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70733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docx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docx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

2017环境管理体系

管理评审计划

编号/No.:

HJ-B05.030-2010-1.0

日期/Date:

2010-03-31

 

安技环保处:

海滨

日期:

2017年8月16日

管理者代表:

曲刚

日期:

2017年8月17日

总经理:

杨惠群

日期:

2017年8月18日

 

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

2017环境管理体系

管理评审计划

编号/No.:

HJ-B05.030-2010-1.0

日期/Date:

2010-03-31

一、评审目的:

按照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换版要求,对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对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补充和完善,以实现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和持续改进。

二、评审内容:

1.2017年度环境目标、指标完成情况;

2.环境年度工作计划实施情况;

3.适用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

4.资源配备(人力、物力、财力)情况;

5.环境污染事件调查报告及事故隐患、不符合预防与纠正措施及实施情况;

6.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评审、修订情况;

7.对相关方环境评价;

8.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包括合规义务;

9.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问题;

10.风险和机遇及其控制措施;

11.重要环境因素控制的有效性;

12.环境体系内审结果,及不符合纠正措施实施情况;

13.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状况;

14.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

15.现有环境方针是否仍然适用,现有目标以及管理体系要素是否需要调整,管理体系可能需要改进的方向。

三、评审范围、时间:

公司各处(室)、车间和直属单位(包括:

汽车工程研究院、销售公司、国贸公司),时间为2017年度。

四、管理评审材料:

1.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按照附件1《2017年度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内容编写);

2.承担环境理职能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评审材料;

3.存在的隐患、问题及针对隐患、问题,要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间,整改完成前的预防措施;

五、评审要求

1.本次管理评审以处(室)、车间为单位进行,各处级单位和直属单位均须参加(包括:

汽车工程研究院、销售公司、国贸公司);

2.各部门按照附件1《2017年度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格式和内容,对照本部门实际工作,逐项进行总结,编写管理评审报告;对存在的问题,要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间,整改完成前的预防措施,属于事故隐患的要填写附件2《存在问题整改计划汇总表》;

3.承担环境管理职能的各部门,除按《2017年度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编写评审报告外,还须按照附件3《承担环境管理职能部门职责履行情况评审材料》要求提供评审材料;

4.各部门要按照公司统一要求,及时组织开展管理评审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管理评审材料的收集、整理及上报;

5.管理评审报告均须由部门体系推进员、部门负责人、公司主管领导(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签字确认;

6.管理评审报告用A4纸打印,字号为小四,格式按照附件1《2017年度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格式;

7.各部门的管理评审工作应于8月25日前完成;各部门的管理评审报告(书面版和电子版)须于2017年8月25日下班前报至安技环保处(销售公司、国贸公司、汽车研究院各部门的管理评审报告由其综合管理部门收集、存档并汇总形成本单位的管理评审报告送至安技环保处)。

附件1:

《2017年度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报告》;

附件2:

《存在问题整改计划汇总表》;

附件3:

《承担环境管理职能部门职责履行情况评审材料》;

 

附件1:

2017年度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部门名称:

体系推进员(签字):

日期:

部门负责人(签字):

日期:

公司主管领导(签字):

日期:

 

一、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1、环境污染事故起数,污染物是否达标排放;

2、化学危险品事故(含爆炸物品及输油、燃气管道泄漏、火灾、爆炸事故)起数;

3、节约能源资源目标完成情况;

4、导致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资格撤销或暂停事项起数。

5、管理方案的执行情况。

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

1、是否按体系要求开展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工作;

2、部门重要环境因素有哪些更新;

3、针对产品、环境、工艺、设备设施,本年度辨识、评价了哪些环境因素?

是否有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因素,是否制订相应的控制措施,并进行培训、实施;

4、对各项控制措施评审及修订情况。

三、适用法规识别、更新

1、适用法规种类、数量;

2、适用法规更新及培训情况;

3、是否识别法规所控制的环境因素(对象);

4、适用法规培训情况;

四、环境教育培训

1、新入厂、复工、变换岗位员工人数,教育培训率;

2、部门全员培训人数,培训率;

3、环境关键岗位种类、数量、培训人数、培训率;

4、管理人员培训人数,培训率;

5、“四新”培训人数,人员培训率;

五、运行控制

(一)、重要环境因素控制

1、重要环境因素数量,分布;

2、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是否齐全;责任是否落实;

3、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效果如何;

(二)、隐患整改

1、检查发现的隐患数量,完成整改数量;

2、未整改完毕的隐患数量、内容、整改措施、完成时间、责任人、整改前的预防措施;

3、对查出的隐患分析其产生原因,采取了哪些从根本上纠正的措施,以避免重复出现。

(三)、相关方管理

1、2017年进入现场相关方单位数量;

2、相关方单位营业执照、资质证明是否齐全;

3、是否签订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协议,制订环境、职业健康交叉作业实施方案,完成协议、方案的数量;

4、是否有项目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否明确施工所遵守的法律、法规、标准;

5、施工单位是否对其人员进行环境培训并保留记录(内容包括);

6、相关方现场是否存在事故隐患和存在违章行为,整改和处理的记录是否存档;

7、是否落实对相关方考核工作,考核报表是否完整

8、相关方是否提出过需求及期望,其合理的需求及期望是否为合规义务。

(四)、风险和机遇控制措施管理

1、是否有涉及环境内外部问题,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2、环境所涉及的风险和机遇数量,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五)、“三同时”管理

1、新、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数量;

2、是否全部履行“三同时”管理程序;

3、验收中存在环境问题数量,整改完成数量;

4、新建项目是否产生新的重要环境因素,其种类和数量;

(六)、危险化学品管理

1、部门使用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

2、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是否收集齐全;

3、是否有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应急措施或方案,是否准备应急物资、设施;

4、使用危险化学品人员是否经过正确操作和应急培训,培训记录是否完整;

(七)、危险废弃物管理

1、部门危险废弃物的种类,本年度产生的数量;

2、危险废弃物处置去向是否符合要求,记录是否完整;

(八)、环境点检制度的执行情况,

1、点检实施情况;

2、点检出的问题和隐患数量,整改情况;

六、应急管理

1、部门应急预案的种类、数量、名称;

2、本年度应急预案是否进行评审和演练?

3、应急预案评审或演练的效果评价,应急预案修订情况。

七、监视、监测与测量

(一)、监督考核

1、部门对工段、工段对班组考核频次,年考核次数;

2、部门、工段考核记录是否完整;

3、部门、工段现场检查的频率次,数量;

(二)、环保污染物排放控制

1、废水排放管理方面;

废水产生的来源及控制措施,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监测结果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要求。

2、废气排放管理方面;

废气产生的来源及控制措施,废气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监测结果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要求。

3、噪声排放管理方面;

噪声产生的来源及控制措施,监测结果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要求。

4、固体废物管理方面;

固体废物的产生种类及管理情况,是否按要求进行分类处置。

(四)、适用法规符合性评价

1、部门是如何开展适用法规符合性评价的;

2、是否存在不符合情况,对不符合现象的整改情况;

(五)、能源管理方面

部门的能源管理方面情况

八、事件、不符合及处理

(一)、事件处理

1、发生环境污染事件起数,发生的事件是否及时上报,有无迟报、瞒报、漏报现象;

2、发生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针对发生的事件是否落实预防和整改措施;

(二)、在防止重复发生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完成时间及负责人;

(三)、不符合项整改:

1、本年度体系内审提出不符合项、观察项整改情况;

2、防止不符合重复出现的预防措施;

(四)、以前管理评审的后续措施的执行情况。

九、本部门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拟采取哪些整改措施。

存在问题的要填写附件2《存在问题整改计划汇总表》。

十、提出对公司(或本部门)体系运行管理中可能需要修改的改进建议,实现体系管理遵纪守法,持续改进的承诺。

十一、经评审本部门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是否符合体系标准要求。

附件:

承担环境管理职能部门职责履行情况评审材料。

具体内容见附件3《承担环境管理职能部门职责履行情况评审材料》。

 

部门:

日期:

年月日

存在问题整改计划汇总表

序号

存在问题内容

类别

整改措施

负责人

完成日期

整改前的措施

备注

部门负责人:

填表人:

附件3:

承担环境管理职能部门职责履行情况评审材料

一、保卫处:

1、应急准备情况(包括实际发生的或演练):

1、应急方案演练及评审情况总结,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间;

2、应急物资、设施、器材等的配备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间;

二、汽车研究院:

1.公司汽车产品适用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符合性情况,包括尾气排放、噪声、蒸发排放、内外饰材料的环保指标等,2017年汽车产品检测情况;

2.相关方(主管局、顾客、当地社区等)在产品排放方面的信息反馈及处理;

三、设备动力处:

1.能源(资源)消耗状况,在国内及同行业的水平状况;

2.能源控制计划及考核、存在问题整改情况;

3.公司进一步降低能耗的潜力分析及措施;

四、质量管理处:

1.产品质量信息(与环境相关)、客户投诉的反馈与改进处理情况;

2.公司计量器具管理、检定情况;

3.适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符合性情况;

五、员工服务处:

1.保洁、餐饮、客运(通勤)公司等管辖相关方传递本公司环境管理要求,并对其环境管理状况施加影响的情况;

2.各餐饮、保洁、客运(通勤)等相关方单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表现(业绩)评价结果;

六、物流Ⅰ处:

1.厂内机动车辆检测及法规符合性情况评价;

2、公司危险废物处置情况(资质、处理量、转移联单等);

3.相关方(主管局、顾客、当地社区等)在上述方面的信息反馈及处理;

七、总装Ⅰ车间/总装Ⅱ车间:

产品车环境因素(尾气、噪声等)控制情况报告。

八、总经理办公室:

在用机动车辆检测及法规符合性情况评价报告。

九、规划处:

1.本年度建设项目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同时”执行情况,项目名称、环保、安全、职业卫生审批办理情况;

2.建设项目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适用法规符合性评价报告;

十、供应商管理处、采购处、销售公司、国际贸易公司

1.2017年所管辖相关方情况介绍;

2.如何向所管辖相关方传递本公司环境管理要求,并对其环境管理状况施加影响的;

3.对各主要工程施工单位、供应商、经销服务商等相关方进行的环境表现(业绩)评价:

⑴、相关方名单;

⑵、相关方环境表现(业绩)评价表及评价结果;

3.对各主要工程施工单位、供应商、经销服务商等相关方进行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表现(业绩)评价:

⑴、相关方名单;

⑵、相关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表现(业绩)评价表及评价结果;

十一、安技环保处:

1.环境、目标、指标完成情况;

2.公司环境管理适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符合情况;

3.资源配备情况;

4.环境事故调查情况;

5.环境隐患、不符合预防与纠正措施及实施情况;

6.环境监测及符合情况报告;重要环境因素、风险评价的适宜性与控制的有效性报告;

7.相关方(主管局、顾客、当地社区等)在环境管理方面的需求及期望;

8.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及实施情况;

9.内部审核的结果,内审不符合纠正措施实施情况报告;

10.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充分性、适宜性总结报告;

11.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业绩及方针、目标及环境管理体系需要进行改进方面的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