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第九单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33595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第九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二年级第九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二年级第九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二年级第九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二年级第九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二年级第九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二年级第九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二年级第九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二年级第九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二年级第九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二年级第九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第九单元.docx

《二年级第九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第九单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第九单元.docx

二年级第九单元

第九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

月日-----月日

分析教材

本单元教学用不同的标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教学用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收集的数据。

第二段,实践与综合应用“你能跳多远”。

分析学生

学生以前就学习过用分一分,数一数的方法进行统计、收集、整理数据,因此这部分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不算复杂。

设计理念

1.让学生感受用不同标准分类整理的价值。

2.组织好实际调查,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收集数据的经验。

3.启发分析思考,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价值。

4.通过开展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实验、统计、分析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

 

教学

目标

1.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与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课时

计划

3课时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

2013年月日

课题

统计

(1)

课型

教学课

课时

1

三维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充分展示学生自己的学习体会,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用统计表按不同的分类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不同的分类结果。

教法学法

教法:

设置认知冲突,引导合作交流

学法:

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补充

一、情境引入

1.课件演示动物运动会的热闹场面:

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正在参加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

提问:

看到这个情况,你知道了什么?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

(1)分小组讨论。

(2)组织全班进行交流;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引出不同的分类。

(3)逐个出示相应的统计表,请学生们按要求,把结果填在表里。

3.组织学生们进行分析。

(1)提问;上面的两次统计一样吗?

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

(2)组织交流:

你从第一个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

你从第二个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

4.小结:

同样是一场动物运动会,我们按照项目、参加动物的种类来分,得出了两个不同的统计表,根据这两个统计表我们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

二、具体实践,进一步体会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每位同学对所在的小组内的每位同学(包括自己)进行调查:

最喜欢的一类电视节目、一种球类活动。

(2)将每个小组的情况汇总,请学生们完成课本第97页的2个统计去。

 

学生说出:

有兔、狗、猴三种小动物参加比赛;它们正在进行长跑、跳高的比赛。

 

学生回答:

一次是按比赛项目统计的,一次是按动物种类来统计的。

一共有13只动物参加比赛,参加跳高的有5只,参加长跑的有8只,参加跳高的比参加长跑的少3只;参加长跑的比参加跳高的多3只。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补充

(3)提问:

第一个统计表是按什么来统计人数的?

你从这个统计表里知道了哪些情况?

提问:

第二个统计表是按什么来统计人数的?

你从这个统计表中知道了哪些情况?

(4)根据调查的内容不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不同的两个统计表,也得到了不同的调查结果。

提问:

你还想知道我们班的什么情况?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图形图。

提问:

从这幅图中,你想知道些什么?

根据你想知道的结果,可以怎样分类整理呢?

(3)集体订正,组织学生交流;比一比两次统计的结果,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三、全课小结

 

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根据自己想要调查的内容展开调查,开展统计活动,再组织交流各自的统计结果。

 

(2)学生完成统计表:

先把统计表的横栏补充完整,再根据横栏进行统计。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板书设计

补充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

2013年月日

课题

统计

(2)

课型

练习课

课时

2

三维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通过练习,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交流开展统计活动的体验与技巧,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

3.进一步积累统计的方法和经验,增强数据意识。

教学重点

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具体实际的统计

教法学法

教法:

设置认知冲突,引导合作交流

学法:

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补充

一、揭示课题

过节课,我们继续练习统计表的有关知识

二、练习巩固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提问:

你家里有电视机吗?

组织讨论:

你们想知道这方面的什么情况?

根据回答,说明电视机是按屏幕的对角线的长度来确定规格的,54厘米即21英寸,64厘米即25英寸,74厘米即29英寸。

(2)请学生们展开调查,每2人一组分工合作展开调查,再汇总后,完成课本第94页的统计表。

(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根据刚才的调查统计,有设有使你了解到你想了解的问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提问:

如果放假在家,你在完成了作业之后,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2)组织讨论:

如果我现在想了解一下我们全班小朋友每天看电视和做家务的时间大约各是多少,那该怎样分类收集数据呢?

(4)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教育学生在平时要常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张力在班上调查的原始材料。

提问:

张力同学调查了自己班级中的同学的什么情况?

一共调查了多少位同学?

(2)组织讨论;根据这个调查表,怎样对这些效据进行整理,怎样进行分类?

 

学生对每个家庭拥有电视机的台数和规格进行分类统计。

 

(3)以小组为单位请学生进行调查,并用方格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补充

4.小结:

同是一张调查表,但根据不同的分类整理,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统计表,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

5.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1)根据刚才张力同学的调查,我们了解了他班同学的一些情况,我们也来进行一个类似的调查。

(2)以小组为单位,先调查组内每位同学的属相及出生月份。

(3)全班汇总,算出合计数,请学生完成课本第99页上的统计表。

(4)全班交流体会。

(3)请学生们独立分类整理,并填写。

(4)组织学生在组内进行交流,说一说自己在这两张统计表里分别知道了什么,再组织全班进行交流.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板书设计

补充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

2013年月日

课题

你能跳多远

课型

活动课

课时

3

三维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以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设计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明晰“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收集数据解决问题”三个部分,充分展示了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的方法和经验

教学难点

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的方法和经验

教法学法

教法:

设置认知冲突,引导合作交流

学法:

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补充

一、活动前准备

1、以自愿为主,每6人一组,其中一人为组长,两人负责看尺子上的刻度,一人记录,两人负责监督是否犯规,尺子是否是直的。

2.每组准备一把弹簧尺。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

1.引入:

体育课上,我们都练习过立定跳远,谁来演示一下。

2,提问:

除了双脚跳,我们还可以怎样跳远?

3.质疑:

你觉得是用双脚跳得远,还是用单脚跳得远?

如果用单脚跳,是用左脚跳得远还是用右脚跳得远?

三、分组活动,进行测量统计

1.指导学生测量的方法:

先划一条直线,作为跳远的起点;从起点向前跳,既定后由一人在起点固定住尺子的。

刻度,另一人将尺子拉长至跳远同学的脚后跟,再将尺上的刻度记录下来,这就是那位同学跳远的距离。

2.每6人一组,开始澜量记录,要求每种方法都跳一次,并做相应的记录。

四、组织讨论,得出结论

1.小组将刚才活动中一系列的数据汇总,填入课本第101页中的三个蓝色表格中,再讨论:

通过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4.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开展相应的统计活动。

 

分别请学生上台演示。

 

6人小组讨论:

怎样跳得远。

 

2.组织全班进行交流。

3.根据“双脚并拢跳”的数据,用不同标准分类统计。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板书设计

补充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