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1285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docx

《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docx

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

 

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

暴聋(突发性聋)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突发性聋的患者。

一、暴聋(突发性聋)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暴聋(TCD 编码:

BRE070)。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突发性聋(ICD-10 编码:

H91.2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ZY/T001.6—94)、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年)。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第七版(田勇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2005 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

科学分会制订的《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暴聋(突发性聋)诊疗方案”。

暴聋(突发性聋)临床常见证候:

风邪外犯证

肝火上炎证

痰火郁结证

血瘀耳窍证

气血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暴聋(突发性聋)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暴聋(突发性聋)。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暴聋(TCD 编码:

BRE070)和突发性聋(ICD-10 编码:

H91.201)。

2.病程 4 周以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压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

(3)凝血功能

(4)心电图

(5)胸部 X 线片

(6)专科常规检查

(7)纯音听阈测听检查

 

(8)声导抗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影像学检

查(CT/MRI)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风邪外犯证:

宣肺解表,散邪通窍。

(2)肝火上炎证:

清肝泻热,开郁通窍。

(3)痰火郁结证:

化痰清热,散结通窍。

(4)血瘀耳窍证:

活血化瘀,通利耳窍。

(5)气血亏虚证:

 健脾益气,养血通窍。

2.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针灸治疗

4.按摩治疗

5.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选择中药沐足等。

6.护理:

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听力恢复或提高。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3.初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

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暴聋(突发性聋)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暴聋(突发性聋)(TCD 编码:

BRE070;ICD-10 编码:

H91.20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4 天 实际住院日:

 天

时间年 月 日

(第 1 天)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初步拟定诊疗方案

□完善辅助检查

□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交代病

情及注意事项

年 月 日

(第 2~ 3 天)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

评估治疗效

果,调整或补

充诊疗方案

□完善入院检查

□防治并发症

 

长期医嘱

□耳病护理常规

长期医嘱

□耳病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通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静滴中药注射液

临时医嘱

□完善入院检查

□分级护理

□普通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静滴中药注射液

□针灸治疗

□其他疗法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临时医嘱

血压

□继续完善入院检查

□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 □对症处理

□凝血功能

□心电图

 X 线片

□专科常规检查

□纯音听阈测听检查

□声导抗检查

□其他检查项目

 

主要

护理

工作

 

病情

变异

记录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记录

□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

□静脉抽血

 

 □有,原因:

1.

2.

□配合治疗

□制定规范的护理措施

□生活及心理护理

 

 □有,原因:

1.

2.

 

时间年 月 日

(第 4~10 天)

年 月 日

(第 11~ 14 天)

年 月 日

(出院日)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预防并发症

□治疗效果、预后评估

□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

疗评

估,明确是否出院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

记录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初步形成康复方案

□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

项和随

访方案

□完成出院总结

□通知出院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 加强中医康复评价

与实施

□预防并发症

□康复疗效,预后和出

院评估

□强调健康宣教

 

主要

护理

工作

长期医嘱

□耳病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通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静滴中药注射液

□针灸治疗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复查电测听

□对症处理

 

□配合治疗

□生活与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的

康复和锻炼

□配合康复

长期医嘱

□耳病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通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静滴中药注射液

□针灸治疗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复查电测听

□对症处理

 

□配合治疗

□生活与心理护理

□ 根据患者病情指导

患者的

康复和锻炼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

手续

□出院指导

□配合康复

□配合健康宣教

病情

变异

记录

 □有,原因:

1.

2.

 □有,原因:

1.

2.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鼻鼽(变应性鼻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

一、鼻鼽(变应性鼻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鼻鼽(TCD 编码:

BRB050)。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变应性鼻炎(ICD-10 编码:

J30.4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

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年)。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 2004 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制定的《变应性鼻炎的

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鼻鼽(变应性鼻炎)诊疗方案”。

鼻鼽(变应性鼻炎)临床常见证候:

肺气虚寒证

脾气虚弱证

肾阳不足证

肺经伏热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鼻鼽(变应性鼻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鼻鼽(变应性鼻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鼻鼽(TCD 编码:

BRB050)和变应性鼻炎(ICD-10 编码:

J30.401)

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前鼻镜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变应原测试、鼻内窥镜、纤维鼻咽

喉镜等检查。

(八)治疗方案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肺气虚寒证:

温肺散寒,益气固表。

(2)脾气虚弱证:

益气健脾,升阳通窍。

(3)肾阳不足证:

温补肾阳,通利鼻窍。

(4)肺经伏热证:

清宣肺气,通利鼻窍。

2.外治法:

应用具有芳香通窍的滴鼻剂滴鼻。

3.针灸治疗

4.其他疗法

(九)完成路径标准

1.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症状改善。

2.鼻黏膜肿胀减轻。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改变治疗方案时,退出本路径。

2.病情加重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3.由于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鼻鼽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鼻鼽(变应性鼻炎)(TCD 编码:

BRB050;ICD-10 编码:

J30.40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病程:

 门诊号:

进入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结束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标准治疗时间≤28 天 实际治疗时间:

 天

时间年 月 日

(第 1 天)

年 月 日

(第 2-7 天)

年  月  日

( 第  8-14

天)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  15-21 (第  22-28

天)         天)

主 要

诊 疗

工作

□ 询 问病史与体

格检查

□ 中 医四诊信息

采集

□进行必要的辅

助检查

□ 中医四诊信息

采集

□ 注意证候变化

□ 根据病情变化

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复诊记录

□中医四诊信

息采集

□注意证候变

□根据病情变

化调整治疗

□中医四诊信

息采集

□注意证候变

□根据病情变

化调整治疗

□病情评估

□判断治疗效

□制定随访计

□完成初步诊断

□中医辨证

□确定治疗方案

□完成首诊门诊

病历

□与患者及家属

沟通,交代病情

及注意事项

方案

□完成复诊记

方案

□完成复诊记

 

病 情

变 异

记录

□有,原因:

1.

2.

□有,原因:

1.

2.

□有,原因:

1.

2.

□有,原因:

1.

2.

□有,原因:

1.

2.

医师

签名

 

慢喉痹(慢性咽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咽炎的患者。

一、慢喉痹(慢性咽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慢喉痹(TCD 编码为:

BRY022)。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慢性咽炎(ICD-10 编码为:

J31.203)。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ZY/T001.6—94)、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年)。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第七版(田勇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慢喉痹(慢性咽炎)诊疗方案”。

慢喉痹(慢性咽炎)临床常见证候:

肺肾阴虚证

脾气虚弱证

脾肾阳虚证

痰瘀互结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慢喉痹(慢性咽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慢喉痹(慢性咽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喉痹(TCD 编码为:

BRY022)和慢性咽炎(ICD-10 编码

为:

J31.203)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

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咽部常规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鼻咽、喉咽部内窥镜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肺肾阴虚证:

滋养阴液,降火利咽。

(2)脾气虚弱证:

益气健脾,升清利咽。

(3)脾肾阳虚证:

补益脾肾,温阳利咽。

(4)痰瘀互结证:

祛痰化瘀,散结利咽。

2.外治法

(1)中药含漱。

(2)中药吹药。

 

(3)中药含服。

(4)中药蒸气或雾化吸入。

3.针灸疗法

(1)体针。

(2)灸疗(艾条灸或隔姜灸等)。

(3)耳穴贴压。

(4)穴位注射。

4.其他疗法:

如按摩、导引、刺血、割治、烙治等。

(九)完成路径标准

1.咽异物感、咽干等主要症状改善。

2.咽黏膜充血、肿胀减轻。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特殊治疗时,退出本路径。

2.病情加重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慢喉痹(慢性咽炎)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

慢喉痹(慢性咽炎)(TCD 编码:

BRY022;ICD-10 编码:

J31.203)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进入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结束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标准治疗时间≤28 天 实际治疗时间:

 天

时间年 月 日

(第 1 天)

年 月 日

(第 2-7 天)

年  月  日

( 第  8-14

天)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  15-21 (第  22-28

天)         天)

主 要

诊 疗

工作

□ 询 问病史与体

格检查

□ 中 医四诊信息

采集

□进行必要的辅

助检查

□ 中医四诊信息

采集

□ 注意证候变化

□ 根据病情变化

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复诊记录

□中医四诊信

息采集

□注意证候变

□根据病情变

化调整治疗

□中医四诊信

息采集

□注意证候变

□根据病情变

化调整治疗

□病情评估

□判断治疗效

□制定随访计

□完成初步诊断

□中医辨证

□确定治疗方案

□完成首诊门诊

病历

□与患者及家属

沟通,交代病情

及注意事项

方案

□完成复诊记

方案

□完成复诊记

 

病 情

变 异

记录

□有,原因:

1.

2.

□有,原因:

1.

2.

□有,原因:

1.

2.

□有,原因:

1.

2.

□有,原因:

1.

2.

医师

签名

 

慢喉 瘖(慢性喉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喉炎的患者。

一、慢喉瘖(慢性喉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慢喉瘖(TCD 编码:

BRY052)。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慢性喉炎(ICD-10 编码:

J37.0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ZY/T001.6—94))、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年)。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教材,田勇泉主编《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慢喉瘖(慢性喉炎)诊疗方案”。

慢喉瘖(慢性喉炎)临床常见证候:

肺肾阴虚证

肺脾气虚证

痰凝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慢喉瘖(慢性喉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慢喉瘖(慢性喉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喉瘖(TCD 编码为:

BRY052)和慢性喉炎(ICD10 编码

为:

J37.002),无治疗禁忌症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间接喉镜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纤维喉镜、电子喉镜、动态喉镜、

声时测定、电声门图、电脑嗓音声学分析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内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肺肾阴虚证:

益肺补肾,养阴开音。

(2)肺脾气虚证:

补肺健脾,益气开音。

(3)痰凝血瘀证:

活血化痰,利喉开音。

2.外治法:

(1)中药雾化或蒸气吸入;

(2)中药喉离子导入;

 

(3)中药含服。

3.穴位按摩:

可行颈部穴位按摩。

4.针灸疗法

(1)体针

(2)灸疗(艾条灸或隔姜灸)

(3)耳穴贴压

(4)穴位注射

(5)穴位敷贴

(6)穴位磁疗

(7)激光穴位照射

5.其他疗法:

如丹田呼吸法结合嗓音训练等。

(九)完成路径标准

1.声音嘶哑减轻;

2.喉局部体征改善。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特殊治疗,退出本路径。

2.病情加重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慢喉瘖(慢性喉炎)中医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

慢喉瘖(慢性喉炎)(TCD 编码:

BRY052;ICD-10 编码:

J37.002)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进入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结束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标准治疗时间≤28 天 实际治疗时间:

 天

时间年 月 日

(第 1 天)

年 月 日

(第 2-7 天)

年  月  日

( 第  8-14

天)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  15-21 ( 第  22-28

天)          天)

主要

诊疗

工作

□询问病史与体

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

采集

□进行必要的辅

助检查

□ 中医四诊信息

采集

□注意证候变化□

根据病情变化调

整治疗方案

□完成复诊记录

□中医四诊信

息采集

□注意证候变

□根据病情变

化调整治疗

□ 中医四诊信

息采集

□ 注意证候变

□ 根据病情变

化调整治疗方

□病情评估

□ 判断治疗效

□ 制定随访计

□完成初步诊断

□中医辨证

□确定治疗方案

□完成首诊门诊

病历

□与患者及家属

沟通,交代病情

及注意事项

方案

□完成复诊记

□ 完成复诊记

病情

变异

记录

□有,原因:

1.

2.

□有,原因:

1.

2.

□有,原因:

1.

2.

□有,原因:

1.

2.

□有,原因:

1.

2.

 

医师

签名

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鼻衄暴聋慢喉痹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 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