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1427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4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docx

《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docx

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

 

梧州中心港区李家作业区仓码码头

三期工程2000吨码头

联系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定:

中铁港航局

2013-2-25

 

一、工程概况及事故原因分析

二、加固处理方案及加固施工工艺

三、施工方法及安全措施

四、安全管理

五、安全计算书

 

一、工程事故概况

由我司承建的梧州中心港区李家庄作业区仓码码头三期工程2000吨泊位。

因为地质原因,在施工后方堆场吊车轨道梁桩基础时产生了较强的地震波,并由于当时为交叉施工,已完成的2000吨泊位第一道联系梁未达到混凝土龄期,造成部分第一道联系梁在震波的作用下产生了剪切破坏,出现了反向45度裂缝。

当时由于工期的原因和考虑到西江洪水的影响,该位置的问题一直未处理,现2000吨泊位主体及后方堆场吊车梁已基本完成,现就本次事故作出以下专项施工处理方案

二、加固处理方案及施工工艺

1、对需要处理的联系梁进行顶撑卸载(见安全计算书)

2、对以完成卸载顶撑的支撑系统进行验收检查

3、采用人工凿除的方法将开裂部分砼全部凿除

4、整理和更换好钢筋并办理相关验收手续

5、封闭模板采用比原联系梁设计强度高一个等级的微喷涨混凝土施工

6、养护12天后拆除支撑系统

3、施工方法及安全措施

本加固方案的施工关键点为:

产生裂缝的联系梁在凿除施工前必须做好顶撑卸载工作,卸载顶撑必须严格验收把关,该项工作为本项工作的重中之中。

1)支撑系统搭设:

a)施工参数:

梁截面宽度B:

0.6m;梁截面高度D:

0.9m;楼层高度H:

6m;结构表面要求:

隐藏;混凝土楼板厚度:

100mm;梁边至板支撑距离:

0.5m;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

0.8m;立杆步距h:

1.2m;梁底承重立杆根数:

2;梁底两侧立杆间距lc:

0.3m;梁底承重立杆间距(mm)依次是:

300;梁底采用的支撑钢管类型为:

Ф48×3.5mm;钢管钢材品种:

钢材Q235钢(>16-40);加固楞搭设形式:

主楞横向次楞竖向设置;面板采用克隆(平行方向)18mm厚覆面木胶合板;厚度:

18mm;主楞材料:

2根Ф48×3.5钢管;间距(mm):

100,300*2;钢材品种:

钢材Q235钢(>16-40);次楞材料:

1根73×73木方(宽度×高度mm);间距(mm):

400;木材品种:

太平洋海岸黄柏;加固楞采用穿梁螺栓支拉;螺栓直径:

M14;螺栓水平间距:

800mm;螺栓竖向间距(mm)依次是:

100,300*2;梁底模板搭设形式为:

2层梁上顺下横顶托承重;面板采用克隆(平行方向)18mm厚覆面木胶合板;厚度:

18mm;第一层支撑梁材料:

2根73×73木方(宽度×高度mm);根数:

4;木材品种:

太平洋海岸黄柏;第二层支撑梁材料:

2根73×73木方(宽度×高度mm);木材品种:

太平洋海岸黄柏;

b)、支撑安装施工流程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进行复核→搭设梁模板支架→安装梁底楞→安装梁底模板→收紧螺丝头确保底模板与梁底混凝土顶死→办预检

C)、质量保证措施

1、把好施工质量关

(1)认真仔细地学习和阅读施工图纸,吃透和领会施工图的要求,及时提出不明之处,遇工程变更或其他技术措施,均以施工联系单和签证手续为依据,施工前认真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国家颁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其它有关规定施工和验收,并随时接受业主、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和质监站对本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指导。

(2)认真做好各道工序的检查、验收关,对各工种的交接工作严格把关,做到环环扣紧,并实行奖罚措施。

出了质量问题,无论是管理上的或是施工上的,均必须严肃处理,分析质量情况,加强检查验收,找出影响质量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把质量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2、严格落实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及项目中质检“四检”制度,确保模板安装质量。

3、对变形及损坏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范要求及时修理校正,维修质量不合格的模板和配件不得发放使用。

4、所有模板拼缝等节点处均用海绵胶带贴缝,楼板缝用胶带纸贴缝,以确保混凝土不漏浆。

2)人工凿除;

原结构梁的混凝土拆除必须采用人工拆除,不允许采用风炮拆除以免对不需要拆除部分混凝土造成暗伤。

3)钢筋施工

拆除施工时,原结构梁的箍筋会受到一定的损伤,拆除后需要重新制作安装。

4)模板安装:

1、模板拼装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拼装好模板后要求逐块检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设计,模板的编号与所用的部位是否一致。

2、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

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5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3、标高测量

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4、竖向模板的支设应根据模板支设图。

5、已经破损或者不符合模板设计图的零配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

6、支模前对前一道工序的标高、尺寸预留孔等位置按设计图纸做好技术复核工作。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混凝土墙体表面粘连。

防治方法:

模板支撑前必须清理干净,脱模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2MPa。

2、模板缝隙处跑浆。

防治方法:

模板安装时连接固定要牢,缝隙堵塞严密,并应加强检查。

3、模板接槎部位处理及防止漏浆的措施

1)梁体施工缝防止漏浆处理:

墙体模板下压2cm,下压部位混凝土上粘贴海绵条。

所有模板体系在预制拼装时,边线平直,四角归方,接缝平整;梁底边、二次模板接头处和转角处均加垫10mm厚海绵条以防止漏浆。

2)梁、板施工缝防止漏浆处理:

梁、板模板转角、接缝处应尽量拼接密实,并粘贴塑料胶带或填塞水泥腻子用以防止漏浆。

模板拆除:

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底模,应在同一部位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要求时方可拆除(见表1)。

注:

本表中"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系指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3、拆除高度在5m以上的模板时,应搭脚手架,并设防护栏杆,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操作。

4、模板支撑拆除前,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经申报批准后,才能进行。

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棒,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

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做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5、拆模时必须设置警戒区域,并派人监护。

拆模必须拆除干净彻底,不得保留有悬空模板。

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

高处拆下的模板及支撑应用垂直升降设备运至地面,不得乱抛乱扔。

6、拆模时,临时脚手架必须牢固,不得用拆下的模板做脚手板。

7、脚手板搁至必须牢固平整,不得有空头板,以防踏空坠落。

8、拆除的钢模作平台底模时,不得一次将顶撑全部拆除,应分批拆下顶撑,然后按顺序拆下搁栅,底模,以免发生钢模在自重荷载下一次性大面积脱落。

5)混凝土施工

A)、施工准备:

1)前道所有工序已完成验收手续,

2)施工机具准备就绪

B)、混凝土浇筑

1、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2、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此处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3、施工缝位置:

宜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搓。

施工缝宜用木板或钢丝网挡牢。

4、施工缝处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

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剔除浮动石子和混凝土软弱层,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一层同配比减石子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应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C)施工注意事项

1、蜂窝:

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

2、露筋:

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3、孔洞:

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4、缝隙与夹渣层:

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振捣不实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四、安全管理目标

(一)、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1、施工安全管理目标

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现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全技术》、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及省市有关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和生产条例。

加强安全学习、教育、落实安全管理措施,精心组织、施工。

力保不出重大安全事故。

2、保证安全生产措施

现场安全检查是以项目经理为主体的质安管理机构,在质安部的领导下,对现场的安全进行全面检查监督,对存在隐患部位,责令整改,不服从命令的下停工通知。

(1)、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

(2)、施工现场用电必须严格遵守规范要求,采用三相五线制,设置漏电保护开关,并保证用电设备有良好的接零和接地。

(3)、做好现场防火,消防工作,对现场临建设施,用电设备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4)、在抓好质量和安全的同时,也要搞好现场的文明生产,如生产、生活设施整齐有序,整洁卫生。

五、支撑系统计算书:

梁段:

L1。

模板支撑体系剖面图

钢管排列平面示意图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构造及支撑参数

(一)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B:

0.6m;梁截面高度D:

0.9m;

楼层高度H:

6m;结构表面要求:

隐藏;

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

0.8m;立杆步距h:

1.2m;

梁底承重立杆根数:

2;梁底两侧立杆间距lc:

0.3m;

梁底承重立杆间距(mm)依次是:

300;

(二)支撑参数

梁底采用的支撑钢管类型为:

Ф48×3.5mm;

钢管钢材品种:

钢材Q235钢(>16-40);钢管弹性模量E:

206000N/mm2;

钢管屈服强度fy:

235N/mm2;钢管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

205N/mm2;

钢管抗剪强度设计值fv:

120N/mm2;钢管端面承压强度设计值fce:

325N/mm2;

2.荷载参数

梁段:

L1。

模板支撑体系剖面图

钢管排列平面示意图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构造及支撑参数

(一)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B:

0.6m;梁截面高度D:

0.9m;

楼层高度H:

6m;结构表面要求:

隐藏;

混凝土楼板厚度:

100mm;梁边至板支撑距离:

0.5m;

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

0.8m;立杆步距h:

1.2m;

梁底承重立杆根数:

2;梁底两侧立杆间距lc:

0.3m;

梁底承重立杆间距(mm)依次是:

300;

(二)支撑参数

梁底采用的支撑钢管类型为:

Ф48×3.5mm;

钢管钢材品种:

钢材Q235钢(>16-40);钢管弹性模量E:

206000N/mm2;

钢管屈服强度fy:

235N/mm2;钢管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

205N/mm2;

钢管抗剪强度设计值fv:

120N/mm2;钢管端面承压强度设计值fce:

325N/mm2;

2.荷载参数

新浇筑砼自重标准值G2k:

24kN/m3;钢筋自重标准值G3k:

1.5kN/m3;

梁侧模板自重标准值G1k:

0.5kN/m2;砼对模板侧压力标准值G4k:

17.848kN/m2;

倾倒砼对梁侧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3k:

2kN/m2;

梁底模板自重标准值G1k:

0.5kN/m2;振捣砼对梁底模板荷载Q2k:

2kN/m2;

3.梁侧模板参数

加固楞搭设形式:

主楞横向次楞竖向设置;

(一)面板参数

面板采用克隆(平行方向)18mm厚覆面木胶合板;厚度:

18mm;

抗弯设计值fm:

29N/mm2;弹性模量E:

11500N/mm2;

(二)主楞参数

材料:

2根Ф48×3.5钢管;

间距(mm):

100,300*2;

钢材品种:

钢材Q235钢(>16-40);弹性模量E:

206000N/mm2;

屈服强度fy:

235N/mm2;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

205N/mm2;

抗剪强度设计值fv:

120N/mm2;端面承压强度设计值fce:

325N/mm2;

(三)次楞参数

材料:

1根73×73木方(宽度×高度mm);

间距(mm):

400;

木材品种:

太平洋海岸黄柏;弹性模量E:

10000N/mm2;

抗压强度设计值fc:

13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fm:

15N/mm2;

抗剪强度设计值fv:

1.6N/mm2;

(四)加固楞支拉参数

加固楞采用穿梁螺栓支拉;

螺栓直径:

M14;螺栓水平间距:

800mm;

螺栓竖向间距(mm)依次是:

100,300*2;

4.梁底模板参数

搭设形式为:

2层梁上顺下横顶托承重;

(一)面板参数

面板采用克隆(平行方向)18mm厚覆面木胶合板;厚度:

18mm;

抗弯设计值fm:

29N/mm2;弹性模量E:

11500N/mm2;

(二)第一层支撑梁参数

材料:

2根73×73木方(宽度×高度mm);

根数:

4;

木材品种:

太平洋海岸黄柏;弹性模量E:

10000N/mm2;

抗压强度设计值fc:

13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fm:

15N/mm2;

抗剪强度设计值fv:

1.6N/mm2;

(三)第二层支撑梁参数

材料:

2根73×73木方(宽度×高度mm);

木材品种:

太平洋海岸黄柏;弹性模量E:

10000N/mm2;

抗压强度设计值fc:

13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fm:

15N/mm2;

抗剪强度设计值fv:

1.6N/mm2;

二、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根据《模板规范(JGJ162-2008)》第5.2.1条规定,面板按照简支跨计算。

这里取面板的计算宽度为0.800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I=800×183/12=3.888×105mm4;

W=800×182/6=4.320×104mm3;

1.荷载计算及组合

(一)新浇砼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G4k

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1=0.22γtβ1β2V1/2

F2=γH

其中γ--砼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

T--砼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砼的浇筑速度,取1.500m/h;

H--砼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砼顶面总高度,取0.900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砼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得到:

F1=17.848kN/m2

F2=21.600kN/m2

新浇砼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G4k=min(F1,F2)=17.848kN/m2;

砼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

h=F/γ=17.848/24.000=0.744m;

(二)倾倒砼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3k

Q3k=2kN/m2;

(三)确定采用的荷载组合

计算挠度采用标准组合:

q=17.848×0.8=14.278kN/m;

计算弯矩采用基本组合:

q=max(q1,q2)=18.759kN/m;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q1=0.9×(1.2×17.848+1.4×2)×0.8=17.437kN/m;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q2=0.9×(1.35×17.848+1.4×0.7×2)×0.8=18.759kN/m;

2.面板抗弯强度计算

σ=M/W<[f]

其中:

W--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4.320×104mm3;

M--面板的最大弯矩(N·mm)M=0.125ql2=3.752×105N·mm;

计算弯矩采用基本组合:

q=18.759kN/m;

面板计算跨度:

l=400.000mm;

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3.752×105/4.320×104=8.685N/mm2;

实际弯曲应力计算值σ=8.685N/mm2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f]=29N/mm2,满足要求!

3.面板挠度计算

ν=5ql4/(384EI)≤[ν]

其中:

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

q=14.278kN/m;

l-面板计算跨度:

l=400.000mm;

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E=11500N/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3.888×105mm4;

容许挠度:

结构表面隐藏[ν]=l/250=1.60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5×14.278×400.0004/(384×11500×3.888×105)=1.064mm;

实际最大挠度计算值:

ν=1.064mm小于最大允许挠度值:

[ν]=1.600mm,满足要求!

三、梁侧模板支撑的计算

1.次楞计算

次楞采用1根73×73木方(宽度×高度mm)为一组,间距400mm。

次楞的截面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

I=1×73×733/12=2.367×106mm4;

W=1×73×732/6=6.484×104mm3;

E=10000N/mm2;

(一)荷载计算及组合

计算挠度采用标准组合:

q=17.848×0.400=7.139kN/m;

计算弯矩和剪力采用基本组合:

有效压头高度位置荷载:

q=max(q1,q2)=9.380kN/m;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q1=0.9×(1.2×17.848+1.4×2)×0.400=8.718kN/m;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q2=0.9×(1.35×17.848+1.4×0.7×2)×0.400=9.380kN/m;

有效压头高度位置以下荷载:

q=0.9×1.35×17.848×0.400=8.674kN/m;

顶部荷载:

q=0.9×1.4×0.7×2×0.400=0.706kN/m;

(二)内力计算

次楞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根据实际受力情况进行电算,得到计算简图及内力、变形图如下:

弯矩和剪力计算简图

弯矩图(kN·m)

剪力图(kN)

变形计算简图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M=0.048kN·m

最大剪力:

V=1.142kN

最大变形:

ν=0.007mm

最大支座反力:

F=2.029kN

(三)次楞计算

(1)次楞抗弯强度计算

σ=M/W=0.048×106/6.484×104=0.742N/mm2

实际弯曲应力计算值σ=0.742N/mm2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f]=15N/mm2,满足要求!

(2)次楞抗剪强度计算

τ=VS0/Ib=1.142×1000×48627/(2.367×106×73)=0.321N/mm2;

实际剪应力计算值0.321N/mm2小于抗剪强度设计值[fv]=1.600N/mm2,满足要求!

(3)次楞挠度计算

容许挠度:

结构表面隐藏[ν]=l/250;

第1跨最大挠度为0.000mm,容许挠度为0.400mm,满足要求!

第2跨最大挠度为0.007mm,容许挠度为1.200mm,满足要求!

第3跨最大挠度为0.002mm,容许挠度为1.200mm,满足要求!

第4跨最大挠度为0.003mm,容许挠度为0.400mm,满足要求!

各跨实际最大挠度计算值小于最大允许挠度值,满足要求!

2.主楞计算

主楞采用2根Ф48×3.5钢管为一组,共3组。

主楞的截面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

I=2×12.19×104=2.438×105mm4;

W=2×5.08×103=1.016×104mm3;

E=206000N/mm2;

主楞承受次楞传递的集中力,计算弯矩和剪力时取次楞的最大支座力2.029kN,计算挠度时取次楞的最大支座力1.574kN。

根据实际受力情况进行电算,得到计算简图及内力、变形图如下:

弯矩和剪力计算简图

弯矩图(kN·m)

剪力图(kN)

变形计算简图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M=0.284kN·m

最大剪力:

V=1.319kN

最大变形:

ν=0.185mm

最大支座反力:

F=4.362kN

(1)主楞抗弯强度计算

σ=M/W=0.284×106/1.016×104=27.955N/mm2

实际弯曲应力计算值σ=27.955N/mm2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2)主楞抗剪强度计算

τ=VS0/Itw=0.659×1000×6946/(2.438×105×3.5)=5.367N/mm2;

实际剪应力计算值5.367N/mm2小于抗剪强度设计值[fv]=120.000N/mm2,满足要求!

(3)主楞挠度计算

容许挠度:

结构表面隐藏[ν]=l/250;

第1跨最大挠度为0.185mm,容许挠度为3.200mm,满足要求!

第2跨最大挠度为0.033mm,容许挠度为3.200mm,满足要求!

第3跨最大挠度为0.185mm,容许挠度为3.200mm,满足要求!

各跨实际最大挠度计算值小于最大允许挠度值,满足要求!

3.穿梁螺栓计算

验算公式如下:

N<[N]=f×A

其中N--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穿梁螺栓有效面积(mm2);

f--穿梁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穿梁螺栓型号:

M14;查表得:

穿梁螺栓有效直径:

11.55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A=105mm2;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170×105/1000=17.850kN;

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4.362kN。

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N=4.362kN小于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N]=17.850kN,满足要求!

四、梁底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根据《模板规范(JGJ162-2008)》第5.2.1条规定,面板按照简支跨计算。

这里取面板的计算宽度为0.800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I=800×183/12=3.888×105mm4;

W=800×182/6=4.320×104mm3;

1.荷载计算及组合

模板自重标准值G1k=0.5×0.800=0.400kN/m;

新浇筑砼自重标准值G2k=24×0.800×0.9=17.280kN/m;

钢筋自重标准值G3k=1.5×0.800×0.9=1.080kN/m;

永久荷载标准值Gk=G1k+G2k+G3k=18.760kN/m;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2k=2×0.800=1.600kN/m;

(1)计算挠度采用标准组合:

q=18.760kN/m;

(2)计算弯矩采用基本组合:

q=max(q1,q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