

*化学品、油品泄漏事故"0"起。

7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

搪塑线/库房:

*一般性废弃物100%收集处理;

*可回收废弃物100%收集处理;

*危险废弃物100%收集处理;

*火灾事故"0"起;

*化学品、油品泄漏事故"0"起;

*爆炸事故"0"起。

结论:

环境目标指标完成情况良好。

管理方案:

自EMS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以来,共制定了3个管理方案:

WY/FA2005001《厂区消防设施设备改造》;WY/FA2005002《购买废弃物收集桶》;WY/FA2005002《胶水堆放仓库改造》。

管理方案实施情况进展顺利,目前已全部完成。

 

 

8改进建议:

A,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加强环境方面的意识;

B,部分车间、库房需要增加灭火器;

C,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对计划用料要准确;

D,车间5S需要加强,并要有奖罚制度;

E,液压油堆放区物品堆放拥挤,建议增加一个液压油堆放区;

F,公司废弃物集中堆放区(一般性废弃物、可回收废弃物、危险废弃物)需要加强管理。

 

质量科

1环境因素辨识:

2005年5月对本部门进行了环境因素辨识,识别了重大环境因素。

建立了环境因素清单和重大环境因素清单,环境因素辨识没有遗漏。

2适用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

通过环境因素辩识,本部门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废弃物;以及能源的使用。

公司建立了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目录,本部门也已识别出了适用于本部门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本部门已按本公司环境手册、程序文件、适用的法律法规执行:

如废弃物的分类情况,节能降耗情况等。

每月都对适用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进行检查,并已做好记录,检查结论符合。

 

 

技术科

 

 

供销科

 

 

财务科

 

 

综合办

1环境因素辨识:

2005年5月对本部门进行了环境因素辨识,识别了重大环境因素。

建立了公司环境因素清单和重大环境因素清单,其中识别出的公司环境因素共158个,重大环境因素62个,环境因素辨识没有遗漏。

2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

本部门根据公司级目标指标,建立了本部门的目标指标。

本部门定期对制定的目标进行监视和测量,并形成记录和报告。

本部门环境目标指标及8月、9月、10月统计情况:

*一般性废弃物100%收集处理;

*可回收废弃物100%收集处理;

*危险废弃物100%收集处理;

*节约用纸量每月不超过2500张;

*火灾事故"0"起;

*废水排放100%达标;

*噪声排放100%达标;

*废气排放100%达标;

*相关方投诉“0”起;

*法律法规符合率100%;

*培训有效率100%;

*节约用电300度/千万元产值:

350;300;360;

*节约用水50度/千万元产值:

60;55;55;

结论:

环境目标指标完成情况良好。

 

3体系文件管理与控制:

从2005年4月份开始编写文件到2005年7月30日环境手册、环境程序的发布,本部门编写完成了14000环境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手册和程序。

其中环境手册一份,页数28页,环境程序17个,与16949质量体系通用程序8个。

与14000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第三层次文件共23个,也已全部编写完成,并已发放到相关部门。

4培训:

2005年4月28日组织公司相关人员关于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学习。

(培训老师:

天津佩美克资询管理中心胡萍老师)。

2005年10月20日组织公司相关人员关于14000内审员相关内容的学习。

(培训老师:

天津佩美克资询管理中心胡萍老师)。

在第一次内审后,由综合办组织相关人员关于14000意识、节能降耗、废弃物分类收集等内容的学习。

培训效果良好,培训都保留了相关培训记录。

6合规性评价的结果:

2005年11月5日唐树森、姚国组成评审小组对适用于苏州市吴越塑料制品七厂/苏州万隆汽车饰件有限公司67个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进行了一次评审。

此次评审重点围绕水、气、声、废弃物等相关环境因素,是否符合与本公司环境相关的67个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经过评审小组1天的评审:

本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均符合与本公司相关的67个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67个法律法规均适用于本公司。

5内部审核的结果:

2005年10月21日、22日两天时间,公司组织了14000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以来的第一次内部审核。

核审成员:

唐树森、周明、姚国、张华。

审核目的:

检查环境体系运行的适用性、符合性、有效性。

审核范围:

ISO14001:

2004标准所有要素;所有活动、产品、服务;管理层、所有部门、车间、仓库。

审核依据;ISO14001:

2004标准及本厂环境手册、程序文件、相关的法律、法规、顾客要求等。

通过两天的审核,共发现了通过两天的审核,发现了22个不符合项。

不符合项内容大致如下:

培训工作的开展,文件和资料的控制,运行控制等等。

并要求各部门对照不符合项报告表,认真做好原因分析,纠正措施计划,并举一反三在30天内完成纠正措施,以便使体系运行纳入ISO14001:

2004要求的范畴。

2005年第二次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于2005年11月底实施。

 

11改进建议:

1各部门文件管理需加强;

2建议增加文件管理方面人员;

3在本公司内部信息交流方面需加强管理。

7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

2005年10月中旬14000环境管理体系第一次内审发现的22个不符合项已制定了纠正措施,对这22个纠正措施实施情况的验证在2005年11月下旬14000环境管理体系第二次内审时验证。

10例行监测(污染物排放的监测):

每年与相城区环境保护局联系对本公司的水、气、噪声污染进行例行监测。

2005年7月份相城区环境保护局对本公司水、噪声污染进行了一次监测,监测结果如下:

1、查水污染监测报告:

(2005环监(水)字第(0127)号。

污水排放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

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2、查噪声污染监测报告:

(2005环监(声)字第(39)号。

厂界噪声符合GB12348-90《工业

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二类区标准,即白天≤60分贝,夜间≤50分贝。

3、于2005年10月26日相城区环境保护局对本公司大气污染进行了一次监测,查大气污染

监测报告:

(2005环监(气)字第(36)号,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表1二

级日平均标准,即二氧化硫≤0.15;二氧化氮≤0.12;总悬浮颗粒物≤0.30。

9和外部相关方的交流,包括投诉:

自2005年14000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以来,未收到任何来自相关方的投诉。

8环境记录的管理:

本部门按照ISO14000标准的要求,编写了环境记录控制程序,规定了环境记录的填写、传递、保管、归档、借阅和销毁作废。

建立了全厂的环境记录清单及记录样册,规定了环境记录的保存年限。

本公司的环境记录包括:

相关方投诉记录、培训记录、过程监测记录、内审记录、管理评审记录、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记录、环境因素记录、事故调查报告、对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记录、和相关方的交流记录、文件收发文记录。

 

综上所述:

本公司按ISO14001:

20004建立的环境体系是适宜的,体系运行的控制是充分的,在实现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方面是有效的。

经过评审,为了进一步提高,根据评审的意见,改进建议如下:

序号

改进的建议

责任部门

预计完成日期

备注

1

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加强环境方面的意识;

综合办

2006年2月

2

部分车间、库房需要增加灭火器;

生产科

2005年12月

3

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对计划用料要准确;

生产科

2005年12月

4

车间5S需要加强,并要有奖罚制度;

综合办/生产科

2006年2月

5

液压油堆放区物品堆放拥挤,建议增加一个液压油堆放区;

生产科

2005年12月

6

公司废弃物集中堆放区(一般性废弃物、可回收废弃物、危险废弃物)需要加强管理;

综合办/生产科

2005年12月

7

加强节能管理;

综合办/各部门

2005年12月

8

完善资源使用制度;

财务科

2005年12月

9

各部门文件管理需加强;

综合办/各部门

2005年12月

10

建议增加文件管理方面人员;

综合办

2006年3月

11

在本公司内部信息交流方面需加强管理。

综合办

2005年1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