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专版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演练解析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12584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专版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演练解析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云南专版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演练解析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云南专版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演练解析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云南专版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演练解析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云南专版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演练解析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云南专版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演练解析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云南专版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演练解析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云南专版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演练解析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云南专版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演练解析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云南专版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演练解析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云南专版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演练解析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云南专版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演练解析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云南专版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演练解析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专版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演练解析卷.docx

《云南专版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演练解析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专版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演练解析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专版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演练解析卷.docx

云南专版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演练解析卷

【云南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考点演练解析卷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命题点1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高频考点)

1.(2017·昆明·13题·2分)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B.档案失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用水灭火是为了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D.为扑灭森林火灾而设置隔离带,是为了隔绝氧气

2.(2015·云南·11题·2分)下列对有关燃烧及灭火事例的解释错误的是(B)

A.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给煤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B.用嘴吹燃着的蜡烛,

蜡烛熄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空气

D.酒精洒到实验台上着火,用湿布盖灭——既隔绝空气又降低了温度

3.(2014·云南·10题·2分)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B)

A.降低油的着火点  B.让油与空气隔绝C.降低温度至油的着火点以下D.清除了可燃物

4.(2015·昆明·24

(2)题·1分)

(2)由于吸烟,不慎引燃被褥,立即用水灭火,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__着火点__以下。

5.(2016·曲靖·23(3)题·3分)(3)天津港危化品爆炸事故中有一种叫电石(CaC2)的物质,遇水反应生成乙炔(C2H2)气体和氢氧化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CaC2+2H2O===C2H2↑+Ca(OH)2__。

另一种危化品金属镁燃烧后也不能用普通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因为二氧化碳会支持镁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从金属镁的这个燃烧事实使我们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

__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__(至少写一条

新认识)。

命题点2 探究燃烧的条件

6.(2016·云南·16题·3分)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白磷是可燃物,红磷不是可燃物

B.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C.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

D.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

7.(2015·昆明·27(3)题·1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

请回答:

(3)C实验的目的:

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与氧气接触__。

命题点3 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安全常识

8.(2018·昆明·11题·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要立即开灯检查

B.在加油站、加气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

C.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

9.(2015·昆明·8题·2分)“禁止燃放鞭炮”的图标是(D)

10.(2018·云南·2

2(3)题·1分)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3)下列防火、防爆的安全知识,说法正确的是__ACD__(填字母代号)。

A.在加油站不能接听和拨打手机

B.夜间发现厨房内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C.楼道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要严禁烟火

命题点4 化石燃料与新能源(必考点)

11.(2016·昆明·7题·2分)属于化石燃料的是(B)

A.柴草    B.煤C.氢气D.乙醇

12.(2018·云南·22

(2)题·2分)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2)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__煤__、石油和天然气。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你知道的一种新能源是__风能(合理即可)__。

13.(2018·昆明·23(3)题·3分)(3)从能源能否循环再生的角度划分,煤、石油、天然气属于__不可再生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它们燃烧会产生SO2、CO、NO2、CO2、可吸入颗粒物等,其中没有计入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__CO2__。

随着化石燃料的日益减少,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

请列举出一种新能源:

__太阳能(合理即可)__。

14.(2017·云南·22

(2)题·2分)

(2)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石油__、天然气等。

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燃料,因其燃烧产物为水不污染空气,且热值高,但由于氢气的__制取__成本高和运输、储存困难,暂时还未广泛应用。

15.(2017·曲靖·23

(1)题·4分)

(1)提倡绿色发展,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中国地质调查局2017年5月18日宣布,我国成功完成可燃冰的试验开采工作,可燃冰的气体成分主要是甲烷,要使其在空气中燃烧,还需具备的条件是__点燃__,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CH4+2O2

CO2+2H2O__。

16.(2017·昆明·22

(2)题·2分)

(2)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__石油__、天然气。

煤燃烧时会释放二氧化氮,还会释放出:

①一氧化碳、②二氧化硫、③二氧化碳、④可吸入颗粒物,其中会导致酸雨的除二氧化氮外还有__②__(填序号)。

 【例1】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__ACG__(填字母)。

A.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立即用水浇灭

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D.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

E.如果是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F.档案失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G.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离可燃物

H.用扇子扇风熄灭蜡烛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I.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J.厨房天然气泄露,可打开排油烟机排气

【例2】 (2017·自贡)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A)

A.不必检纯度,直接点燃氢气

B.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

D.在燃气灶的厨房内上方安装报警器

【例3】 环境、能源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CDE__(填字母)。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汽油

C.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

D.太阳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

E.推广使用以电池为动力的客车

F.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G.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

【例4】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

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

化石燃料有煤、__石油__和天然

气,它们都属于__不可再生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CH4+2O2

CO2+2H2O__。

(2)三大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产生__二氧化硫__和二氧化氮等气体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防治酸雨产生的措施是__使用脱硫煤,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__(写出两点)。

 

 (2018·临沂)在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__可燃物__;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1)图1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料信息:

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图1

①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__。

②烧杯中水的作用一方面__使热水中的白磷隔绝了氧气_

_,另一方面__给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提供了热量__。

(2)为了防止失火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图2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__B__(填字母序号)。

图2

(3)图1实验中铜片的作用是__传热__,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__没有与氧气接触__;实验中铜片上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4P+5O2

2P2O5__。

(4)李老师补充了图3的实验,实验时可观察到__白磷在水下燃烧__。

图3

(5)从环保的角度分析图1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会造成环境污染__。

 

01  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

1.(2018·玉林)下列图标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D)

2.(2018·天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B)

A.天然气B.氢气

C.酒精D.乙醇汽油

3.(2018·南宁)在露营篝火晚会上,小东发现篝火的木柴堆积密集,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柴架空,主要目的是(D

A.方便添加木柴

B.升高木柴的着火点

C.增大氧气的浓度

D.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4.(2018·云南民大附中期末)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说法错误的是(A)

A.可燃物点燃前都要验纯

B.燃烧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C.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全部满足才能燃烧

D.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5.(2018·曲靖市罗平县二模)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分析错误的是(B)

A.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是因为会提供充足的氧气

B.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

C.扑灭森林火灾铲除前方树木设置隔离带,是因为清除了可燃物

D.在生煤炉时,可点燃木材来引燃煤,是因为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

6.(2018·昆明五华区模拟)下列灭火方法不科学的是(B)

A.由于吸烟,不慎引燃被褥(用水扑灭)

B.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立即用水扑灭)

C.炒菜的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用细沙盖灭)

7.(2018·昆明)据《易经》记载:

“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某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

该气体是指(C)

A.COB.H2C.CH4D.O2

8.(2018·曲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夜间发现厨房中煤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

B.用水灭火的原因是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为提高粮食产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D.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

9.(2017·云南)用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A.发生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C.在加油站可以接打电话

D.开灯检查燃气是否泄露

10.(2018·红河州蒙自市一模)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安全措施正确的是(D)

A.携带汽油乘公交车

B.室内发生火灾,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C.到小煤窑里挖煤时用火把照明

D.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注意经常通风换气

11.(2018·聊城)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C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12.(2018·红河州蒙自市一模)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烧杯中的热水起到加热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B.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空气接触

C.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

D.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

13.(2018·雅安)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D)

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C.管道煤气有毒

D.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0

二、填空与简答

14.(2016·昆明)俗话说“水火不相容”,然而化学老师给我们演示了一个“水中起火”的实验,如图所示。

该实验中白磷能在热水中燃烧是因为:

①白磷是可燃物;②白磷与__氧气__接触;③温度达到了白磷的__着火点

__。

15.

(1)(2015·昆明)化石燃料指的是__煤__、石油和天然气,目前开发利用的新型能源有核能、地热能、潮汐能和__氢能__(填一种即可)等。

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最常见的就是生活燃料的使用,如利用化学能转化为__内能__来做饭、取暖。

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产生的某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酸雨的pH__<__(填“>”“=”或“<”)5.6。

(2)(2018·曲靖)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新时代,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绿色科技”创新。

目前,我国已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太阳能__(合理即可)。

近年来,有些城市部分汽车的燃料改为压缩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CH4+2O2

CO2+2H2O__。

16.(2018·泸州)2017年5月,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成为全球第一个稳定开采可燃冰的国家。

可燃冰开采困难重重,原因之一是可燃冰极不稳定易爆炸,大量甲烷气体涌入大气层,会产生比二氧化碳更为严重的温室效应。

置换法是开采方法之一,将CO2液化后倒入1500米以下的洋面,就会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沉入海底,因CO2较甲烷易于形成水合物,因而就可能将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子置换出来。

(1)甲烷属于__有机物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25%__。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D__。

A.开采可燃冰不会产生环境问题B.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密度比水小

C.可燃冰比二氧化碳水

合物稳定D.可燃冰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

(3)一定条件下,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回收处理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产物都是常见双(两)原子分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CH4+CO2

2H2+2CO__。

02  能力提升

17.(2017·曲靖一模)根据如

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过程:

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使b管温度高于240℃;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实验过程①中,a、b中均无明显现象

B.实验过程②中,a中无现象,b中红磷燃烧

C.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实验过程①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18.(2018·广东)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1)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95%的酒精、蒸馏水置于火焰上

酒精__燃烧__,蒸馏水__不燃烧__

结论:

酒精是可燃物,水不是可燃物

(2)

在铁片两端放大小相同的硬纸片、乒乓球碎片,在铁片中间加热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硬纸片后燃烧

结论:

乒乓球碎片的__着火点__比硬纸片的低

(3)

在图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

①溶液中产生气泡;②

蜡烛火焰a__先于__(填“先于”或“后于”)b熄灭

现象②的原因是:

CO2不助燃;__CO2密度比空气大__

(4)

用大烧杯罩住高低两支点燃的蜡烛

①烧杯底部变黑;②蜡烛火焰d比c先熄灭

CO2不助燃,蜡烛不完全燃烧;d先熄灭的原因是:

__CO2气体受热膨胀,密度比氧气小,上方氧气含量低__

【拓展】堆积的面粉不容易点燃,即使少量点燃也只是小火燃烧;如果把面粉撒向空中遇火星可能会发生爆炸。

“小火燃烧”和“发生爆炸”的原因分别是:

__“小火燃烧”是由于面粉与氧气的接触面较小,“发生爆炸”是由于面粉与氧气充分接触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