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密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2020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3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密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密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密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密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密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密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密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密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密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密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密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密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密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密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密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密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密卷.docx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密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密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密卷.docx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密卷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密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36分)(共3题;共36分)

1.(9分)(2017高一下·怀远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近期多档文化类节目受到热捧。

冷静来看,这些节日正是在众多浮躁、模仿、抄袭、千篇一律的真人秀中的一次突围,是在反智、游戏、嘻哈氛围中的高标独立。

节目的成功,反映了传播者在文化建设、价值坚守、节目创新上的自信、自觉与自新,为我们找到一个讲好中国故事的钥匙,发现并开掘了观众的真正需求,引领了时代风潮。

传播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与坚持,深知这片土地氤氲成长的文化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

从《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到《见字如面》《朗读者》,这种别开生面的节目创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很多人效仿欧美模式、膜拜韩国风潮的时候,这些节目坚守自己最熟悉的题材而渐入佳境,抵达当下的热度。

创作者们从成语、谜语、汉字、诗词、书信这些最习以为常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找承载节目风骨和精、气、神的支撑。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找到了丰沛的历史资源和文化底蕴。

诗词书信有乾坤,里面透露出的意境、情怀、神采等等都是我们中国人最富生命力和独特气质的元素。

而这些精髓一旦释放,能量无限。

自信意味着不拿腔拿调,不刻意掩饰。

在这些节目中,节目设计、嘉宾选手的即兴评述和发挥,真实与真诚是关键。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里,复旦附中的武亦姝、北大博士陈更、初一学生叶飞,即兴真实的表现都让人印象深刻,嘉宾、主持人也让人耳目一新,这些现场激发与碰撞的真实信息,来自创作者以自信开放的心态,去发现捕捉这些精彩的细节,而不是刻意去摆设。

一个有担当的媒体不应去跟风、迎合甚至媚俗,而应自觉引领观众。

这种引领是在媒体专业操守与大众需求之间的反复考量、磨合与融合。

尤其在当前自媒体纷纷扰扰的时代,专业性弥足珍贵。

但专业性是正襟危坐?

是精深难懂?

是曲高和寡?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所谓的专业性是用专业理念去引领、激发和满足大众需求。

文化类节目已经到了讲故事诉情怀的时代。

文化内涵的融入,让节目增添了意趣和底蕴,让观众在娱乐中还能细细品味。

在同质化节目都在浅表的游戏打闹时,这类节目真正触到了观众的共鸣与痛点,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诗词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情感共鸣、流行歌词的灵感来源,更重要的是诗词里有天地、有历史、有社会、有故事、有人生、有情怀。

而书信亦如是。

它们让观众领略到了爱到深处的言之切切、情到浓处的低沉婉转、悲到痛处的肝肠寸断。

节目的成功也让传播者看到,原来观众并非都追求低俗浅薄,寻求感官刺激。

一个缺乏故事的节目是没有力量的。

这里的故事不仅指参赛选手背后的故事,也指节目设计的叙事环节,更是对故事的核心——人与情感的重视。

《中国诗词大会》经过巧妙设计,冲突、悬念、延宕形成很强的叙事张力。

选手背后的故事足以引发观众的共鸣。

在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关于选手和主持人的微信推送放大了口碑效应。

文化节目火了,要警惕一哄而上,又可能形成新的抄袭模仿。

任何题材和形态的产品同质化地推出,生命力都不会长久。

希望它能不喧哗,润物无声,成风化人。

而这需要创作者更高的智慧、更大的耐心、更开放的心态,从自己的文化中寻求滋养,用最好的故事手段,把自己最擅长最熟悉的东西做到极致,其他一切纷至沓来。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词、书信是最习以为常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其透露出的意境、情怀、神采等富有生命力和独特的气质,也包含无限的能量。

B.任何题材和形态的产品同质化地推出,生命力都不会长久,文化节目火了之后,又形成了新的抄袭模仿。

C.媒体的专业性在当前自媒体纷纷扰扰的时代弥足珍贵,它不是正襟危坐,也不是曲高和寡,而是用专业理念去引领、激发和满足大众需求。

D.《中国诗词大会》里,武亦妹、陈更等人真实的表现都让人印象深刻,这些精彩的细节离不开创作者心态的自信与开放。

(2)

下列表述中,不是近期文化类节目受热捧原因的一项是()

A.《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发现并开掘了观众的真正需求,真正触到了观众的痛点,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B.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别开生面的节目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C.《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是在众多浮躁、模仿、抄袭的真人秀中的一次突围,是在反智、游戏、嘻哈氛围中的高标独立,是嘉宾、主持人的表现让人耳目一新。

D.《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是有力量的,它们的力量来自参赛选手背后的故事、节目设计的叙事环节,以及对人与情感的重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类节目里的故事足以引发观众的共鸣,节目中真情实感的流露是《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受观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B.除了智慧、耐心和心态,节目的创作者还要从自己的文化中寻求滋养,用最好的故事手段,把自己最擅长最熟悉的东西做到极致,这才是引领时代的姿态。

C.《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的成功说明观众并非都追求低俗浅薄,寻求感官刺激。

媒体不应该媚俗,而应自觉引领观众。

D.《中国诗词大会》设计巧妙,通过冲突、悬念、延宕的手段形成很强的叙事张力,尤其是春节期间关于选手和主持人的微信推送赢得了口碑效应。

2.(12分)(2018高三下·凯里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网络热点话题。

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有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

但舆论纷纷中,难免也有人把这番话进行歪解,有的甚至从而推演出了一个极端的结论:

读书无用。

的确,这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如果把“有用”等同于物质上的成功,老实说,想通过读书上大学来实现“挣大钱”的确没那么简单了。

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普通人创造了很多人生出彩的机会,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只要敢闯敢干,一路坚持下来也能有不小的斩获。

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需要读书了?

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作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而且还有其更高的价值:

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的能力。

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

读书的“有用”,就在于其丰富个人素质的“无用”之用。

大学所带来的宏阔视野、丰盈见识以及价值观的塑造,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

当然,“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

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上升通道的道路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

但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1月18日)

材料二:

在1月3日晚上的直播中,两个90后网红姑娘原本只是盘点近日收到的生日礼物,最后演变成为撕书直播,她们对礼物中的书本不屑一顾,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

如今渐渐流传开的“读书无用论”,一是源于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最后进入社会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二是源于读书多年,一朝进入社会,大部分知识内容都忘记。

读书有何用呢?

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外国网友的回答很有意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血。

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

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还要学,不仅我们学,下一代还要学,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

所以,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你”读不读书才重要。

(选自“红网”2017年1月4日)

材料三:

“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大有市场。

让人惊诧的是,有极个别的农村走出了成百上千名大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考名村”,那么引出了一个问题:

“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到底有多大的市场?

一些村子为何能够如此重视教育?

有何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

这些“高考名村”的村民并非毫无缘由地对教育“情有独钟”。

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

一是,这些“高考名村”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出过几个大学生,他们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鲜活案例,促使后人争相效仿;再者,就是尽管贫穷,但这些地区的村民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过着简单的生活,全力供应孩子读书,并时常向他们灌输教育改变命运的思想。

要想彻底剔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布,诸如在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荐、名校联合招考等教育改革举措中,应该向农村考生重点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向上层流动的通道。

这些“高考名村”所取得的经验,也在警示我们,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6年3月1日)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位名人认为不必唯学历是举,因为在他看来,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胆量是很重要的,学历不如胆量。

B.外国网友对“读书有何用”这一问题的回答十分巧妙,运用类比的方法说明读过的一些书会变成我们的一部分。

C.网红们读不读书不重要,因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我们读不读书很重要,因为我们如果不读书,就没有出路。

D.“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地区很有市场,而有些农村却成为“高考名村”,原因之一是上世纪80年代这些地方出过大学生。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材料一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话作为引子,引出话题“读书无用论”,论述后指出,不光要读书,还要有胆量。

B.材料二用两个90后网红姑娘在直播中撕书并表示读书没用的事件引出话题,对她们的行为进行强烈批判。

C.材料三以农村地区出现“高考名村”这一事件引出讨论,认为这些地区对教育“情有独钟”,有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

D.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读书无用论”问题,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

E.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专业报纸,有门户网站,但都针对当前“读书无用论”流行的现实进行报道,议论性较强。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应该如何解决“读书无用论”的问题。

3.(15分)(2017高一上·山西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同学

陈小庆

看到报纸上宋云的名字时,苏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宋云不是他的老同学吗?

宋云从事的豆制品生意已经做到出口了?

这么说他从父亲手里接过的豆腐作坊已经被他整成上市公司了?

苏文本不敢相信,可报纸上大大的红字印得明明白白,这个豆制品集团的董事长就是宋云。

苏文眼前不禁浮现出很久以前的画面:

宋云的父亲老宋拉着板车,上面有两大板儿豆腐,老宋好嗓门儿——“豆腐——谁割豆腐来……”声传四方,根本不用喇叭。

大爷大妈们就陆陆续续走过来,称上一块儿两块儿豆腐。

苏文最喜欢看老宋拿着一拃多长的薄刀割开豆腐的动作:

只见老宋掀开蒙豆腐的白布,轻轻竖一刀横几刀地下去,那白嫩嫩的豆腐便齐整整地被分割成一块儿一块儿的小正方形,然后老宋熟练地托起一块儿放在秤盘儿里,口里念叨着:

“一斤高高的”。

他分割的每一块儿豆腐都是“一斤高高的”,大家不说他这手艺是“一刀准”,都称之为“一斤高”!

虽然老宋做的豆腐好吃,还有不错的人缘和那有名的“一斤高”,但苏文他们几个小孩子却从来也看不起宋云。

首先他家是外来户,租住了一个大院——这里属于城中村,这里很多做生意的都是外来户,再就是宋云成天流鼻涕,脏兮兮的,一副乡巴佬儿的模样,学习也不好。

他是二年级转来苏文班的,第一个同桌就是苏文。

宋云坐到苏文身边,讨好地对苏文笑笑,鼻子里却冒出了个鼻涕泡,苏文什么也没说,只把板凳挪得离他远了一拃。

往事如烟,十几年没有见到宋云了,他初中毕业就接了身体不好的父亲的豆腐坊,一直从事着豆腐生意,没想到居然做大了!

那个被苏文他们瞧不起的脏兮兮的家伙现在居然是大老板了!

苏文心里一阵难过——自己目前还只是在一家公司里做着文员,每天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每周上电影院看一场电影,经常和几个朋友喝酒,还熬夜打电脑游戏,自以为生活得幸福自在……可,自己的前途在哪里?

自己和人家宋云怎么比?

老婆要是知道宋云是自己同学,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奚落自己?

很久以前,苏文升入重点高中,宋云回家磨豆腐!

苏文心里的优越感,促使自己每周从寄宿制学校回来都要专门路过宋云的豆腐坊,他穿着寄宿制学校的制式校服,而宋云穿着工作围裙在忙碌着……

苏文上高中半年后,宋云他们搬家了……

很久以前苏文就想过:

自己和宋云不是一个档次的人,天生我材必有大用;而宋云,则是底层的劳动人民,需要我去关怀……

可生活不按套路出牌,宋云现在事业有成,而苏文朝九晚五,为别人打工。

不行,苏文对自己说,不能认命!

他开始趁一切机会倒腾生意。

每周的电影取消了,和朋友喝酒取消了,熬夜打游戏取消了,凡是不利于上进的事情都取消了……每每想到宋云的成就,苏文就夜不能寐,他的生活很是励志,基本是卧薪尝胆,枕戈待旦!

崖柏这几年挺火,他就倒卖崖柏,自己也上山去偷挖,可惜没有挣到钱;又听说倒卖牧羊犬可以发财,苏文就倒卖了好几条牧羊犬,可惜还是没有挣到钱;他又兼职推销保险,最后只动员自己买了一份;苏文还做过直销传销,做过很多辛苦的危险的甚至违法的事情。

就在苏文奋发图强,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在致富路上时,他又一次看到了宋云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

这个拥有上市公司的豆制品老板宋云,居然是个女的!

因为她捐资助学,这次报纸配发了她的彩照。

她不是苏文那个叫宋云的男同学!

苏文忽然长出一口气——本来我就不相信那个家伙会有这么大本事,果然!

生活,哪里有那么多的跌宕起伏,哪里有那么多起承转合?

那个脏兮兮的宋云一定还在一个小角落里卖他那可爱的豆腐,顶多把他爹的板车换成电动三轮,三轮车上有个电喇叭……苏文眼前浮现出中年宋云奔波于市井之间的画面,那画面好温馨,好亲切,好接地气!

苏文要先去看场电影,然后约上三五好友喝酒喝到半夜,慢慢来,生活还是如此美好!

如果有机会,甚至还可以和老同学宋云取得联系,好好聊聊这些年的苦辣酸甜……

不错,生活很久以前就是如此美好!

(选自《奔流》2017年第2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借助苏文的回忆,叙述宋云父亲和宋云先后做豆腐以及同学们瞧不起宋云的往事,解释了苏文看了报道惊讶难过的原因,展现了他褊狭的心理。

B.苏文认定老同学宋云做了豆制品集团的董事长,于是不满足于为人打工的生活,开始为致富而打拼,这说明苏文爱好攀比、见不得别人超过自己的特点。

C.苏文在所谓的宋云事业有成的刺激下,放弃娱乐休闲,想出各种门路发财,虽然奋发图强,但都劳而无功,这说明在造化弄人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D.苏文因看到报纸上对宋云的报道而心理失衡,后来又因看到报道而恢复优越感,人物心理的变化造成小说情节的跌宕起伏,产生鲜明的戏剧效果。

(2)小说以“不错,生活很久以前就是如此美好!

”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的标题,另一个版本作“可爱的豆腐”。

你认为这两个标题哪一个更好?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共3题;共34分)

4.(19.0分)(2019高二下·长沙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

惑。

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其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惑:

疑惑    

B.吾未见其明也              明:

明智    

C.余嘉其能其古道            嘉:

赞许    

D.作《师说》以贻之          贻:

遗留    

(2)下列选项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B.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D.师不必贤于弟子            乃设九宾礼于廷    

(3)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吾从而师之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第二段,作者运用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态度。

尤其是第三组对比,解释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C.第三段仅用了引用名言的论证方法就充分地阐明了师道、师生的关系。

作者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师道、师生关系的。

D.第四段说明写作《师说》的缘起,此缘起实际上不过是作者发表议论的一个借口,作者的真正目的是批判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5.(9.0分)(2017高三上·沈阳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

秋风肃肃晨风飔,

东方须臾高知之!

【注释】

(1)问遗:

赠予。

(2)绍缭:

缠绕,装饰。

(3)拉杂:

堆集。

(4)妃呼狶:

妃,悲:

呼狶,唏嘘。

(5)晨风飔:

晨风,雉鸡;飔,思。

(6)高:

同“皓”,东方发白。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开篇写女子与所思之人天各一方,“乃”字透露出她内心的无奈与失落。

B.诗人以“双珠玳瑁簪”这一爱情信物作为线索,通过“赠”与“毁”及毁后三个阶段,来表现主人公感情变化。

C.“用玉”句写女子精心装饰信物,反映了她对爱情渴慕又犹豫的矛盾心理。

D.“拉杂”“摧烧”“扬”一系列动词,形象地表现了女子果断、决绝的态度。

E.本诗通过行动细节描写和景物的比兴烘托来刻画人物的细微心曲。

(2)本诗中的女主人公与《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在遭遇男子变心之后经历了不同的情感变化,请根据两首诗内容简要概括。

6.(6分)(2017高三上·枣庄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见贤思齐焉,________。

(《论语·里仁》)

(2)________,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3)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也说过意思相近的话:

“________。

(4)苏轼《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手法以形容客人箫声的应物感人效果。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3题;共20分)

7.(9分)(2019高三下·桂林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的一生是一个猜不透的谜,看得见从童年到老年,但是这个过程却是________。

人说心路历程,什么样的心什么样的路。

心有________,路有曲曲折折。

生命就是生老病死,听起来简简单单,(),或喜或忧又或者灾难福报。

每天都有不同的境况,心思也是________,事实上人生几十载谁都会经历生经历成长经历病痛直到归去,可是这其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谁又能看得清道得明。

人活着不是每天都顺心如意,也不是每天都苦痛缠身,世界每天在改变,人心也在变,本来简单的人生却随着改变变成复杂。

生命就是这样,看起来就是一条经历生长经历衰败的路,但路上却又有________的事物在等着你。

今天你或许一无所有,但或许明天你可以荣华富贵;今天你荣华富贵,但明天你指不定一无所有。

谁也不能完全掌握世间所有事情的变化,每个人都将经历着不同的喜怒哀乐,百态人生。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可这一路上却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将等着你    

B.可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在这一路上等着你    

C.可这一路上等着你的却有意想不到的事情    

D.可这一路上却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在等着你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扑朔迷离   千姿百态   变幻无常   千奇百怪    

B.扑朔迷离   变幻无常   千奇百怪   千姿百态    

C.千姿百态   变幻无常   扑朔迷离   千奇百怪    

D.千姿百态   扑朔迷离   千奇百怪   变幻无常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谁也不能完全掌握世间所有事情的变化,每个人都将经历着不同的喜怒哀乐,百态人生。

B.谁也不能完全掌控世间所有事情的变化,每个人都经历着不同的喜怒哀乐,百态人生。

C.谁也不能完全掌握世间所有事情的变化,每个人都经历着不同的喜怒哀乐,百态人生。

D.谁也不能完全掌控世间所有事情的变化,每个人都将经历着不同的喜怒哀乐,百态人生。

8.(5分)(2019高三上·四川开学考)下面是某校毕业生写给母校80年校庆的贺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惊闻母校八十华诞,我百感交集!

回想在母校生活和学习的那几年,老师和同学们都给了我兄弟般的鼓励和帮助!

饮水思源,永难忘怀!

敬爱的老师,我想再次倾听您那语重心长的教诲。

祝愿各位恩师扬名杏林!

祝愿莘莘学子们学业有成!

9.(6分)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要求:

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

③不少于50字。

四、写作(60分)(共1题;共60分)

10.(60分)(2019高三上·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