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14694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一年级上册)

总计12个单元,分别为:

1.

第一单元《数一数》

2.

第二单元《比一比》

3.

第三单元《分一分》

4.

第四单元《认位置》

5.

第五单元《认数

(一)》

6.

第六单元《认识物体》

7.

第七单元《分与合》

8.

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

9.

第九单元《统计》

10.

第十单元《认数

(二)》

11.

第十一单元《认识钟表》

12.

第十二单元《加法》

第一单元《数一数》教材分析

小学阶段的第一堂数学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喜欢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材选择儿童乐园的一些场景,组成生动活泼、惹人喜爱的画面,吸引学生学习。

主要教案活动是观察场景,了解里面有些什么;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并用画圆点的方式表示各种物体的数量。

通过这些活动,初步感受“看”和“数”能了解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是学习数学的方法。

同时,在活动中进行初步的常规教育。

教材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综合性场景图,里面有许多物体,各种物体的个数都不相同,分别为1~10个。

第二部分是十幅小图及相应的点子图。

每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是从综合场景里分离出来的。

点子图表示物体的数量。

1.组织学生观察。

场景图里的内容很丰富,其中的各种物体及其数量和位置,都是精心设计和安排的。

有些物体数量较少,有些物体数量较多;有些物体比较集中,有些物体比较分散;有些物体容易看到,个别物体有较隐蔽的部分。

观察和交流是这部分内容的主要教案活动。

容易兴奋但不能持久是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们的观察比较粗糙,往往看了一些物体就不再关注其他物体;在交流的时候不能把话说清楚、说完整,不善于倾听同伴的发言。

因此,要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从图中看到些什么,指指这些物体在哪里。

带领学生经历“从整体到部分”“从粗略到细致”的观察过程,不但了解图的内容,而且学习观察的方法。

要组织学生交流,相互倾听和相互补充,使观察的效果更好,还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学习常规。

2.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十幅小图都是从场景中分离出来的,一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便于计数和表示数量。

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尚未进行认数教案,暂时不宜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二是几个物体画几个圆点,圆点与物体的个数相同,渗透对应思想;三是圆点能且只能表示各种物体数量方面的属性,不表示物体的其他属性。

这种初步的抽象,对后面的认数十分重要。

前三幅小图,物体及圆点都已画好。

可以通过“滑梯下为什么画一个圆点”“秋千下为什么画两个圆点”“圆点表示什么意思”等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圆点的作用。

这样,在飞机、蝴蝶、鸟下面画表示个数的圆点就不会有困难了。

至于根据已经画出的七个、八个、十个圆点,说出小图中的物体,只要在情境图里指一指有关的物体,数一数是这样的几个,不要求学生画这些物体。

第二单元《比一比》教材分析

比较是重要的思维活动,也是常用的学习方法。

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时候,经常把这一事物或现象和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行对照,寻找异同,从而认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本单元让学生开展简单的比较活动,经历并体验比较的过程,学习比较的方法,为以后的数学教案作思想方法上的准备。

教材把学生带进熟悉的活动场景,里面有许多可以比较的内容,主要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1.突出比较的方法。

学生在幼儿期间的生活中,经常遇到比两个物体的长短、轻重等实际问题。

那时,他们只注意问题的结果,比较的过程往往是模糊的。

本单元教案的比一比,突出比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并学习比的方法。

如,比两根跳绳哪根长,要把这两根绳拉直,一端对齐着平放。

比两个小朋友谁长得高,两人要站在平地上,背靠着背。

又如,比柿子和石榴哪个重,可以把它们分别放在支架的两端,根据支架的倾斜情况作出判断。

教案时,要让学生理解这些方法,并体会方法的合理性。

在比两根绳的长短时,可以先说说自己打算怎样比,再看看教材图中是怎样比出哪根绳长的,还要想想在小朋友跳绳的时候能比出哪根长吗;在比两人身高的时候,要观察研究图中是怎样比出哪个小朋友长得高的,体会都站在滑梯上不容易看出谁高。

要看懂图中是怎样比出柿子和石榴哪个重的,思考如果没有支架只凭观察行吗?

“想想做做”第1题,要让学生思考比两枝、三枝铅笔长短的方法,在操作中应用并内化比较方法。

2.鼓励学生寻找比的对象。

例题在比较跳绳的长短、小朋友的高矮、柿子和石榴的轻重之后,提出问题:

“你还能在图中找一找、比一比吗?

”鼓励学生寻找对象进行比较。

如:

 石榴树和柿子树的高矮,桌子和凳子的高矮,两条石子路的长短……两根跳绳除了比长短,还能比轻重;两个小朋友除了比高矮,也能比轻重。

通过这个教案环节,让学生多次经历比的过程,应用比的方法,感受这些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3.适当提升思维的要求。

“想想做做”里安排了一些略微变式或稍复杂的比较问题,既要应用例题里教案的方法,还要通过推理作出判断。

学生从中既能获得更多的体验,还能受到其他内容的教育。

第2题左边一题,仅看图中两人的脚和头,身高似乎一样。

如果伤员也站在地面上,他一定比女孩高,这就是简单的推理。

另外,学生还能受到爱心教育。

右边一题,小熊比小鹿矮、比小兔高,小熊的下面既不能画“”,也不能画“○”。

学生可以体会高与矮是相对的。

第3题比路的远近是比长短的变式,通过直路近、弯路远,渗透两点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的思想。

第4题右边一题中,支架平衡表示1个红萝卜和3根胡萝卜同样重,得出1个红萝卜比1根胡萝卜重的结论,也进行了简单的推理。

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判断与推理,是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别人无法替代。

教案时要注意创设情境,引发主动思考;组织交流,体会思考过程,帮助学生逐渐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

4.选择适宜学生的表达方式。

比较物体的长短、轻重,让学生在方框里画“”或“○”,这是用符号表示比的结果。

这种方式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

比较是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物体之间进行的,结论是相对的。

如果在教案中适当出现一些“×比×长”“×比×重”这些完整的语言,有利于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理解比的方法。

不过,要在学生用符号表示结果后,教师有意识地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并且只要求学生听懂。

也允许部分有能力的学生这样表达,而不作为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

另外,“甲比乙长”还可以说成“乙比甲短”,这是一个现象的两个方面。

从前者能得出后者,又是一次推理。

教案时适当进行这样的思维活动是有好处的,也是学生能够实现的。

第三单元《分一分》教材分析

“分一分”教案简单的分类活动。

分类是把研究对象按某种“标准”分成几部分。

按照某一标准,凡分在同一部分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点;凡分在不同部分的物体,都具有相异点。

分类和比较是相随相伴的,分类离不开比较,分类能促进比较。

所以,教材在“比一比”之后及时安排“分一分”的教案。

分类也是认识事物、现象本质特征的思维方法,没有分类就没有整体与部分,就没有加减乘除;没有分类就无法研究几何形体,也无法进行统计。

本单元把学生熟悉的物体作为分类的对象,如食品、玩具、书本、动物、交通工具、树叶等。

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用途和特点,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验简单的分类,学习分类的方法。

1.例题的教案重点是体会分类的思想。

例题呈现一幅商店里摆放商品的图片,其中的许多商品不仅摆放得整齐,而且是相同的商品摆在一起,不同的商品分开摆放。

让学生观察这些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并思考这样摆放的好处,从中初步体会什么是分类、为什么分类和怎样分类。

尽管教案中不出现“分类”这个词语,也能实现这种数学思想的教案目的。

例题的教案要通过“你能说说商店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首先看到图中把玩具、书、食品分别放在三个柜上。

而且在玩具中,把两种车放在最上面一层,盒装的其他玩具放在另两层;在书中,童话、数学书、英语书是分开放的;饼干、油、面粉三种食品也是各摆一层。

然后体会为什么这样摆放,对相同的物品摆在一起,不同的物品分开摆放有什么好处的交流,要充分一点。

2.“想想做做”是有层次地安排的。

“想想做做”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类活动,从分类的标准惟一或多样、分成两类或三类两个方面有层次地安排。

前两道题的分类标准都是惟一的,让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体会同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惟一的。

第1题的标准是题目中明确告诉学生的“在水中生活”,教案时要注意三点:

 一是让学生准确理解“能在水中生活”的意思。

狗虽然会游水,但不在水中生活;青蛙虽然经常在岸上,它能在水中生活。

二是如果有学生不认识的动物,应该告诉他们。

三是圈出有关的动物并校对后,还要让学生说说11个动物分成几部分,是按什么分的;其中一部分动物怎样,另一部分怎样,从而体会分类。

第2题分一分的标准是通过“它们各在哪里行驶”加以提示的。

先让学生逐一说说名称和用途,各在哪里行驶,然后思考应该按什么分,分几部分,哪几部分。

在分的时候,可以画不同的记号。

如陆地上行驶的车辆下面都画“”,水上行驶的船只下面画“○”,天空飞行的飞机下面画“△”。

第3题学生可以按形状或者颜色把树叶分成三类,体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第4题的分类标准是开放的,让学生确定,进一步体会不同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多样的。

可以按性别分,可以按衣服颜色分,还可以按戴帽子的和不戴帽子的分……第5题引导学生以分类的思想整理书包和房间,既培养良好的习惯,又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单元《认位置》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案简单的方位知识,使学生能够分辨自己的前后、上下、左右,并会应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这些方位,而且以自己为中心的前后、上下很容易界定,所以例题及“想想做做”都以辨认左右作为教案重点,对于上下、前后,教材只是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使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位置关系的过程中自主获得认识。

教材设计的学习活动有看图说话、游戏、操作等。

1.例题的教案内容分三个层次编排。

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发言的请举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也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

接着以“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面”为例,教案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其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语言描述。

在教案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三点:

 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这两个物体哪个在左面、哪个在右面;二是指导学生用“×在×的哪面”进行表达;三是两句话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达了练习本与数学书的位置关系,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而且从其中的一句话可以推理得出另一句话。

要体会这两句话之间的必然联系,但不要求学生同时说两句话,不要刻意进行这样的练习。

看图说一说以左、右关系为主。

图中的小明、小红、小刚、小芳四人的朝向与学生是一致的,学生按自己对左、右的感受确定小明在小红的左边、小芳在小刚的右边等位置关系不会有困难,也不会有歧义。

如果说出前后或上下关系也是可以的。

2.联系自己的身体作出判断。

一年级学生辨别左右的时候,大多数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断,这是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征的表现。

“想想做做”第1题遵循这个规律设计游戏活动,先是握拳头,记住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再拍手,体会左手那边是左边,右手那边是右边;最后是摸耳,从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对的。

这些游戏要反复进行,让学生学会辨别左右。

“想想做做”第2、4、6题涉及左右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先想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分清左面与右面,然后回答问题和操作活动。

即使发生错误,也要联系左手和右手认识错误,从而改正。

3.在开放的情境中练习。

“想想做做”第3题通过“苹果上面是鸡蛋”引导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观察和表达。

教案物体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要注意三点。

一是让学生充分地说。

图中的五种物体放在冰箱的四层里,每两层物体的位置都有上、下关系。

因此,可说的内容很多。

让学生充分地说,既能调动积极性,又给他们大量的练习机会。

二是语言结构不要过分单调、机械。

可以像教材示范的那样说“什么的上(下)面是什么”,也可以说“什么在什么的上(下)面”。

在注意语言准确、完整的同时,鼓励说法多样,通过语言的灵活促进思维的灵活,但不要进行说法多样的训练。

三是收集一些相关的语言,如苹果的上面是鸡蛋,鸡蛋的下面是苹果;面包的上面是苹果,面包的下面是白菜;牛奶在苹果的下面,牛奶在白菜的上面等,让学生从中体会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第五单元《认数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案10以内数的认识,分1~5各数、0、6~9各数、10四段安排。

在认识1~5各数后插入几和第几的教案,在认识0后插入=、>和<的教案,全单元还编排了两个练习。

10以内的数都比较小,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这些数,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

教材把1~5各数和6~9各数相对集中起来教案,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节省教案时间,提高效率。

适时安排几和第几,=、>和<的教案,能促进学生理解数的意义。

0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且不同场合往往有不同的含义。

10对以后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因此,教材把0和10的认识单独安排。

1.把认识1~10各数的教案都安排成四个环节。

学生认、读、写1~10各数并不困难,但初步形成这些数的概念却不容易,后者是教案的重点。

为此,教材把认数教案分成四个连贯的环节,让学生经历认数的过程,体会数的意义。

下面以1~5各数的教案为例,分析这四个环节。

(1) 在现实情境中数物体的个数。

例题的主题图中有人和许多物体,数量各不相同。

让学生仔细看图,分别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一方面获得认数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感受数(shù)产生于数(shǔ)。

数图中的物体,可以看到什么数什么。

如1块黑板,上面有5个字;3个女孩跳舞,1个男孩拉手风琴……通过指出物体及其数量的活动,体会数能反映物体的量的属性。

(2) 用算珠表示物体的个数。

1个男孩、1架手风琴、1块黑板的个数都是1,都可以用1粒算珠来表示。

2盆花、2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的个数都是2,都可以用2粒算珠来表示。

教材通过1粒、2粒……5粒算珠,分别表示一类等价集合的元素个数,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

教案的时候,先让学生在主题图中寻找哪些物体是1个、哪些物体是2个……再分别用1粒、2粒……算珠表示个数。

2粒算珠表示2的时候,1粒算珠浅色,1粒算珠深色;3粒算珠表示3的时候,2粒算珠浅色,1粒算珠深色;4粒算珠、5粒算珠里也各有1粒深色的算珠。

这是因为教案1~5各数,是先认识1,再依次认识2、3、4、5。

1粒浅色珠和1粒深色珠,表示1添上1是2;2粒浅色珠和1粒深色珠,表示2添1是3……这里的1粒深色珠表达了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案的时候,要渗透这样的关系。

(3) 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一类等价集合的元素个数,不仅可以用算珠表示,还能用数表示。

男孩、手风琴、黑板的数量都用“1”表示,盆花、红气球、黄气球都是“2”个……学生从中体会1~5各数都是有意义的符号。

对这些符号意义的体会,就是建立数的概念。

(4) 写数指导。

通过示范、描红、独立书写的教案过程,引导学生规范、工整地在“日”字格上写数。

教材十分注重学生把数写好,除了本单元的写数指导与练习,在第七单元仍然安排了写数的练习。

2.几和第几的教案分三个层次进行。

非“0”自然数有时表示物体的数量(一共有几个),有时表示物体的次序(是第几个)。

教案几和第几,在生活中恰当地应用数,可以加强对数的认识。

学生在认识1~5各数时,已经能够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案几和第几,要懂得第几的含义,区分几和第几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1)教案分三个层次进行。

①例题中先数出有几个人排队买票,再数出戴帽子的男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各排在第几。

在数的活动中感知几和第几的含义,初步体会它们的区别。

②“想想做做”第1题,通过涂4个和涂第4个的操作与比较,进一步体会几和第几有什么不同。

③“想想做做”其他题,应用几和第几的知识回答实际问题。

(2)所有学生都在生活中接触过有关几和第几的现象与问题。

教案几和第几,要提取这些现象,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研究、理解。

在例题里,要让学生说说怎样数出一共几个人排队,怎样数出两个男孩分别排在第几。

明白前者要数队伍里所有的人,后者只要数到那个男孩为止。

体会“5个人”表示队伍的总人数,“第5个”表示不戴帽子的男孩在队伍里的位置。

同样,“想想做做”第1题里涂4个和涂第4个,从两次涂的个数不同,两次涂色的灯笼表示的意思不同,体会几和第几的区别。

(3)正确表述或判断第几要联系方位,离开方位讲的第几往往是不确定的。

教材中有三种情况:

 一是规定了方位,如“从左边起”涂第4个,“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

二是遵循生活习惯。

如在队伍里一般“从前往后”数,楼房的层数都是“从下往上”数。

三是允许多样,给学生空间。

如猴子捞月亮的图中,戴帽子的那只猴,可以是从上往下第2只,也可以是从下往上第4只。

教案时,除已经约定俗成的外,讲第几的同时,应该讲方位。

3.0的含义比较宽广,教材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0,在不同场合,0往往有不同的意思。

对此,教材有明确的要求。

(1)着重教案“一个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

这个内容安排两道例题,第一道例题里三只兔都采到了蘑菇,分别用3、2、1表示蘑菇的个数。

还有一只兔没有采到蘑菇,可以用0表示个数。

学生在这个情景中体会0也是一个数,它的产生也是计数的需要。

第二道例题中,地上原有4个萝卜,都拔掉后,地上一个萝卜也没有,让学生用0表示萝卜的个数。

从4个到0个,渗透了“有”与“无”的相对关系,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2)结合直尺教案0。

直尺上有0~5六个数,0在直尺的左端,直观显示出0在直尺上的意思:

从这里开始。

这是数轴上表示数和用直尺量长度必须具备的认识。

从0开始,向右依次是1、2、3、4、5,按顺序整合了0~5各数,这也是“想想做做”第3题按顺序写数的基础。

(3)“想想做做”第4题展示了0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只要学生有所体会,不必解释其中0的具体含义。

4.在=、>和<的教材中突出两点内容。

=、>和<都是数学里的关系符号。

教案中,除了要帮助学生建立“同样多”“多”“少”等数学概念,认识和使用这三个符号外,还要培养符号化思想。

(1)例题从森林运动会的情境图中分别提取兔与猴、松鼠与熊的只数进行比较,是让学生知道,比较两种物体数量的多少,只要把两种物体对齐着排一排、比一比。

这是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后继学习中经常进行的数学活动,从现在起就要帮助学生逐渐掌握。

通过排和比,获得对“同样多”“多”“少”的体验。

(2)例题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和×同样多”“×比×多”“×比×少”等数量关系,分别用符号=、>、<表示两个数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感受用符号表示关系比图画和文字语言简便。

教材把>和<同时教案,5>3和3<5都表示松鼠与熊的只数关系,让学生体会符号和关系的表达是可以转换的。

这些都是最初步的符号化思想。

“想想做做”通过比较数的大小,加强数的概念。

两道题设计成两个认知层次,第1题在图形直观下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题目要求先“摆一摆”,目的是经历两种图形对齐着排排、比比的活动,体会并初步学会这种比较的思想方法。

教案时不能仅看教材里的图画就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再根据图形的数量写出数,从图形个数的有多有少,理解数的大小关系,在这些活动中能再次体验数的意义。

第2题没有具体情境的支持,直接比较数的大小,可以借助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题里获得的经验,也可以依据数的排列顺序进行思考,使数的概念得到再次加强。

练习一是0~5认数的综合练习。

有三个特点:

 一是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1题看直线上的点写数,回忆各个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数的排列顺序。

第5题写0、2、3和5,这些数比1和4难写,给学生多一些练习机会。

二是重视知识的现实应用。

第2题在数出三种动物套中圈的个数以后,比较这些数的大小才能得出名次。

这里就应用了比较数的大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3题应用数数和比较数的大小的知识回答现实情境里的问题。

图中蜻蜓的只数是0,把0和3比大小,知识有了扩展。

三是适度地开放。

第4题除5=外,其他题都有多个答案。

通过自己填写和相互交流,体会思考问题要全面。

5.教案数10,丰富学生的认识。

认识10的教案仍然按“数物体个数—用算珠表示个数—用数表示个数—写数指导与练习”的线索进行。

“想想做做”中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丰富学生的认识。

(1)渗透10个一是1个十。

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在这项活动中感受10根和1捆的关系,直观接触10个一和1个十,为以后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作些铺垫。

(2)学习按群数数。

引导学生2个2个地数樱桃的个数,5个5个地数手指的个数,既提高数物体个数的效率,又具体感受10与2、10与5的关系。

(3)体会双数和单数。

10只鸭排成一行,戴帽子的和不戴帽子的一一间隔。

从左边数起,戴帽子的鸭依次是第2、第4……第10只,这些数都是双数。

从右边数起,戴帽子的鸭依次是第1、第3……第9只,这些数都是单数。

学生照这样数一数,感受了双数和单数。

(4)辨认左和右。

在数物体的个数时,联系左边和右边等内容,帮助学生正确分辨左和右。

(5)直观看出相差数。

正方形和三角形上下两行对齐着排列,不但能比出哪种图形的个数多,哪种图形的个数少,还能数出正方形比三角形少3个,三角形比正方形多3个。

这些都是以后探索相差数问题所需要的知识。

6.培养数感。

数感是自觉地理解和应用数的态度和意识。

数感强的人,在遇到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能主动地与数学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知识进行思考、解释和交流。

数感是人的基本数学素养,与具有的数学知识有关,但不一定成正比例。

数感要在数学教案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尤其要从小培养。

本单元主要从理解数的意义,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和用数表达、交流信息三个方面培养数感。

(1)理解数的意义。

一方面根据已有的物体,通过数一数,用适宜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如第12页第1题、第13页第5题、第21页第1题等。

另一方面根据已有的数,通过画图的方式,表达它的含义。

如第12页第2题、第22页第2、3题等。

(2)体会数之间的关系。

不仅用=、>和<等符号表示数与数的大小关系,还体会数与数的接近程度。

如5离8近一些还是离1近一些。

又如>3,方框里可以填许多数,最小应填4。

<10,方框里也可以填许多数,最大应填9。

(3)用数交流、表达信息。

让学生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体会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用数描述。

如果缺少数,交流就不清楚,表达就不准确。

第六单元《认识物体》教材分析

本单元要求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所谓直观认识是指结合实物对形体的形状特点有整体的、笼统的感知,形成初步的表象,能识别这几种形体,了解生活中有许多这些形状的物体,不对形体的特征作规范的语言描述。

教材安排一年级(上册)认识“体”,一年级(下册)认识“形”,这是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重组学科的知识体系。

人们认识事物一般是从粗略的整体感知开始,然后对物体进行细致观察和局部研究。

客观世界最常见的是各种形状的物体,“面”是附着于“体”上的。

儿童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个物体,在整体感知“体”的基础上,才能逐渐研究“面”,建立“形”的概念。

所以,先认识“体”,后认识“形”能降低认知难度,有利于学生学习。

教案内容分两部分编排,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然后开展实践活动。

1.直观认识“体”的教案分四步进行。

教材选择积木为学具,让学生在玩积木时认识物体。

其好处一是学生有兴趣,能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是积木形状规则,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表象。

教案内容的呈现顺序大致分成四步:

 堆积木的场景—整理出典型的物体—揭示各类物体的图形和名称—寻找生活中相关的物体。

(1)让学生玩积木。

教材通过堆积木的场景,引导学生玩积木,感知积木的形状。

课前,教师应和学生共同准备积木或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