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t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手册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6359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4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t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手册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100t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手册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100t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手册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100t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手册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100t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手册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100t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手册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100t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手册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100t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手册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100t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手册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100t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手册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100t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手册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100t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手册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100t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手册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100t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手册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100t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手册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100t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手册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100t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手册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100t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手册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100t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手册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100t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手册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t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手册Word下载.docx

《100t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手册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t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手册Word下载.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0t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手册Word下载.docx

第五章定期工作

5.1冲洗水位计

5.2安全阀手动排汽试验

5.3返料风机切换

第六章锅炉试验

6.1大修后和新机组的试验

6.2正常启动试验

第七章事故处理

7.1事故处理原则

7.2紧急停炉

7.3事故停炉

7.4锅炉满水

7.5锅炉缺水

7.6汽水共腾

7.7水冷壁管损坏

7.8省煤器管损坏

7.9过热器管损坏

7.10锅炉结焦

7.11返料终止

7.12给煤机跳闸

7.13风机故障

7.14厂用电中断

7.15骤减负荷

7.16热控总电源中断

7.17烟道内二次燃烧

7.18DCS系统故障

3

100T/h锅炉技术手册中能泉盛公司

第一章设备规范1.1设备原理本锅炉济南锅炉厂生产的高温、高压蒸汽锅炉,采用高温旋风分离器,炉膛为膜式水冷壁结构,过热器分屏式过热器、炉顶管、低温过热器和高温过热器,屏式过热器和悬管吊过热器间设有一级喷水减温器,低温过热器和高温过热器中间设有二级喷水减温器,尾部设省煤器和一、二次风预热器。

锅炉采用单锅筒,自然循环方式,总体上分为前部及尾部两个竖井。

前部竖井为总吊结构,四周由膜式水冷壁组成。

自下而上,依次为一次风室、密相区、稀相区,尾部烟道自上而下依次为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及省煤器、空气预热器。

尾部竖井采用支撑结构,两竖井之间由立式旋风分离器相连通,分离器下部联接回送装置及灰冷却器。

燃烧室及分离器内部均设有防磨内衬,前部竖井用敷管炉墙,外置金属护板,尾部竖井用轻型炉墙,由八根钢柱承受锅炉全部重量。

锅炉采用床下点火(油或煤气),分级燃烧,一次风比率占50—60%,飞灰循环为低倍率,中温分离灰渣排放采用干式,分别由水冷螺旋出渣机、灰冷却器及除尘器灰斗排出。

炉膛是保证燃料充分燃烧的关键,采用湍流床,使得流化速度在3.5—4.5m/s,并设计适当的炉膛截面,在炉膛膜式壁管上铺设薄内衬(高铝质砖),即使锅炉燃烧用不同燃料时,燃烧效率也可保持在98—99%以上。

高温分离器入口烟温在800℃左右,旋风筒内径较小,结构简化,筒内仅需一层薄薄的防磨内衬(氮化硅砖)。

其使用寿命较长。

循环倍率为10—20左右。

循环灰输送系统主要由回料管、回送装置,溢流管及灰冷却器等几部分组成。

床温控制系统的调节过程是自动的。

在整个负荷变化范围内始终保持浓相床床温850-950℃间的某一恒定值,这个值是最佳的脱硫温度。

当自动控制不投入时,靠手动也能维持恒定的床温。

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是各个国家长期发展首要考虑的问题,循环流化床锅炉正是基于这一点而发展起来,其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可利用率,最佳的环保特性以及广泛的燃料适应性,特别是对劣质燃料的适应性,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完全适合我国国情及发展优势。

表1.1.1锅炉概况

锅炉型号

YG-100/9.8-M13

4

制造厂家

济南锅炉厂

炉号

#1

投产日期

2013年6月

1.2、工艺运行指标蒸汽压力:

9.0~9.8MPa蒸汽温度:

520~540℃

炉膛温度:

850~950℃返料温度:

900~1000℃

炉膛出口负压:

-50~-150Pa给水温度:

150℃

排烟温度:

140℃

表1.1.2锅炉主要参数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值

备注

1

额定蒸发量

t/h

100

2

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

MPa

9.8

3

额定蒸汽温度

540

4

给水温度

150

5

一次风预热温度

6

二次风预热温度

7

排烟温度

140

8

设计燃料(低位)

KJ/Kg

18950

烟煤

9

热效率

89.12

10

排烟热损失

3.8

11

气体不完全损失

%

0.1

12

固体不完全损失

5.5

13

散热损失

0.6

14

灰渣物理热损失

15

脱硫效率

%85

16

燃料消耗量

Kg/h

21936.2

17

一次风量(最大比值

3/Kgm

91500m/h

5

备注

60%)

18

二次风量(最大比值50%)

83000m/h

19

含氧量

3-5

20

锅炉水容积

3m

90

21

排污率

22

燃料的颗粒度

mm

13≤

23

石灰石颗粒度

≤1

24

底渣流量

3477

25

飞灰流量

4245

26

原始粉尘排放浓度

g/m3

30

27

炉膛出口烟温

°

C

923

28

省煤器出口工温

305.77

29

屏过入口蒸汽温度

317

屏过出口蒸汽温度

380

31

低过入口蒸汽温度

350

32

低过出口蒸汽温度

446.65

33

高过入口蒸汽温度

436.55

34

高过出口蒸汽温度

炉膛水冷壁为膜式水冷壁,由Φ60×

5的20g钢管及6×

20.5扁钢组焊而成,炉膛水冷壁用吊杆悬吊于钢架上。

炉膛截面积为7800mm×

3850mm,燃烧室部分的水冷壁管表面焊有销钉,并浇筑在耐火浇筑料内。

后水冷壁通过三通分别弯制构成水冷风室和水冷布风板,扁钢上焊销钉固定耐火材料。

水冷布风板在扁钢上开孔与风帽相接。

燃烧室设有三个Φ219放渣口,风室设有2个6

DN100的风室放灰口。

水冷壁分成左、右(各48根)、前、后(各96根)水冷壁。

锅炉中的饱和水通过4根集中下降管分别与炉膛水冷壁下集箱相连。

在每个下集箱装有定期排污阀。

屏过与高过均采用Φ38×

5.0,高温过热器管子材质为12Cr1MoVG,低温过热器采用Φ42×

5.0材质为15CrMoG的管子。

过热器分:

屏式过热器、一级减温器、炉顶管、低温过热器、二级减温器、高温过热器,其中屏式过热器布置在炉膛上部南侧,炉顶管、高低过热器布置在旋风分离器之后的烟道之内。

减温器采用文丘里式减温器。

低温过热器采用逆流顺列布置高、高温过热器采用顺流顺列布置。

在过热器出口集箱上设置一只弹簧式安全阀。

蒸汽流程:

汽包→8根导汽管→屏式过热器→一级喷水减温器→炉顶管→80根悬吊管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入口集箱→80根低温过热器管→二级喷水减温器→高温过热器入口集箱→80根高温过热器管→高过中间集箱→80根高温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出口集箱→锅炉主汽门→蒸汽隔离阀→主汽母管

表1.3.1过热器安全阀规范

型号

起跳压力

排汽能力

PAT—749F,PW5410VDN65

10.3≤MPa

52.5t/h

1.4.1省煤器的管子由Φ32×

4的20g无缝钢管弯制而成的蛇行管,管外有鳍片,分3组布置在过热器后尾部烟道内。

水沿蛇形管自下而上,与烟气成逆向流动。

1.4.2在汽包与给水操作平台之间设给水再循环管道。

1.4.3给水流程:

给水母管→省煤器入口集箱→82根省煤器管→省煤器中间集箱→82根省煤器管→省煤器出口集箱→汽包

7

空气预热器为管式结构,卧式布置,空气与烟气形成逆流布置,一、二次空预器上下交叉布置,上面一级为二次风预热器,下面一级为一次风预热器。

空气分别由二次风机和一次风机送入,空气在管内流动,烟气在管外流动。

一、二次风空气预热器都为三个行程。

一次风流程:

一次风机→一次风空气预热器→风室→水冷布风板→炉膛。

二次风流程:

二次风机→二次风空气预热器→21个喷嘴→炉膛

燃烧系统由炉膛、旋风分离器和返料器组成,炉膛下部为燃烧室,燃烧室底部是水冷布风板,布风板上均匀布置了风帽,一次热风由风室(风室有两个防爆门)通过风帽均匀进入燃烧室。

燃煤和石灰石经3台给煤机送入燃烧室,落煤口设有播煤风,播煤风来自一次风热风道。

二次风在燃烧室的前后墙分三层经20个喷嘴送入。

含固体颗粒的烟气在炉膛出口切向进入二个旋风分离器,被分离的颗粒经返料器返回燃烧室进行循环燃烧,烟气经中心筒进入尾部烟道受热面,经引风机由烟囱排出。

烟气流程:

燃烧室→分离器→过热器→省煤器→一、二次风预热器→除尘器→引风机→烟囱

1.7.1旋风分离器由圆筒体、圆锥体、中心筒组成,进口截面为1100mm×

2800mm,内径为Φ4200mm,由磷酸盐耐火砖砌成,中心筒直径为入口Φ1900mm、出口Φ2300mm。

1.7.2返料器由水冷料腿和“U”型非机械阀组成。

U型返料器由布风板、风帽、风室、返料管、舌形挡板、送风管和落灰管组成。

“U”型非机械阀底部为布风板固定有风帽,并接有一放灰管,布风板下为返料风室,“U”型非机械阀中间为不锈钢密封隔板(舌头)。

返料风由专门的返料风机供给。

8

锅炉技术手册中能泉盛公司100T/h

燃油系统1.82柴油,实行床下动态点火。

在风室后侧布置#0柴油,冬季为-#10点火油为台点火器。

点火燃油系统由油罐、油泵、输油管、调压阀、点火装置组成。

油系统流程:

燃油隔离阀→油枪→一次风室→燃烧室油罐→油泵→油管路→

油管路循环→调压阀

表19.1汽包规范

项目名称

单位

数值

内径

1600

壁厚

筒体全长

10000

材质

P355GH

旋风分离器

波形分离器

1.9.1汽包参数见上表。

1.9.2汽包上设有石英玻璃就地水位计、电接点水位计和三套接入DCS的差压式水位计。

1.9.3汽包上设置一只弹簧式安全阀。

表1.9.2汽包安全阀规范

起跳压力气温(℃)

PAT-7414F,PN200DN65

≤11.9MPa260280

106t/h

1.10锅炉的脱硫锅炉的脱硫是通过在煤中添加小于的石灰石来实现的。

1mm9

本锅炉配套引风机两台,一次风机一台,二次风机一台,给煤机三台,返料风机两台,连排扩容器一台,定排扩容器一台。

根据过热器出口温度来调节减温水电动调节阀的开度。

锅炉给水由主给水电动调节阀控制。

主给水调节阀根据汽包水位、主蒸汽流量、给水流量三冲量调节。

1.14风机连锁

1.14.1风机启动连锁:

引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

1.14.2风机停止连锁:

二次风机→一次风机→引风机

1.14.3两台返料风机互为自动备用。

1.14.4两台返料风机,可自动或手动开启。

第二章锅炉启动与停止

2.1.1现场整洁,道路畅通,照明、消防、通讯以及给排水系统正常。

2.1.2系统中新安装或检修的设备、管道、阀门已经过验收合格。

2.1.3热工测量、控制和保护系统调试合格,各仪表二次阀已开启。

2.1.4首次投运的锅炉或大修后的锅炉应进行密封性试验、水压试验。

2.2.1接到值长的命令后,填写操作票。

2.2.2准备启动用工具。

2.2.3检查并记录油罐油位,

2.2.4采用疏水箱上水时,给疏水箱充水。

2.2.5相应的静电除尘器提前8小时进行预热。

10

2.2.6输煤系统给煤仓上煤。

2.2.7电气给各风机、油泵、给煤机送电。

2.3.1启动的一般原则

2.3.1.1禁止启动的条件

a)主要仪表缺少或不正常:

所有水位计不正常、所有压力表不正常、床温、返料温度、过热蒸汽温度不正常;

b)DCS不正常,影响机组正常运行;

2.3.1.2启动状态

a)冷态启动指锅炉处于备用状态,没有压力;

b)热态启动指锅炉处于压火状态。

2.3.2主汽、给水系统检查

2.3.2.1锅炉电动主汽阀关闭;

2.3.2.2蒸汽隔离阀前疏水阀开启;

2.3.2.3给水隔离阀关闭;

2.3.2.4给水小旁路阀关闭;

2.3.2.5主给水调节阀前隔离阀开启;

2.3.2.6主给水电动调节阀已调试正常并关闭;

2.3.2.7辅给水调节阀前隔离阀开启;

2.3.2.8辅给水电动调节阀调试正常并关闭;

2.3.2.9给水总阀开启;

2.3.2.10给水再循环阀开启;

2.3.2.11一、二级减温电动调节阀已调试正常并关闭;

2.3.2.12一、二级减温水手动门关闭;

2.3.2.13过热器反冲洗阀关闭;

11

2.3.3疏水、放气、排汽系统检查

2.3.3.1锅炉主汽管路放气阀关闭;

2.3.3.2给水管道放水一次阀开启,二次阀关闭;

2.3.3.3给水管路放气一、二次阀关闭;

2.3.3.4屏过、悬吊管进口集箱疏水一、二次阀开启;

2.3.3.5低温过热器入口集箱疏水一、二次阀开启;

2.3.3.6一级减温器疏水一、二次阀开启;

2.3.3.7二级减温器疏水一、二次阀开启;

2.3.3.7高温过热器入口集箱疏水一、二次阀开启;

2.3.3.8高温过热器中间集箱疏水一、二次阀开启;

2.3.3.9高温过热器出口集箱疏水一、二次阀开启。

2.3.3.10对空排汽电动阀已送电并开启;

2.3.3.11一级减温器放气一次、二次阀关闭;

2.3.3.12二级减温器放气一次、二次阀关闭;

2.3.3.13饱和蒸汽管放气阀关闭;

2.3.3.14汽包处给水管路放气阀关闭。

2.3.4排污系统检查

2.3.4.1左水冷套排污一次阀、二次阀关闭;

2.3.4.2右水冷套排污一次阀、二次阀关闭;

2.3.4.3集中下降管集箱排污一次阀、二次阀关闭;

2.3.4.4前联箱排污一次阀、二次阀关闭;

2.3.4.5后联箱排污一次阀、二次阀关闭;

2.3.4.6左联箱排污一次阀、二次阀关闭;

2.3.4.7右联箱排污一次阀、二次阀关

2.3.4.8左连排一次阀、二次阀开启,节流阀关闭;

2.3.4.9右连排一次阀、二次阀开启,节流阀关闭;

2.3.4.10本炉连接连排扩容器阀关闭;

12

2.3.4.11该炉定期排污总阀关闭。

2.3.5仪表一次阀检查

2.3.5.1给水操作台就地压力表一次阀开启;

2.3.5.2给水操作台压力变送器一次阀开启;

2.3.5.3汽包就地压力表一次阀开启;

2.3.5.4汽包压力变送器一次阀开启;

2.3.5.5双色水位计汽阀、水阀开启,排污阀关闭;

2.3.5.6石英玻璃水位计汽阀、水阀开启,排污阀关闭;

2.3.5.7电接点水位计汽阀、水阀开启,排污阀关闭;

2.3.5.8水位平衡容器汽阀、水阀开启;

2.3.5.9过热器就地压力表一次阀开启;

2.3.5.10过热器压力变送器一次阀开启;

2.3.6取样、加药系统检查

2.3.6.1加药阀开启;

2.3.6.2饱和蒸汽取样阀开启;

2.3.6.3过热蒸汽取样阀开启;

2.3.6.4给水取样阀开启;

2.3.6.5炉水取样阀开启;

2.3.7燃油系统检查

2.3.7.1燃油压力调节阀旁路阀开启;

2.3.7.2油泵出口阀开启;

2.3.7.3油泵入口阀开启;

2.3.7.4油罐回油阀开启;

2.3.7.5油枪进油阀关闭;

2.3.7.6其它锅炉给油阀关闭;

13

2.3.7.7油泵已送电。

2.3.8给煤系统检查

2.3.8.1煤斗中煤已满仓;

2.3.8.2给煤机所有孔、门封闭良好;

2.3.8.3给煤机煤入口插板门开启;

2.3.8.4给煤机调试正常,密封风门开启;

2.3.8.5播煤风门开启;

2.3.8.6给煤机已送电。

2.3.9一次风系统检查

2.3.9.1一次风机冷却水出、入口阀开启;

2.3.9.2一次风机入口电动挡板已送电并关闭;

2.3.9.3风机润滑油油质清,油位在1/2~3/4之间;

2.3.9.4点火风门关;

2.3.9.5一次风门开。

2.3.10二次风系统检查

2.3.10.1二次风机冷却水出、入口阀开启;

2.3.10.2二次风机入口电动挡板已送电并关闭;

2.3.10.3风机润滑油油质清,油位在1/2~3/4之间;

2.3.10.4二次小风门开启。

2.3.11烟气系统检查

2.3.11.1引风机冷却水出、入口阀开启;

2.3.11.2引风机入口电动挡板已送电并关闭,出口手动挡板开启;

2.3.11.3引风机润滑油油质清,油位在1/2~3/4之间;

2.3.11.4引风机出口手动挡板开

2.3.11.5风室、水平烟道、返料器各孔、门封闭。

14

2.3.12返料系统检查

2.3.12.1返料器返料风门开启;

2.3.12.2返料器放灰及返料风室放灰门关闭;

2.3.12.3返料风机润滑油油质清,油位在1/2~3/4之间;

2.3.12.4返料风机出口调节门挡板全开;

2.4.1通知汽机,锅炉准备上水。

2.4.2打开该炉给水隔离阀。

2.4.3缓慢开启电动给水调节阀,控制上水速度约15t/h。

2.4.4注意监视汽包水位,当上水至-50mm时,关闭给水调节阀。

2.5.1点火步骤:

1、接值长点火命令,按要求对锅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点火准备;

2、在炉内铺设一层0---8mm底料,高度约400---450mm;

3、启动油泵,作油枪雾化试验,记录最低雾化油压。

(试验步骤见6.2.2)

4、启动引风机、一次风机,保持炉膛出口负压;

做流化试验,记录最低流化风量及此时一次风机风门开度、电机电流;

5、开启点火风门,关闭正常风门;

启动返料风机;

6、高能点火器进入点火位置;

启动高能点火器,2~4秒后开启油枪入口阀;

7、通过观火孔观察着火情况;

着火后,退出点火器;

点火失败,马上关闭油枪入口阀,排除故障;

两次点火间隔时间不少于5分钟;

8、调节油压,控制锅炉升温速度,控制床温均衡上升。

一小时内床温不超过350℃,二小时内不超过600℃;

风室温度不超过700℃;

9、床温升至450℃至500℃时(无烟煤600℃),保持炉膛出口压力-150Pa,启动三台给煤机,控制转速,少量给煤,观察床温和烟气含氧量;

10、根据烟气含氧量的下降速度和床温判断煤是否着火。

如着火,慢慢增大给煤量,同时降低油压,但不能小于最小雾化油压;

如煤没着火,停止给煤,15

调整油压,提高床温,等煤着火后,继续给煤;

控制床温升速约300℃/h。

监视各床温点值是否均衡;

11、床温升至900--950℃时,燃烧稳定,退油枪,开启正常风门,关闭点火风门;

2.5.2点火注意事项

1、冷态锅炉自点火至并汽,夏季不少于180分钟,冬季或承压部件有缺陷时,应适当延长时间,升压过程中应注意调整燃烧,保持炉内温度均匀上升,各承压部件受热均匀,膨胀正常。

新安装或大修后第一次点火应记录各膨胀指示器的膨胀量。

2、点火时可减少风量至流化风量以下,油着火后应立即将风量调至不低于流化风量。

升温过程中,一次风量不能低于最小流化风量;

3、点火过程中注意返料温度和返料风压是否平衡,如果出现异常,检查返料系统是否正常,如果返料系统正常对异常侧进行放灰处理。

4、点火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锅炉水位,炉膛负压,控制汽包压力、过热器出口温度升高速度。

5、在升压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汽包上下壁温差不大于50℃,如温差有上升趋势时可增加排气量和加强排污,尤其在0.98Mpa以内。

升压过程中,过热气温应低于额定值50—60℃,高温过热器壁温不超过550度,燃烧室出口两侧烟气温差不超过50℃.

过热气温上升速度每分钟不大于4℃,升压过程其相应值如下:

压力---温度对应值

)气压(Mpa0.981.372

300

1.666

16

中能泉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