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3460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

福建省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南安一中2019~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

高三语文科试卷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大弦嘈嘈如急雨,。

(白居易《琵琶行》)

(2),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3)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5),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6)是日也,天朗气清,。

(王羲之《兰亭集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①围急。

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

“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

忠烈喜曰:

“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

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

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

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

忠烈乃瞠目曰:

“我史阁部也。

”被执至南门。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

忠烈大骂而死。

初,忠烈遗言:

“我死,当葬梅花岭上。

”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

“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

”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

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

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②。

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

“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孙公答曰:

“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呜呼!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③以兵解,文少保④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

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

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

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予闻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⑤以下,尚有数人,其后皆来江都省墓。

适英、霍山师败,捕得冒称忠烈者,大将发至江都,令史氏男女来认之。

忠烈之八弟⑥已亡,其夫人自裁而死。

时以其出于大将之所逼也,莫敢为之表彰者。

呜呼!

忠烈尝恨可程在此,当易姓之间,不能仗节,出疏纠之。

岂知身后乃有弟妇,以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乎?

梅花如雪,芳香不染。

异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诸公,谅在从祀之烈,当另为别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辈也。

(选自全祖望《梅花岭记》)

【注】①江都,指扬州。

②白下,指南京。

③颜太师,唐德宗时太子太师颜真卿,被叛军所杀。

④文少保,南宋宰相文天祥。

⑤可程,史可法的二弟史可程变节投敌。

⑥史可法的八弟史可刚为国捐躯。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督相史忠烈公督相:

以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身份督师

B.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有旧:

有老交情

C.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审知:

确实知道

D.出疏纠之纠:

捉拿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史可法“忠义和刚烈”的一组是()

①吾誓与城为殉;②城陷,忠烈拔刀自裁;③忠烈大骂而死;④忠烈遗言:

“我死,当葬梅花岭上;⑤梅花如雪,芳香不染;⑥忠烈尝恨可程在此,当易姓之间,不能仗节,出疏纠之

A.①②④⑤B.③④⑤⑥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顺治二年,扬州城被清兵围攻,史可法知道情势不可挽回,为不辱督相之使命,他决心与扬州城共存亡。

B.史可法殉难后,人们纷纷传说他没有死,抗敌义军都假托忠烈的名义起事,有人甚至以他来讽刺投敌的洪承畴。

C.作者认为忠义是圣贤立身的准则,不必拘泥于出世入世之说,那些神仙怪诞的说法,像画蛇添足一样,是多余的。

D.史可法的家人都表现得守志保节。

八弟阵亡,他的夫人为夫守节自杀而死。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

(3分)

(2)时以其出于大将之所逼也,莫敢为之表彰者。

(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①

【宋】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②,且休休③。

一丘一壑也风流④。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注】①此词是作者罢官闲居上饶期间所作。

②《晋书·殷浩传》载殷浩热衷富贵,罢官后终日以手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③《旧唐书·司空图传》载司空图淡于名利,隐居中条山,作《休休亭记》,“休休”即闲适之意。

④《汉书·叙传》载班嗣书简云:

“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1)请赏析“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两句。

(3分)

(2)下阕连用三个典故,有什么用意?

请简要分析(3分)

二、文学名著、文学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许攸向袁绍献计攻许昌,袁绍不听,致使许攸投奔曹操。

曹操用许攸之计,烧毁袁绍积于乌巢的军粮辎重,大败袁绍。

(《三国演义》)

B.王熙凤想了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贾府迎娶宝钗为宝玉冲喜。

宝玉娶亲之时,黛玉焚稿断情,绝命之时只有迎春在侧,凄绝惨绝。

(《红楼梦》)

C.平定黄巾军后,刘备任安喜县尉,恰逢督邮巡行至县,作威作福,逼勒县官吏。

张飞见后大怒,将其扯到县衙前杨树上绑住,折下杨枝痛打。

(《三国演义》)

D.赤壁之战前夕,曹操于月夜在船上宴请众人,横槊赋诗,扬州刺史刘馥认为曹操的诗不吉利,曹操认为刘馥败了自己的兴致,便用槊把他杀了。

(《三国演义》)

E.凤姐因女儿多病,便请刘姥姥给女儿起名,一来是借刘姥姥的寿,二来是借贫苦人起的名字压一压女儿的病气。

刘姥姥以生日之巧为名,给凤姐女儿起名“巧姐”。

(《红楼梦》)

8、简答题。

(选做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愚有一计:

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亦不须亲自渡江;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

操一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矣。

这句话是诸葛亮说的,他所说的“两个人”指谁?

他为何献此计?

献计之后又发生了什么?

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细看不是别人,却是黛玉,满面含笑,口内说道:

“好新奇的祭文!

可与《曹娥碑》并传了。

这篇祭文是谁写的?

写给谁的?

此人是怎么死的?

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子曰:

“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

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①,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论语·阳货》)

孟子曰:

“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

及其更也,民皆仰之。

(《孟子·公孙丑下》)

【注】廉:

棱角。

这里形容人的品行方正有威严。

(1)这两个选段是围绕哪一个话题展开分析的?

(2分)

(2)孔子和孟子两人分别强调了什么观点?

(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面对汤圆与玫瑰的选择题

李弘冰

月满冰轮,人约黄昏。

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姗姗而来。

2月14日,元宵节与情人节碰头。

不少年轻人陷于甜蜜的烦恼,面对亲情与爱情选择题:

当汤圆遇上玫瑰,陪“佳人”还是陪家人?

  鲜红的玫瑰与雪白的元宵迎头撞上,这并非文明的冲突,而是一段东西方节日相互融合的佳话。

细看古老的元宵节,两千年来正是在各种文化浸润下才渐渐圆润而璀璨。

  元宵节从秦汉的祭太一神发端,佛教称其为参佛吉日,道教以燃灯来愉悦天官,民间信奉元宵节时能散百病,清代加入舞龙、跑旱船、踩高跷等“百戏”元素。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更是古已有之。

平时不出闺门的大姑娘,借上元观灯之机与有缘人互通情愫。

玫瑰与元宵,原本就佳偶天成。

有网友戏言,今年的2月14日,是十九年一遇的绝佳上门节,何妨带着恋人见父母,捧着玫瑰吃元宵?

  值得关注的,还不是洋节与传统节日的交融,而有节日中文化味道的探寻。

不独元宵节,像端午节,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要挂菖蒲、赛龙舟、祭屈原,如今却几乎只剩下吃粽子。

再如七夕,有鹊桥相会的浪漫传说,也是姑娘们乞巧、展示女红作品的女儿节,而今成了商人的促销良机。

中秋节在古代更像民间狂欢,深夜弦重鼎沸,儿童连宵游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何等兴奋热闹!

  祖先是在用怎样一种轻松的、活泼的、健康的心境,设计并享受节日带来的快意人生。

在抢救人类文化遗产正在全球得到高度重视的今天,如果将这样的美妙节日,拱手让给商家设计,让浩然的中国气派、丰富的文化信息精气神,被一个“吃”字填满、一个“钱”字主宰,甚至还成了一些人暗度陈仓的送礼佳期,把个月白风清的雅事,弄成了焚琴煮鹤的荒唐,岂不让人扼腕?

  反思过节方式的单调、苍白甚至恶俗化倾向,媒体、商家及公众的文化修养与健康生活理念,都需重新补课。

过节,咱要吃美食,也要品味中国人那活泼昂扬奋发的文化气韵,品味那缕来自文化传统中的绵绵远香。

我们过着没有线装书、没有长袍马褂的现代生活,但是,我们仍然拥有唐诗宋词、孔子屈原、京剧昆曲、长江长城……

  汤圆与玫瑰,国产电影与好莱坞大片,民歌与交响乐,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类似的碰撞与选择层出不穷。

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能够安然倚靠上下五千年的厚重历史,稳住改革开放30年的浩荡底气,敞开纵横九万里的广阔胸怀,更借着互联网与掌上移动终端的普及,如此切近、全面、多元地感知世界的丰富、展示自己的独特。

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拥有如此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节日。

解决温饱问题之后的我们,开始享受从容的闲暇时光和快乐节日。

我们一方面向老祖宗求取文化薪火,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沐浴着欧风美雨,包括年轻人喜欢的圣诞夜礼物与情人节玫瑰。

上元、端午、中秋,近年来重新被国人仔细端详的这些中国节,承载的是融入国人骨血的天人合一、重情重义、锦绣文章、风流蕴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要有对先人遗泽蹈厉发扬的自信,有对民族文化真正的鉴赏能力,也需有对时代潮流的感知和融入。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2月14日,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宵节遇上情人节,不少年轻人陷入了亲情与爱情的艰难选择,似乎陪佳人就无法陪家人,这是一种人为的对立,其实两者完全可以统一起来。

B.元宵节是在融合古代祭祀、佛教、道教活动和民间习俗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包含“百戏”元素,也有与有缘人互通情愫的浪漫,这和西方的情人节有相通之处。

C.端午节是除秽祛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要挂菖蒲、赛龙舟、祭屈原,如今却几乎只剩下吃粽子,这种将传统节日恶俗化的倾向值得反思。

D.我们向老祖宗求取文化薪火,汲取中国传统节日所承载的天人合一、重情重义、锦绣文章、风流蕴藉,同时也可以喜度洋节,敢于沐浴欧风美雨,感知和融入时代潮流。

11、文中说要“感知世界的丰富,展示自己的独特”,请简要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12、我们应当如何对待传统节日?

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

(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烈马青鬃

“支左”那年,部队送我们生产队一匹军马。

那马牙口虽老,却形体高大,浑身铁青,颈上的鬃毛有一尺多长。

听老人们讲,那叫青鬃马。

青鬃马的性子很烈。

被牵进牲口棚的第一天,就咬伤了那头企图骚扰它的黑叫驴。

心疼黑叫驴的饲养员上前拉“偏架”,被它一蹄子尥出老远。

为此青鬃马没少受饲养员的报复,头部常有被马勺磕出的累累伤痕。

青鬃马力气虽大,却不会犁地。

它快捷的步幅总是令那些和它并驾的牲口跟不上趟。

要它独拉一架犁,它又顶不了一个工日。

对它一动鞭子,它就狂跳不已。

没人能够驾驭得了它。

因此青鬃马经常被拴到树上挨鞭子,特别是生产队长的鞭子。

队长使得一手好鞭子,鞭头硬,打得准。

他运足了劲儿,能把马耳朵一鞭打裂。

青鬃马开始变得郁郁寡欢,无精打采。

它经常趴在粪水坑里,把自己弄得满身污秽,落魄不堪,就像那年代的"地富反坏左"。

“把它牵出去遛遛吧!

实在不行,就……”就怎么样,队长没说,因为那年月随便杀牲口可不是小事情。

那可是“生产资料”啊!

时近中午,饲养员牵着青鬃马回来了。

青鬃马身上的泥粪已被洗刷干净,浑身油亮。

虽瘦骨嶙峋,却显得精神抖擞。

饲养员有掩饰不住的喜悦:

“队长,这是一匹好马哩!

骑上它,跑得飞快,还特别稳当!

“真的?

”生产队长在青海当过兵,也能骑马。

他从饲养员手中接过缰绳,一翻身跨上马背。

稍一抖缰绳,青鬃马猛地蹿了出去……

野外的空阔辽远刺激了青鬃马已近僵硬的神经和蛰伏的野性。

它扬起鬃毛,收腰扎背,四蹄翻飞,跨阡度陌,跃丘越壑,尽情地奔驰在自由的风里。

队长满面红光,惬意地从马背上跃下,把缰绳往饲养员手里一扔:

“好马不犁地哩!

找上几个人,杀杀它的野性儿,绝对是匹好牲口!

” 

这次,青鬃马被栓到那棵枯槐树上就显得很隆重。

树周围站满了成圈的看客,圈内是轮番抽打的七八个鞭手。

在鞭梢儿的呼啸里,青鬃马悲声长鸣,鬃毛纷飞,鲜血崩流…… 

正当鞭手们打累了,队长吩咐把马解开,又要满有把握地收获一头驯服的牲畜时,突然一声惊天的长啸,青鬃马猛地挣断缰绳,后蹄一蹬前蹄一扬,竟跃上了近三米高的枯树!

在落上树叉的瞬间,两条插入树枝的前腿骤然折断!

白森森的骨茬子都迸出体外!

青鬃马发出最后一声长长的哀鸣…… 

那天,队里每家都分到了一块马肉。

我记得妈妈用马肉包了饺子,却不太好吃。

因为那肉馅儿不但粗糙不香,而且还有股辛酸的味儿。

 

我至今还保留着我捡到的那匹青鬃马的一片马蹄铁。

那马蹄铁已磨得很薄,上小学时我曾用它当削笔刀削铅笔,很锋利。

(选自《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有删改)

13、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篇描写青鬃马形体高大,浑身铁青,鬃毛很长,着力通过外形突出烈马的不凡,作者以生动形象的文字表现出“我”对它的喜爱。

B.“队长满面红光,惬意地从马背上跃下”,是因为他对自己骑马技术很自信,也表明队长对青鬃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C.小说语言朴素、简洁、凝练。

“被它一蹄子尥出老远”“发出最后一声长长的哀鸣”,看似简单的文字,却巧妙地暗示了青鬃马的个性。

D.“青鬃马悲声长鸣,鬃毛纷飞,鲜血崩流……”作者借小说含蓄地表现了鞭手的残忍,“我”的悲伤,在对比中表达出对真善美的吁求。

E.小说通过描写一匹青鬃马宁死不受人驯的故事,赞美了青鬃马的骨气,表现了青鬃马追求自由的决心和毅力。

14、小说中的青鬃马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4分)

15、请根据文本,探析“那马蹄铁已磨得很薄,上小学时我曾用它当削笔刀削铅笔,很锋利”这句话的涵义。

(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章鱼用生命预言未来

2019年南非世界杯上,8猜全中的德国“神算子”章鱼保罗,可谓风光无限,其风头直逼绿茵场上的球星,至今,还让人津津乐道。

现在,欧洲杯又到了收官的关键时刻,然而神奇的预言家“章鱼哥”保罗,却早已离我们而去了。

没有了章鱼保罗的参与,这届欧洲杯注定缺少了很多乐趣。

于是,有人弄一头大象代替保罗,可惜,猜一场错一场,干脆有人称它为动物界的贝利了。

动物千百万种,为什么偏是章鱼成了神奇的“预言家”了呢?

德国人的真实想法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章鱼足够聪明,在无脊椎动物中,章鱼被称为智商最高的软体动物。

一个圆脑袋,八条长爪,人称“八爪鱼”。

别看章鱼长相丑陋不堪,但它拥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共有5亿个神经元,两个记忆系统,外加三个心脏。

章鱼到底有多聪明,这还是一个谜。

不过,科学家们正绞尽脑汁地对付章鱼,希望不断探知它们智商的底线。

可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有点震惊了,谁说无脊椎动物代表低等?

聪明的章鱼可能让骄傲的脊椎动物很没面子。

章鱼不仅可以分辨镜中的自己,还能走出科学家设计的迷宫,轻松吃到迷宫中的螃蟹。

章鱼是著名的伪装大师。

它不仅可以连续喷射墨汁,把海水搅混,还能像变色龙一样,随意改变体色和结构,把自己伪装成长满海藻的石头,或者是一束珊瑚,甚至还可以模仿其他运动的生物,然后,突然扑向猎物。

就像《三国演义》里的关云长一样,对方尚未看清情况,赤兔马已经飞奔到眼前,然后手起刀落,斩对手于马下。

闭目装睡,此伪装;突然袭击,靠马快。

闹了半天关二爷的成功,原来只靠出其不意,武功和刀技却成了摆设。

如此说来,章鱼就是海底的关公了。

章鱼还是著名的逃跑大师。

2002年,在北京首都体育馆,我曾现场目睹了美国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的梦幻表演。

他以精彩绝伦的玩消失功夫为世人称道,不仅能以最短的时间摆脱周身燃烧的绳索逃离现场,还曾从防范森严的美国阿尔卡特拉联邦监狱逃脱,成为历史上第一个逃出此监狱的人。

而章鱼的逃跑能力一点不比魔术师逊色,甚至更为神奇。

多小的缝隙,章鱼都能以缩体神功神不知鬼不觉地化影于无形。

因此,所有养章鱼的水族馆,无不为此大伤脑筋,稍不留意,章鱼就不见了。

章鱼除了运用我们熟知的拟态伪装术、舍“腕”保身术外,美国科学家还在印度洋海域发现会用两足“走路”逃生的“高智商”章鱼。

章鱼的腕足并没有关节,也没有什么骨骼或骨骼肌,但它却神奇地做到了这一点。

章鱼是地球上出现的与人类差异最大的生物之一。

它们深不可测的特异功能,使其未来生存充满巨大潜力。

难怪有人预言,潜伏的章鱼正等待着自己统治时期的到来。

尽管聪明有加,但预测足球比赛,肯定不在章鱼的能力范围之内。

虽然有人在事后,以专业的视角分析说德国的国旗颜色正好符合章鱼最喜欢吃的食物颜色云云,但8猜8中,这绝对是背后人的功劳。

章鱼不过是一个美丽的借口罢了。

但我们要感谢德国人的成功炒作,让全世界人又重新认识了章鱼。

其实,章鱼不是什么天才的预言家,它们只是为了生存,而历千百万年自然进化后,把生命的顽强表达得最淋漓尽致的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动物。

水下摄影师曾纪录了一只雌章鱼产卵孵化的全过程。

在海底一个狭窄的洞穴里,雌章鱼产卵后不吃不喝,精心守在那里,直到小宝宝出世。

有时实在饥饿难耐,章鱼不惜吃掉自己的一个“手臂”充饥。

孩子终于孵化成功了,可雌章鱼却终因饥饿和劳累,死在了它们身旁。

章鱼不仅充满智慧,更充满母爱。

如果要说预言,章鱼就是在用生命预言着未来。

一种以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母爱来延续生命的动物,没有什么困难能难倒它们,它们一定会拥有一个无限光明的未来。

当人们在餐桌上一边品尝着章鱼美味,一边谈论着章鱼保罗的时候,真应该放下那份做人的高傲,好好感恩一下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

(选自《品读》2019年7期)

1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自从德国“神算子”章鱼保罗在2019年南非世界杯上8猜全中之后,人们普遍认为,在无脊椎动物中,章鱼是智商最高的软体动物。

B.章鱼有八只长爪,因此被人们称为“八爪鱼”。

但章鱼并不属于鱼类,而是属于软体动物,有着很强的自卫和攻击能力。

C.文章不惜笔墨地写关云长怎样“斩对手于马下”,以及大卫·科波菲尔的梦幻表演,意在形象鲜明地表现章鱼拥有杰出的捕食和逃跑技能。

D.章鱼无关节,却能运用拟态伪装术、舍“腕”保身术,会用两足“走路”逃生。

这决定了章鱼是地球上出现的与人类差异最大的生物之一。

E.雌章鱼可能会以生命为代价繁殖后代。

水下摄影师纪录了雌章鱼在海底狭窄的洞穴里产卵之后不吃不喝地守护着小宝宝,在孩子孵化成功后死去的过程。

14、章鱼的“高智商”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概括。

(4分)

15、你认为本文的标题合适吗?

请写出三个理由,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分)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徐悲鸿不像古人那样热忠于画鞍马,而且喜欢画野马,为的是表现野马的豪放不羁的气质,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

所以,1940年他在游历克什米尔时,见到当地的骏马格外兴奋,也就在这一年他创作了精品之作——《群马》。

(1)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1分)

(2)文中有一个错误的关联词,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1分)

17、下面文字有一句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2分)

①奥运会开幕式是展示一个国家文化艺术最好的窗口。

②在俄罗斯1980年夏季奥运会34年后,凭借索契冬奥会的开幕式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它的艺术气质。

③开幕式上,俄罗斯历史上的重要时刻在古典乐和芭蕾舞等中一一呈现。

有语病句子的序号是:

修改:

18、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两艘中国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两艘商船上的13人全部遇难。

枪杀事件牵动了国人的心。

但正如向来都以变幻莫测面貌示人的金三角一样,案件同样扑朔迷离。

一个月来,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0月28日,9名泰国陆军现役军人慑于压力主动向泰国警方投案自首,至此,震惊东南亚的“10·5湄公河惨案”真相呼之欲出。

A.变幻莫测B.扑朔迷离C.莫衷一是D.呼之欲出

19、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艺术则是表现人类对于宇宙人生的情感反应和个性的流露。

②一是需要冷静的知识,一是表达主观的热烈的情绪。

③近代的技术,是人类根据科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满足生活的目的和需求的种种发明和机械。

④一方面是实用,一方面是表现,一是偏于物质,一是偏重心灵。

⑤两者似乎绝不相谋,有“雅俗之分”。

⑥然而我们从历史上和本质上观察它们二者在人类文化整体的地位和关系,可以说:

它们二者实可联系成一个文化生活的中轴。

A.③①②④⑤⑥B.①③④②⑥⑤C.①③②④⑤⑥D.③①④②⑤⑥

2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5分)

近期,西安、南京等地陆续投入使用了弃婴岛。

南京的弃婴岛自2019年12月10日启用以来,几乎每天都收到弃婴,福利院工作人员称,最近几日更是有外地的父母看到相关报道后,开车把孩子送过来。

被送来的弃婴数量大增,这一情况让福利院难以应对。

本是保障弃婴生命的“安全岛”,设立之后却带来了更多的弃婴,现实与初衷的违背让福利院方面显得十分尴尬。

针对各地设置弃婴岛一事,你有何看法?

请简要阐述。

(要求:

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

五、写作(7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70分)

大森林里有一著名的景点,游客们纷纷慕名而来,把进入景区的道路都挤满了。

但很多人还是愿意花很长时间在路上排队等候,为的是和景区的一个石碑合影留念,以证明自己来过这一景点。

有几个孩子等得不耐烦了,于是从边上一条昏暗的小道斜插过去,想看看里面有什么,结果发现了一处新的另类风景。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

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

符合问题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南安一中2019~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1、(每小题1分)

(1)小弦切切如私语;

(2)茕茕孑立;(3)鸡鸣桑树颠;(4)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5)飞湍瀑流争喧豗;(6)惠风和畅。

2、(3分)D(“纠”是揭发弹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