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2658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6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docx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改

佳和人家

 

 

福建城建建设有限公司

2015年11月

1、编制依据

1.0.1经图审的佳和人家工程施工图纸。

1.0.2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1.0.3施工组织设计。

1.0.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0.5佳和人家项目工程图纸会审、洽商、变更相关内容

1.0.6现行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3、《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3-62-2014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住宅建筑构造》11J930

6、《外墙内保温建筑构造》11J122

7、《公共建筑节能构造》06J908-2

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2007)

9、《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13-62-2004

1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11、《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2009

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3、《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使用手册》

1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15、《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2011

16、《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17、其它

 

2、节能工程概况

1、公共建筑节能

序号

审查内容

考核标准

计算或查表数值

节能措施

1

屋顶

围护结构热堕性指标D≤2.5

K≤0.40w/㎡/.K(权衡判断时≤0.70w/㎡/.K)

----

----

围护结构热堕性指标D>2.5

K≤0.50w/㎡/.K(权衡判断时≤0.70w/㎡/.K)

----

2

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

围护结构热堕性指标D≤2.5

K≤06w/㎡/.K(权衡判断时≤1.00w/㎡/.K)

0.99

内保温-190烧结煤纤石保温砂浆(20+15),λ=0.060,S=095

围护结构热堕性指标D>2.5

K≤0.8w/㎡/.K(权衡判断时≤1.00w/㎡/.K)

3

底面接触室

外空气的架

空楼板或外

挑楼板

K≤0.7w/㎡/.K

----

----

4

单一朝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

外墙(包括透明幕墙)

传热系数K

太阳得热系数SHGC(东、南、西向/北向)

不同朝向下的数值

计算值

窗墙面积比

传热系数K(W/㎡.k)

太阳得热系数SHGC

窗墙面积比≤0.2

≤3.5

----

0.27

2.65

0.49

0.2<窗墙面积比≤0.3

≤3.0

≤0.44/0.48

0.3<窗墙面积比≤0.4

≤2.6

≤0.40/0.44

----

----

----

0.4<窗墙面积比≤0.5

≤2.4

≤0.35/0.40

0.5<窗墙面积比≤0.6

≤2.2

≤0.35/0.40

西

0.50

2.65

0.44

0.6<窗墙面积比≤0.7

≤2.2

≤0.30/0.35

0.7<窗墙面积比≤0.8

≤2.0

≤0.26/0.35

0.41

2.65

0.44

<窗墙面积比>0.8

≤1.8

≤0.24/0.30

5

屋顶透明部分(屋顶透明部分面积≤20%)

K≤2.6w/㎡.K

≤0.30

----

----

6

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可见光透射比

窗墙面积<0.4时,可见光透射比≥0.6,窗墙面积>0.4时,可见光透射比≥0.,4,

0.71

铝合金窗--6高透光单银Low-E+12空气+6透明玻璃整窗SC=0.56,K≤2.6w㎡/.K

7

外窗、透明幕墙气密性

≥所在房间外墙面积的10%

不满足

----

8

透明幕墙通风

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有可开启部分

----

9

外窗、透明幕墙气密性

10层及以上外窗不低于GB/T7106-2008规定的7级;10层及以下外窗不低于GB/T7106-2008规定的6级;透明幕墙不低于GB/T21086-2007规定的3级

6级,3级

满足

10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综合评价(权衡判断)

提供相应计算书

能耗总量(KWH/㎡)

设计建筑:

34.83

参照建筑:

40.30

2、居住建筑节能

屋面

屋面热工性能

体形系数>0.40、D>2.50

0.71

保温材料类型、厚度及热工性能参数λ、S

挤塑聚苯板(厚度为40mm,λ=0.03,S=0.32)

隔热计算

当D<2.5时,屋顶应符合隔热要求

内表面温度T:

35.61℃

屋面主要饰面类型、颜色及吸收系数ρ

水泥屋面及墙面(ρ=0.70)

天窗

天窗占屋面面积%

≤4%

 

外框型材类型

 

天窗传热系数

K≤3.0

 

玻璃类型、传热系数、遮蔽系数、外遮阳系数

 

天窗遮阳系数

SC≤0.40

 

外墙

墙体热工性能

体型系数≤0.40

1.5<K≤2.0,D≥2.8或K≤1.5,D≥2.5

朝向

K值

D值

墙体材料类型、厚度及热工能参数λ、S、使用部位

煤矸石多孔砖(190mm,λ=0.42,S=5.50)

1.67

3

西

1.66

3

体型系数>0.40

K≤1.0,D≥2.5

1.66

2.96

保温材料类型、厚度及热工能参数λ、S、使用部位

AC微晶无机保温砂浆(10mm,λ=0.065,S=2.30)

1.71

2.97

平均

1.67

2.98

隔热计算

当D<2.5时,东西墙应符合隔热要求

(当D<2.5时填写)

外墙主要饰面类型、颜色及吸收系数ρ

浅色饰面砖及浅色涂料(ρ=0.50)

外墙其他隔热措施

 

外窗

窗墙面积比

东≤0.35

0.27

外框型材类型

非隔热金属型材

西≤0.35

0.23

玻璃1类型、传热系数、遮蔽系数及使用部位

6透明+9空气+6透明(K=4.10,SC=0.74)

南≤0.40

0.36

北≤0.40

0.38

平均窗墙面积比Cmw

0.15

玻璃2类型、传热系数、遮蔽系数及使用部位

 

平均传热系数K值

详见DBJ13-62表4.2.5

4.1

 

加权平均综合遮阳系数Sw

详见DBJ13-62表4.2.5

0.49

 

外窗遮阳

朝向

SD

SD

单一朝向Sw

东向外遮阳类型

卷帘厚帆布

SD≤0.80

0.71

0.5

西

SD≤0.80

0.71

0.51

西向外遮阳类型

卷帘厚帆布

SD≤0.90

0.76

0.55

南向外遮阳类型

卷帘厚帆布

SD≤0.90

0.78

0.56

北向外遮阳类型

卷帘厚帆布

外窗通风开口面积

≥外窗面积45%或≥房间地面面积10%

≥外窗面积45%

通风开口面积最不利房间定位(轴线)及外窗开启率

 

气密性

1-9层GB/T7106-2008的4级

6级

外窗窗扇开启方式

 

10层以上GB/T7106-2008的6级

6级

 

凸窗上顶板和侧板

K≤2.0

凸出距离不大于400mm

保温材料类型、厚度及热工能参数λ、S

 

卧室、起居室等主要房间窗地面积比

≥1/7

0.14

窗地比最不利房间定位(轴线)及窗地比

 

玻璃可见光透射比

当卧室、起居室等主要房间窗地面积比≤1/5时,玻璃可见光透射比≥0.45

0.8

是否存在窗地面积比≤1/5的主要功能房间并定位(轴线)

 

自然通风

应满足DBJ13-62中4.1.13的要求

满足

居室和卧室通风方式

满足

围护结构其他部分热工性能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

K≤1.5

1.67

保温材料类型、厚度及热工能参数λ、S

AC微晶无机保温砂浆(20mm,λ=0.065,S=2.30

分户墙、楼梯间隔墙、外走廊隔墙中的填充部分

K≤2.0

1.38

墙材类型、厚度及热工能参数λ、S

煤矸石多孔砖(190mm,λ=0.42,S=5.50)

3、墙体节能工程

3.1外墙砌体工程

3.1.1概况

本工程外墙采用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砌块墙体,墙厚为200mm。

3.1.2材料指标与质量要求

1、砌块质量符合《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2010的要求,其导热系数=0.42W/(m·k),蓄热系数=5.50W/(m·k)。

2、砌块墙体砌筑和抹灰使用水泥砂浆,产品质量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3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砌块的龄期不得少于28天。

3.1.3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熟悉图纸、设计说明、材料要求。

核实门窗洞口位置及洞口尺寸,明确预埋、预留位置,确定窗台及过梁标高。

(2)结合设计图纸和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

(3)做好操作人员有关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的培训工作。

(4)核实专用砂浆配合比。

(5)其它

2、现场准备

(1)机具准备:

砂浆机。

(2)砌筑部位和操作场地清理要求:

砌筑现场卫生清理干净,砌筑部位清凿干净。

(3)测量放线与标高等复核。

(4)砌筑样板墙并进行评定验收,确定工艺和质量标准。

(5)其它。

3、检验检测计划

(1)检验批划分

按楼层进行划分,每层分为一个检验批。

(2)材料进场复验(为见证取样送检)

序号

材料名称

检测项目

检查数量

1

煤矸石烧结多孔砖

蓄热系数、导热系数

15万块为1组

(3)施工过程检测

序号

材料名称

检测项目

检查数量

1

砌筑砂浆

抗压强度

每层1组

4、材料计划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需用量

进场时间

1

1#楼煤矸石烧结多孔砖

190*190*90

230*90*90

4000m3

按需进场

2

2#楼煤矸石烧结多孔砖

190*190*90

230*90*90

4000m3

按需进场

3

其他楼号煤矸石

烧结多孔砖

190*190*90

230*90*90

1100m3

按需进场

3.1.4主要施工方法

1、工艺流程

基面处理→试排块→立皮数杆→挂线砌筑(埋设拉结筋)→安装门窗过梁→砌体顶部处理。

2、操作工艺

2.1砖砌体工程施工现场应具有必要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专业技术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2 砖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砖、钢筋等,应有材料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

砌筑砂浆应符合《砌筑砂浆施工工艺标准》要求。

严禁使用国家或本地区明令淘汰的材料。

2.3 砌筑基础前,应校核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3的规定。

表2.3  放线尺寸的允许偏差

长度L、宽度B(m)

允许偏差(mm)

长度L、宽度B(m)

允许偏差(mm)

L(或B)≤30

±5

60<L(或B)≤90

±15

30<L(或B)≤60

±10

L(或B)>90

±20

2.4 砌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2.4.1基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

当设计无要求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扩大部分的高度;

2.4.2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

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槎、接槎。

2.5 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000mm,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

洞口两侧按临时间断处规定设置拉结钢筋。

临时施工洞口应做好补砌。

2.6 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

2.6.1 120mm厚墙和独立柱;

2.6.2 过梁上与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2.6.3 宽度小于1000mm的窗间墙;

2.6.4 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范围内;

2.6.5 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

2.6.6 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2.7 施工脚手眼补砌时,灰缝应填满砂浆,不得用干砖填塞。

2.8 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和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

2.9 尚未施工楼板或屋面的墙或柱,当可能遇到大风时,其允许自由高度不得超过表

2.9 的规定。

如超过表中限值时,必须采用临时支撑等有效措施。

表2.9 墙和柱的允许自由高度(m)

墙(柱)

厚(mm)

砌体密度>1600(kg/m3)

砌体密度1300~1600(kg/m3)

风载(kN/m2)

风载(kN/m2)

0.3(约

 7级风)

0.4(约8 级风)

0.5(约9 级风)

0.3(约 

7 级风)

0.4(约8 级风)

0.5(约9 级风)

190

-

-

-

1.4

1.1

0.7

240

2.8

2.1

1.4

2.2

1.7

1.1

370

5.2

3.9

2.6

4.2

3.2

2.1

490

8.6

6.5

4.3

7.0

5.2

3.5

620

14.0

10.5

7.0

11.4

8.6

5.7

注:

1、本表适用于施工处相对标高(H)在10m 范围内的情况。

如10m<H≤15m,15m<H≤20m 时,表中的允许自由高度应分别乘以0.9、0.8 的系数H>20m 时,应做抗倾覆验算确定其允许自由高度。

 

2、当所砌筑的墙有横墙或其他结构与其连接,而且间距小于表列限值的2 倍时,砌筑高度可不受本表的限制。

2.10 搁置预制梁、板的砌体顶面应找平,安装时应坐浆。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采用1:

2.5的水泥砂浆。

2.11 设置在潮湿环境或有化学侵蚀性介质的环境中的砖砌体灰缝内的钢筋应采取防腐措施。

2.12 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应分为三级,并应符合表2.3.12 的规定。

表2.12 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项目

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A

B

C

现场质量管理

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非施工方质量监督人员经常到现场,或现场设有常驻代表;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人员齐全,并持证上岗

制度基本健全,并能执行;非施工方质量监督人员间断地到现场进行质量控制;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并持证上岗

有制度;非施工方质量监督人员很少作现场质量控制;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砂浆、混凝土强度

试块按规定制作,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小

试块按规定制作,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较小

试块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大

砂浆拌合方式

机械拌合;配合比计量控制严格

机械拌合;配合比计量控制一般

机械或人工拌合;配合比计量控制较差

砌筑工人

中级工以上,其中高级工不少于20%

高、中级工不少于70%

初级工以上

2.13有冻胀环境条件的地区,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不宜采用多孔砖。

2.14 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

2.15 砌砖工程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2.16 240mm厚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上一皮砖;砖砌体的阶台水平面上及挑出层,应整砖丁砌。

2.17 砖砌平拱过梁的灰缝应砌成楔形缝。

灰缝的宽度,在过梁的底面不应小于5mm;在过梁的顶面不应大于15mm。

拱脚下面应伸入墙内不小于20mm,拱底应有1%的起拱。

 

2.18 砖过梁底部的模板,应在灰缝砂浆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50%时,方可拆除。

2.19 多孔砖的孔洞应垂直于受压面砌筑。

2.20 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2.21 砖砌体施工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必须将接槎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2.22 砌体施工时,楼面和屋面堆载不得超过楼板的允许荷载值。

施工层进料口楼板下,宜采取临时加撑措施。

2.23 砖砌体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收工时应覆盖砌体表面。

2.24 砖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3.2外墙多功能保温工程

3.2.1概况

1、本工程外墙剪力墙及热桥部位内侧采用多功能保温涂料,基层混凝土墙厚200mm,AC微晶无机保温砂浆10mm。

2、外墙多功能保温涂料墙体基本构造如下:

(1)内饰面。

(2)10厚AC微晶无机保温砂浆(AC80型)抹平。

(3)10厚1:

0.5:

3水泥石灰砂浆打底刷毛或划出纹道。

(4)≥250厚钢筋砼梁、柱、墙(厚度应根据结构专业提供)。

(5)20厚水泥砂浆找平及拉毛

(6)外饰面。

3.2.2、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施工工艺:

基层处理、配涂界面砂浆→打耙冲筋→分层抹水泥砂浆和保温层→配置抗裂砂浆、裁剪网格布→抹抗裂砂浆→外墙饰面装饰施工。

技术要求:

1、基层表面处理合格后,应涂刷界面砂浆。

2、保温浆料宜分层抹灰,每层抹灰厚度不宜超过15㎜,间隔时间应在24小时以上,第一遍抹灰应压实,最后一遍应找平,并用大杠搓平。

3、保温浆料抹灰完硬化后,应现场检验厚度,并取样检验保温浆料的干密度,保温浆料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负偏差。

4、抗裂砂浆层应在保温浆料充分干燥固化后才能施工。

5、墙面分格缝按立面要求设置。

 6、保温节能施工范围详建筑节能施工图。

3.2.3、施工方法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对墙面的平整度大于15毫米的墙体应剔除或者用1:

3的水泥砂浆找平,墙面跳眼洞口用细石砼填塞,墙面清洗干净,无油污、无尘、污垢、涂膜剂、涂料、防水及、泥土妨碍粘接的污物,无裂纹、整体坚实,以确保外保温的质量。

2、门窗框四周应用保温砂浆分层填塞密实。

 3、施工机具:

强制式砂浆搅拌机、水平运输手推车、手提式搅拌器、水桶、剪刀、滚刷、铁锹、手锤等

 4、常用的检测工具:

卷尺、靠尺、拖线板、角尺、探针、钢尺等。

 

(二)界面拉毛

1、界面砂浆的配置:

按中砂:

水泥:

界面剂=1:

1:

1的比例配置,先加入一份界面剂,再加入一份中砂和水泥,搅拌成均匀的砂浆状态。

若使用成品界面砂浆时,按干粉料:

水=4:

1,用搅拌机搅拌均匀成浆状。

为保证界面砂浆的施工适宜性,合理调整界面剂用量,以达到适宜的稀释度。

拉毛不宜太厚,但必须保证所有的砼墙面都做到毛面处理。

用滚刷或扫帚蘸取界面砂浆均匀涂刷于墙面上,不得漏刮,拉毛不宜太厚,约为1-2毫米。

配好的料注意防晒避风,一次配置量应在可操作的时间内用完。

 (三)打粑、冲筋

 根据保温设计厚度,在墙面两端顶部吊垂直线。

根据垂直控制通线做垂直灰饼,再根据两垂直方向灰饼之间的通线,做墙面保温层厚度灰饼,每两饼之间的距离(横、竖、斜向)不超过2米,底层抹灰(20㎜)与保温层(30㎜)应单独设置灰饼。

 (四)抹保温浆料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配置:

按干粉料:

水=1:

1.1-1.3,先将玻化微珠砂浆干粉料放入搅拌容器中,再按比例将水加入,搅拌3-5分钟,使浆料成均匀膏状即可使用。

浆料必须随配随用,不得回收落地料再二次加水使用。

需设专人专职进行保温浆料及抗裂砂浆的搅拌,以确保搅拌时间与配合比的正确,保温层浆料应在3小时内用完。

保温砂浆分层抹灰厚度第一遍施工厚度在15毫米内,第二遍施工厚度在15毫米左右,本工程可分两遍施工。

分层施工间隔时间至少应在24小时以上,以不造成第一遍施工基体空鼓为准。

保温砂浆施工时应达到贴饼、冲筋的厚度,并用大杠搓平,使墙面的平整度达到要求。

阴阳角施工时,宜从外向内压抹。

保温层固化干燥一般约为3—4天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保温层验收:

抹完保温层后用检测工具进行检查。

保温层应垂直、平整、阴阳角方正、顺直,对不符合要求的墙面,应进行修补,直到达到要求后方可抗裂砂浆的施工。

 (五)抗裂砂浆层施工

 抗裂砂浆干粉料:

水=2.5:

1(重量比),用砂浆搅拌机进行搅拌,先在容器中按

比例加入清水,然后慢慢导入抗裂砂浆干粉,同时用电动搅拌器搅拌至均匀膏状方可使用,抗裂砂浆一次配好后,使用过程中不得任意加水,应在1.5小时内用完。

抗裂砂浆第一遍涂抹厚度为1-2毫米,然后竖向把网格布压入砂浆内,再从中间向四周抹压,搭接横向不小于8厘米,纵向不小于10厘米,严禁干搭,应平整无邹折,饱满度达到100%。

 第二遍抗裂砂浆抹平压实,网格布成暗格为佳,在压入第二层网格布,最后抹面层抗裂砂浆,总厚度5—8毫米,面层应收光、压实在。

3.2.4、施工注意事项

 1、操作地点的环境最低温度不得低于5度,风力不大于6级。

 

2、保温砂浆和抗裂砂浆必须由专业厂家严格按照专业配方配置好的袋装材料,施工时按照要求加水搅拌,不需添加任何外加剂,配置好的砂浆要即使用完。

4、外门窗节能工程

4.1概况

本工程外窗采用铝合金窗,玻璃采用普通透明中空玻璃。

窗顶均设混凝土遮阳板等遮阳设施。

4.2材料指标与质量要求

4.2.1进场的外门窗其外观、品种、规格及附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相关标准规定,其传热系数K4.1W/m2·k,玻璃遮阳系数为0.74。

4.2.2密封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4.2.3外窗气密性应符合设计要求,气密性等级为1-9层为4级,10层及以上为6级。

4.2.4外门窗隔断热桥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标准的规定。

4.2.5其它。

4.3施工准备

4.3.1技术准备

1、熟悉图纸、设计说明。

2、结合设计图纸和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3、做好操作人员有关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的培训工作。

4、其它。

4.3.2现场准备

1、机具准备:

铝合金切割机、手电钻、圆锉刀、半圆锉刀、十字螺丝刀、划针、铁脚、圆规、钢尺、钢直尺、钢板尺、钻子、锤子、铁锹、抹子、水桶、水刷子、电焊机、焊把线、面罩、焊条等。

2、预埋件检查:

按规范要求设置上下≤250,中间≤450每道。

3、轴线及标高复核:

标高按楼层基准点引测。

4、材料堆放场地要求和防雨、防潮措施:

材料处应防碰及防雨水备有雨布。

4.3.3检验检测计划

1、检验批划分

按楼层进行划分,每一楼层为一个检验批。

2、产品进场复验(为见证取样送检)

名称

检测项目

检查数量

外窗

气密性、玻璃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中空玻璃露点

3樘

注:

夏热冬冷地区增加传热系数检测。

4.4主要施工方法

4.4.1工艺流程

弹线找规矩→门窗洞口处理→门窗洞口内埋设连接铁件→铝合金门窗拆包检查→按图纸编号运至安装地点→检查铝合金保护膜→铝合金门窗安装→门窗口四周嵌缝、填保温材料→清理→安装五金配件→安装门窗密封条→质量检验。

4.4.2操作工艺

(1)弹线找规矩:

在最高层找出门窗口边线,用大线坠将门窗口边线下引,并在每层门窗口处划线标记,对个别不直的口边应剔凿处理。

高层建筑可用经纬仪找垂直线。

门窗口的水平位置应以楼层+50cm水平线为准,往上反,量出窗下皮标高,弹线找直,每层窗下皮(若标高相同)则应在同一水平线上。

(2)墙厚方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