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36235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x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x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环境评价报告

归档资料,核准通过。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目名称: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范各庄社区开发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

建设单位: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

2005年6月30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范各庄社区开发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

建设单位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刘文清

联系人

刘文清

通讯地址

河北省唐山市

邮政编码

063000

联系电话

传真

建设地点

唐山市古冶区范各庄东工房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房地产

占地面积

(m2)

3000

绿化面积

(m2)

1000

总投资

(万元)

1100

其中:

环保投资(万元)

22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2%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

日期

工程内容及规模:

(1)该项目位于唐山市古冶区范各庄东工房,东面是东工房楼房和绿化广场、南面是东工房平房、西面是古倴公路、北面是北工房平房。

建设项目附近无水源地、文物景观等自然保护区,为非敏感区地理位置较优越,交通便利,适宜本项目建设。

(2)项目规模:

本项目投资1100万元,占地面积3000m2,总建筑面积56875m2。

(3)工程内容包括:

规划用地3000m2,其中居住用地面积2000m2、绿化用地1000m2。

项目总建筑面积56875m2,小区总居住人口2620人。

(4)公用工程:

供电:

本项目年用电量2550万KWH,供电由原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范各庄社区接入。

供水:

本项目用水量364.13m3/d,年总用水量13.291万吨,由原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范各庄社区接入。

拟建项目用水情况一览表

用水名称

新鲜水用量m3/d

损耗水量

m3/d

排放量

m3/d

备注

生活用水

288.2

57.64

230.56

110L/人.天

绿化用水

2.0

2.0

2.0L/m2

浇洒道路、地面

1.0

1.0

1.0L/m2

消防用水

(72.0)

(72.0)

合计

363.20

132.64

230.56

排水:

本项目污水量按生活用水量80%计算,产生量230.56m3/d,经化粪池处理后,再经小区的污水处理站进行二级处理后,部分用于绿化,剩余部分由Ф300mm管道排入原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范各庄社区污水管网。

供热:

本项目采用集中供热,热负荷为4265.6万KW。

由原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范各庄社区进入住宅地点辐射采暖管道。

燃气:

本项目居民炊事使用石油液化气。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形、地貌:

古冶区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向西倾斜,北部以低山为主,海拔高度在200m左右;中部是几条东西走向的山丘,海拔约70m;南部以冲积平原为主,海拔约40m;全区共分北部丘陵区、中部洪沟冲积扇山前平原,南部冲积平原和塌陷低洼地四种地貌类型。

2、气候:

该区域的气候气象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1.2℃,年平均降雨量648.1mm,集中于7—8月,年平均风速2.1m/s,盛行w风,年频率1l%、年静风频率6%。

3、河流:

该区主要河流有石榴河、沙河。

项目西侧是沙河,沙河发源于迁安市郝树店村北大石岭沟,流经卑家店、林西、大庆坨、范各庄乡等,从丰南市黑沿子入海,全长108公里,流域面积848平方公里。

古冶区河长27.5公里,流域面积76平方公里。

沙河属季节性河流,河水主要靠降水补给,冬春两季河水很少,主要功能为农业灌溉。

4、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古冶区地处燕山沉降带东南部,冀东滦河(近期沙陡河)洪冲击扇上。

从北向南依次出露的地层有震旦系(以矽质石灰岩为主)、寒武系(以灰岩、泥岩为主)、奥陶系(灰岩)、石炭系、二迭系(煤和矾土层)。

地表为第四纪覆盖物,由北向南逐渐加厚。

由于从地下采掘了大量的煤炭和矸石,使得局部地层变空,受上部岩层重力的影响,地表相应部分自然沉降,形成该地区特有的人工地貌一塌陷低洼地,对波及地区的地下水、耕作方式和灌溉带来一定影响。

地下水一部分是第四纪深层、浅层水,一部分是奥陶系石灰岩溶岩裂隙水。

第四纪覆盖物厚度为30m~200m,连通性好,储水量很大,-800m以上地下水非常丰富。

奥陶系溶岩、裂隙水物理性质好,属低矿化、微硬度水。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古冶区由水峪、习家套等7个乡和6个街道办事处组成,现有人口约为38.6万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8.2万人,农业人口10.4万人农概况:

现有耕地约12.8万亩,农村劳动力4.5万人,粮食作物总产量2689.7万公斤。

近年来古冶区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建设蔬菜、林果、养殖等基地,农业总产值3350万元。

工业概况:

古冶区城区内工业较为集中,主要工业有煤炭、轧钢、水泥、陶瓷、化工、炼焦、机械设备制造等,区所属企业49个,街企49个,乡镇企业1288个,约有职工2.9万人,工业总产值1.77亿元。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为古冶区环境监测站提供的常规监测点位,古冶环保局2004年年平均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对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评价。

监测和评价结果如下:

S02:

0.068mg/Nm3,单因子标准指数为SO2:

1.13

TSP:

0.568mg/Nm3,TSP:

2.84

上述监测评价结果表明,SO2和TSP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限值要求,TSP年平均浓度值超标1.84倍、SO2年平均浓度值超标0.13倍。

二、水环境:

项目所在区域古冶区主要河流有沙河和石榴河,其中项目西北侧的河流为沙河。

据2004年古冶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对其水质进行监测,其主要污染物年平均值见下表:

沙河水质进行监测结果表mg/L

监测断面

PH

氨氮

高锰酸钾

BOD

COD

挥发酚

六价铬

雷庄桥

8.08

0.35

2.38

2.2

14.6

0.001

0.002

董各庄

8.11

0.38

4.23

2.1

18.5

0.001

0.002

从上表可以看出,沙河水质良好,水质属II类水质。

下游由于沿岸生活污水排入,水质为V类水体。

三、在建设项目内靠近古倴公路一侧为1号噪声监测点,东工房楼房为2号噪声监测点,东工房平房为3号噪声监测点,北工房为4号噪声监测点。

1#点

2#点

3#点

4#点

昼间

51.7dB(A)

50.4dB(A)

48.4dB(A)

47.4dB(A)

夜间

38.5dB(A)

40.1dB(A)

37.5dB(A)

39.2dB(A)

监测结果说明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93)中的2类标准。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该建设项目为住宅建设项目,东、南、西三面都是住宅。

因此保护目标是本小区和周围住宅小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和声环境质量。

环境保护目标情况

保护目标

人口规模

相对于

项目方向

相对于

项目距离

功能

环境质量标准

本小区和周围住宅小区

5000

E、S、W

20-30

居住

二级标准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表1中二级标准;

TSP日平均值为0.3mg/m3;SO2小时平均值为0.5mg/m3,日平均值为0.15mg/m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类标准。

昼间等效声级为55dB(A),夜间等效声级45dB(A)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标准:

COD<40mg/L高猛酸盐指数<15mg/LBOD<10mg/L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87-1996)表4二级标准。

COD:

120mg/L、BOD:

30mg/L、SS:

30mg/L

《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GB12523-1990)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dB)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打桩

各种打桩机等

85

禁止

结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荡棒、电锯等

70

55

装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55

按照《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本工程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因子为烟尘、SO2、COD,拟建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采用治理后的实际排放量,建议值烟尘为0.063t/a、SO20.132t/a、COD4.42t/a。

因子

总量控制指标(t/a)

实际排放量(t/a)

烟尘

0.063

0.063

SO2

0.132

0.132

COD

10.099

4.4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范各庄社区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总体规划分析:

该项目在唐山市古冶区范各庄社区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它结合现代生活的特点,充分考虑了自然、人文、建筑共生的社区氛围,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改善和提高居民居住环境质量为目标,较好地满足各层次入住居民,对居住环境、配套设施、生活、出行等方面的要求,创造和谐、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总体规划经济合理地利用土地和空间,增加生态居住区内容。

合理布置住宅、绿地、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公建。

总体规划从整体到局部配以绿化和游憩小品,力求满足不同年龄结构,不同文化层次入住居民的要求,并在绿化设计中配以各种形式的建筑小品,充分反映现代意识,利用多种设计手法,使空间形式多样化。

住宅楼为4—5层,给人以居住环境富于变化,充满诗情画意的感受。

总之,规划设计在注重物质环境建设的同时,注意营造优美的人文环境氛围,使范各庄社区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的户外环境清新,又不失传统美学的意蕴,层次分明,而非整齐划一,使居住与自然融为一体。

2、专题规划分析

2.1、住宅规划

拟建经济适用住宅楼绿地、住宅楼布置合理设计、风格独特。

服务功能完善,住宅、配套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整体布局和谐统一。

住宅楼拟设计,楼层4---5层不等,每层2户,二室一厅,建筑面积65㎡,住宅楼层高2.8米。

2.2、道路系统规划:

该住宅楼项目西侧为古倴公路,其它三面均有道路,与原居民社区道路相连,交通方便。

规划将住宅楼群内部道路进行统一设计、布局。

建设包括小区道路——宅前甬路。

小区道路红线宽度15m,宅前道路路宽2.5m。

2.3、绿化系统规划:

项目广场绿地为主,路旁、宅间绿地及绿化隔离带为辅,统一考虑,有机结合。

广场绿地考虑到不同年龄组的欣赏情趣和不同活动性质的差异,使其各得其所,动静分明,构成一个集观赏、游憩、休息于一体的绿色空间,使其成为居住小区居民休闲娱乐活动的主要场所。

绿化隔离带主要设在住宅楼与古倴公路之间。

绿化面积1000m2、绿化

率33.3%。

并辅以游憩小品,卵石路面等艺术设计相映成趣,给人以舒适的艺术享受。

2.4给排水规划

项目给水来源为原范各庄社区自来水管道。

项目给水规划包括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绿化、浇洒道路等用水,总用量364.13m3/d。

因此,项目给水规划为364.13m3/d。

项目设计雨污分流制管网,生活污水经二级处理后与雨水均排入范各庄社区污水管网,项目污水排放量230.56m3/d。

2.5供热规划

项目供热负荷,主要是住宅楼,采暖面积为56875㎡,采暖供热指标为75W/㎡,项目采暖热负荷为4265.63KW。

加管网5%热损失,采暖总热负荷为4478.91KW,其热源由范各庄社区供热管网系统供,经热交换站进入住宅地点辐射采暖管道。

2.6燃气规划

项目居民炊事拟使用石油液化气,按人均每年使用石油液化气55.9Kg/人.年,用气人口2620人,小区年耗燃气总量为146.46t/a,由开滦范各庄社区液化气站供应。

2.7供电规划

⑴电源:

本项目年用电量2550万KWH,项目电源由原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范各庄社区接入。

⑵供电系统

项目供电系统遵循《工业与民用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低压供电线路均采用电缆穿管埋地敷设,用电单位采用分户计量方式,各户装计量表,不同用途插座分别设支路,除照明外均装漏电保护装置。

室外照明选用高4—8m庭院灯杆、光源选择80—150W,高压钠灯。

基距25—30m,庭院选型要求与小区整体环境相协调,对小区环境起到美化点缀作用。

小区用电设计负荷为600KW。

2.8消防、安全保卫规划

⑴消防规划

遵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消防设计。

按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1次,一次灭火用水量288m3。

灭火时,小区内环状管网向室外消防栓供水,室外消防栓采用地上式,沿主要道路布置。

⑵安全保卫规划

经济住宅楼项目安全保卫纳入原社会安全保卫系统管理范围,统一管理,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2.9节能措施:

⑴采暖:

本项目采暖供热系统按连续供热进行设计,采暖供热管道保温厚度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计算的厚度,此外,根据国家颁布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要求从2000年9月起,所有利用集中供热的新建住宅“推行温度调节和用户热量计量装置实行供热计量收费”。

根据实践,改变计量方式,用户增加调节手段可使采暖能耗降低20—30%,并还能改善用户采暖状况,降低能耗。

因此,环评建议该小区集中采暖推行安装用户热量计量装置,实行供热计量收费,以节约采暖能耗。

⑵建筑

本项目建筑严格执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PVC塑钢门窗等标准进行建设,缩小房屋体型系数,控制北朝向窗墙面积比,严格控制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在墙体拐角等做好保温,防止产生热桥等措施。

⑶电气

本项目变配电选用节能型产品,公共场所及室外照明,采用光控雷达自动开关装置和高效节能灯具,以达到节能降耗目的。

3、舒适度分析:

3.1周边环境优越,适宜建设住宅小区

范各庄社区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所在的区域,在古冶区范各庄社区内,项目周围是居民区。

区域内没有有污染的企业,周边环境适宜建设住宅小区。

3.2项目居住环境优美、和谐

项目西侧有古倴公路,该道路与住宅楼间设有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隔离带,起到绿化、美化、隔声、净化空气的作用。

住宅楼之间也设有绿化隔离带,起绿化、美化、隔声作用。

规划住宅楼群各种功能完备,用地配置合理,住宅楼、绿化等设计采用多种形式,力求做到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富于变化。

创造一个清洁、宁静、安全、和谐、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

3.3、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配套设施齐全、居民生活方便

范各庄社区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周边的居民楼小区,是范各庄社区居民生活小区,当时小区规划建设了较好的商业网络、医疗、学校、通讯等社会服务设施和配套较齐全的交通、给排水、集中供热、垃圾转运站等基础服务设施。

又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使社会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更加完备。

因此该项目建设住宅楼,不仅节省大量配套建设资金。

而且建设后小区居民购物、出行、就医、上学和日常饮食起居都十分方便。

3.4绿化设计立足高起点,建设花园式庭院

项目绿化设计立足高起点,高标准、多层次、多样化,与生活休闲绿地,宅间绿地,绿化隔离带,道路绿化相结合,项目绿化率达33.3%。

能绿化的空间均设计栽种树木花卉,不能绿化的部位进行硬化。

项目绿化在技术上应有利于冬季采光、夏季成荫,同时设计成垂直绿地,多植花灌木及芳香型植物,力求把住宅楼建设成花园式庭院。

综上所述,范各庄社区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规划设计贯彻“以人为本、建设生态小区”的思想,通过绿化硬化措施,全面覆盖裸地,减少扬尘,生活污水纳入原范各庄社区污水管网,垃圾及时清运,消除垃圾堆存产生的臭味。

减少蚊蝇滋生,改善住宅楼群卫生状况,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住宅楼群安全保卫纳入原社区统一管理,采取周密完善的安全保卫措施,给住宅楼居民提供一个优美、舒适、安全、宁静、祥和的居住环境。

 

主要污染工序:

本项目排放污染物中有废气、废水及固废。

1、废气:

住宅楼居民采暖采用集中供热,由原范各庄供热管网接入,因此本项目废气污染源主要是居民炊事产生的污染物。

居民厨房炉灶燃用石油液化气,其用量为146.46t/a,根据国家环保局监督司现行评培训教材给出的烟气中各种污染物排放系数计算,其烟气排放量299.62万m3/a,污染物烟尘和SO2排放浓度分别为21.02mg/m3和43.99mg/m3,排放量分别为0.063t/a和0.132t/a。

2、废水:

本项目废水排放主要是居民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是COD、BOD和SS。

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30.56m3/d,经化粪池处理后,再经小区的污水处理站进行二级处理,排入原范各庄社区污水管网,其污染源及评价见下表。

生活污水污染源及评价表

污染源

污水量

(m3/d)

污染

因子

原始

浓度

mg/L

化粪池处理效率%

排放浓度mg/L

二级处理效率%

排放浓度mg/L

排放量

t/a

排放标准mg/L

Pi

生活污水

230.56

COD

350

25

262.5

75

52.5

4.42

120

0.44

BOD

250

20

200

90

16

0.53

30

0.53

SS

220

50

110

80

17.6

0.59

30

0.59

由上表可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COD、BOD和SS排放浓度分别为262.5mg/L、200mg/L和110mg/L,再经小区的污水处理站进行二级处理后,COD、BOD和SS排放浓度分别为52.5mg/L、16mg/L和17.6mg/L,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二级标准限值要求。

处理后的污水部分用于绿化,剩余部分排入原范各庄社区污水管网。

3、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为其它废物,类别编号为99,小区居民为2620人,按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kg/d计,该小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41t/d,年排放总量1243.0t/a。

垃圾主要成份为塑料袋,纸屑、厨余、织物、碎玻璃、金属及其它,无特殊有毒、有害物质。

各居民楼采用袋装,分类收集,存放在垃圾筒内,每天定时由人工清运到7小区和13小区垃圾转运站,密闭放置,再由环卫部门运往垃圾填埋场处理。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生产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

备注

居民厨房炉灶(燃石油液化气)

烟尘

21.02mg/m3

0.063t/a

21.02mg/m3

0.063t/a

SO2

43.99mg/m3

0.132t/a

43.99mg/m3

0.132t/a

COD

350mg/L

29.45t/a

52.5mg/L

4.42t/a

BOD

250mg/L

21.04t/a

16mg/L

1.35t/a

SS

220mg/L

18.51t/a

17.6mg/L

1.48t/a

生活垃圾

1243.0t/a

卫生填埋

主要生

态影响

项目所在地为范各庄社区,项目建设后,通过园林绿化景观区的建设极大改善所在地生态环境。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本项目建设用地为范各庄社区,总地面积为3000m2,项目建设总建筑面积56875m2。

该项目位于唐山市古冶区范各庄东工房南,建设施工期对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

⑴平整土地,建筑材料运输,装卸、堆存,混凝土搅拌等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⑵施工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

⑶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⑷施工弃土及建筑垃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扬尘污染源强

施工期产生的扬尘主要环节是场地平整,土方挖掘,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堆存等。

扬尘的大小与现场施工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作业程度及天气状况等诸多因素有关。

据对施工工地扬尘污染监测,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较严重,当风速为2.5m/s时,工地内TSP浓度为上风向对照点的1.9倍。

根据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关于整顿规范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要求,针对不同施工阶段提出如下措施:

(1)平整土地阶段

该阶段二次扬尘产生于原有建筑物的拆除和建筑垃圾的装运。

为防止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本环评提出如下措施:

①施工现场必须用制式彩钢板进行围挡,高度不低于2.5米,并设置高0.5米、宽0.24米的围档基础。

②平整土地与及时清运建筑垃圾相结合,建筑垃圾装运前要洒水,运输车辆要安加盖蓬布,减少洒落。

(2)在建筑施工阶段,防止扬尘污染要采取如下措施

①建筑物必须用合格的密布式安全立网封闭,层间设红白相间的楼层标志,严禁采用彩条布及其它不规范的物体围档。

②施工工地场内主干道采用混凝土、连锁块、柏油路硬化。

实现道路平整、畅通、场内无积水,控制施工现场二次扬尘。

③必须使用商品砼,严禁现场搅拌砼。

④施工现场的土方必须及时清理出场。

⑤施工现场出入口必须设轮胎冲洗池,由专人清扫,确保现场污水泥浆不带入古冶区道路。

⑥施工现场垃圾实行定点堆放、专人负责、及时清运,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运输散体、流体、建筑垃圾,不得污染市容。

⑦严格控制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工地严禁熔融沥青、焚烧油毡、清漆和排放有害烟尘。

⑧施工现场地面和路面定期洒水,早晚各1次,于大风和干燥天气适当增加。

2、噪声源强:

建筑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运转,设备动力噪声。

此外建筑材料、建筑垃圾的运输也可引起交通噪声的增加。

本工程施工中采用的机械有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混凝土搅拌机等。

(1)各类建筑施工机械噪声源强:

根据类比调查和资料分析

各类建筑机械产生噪声值及噪声测点见下表。

施工机械产生噪声值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噪声值

dB(A)

序号

设备名称

噪声值

dB(A)

1

装载机

91.4

4

混凝振捣机

98

2

挖掘机

90.1

5

电锯、电刨

102

3

推土机

92.3

6

运输车辆

88.4

 

(2)噪声影响分析:

①建筑施工工地噪声影响分析

施工场地噪声预测结果见下表

距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A)

设备名称

5m

10m

20m

40m

5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