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验收报告范本模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16640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查验收报告范本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检查验收报告范本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检查验收报告范本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检查验收报告范本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检查验收报告范本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检查验收报告范本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检查验收报告范本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检查验收报告范本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检查验收报告范本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检查验收报告范本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检查验收报告范本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检查验收报告范本模板.docx

《检查验收报告范本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查验收报告范本模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检查验收报告范本模板.docx

检查验收报告范本模板

 

陕西宝鸡通关河流域规划

勘测控制网测量成果质量检查报告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测量总队

二○○九年五月

 

陕西宝鸡通关河流域规划

勘测控制网测量成果质量检查报告

批准:

审核:

校核:

编写:

 

施工单位: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测量总队

单位地址:

西安市未央路100号D楼301室

单位电话:

029—68935510

单位传真:

029—68935510

单位邮编:

710016

1测区工程概况………………………………………………………………………1

2检查技术依据………………………………………………………………………1

3检查工作程序………………………………………………………………………1

3.1外业成果资料检查………………………………………………………………1

3.2内业成果资料检查………………………………………………………………2

4精度统计……………………………………………………………………………2

4.1边长往返测不符值统计…………………………………………………………2

4.2平面控制…………………………………………………………………………2

4.3高成控制…………………………………………………………………………2

5成果质量评定………………………………………………………………………3

5。

1平面成果质量评定计算…………………………………………………………3

5.2高程成果质量评定计算…………………………………………………………4

6结论…………………………………………………………………………………4

7建议…………………………………………………………………………………5

陕西宝鸡通关河流域规划

勘测控制网测量成果质量检查报告

1测区工程概况

宝鸡通关河流域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凤阁岭镇,东距宝鸡市区126公里;西距甘肃省天水市76公里;312国道直通凤阁岭镇;道路交通状况比较好,对外交通较方便。

流域内四季分明;水量充沛;枯、雨期区分明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宝鸡通关河流域自后排村至渭河入口段全长12。

5公里,水位落差230米,预设计规划三座梯级引水式小型电站。

由于此项目业主所提供资料仅有一份1:

10000的航测地形图,无法满足精确规划设计定位精度的要求,所以要对整条流域布设控制网,测绘大比例的地形图,满足水工建筑设计的精度要求,准确对全流域进行规划设计。

2检查技术依据

1《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范设计阶段)》SL197—97;

2《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03;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4《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5凤阁岭通关河GPS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3检查工作程序

测量产品的检查工作是确保测量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它是测量产品可靠性、准确性的必要保证.总队依据国家标准《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及GB/T19001~ISO9001:

200质量体系的相关程序文件对本项目测量成果质量实行二级检查制度,即作业组进行过程检查;总队技术质量管理部进行最终检查.两级检查全部采用全数检查,检查应独立按顺序进行,不能相互代替,并相应做好检查记录.

3.1外业成果资料检查

对外业各项测量项目的检查,是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规定程序进行。

项目技术负责人在现场应采用自查互检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对作业进行检查,力争将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消灭在外业数据采集过程中,使生产过程始终处于一个良

好、监控、有序的循环过程之中,坚决杜绝不合格进入工序.经外业检查,确认合格后提交总队技术质量管理部进行终检。

具体检查项目如下:

1外业成果记录检查

①记录类型GPS测量作业所获取的成果记录应包括以下三类:

观测数据、测量手簿、其它记录等。

②记录内容观测记录项目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观测数据,b)对应观测值的GPS时间,c)测站和接收机初始信息:

测站名、测站号、观测单元号、时段号、近似坐标及高程、天线及接收机型号和编号、天线高与天线高量取位置及方式、观测日期、采样间隔、卫星截止高度角.

2外业成果质量检核

①各项起算数据进行数据完整性、正确性和可靠性检核;

②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不宜大于10%;

③GPS网基线处理,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ds应满足公式

(1)的规定:

ds

………………………

(1)

式中:

-—基线测量中误差,单位为毫米(mm),采用外业测量时使用的GPS接收机的标称精度,计算时边长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

④三边同步环中中有两个同步边成果可以视为独立的成果,第三边成果应为其余两边的代数和。

由于模型误差和处理软件的内在缺陷,第三边处理结果与前两边的代数和常不为零,其差值应符号公式

(2)的规定:

………………………

(2)

式中:

—-基线测量中误差,单位为毫米(mm);

⑤GPS网外业处理结果,其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坐标闭合差Ws和各坐标分量闭合差(Wx、Wy、Wz)应满足公式(3)的规定:

Wx

Wy

………………………(3)

Wz

Ws

式中:

n——闭合环边数;

——基线测量中误差,单位为毫米(mm);

Wx=

3。

2内业成果资料检查

1基线向量解算

a)B、C、D、E级网GPS观测值均应加入对流层延迟修正,对流层延迟修正模型中的气象元素可采用标准气象元素。

b)基线解算,按同步观测时段为单位进行。

按多基线解时,每个时段须提供一组独立基线向量及其完全的方差-协方差阵;按单基线解时,须提供每条基线分量及其方差-协方差阵。

c)B、C级GPS网,基线解算可采用双差解、单差解。

D、E级GPS网根据基线长度允许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模型.但是长度小于15km的基线,应采用双差固定解.长度大于15km的基线可在双差固定解和双差浮点解中选择最优结果.

2基线处理质量检核

按公式2、3中规定的进行检核

3GPS网无约束网平差

a)在基线向量检核符合要求后,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相应方差-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以一个点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作为起算依据,进行无约束平差。

无约束平差应输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中各点的三维坐标、各基线向量及其改正数和其精度.

b)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

)应满足公式(4)的要求:

………………………(4)

式中:

——基线向量中误差,单位为毫米(mm),采用外业测量时使用的GPS接收机的标称精度,计算时边长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

4GPS网约束平差

a)利用无约束平差后观测量,应选择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中进行三维约束平差或二维约束平差。

平差中,对已知点坐标、已知距离和已知方位,可以强制约束,也可加权约束。

b)平差结果应包括相应坐标系中的三维或二维坐标、基线向量改正数、基线边长、方位、转换参数及其相应的精度。

c)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改正数与经过公式4规定的粗差剔除后的无约束平差结果的同一基线,相应改正数较差的绝对值(

)应满足公式(5)的要求:

………………………(5)

式中:

——基线向量中误差,单位为毫米(mm),采用外业测量时使用的GPS接收机的标称精度,计算时边长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

4精度统计

4.1重复基线解算表1

重复基线

条数

负个

正个

零个

重复基线长度较差

0~1/3W△

1/3W△~1/2W△

1/2W~W△

18

5

12

1

12

3

3

4。

2同步环检验表2

闭合环

个数

负个

正个

零个

闭合环闭合差

0~1/3W△

1/3W△~1/2W△

1/2W~W△

18

6

11

1

11

3

3

4。

3异步环检验表3

闭合环

个数

负个

正个

零个

闭合环闭合差

0~1/3W△

1/3W△~1/2W△

1/2W~W△

18

4

13

1

11

3

3

4.4网平差表4

项目

最大相邻点基线向量中误差

最小相对精度

最大基线分量改正数

最大改正数较差

水平分量/mm

垂直分量/mm

实测

限差

5成果质量评定

5.1平面成果质量评定计算

1)质量元素评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之有关评分方法;

质量子元素计算公式:

S2=100-[a1*(12/t)+a2*(4/t)+a3*(1/t)];(t=1)

质量元素得分计算公式:

S1=

(S2i×Pi)

单位成果质量得分计算公式:

S=

(S1i×Pi)

经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质量元素得分如下:

数据质量S11=

(S2i×Pi)=100×0.3+100×0。

4+84×0。

3=95.2(n=3)

点位质量S12=

(S2i×Pi)=88×0。

5+84×0。

5=86.0(n=2)

资料质量S13=

(S2i×Pi)=99×0.3+100×0。

7=99.7(n=2)

2)单位成果质量评分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单位成果质量得分;

S=

(S1i×Pi)=95。

2×0.5+86×0。

3+99。

7×0。

2=93。

34

5.2高程成果质量评定计算

采用平面成果质量评定计算方法,

1)质量元素评分

经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质量元素得分如下:

数据质量S11=

(S2i×Pi)=100×0。

3+96×0。

3+99×0。

3=88。

5(n=3);

点位质量S12=

(S2i×Pi)=96×0。

5+96×0.5=96(n=2);

资料质量S13=

(S2i×Pi)=99×0。

3+96×0。

7=96.9(n=2);

2)单位成果质量评分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单位成果质量得分;

S=

(S1i×Pi)=88.5×0.5+96×0.3+96.9×0.2=92。

40

6结论

该项目的测量成果资料经测量总队技术质量管理部详查后,观测使用仪器满足相应测量等级的要求.施工控制网图形强度、点位密度、位置选择较合理,造、埋标规格和桩石埋设质量均符合《凤阁岭通关河GPS控制网技术设计》的要求,外业观测数据可靠,真实,各项观测限差均符合设计要求,电子手薄记录程序可靠,作业程序满足规范要求。

计算起始数据采用正确、可靠,计算成果满足等级精度要求.各项资料提交齐全。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的有关要求,根据上述计算单位质量(平面和高程)得分并结合单位成果质量等级评定标准S≥90分,因此,首级施工控制网质量等级为优.

 

7建议

1建议施工单位在使用阶段及时对首级控制网进行复测,发现和及时改正可能发生的位移,以确保首级控制点成果的可靠性。

2施工单位在试用阶段应加强维护管理,作好对首级控制点的保护工作。

 

2009年5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