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36642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docx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一)

1我国位于东半球,北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共20个邻国,任列举一邻国名俄罗斯。

 (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3我国的行政区划分省、县、乡三级。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包括23省,5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共34个) 

4我国人口特点:

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

 

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不均,以黑河和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

 

6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 和东北地区。

  

7填出下列民俗所属的主要民族:

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泼水节傣族(孔雀舞、竹筒饭、高脚楼),长鼓舞朝鲜族,锅庄舞藏族 

8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9我国地形特点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0第一二级阶梯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三级阶梯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11我国气候特点:

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2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冬季南北温差大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除青藏高原,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13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4我国温度带划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及一个高原气候区。

 

15我国干湿地区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16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季风气候最典型的特点是雨热同期,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灾害也较严重,如夏季风异常带来水旱灾害,冬季风异常带来寒潮和冻雨。

 

17我国南北方河流比较,南方河流流量大,汛期长,原因在于降水多,雨季长。

 

18自然资源主要有可再生和非可再生两类,如:

水(土地、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19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0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国策: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

不均匀,地区分布:

东多西少,南丰北缺时间分布:

夏秋多,冬春少 

22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23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

修水利工程;解决时间分布不均,修水库,试举一例:

三峡 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试举一例:

南水北调 

24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业是“先行官”,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 

25我国交通运输业以铁路运输为主,大连的主要铁路线是哈大线。

 

26我国农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又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北方旱田区和南方水田区 

27我国四大牧区主要有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28我国林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东部季风区、西部非季风区)三大林区:

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西南林区(横断山区),东南林区(人工林) 

29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主要是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和珠江三角洲基地。

(辽中南:

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沪宁杭: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0我国最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是北京中关村。

大连计划发展成为中国的“班加罗尔”(班加罗尔是印度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以下我国部分之最 

31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

黑龙江省;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东北平原最大的盆地:

塔里木盆地 地势最低的盆地:

吐鲁番盆地最高最大的高原:

青藏高原 最长、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长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黄河最长的内流河:

塔里木河面积最大的湖泊(咸水湖):

青海湖

巧记地理知识15法

学习地理需要记忆许多知识,这里有知识巧记15法供参考。

  一、谐音记忆法。

    运用该法可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经过总结抽象编成顺口溜、趣味语言好学易记。

如地壳的物质组成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为: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元素,可记为“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二、精编提纲法。

    地理课内容多而复杂,要想全部记忆不可能也不必要。

精编提纲,就是把教材内容归类,列出重点,把需要记忆的知识尽量集中,使内容系统有条理,而且概括,方便记忆。

  三、单字记忆法。

    就是通过减少记忆语言数量从而达到易记目的,把一长串地理语言简成一些单字便于记忆。

如:

我国200mm等降水量线为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一线,可记为:

张、兰、拉、喜一线;农业商品率高的国家为: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荷兰、丹麦,可记忆为美、加、澳、法。

新、荷、丹等。

  四、歌诀记忆法。

    就是把一些地理事物等编成歌诀,帮助记忆。

这样节奏感强,便于背诵。

例如,我国的主要煤矿可编成以下歌诀:

鸡西鹤岗平顶山,阜新峰峰和开滦,太原大同阳泉煤,淮北徐州加西山。

  五、类似联想记忆法。

    有些地理事物之间在性质、成因、规律等方面有类似之处。

通过类似联想有助于发现地理事物的共性,强化记忆。

例如,里海与日本的面积大约均为37万平方千米。

又如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气候区内的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六、游戏记忆法。

    有的地理知识可以适合做游戏,可通过此法帮助记忆,寓学于乐。

例如复习长江、黄河时,学生可分为两大组,分别代表长江和黄河;每大组再分为三小组,分别代表上。

中、下游。

这样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根据有关内容,开展答题接力游戏。

  七、关系联想记忆法。

    根据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从属、并列等关系增强知识记忆的方法。

如因果关系:

地球自转一地转偏向力一盛行风向一洋流的流向;从属关系:

总星系一银河系一太阳系一地月系;并列关系:

风化作用一侵蚀作用一搬运作用一沉积作用一团结成岩作用。

  八、综合记忆法。

    把零散的地理现象与地理事物进行组合。

概括,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记忆。

如夏季风及雨带的推移可归纳为具有“三停两跳”来加以记忆:

5月停在南岭,6月跳到长江中下游,停留1个月左右,7~8月跳到华北、东北。

  九、直观形象法。

    就是对地理事物的特点、特征,利用现有或自制模型、图片,帮助记忆。

例如,利用地球仪可以便于理解记忆经纬度的划分;利用《中国政区图》便于记忆各省市区的位置;利用沙土堆成的山地模型,便于理解记忆山地的地貌类型与等高线。

另外,还可借助别的事物来加深记忆。

例如,在复习亚洲时,可以借助左手,使手背向上弯曲,按地图的方位放好,拇指表示阿拉伯半岛、食指表示印度半岛,中指表示中南半岛,无名指表示朝鲜半岛,小指表示堪察加半岛。

这样,亚洲的几大半岛和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就完全形象地表示出来了。

  十、理解记忆法。

    许多地理知识仅靠死记硬背不仅记忆难度大,而且也记不牢固。

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容易记并记得牢。

该法就是在弄懂地理原理的基础上来记忆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

如:

气旋、反气旋的风向。

气旋:

空气从四周辐合流向18中心;反气旋:

风从中心流向四周。

另外,还应记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这些道理弄懂后,对北半球气旋呈反时针方向流动,反气旋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就易于记忆了。

  十一、图示记忆法。

    许多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在记忆中容易混淆,往往会搞错,通过绘图可以帮助记忆。

如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当冬季吹东北风时,洋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则正好相反。

  十二、形象特征记忆法。

    抓住地理知识的特征进行记忆,是记忆地理数据的好办法。

如吐鲁番盆地最低处在海平面以下155m,可记成“一五得五”;撒哈拉沙漠面积770多万平方千米,可以记成“7减7等于0”。

  十三、设问巩固记忆法。

    通过设问强记、反复巩固记忆,可刺激大脑神经加速记忆。

但这种记忆属短时强记,容易遗忘,这就需要不断巩固,与遗忘作斗争。

其方法可采用不断设问、回忆或练习运用来进行。

  十四、压缩与字头记忆法。

     记忆大篇幅知识时,可“抽筋拔骨”地记住其中关键词语,回忆时由此提示全部记忆内容。

如记忆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可压缩为:

西山中原东高地。

又如记忆黄河的水文特征又可压缩为:

上游流稳水清,中游流急沙大,下游流缓沙沉。

当记忆一组知识时,可把每部分的字头(或字尾)抽出并排列起来,编成生动有趣的句子,方便记忆。

如我国北方的五大产棉省可记为东(山东)西(山西、陕西)南(河南)北(河北)。

  十五、比较异同记忆法。

     找出地理知识相近部分的异同点,进行分析,从中来比较,加强记忆。

例如,我国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的情况,就可以从成因、分布、构成、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记忆。

  总之,只要肯动脑筋,联系地理课的特征,就能够总结出多种多样的巧记妙法,就可以做到记而不忘且生动有趣。

另外,既要善记,又要巧记,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

2018年中考地理知识点梳理之亚洲地理

 地形地势

  1.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洲;

  2.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3.亚洲地面起伏大,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

  4.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复杂多样的气候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除温带海洋性气候之外,其他气候类型均有分布。

  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

  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

 

  学习方法指导:

  1.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位置、范围

  

(1)纬度位置:

  第一步:

说出其南北大致所跨的纬度范围;例:

某区域大致位于北纬35度至北纬12度之间。

  第二步:

说出其所处的主要五带位置;例:

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第三步:

有重要纬线穿过要加以强调;例:

北极圈穿过俄罗斯北部,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

  

(2)半球位置

  第一步:

说出东西半球或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例:

东西半球分界线为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两条经线相对组成的经线圈。

  第二步:

说出区域所在的半球,并说明其位于分界线的某个方向。

比如大部分位于西经20度以东,所以位于东半球。

如果跨两个半球,一定要强调,某条分界线穿过该区域。

  (3)海陆位置

  第一步:

说出其所在更高一级区域内的方位:

如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

  第二步:

说出其四面八方相邻、相望、相连的地理区域名称。

如亚洲东临太平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018年中考地理知识点整理之世界地理知识

  0、世界海陆比例: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七大洲: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各大洲的分界线

  ①亚洲和欧洲: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黑海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②亚洲和非洲:

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③南美洲和北美洲:

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④亚洲和北美洲:

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3、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

  4、六大板块:

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5、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6、世界人口集中分布于中低纬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世界人口稠密区: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

  世界人口稀疏区:

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湿热的热带雨林,

  7、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就业困难、居住条件差、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8、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

  9、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10、基督教(教堂,圣经,耶稣)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

2018中考地理复习主要知识点

(一)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3、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

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

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5、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6、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7、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8、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9、自然资源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

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

2018中考地理复习主要知识点

(二)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2、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都ָʾ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

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

3、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

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

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的夹角。

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2018中考地理复习主要知识点(三)

1、陆地地形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

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

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

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3、天气和气候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4、气温的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

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

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5、世界气温的分布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

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相反。

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

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一般规律:

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地球和地图

  1、地球是球体(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麦哲伦环球航行;登高望远;月食;卫星图片)

  2、地球自转的周期:

一天(24小时)方向:

自西向东。

  产生的地理现象:

a、昼夜交替;b、产生地方时差异(例如后半夜起来看巴西的世界杯足球赛):

  3、地球的公转周期:

一年(约365天)方向:

自西向东。

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变化(a)任何一天,赤道地区均昼夜平分。

(b)任何地点,春秋二分均昼夜平分。

(c)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越向北方向昼越长;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越向南方向昼越长。

(D)凡太阳直射的地区都昼长夜短(除赤道外);c、五带划分(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影子长短变化)

  4、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

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A:

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无指向标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纬网纬线代表东西方向,经线代表南北方向

  B:

(分子相同情况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5、海拔:

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6、相对高度:

把两个海拔相减。

  7、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代表坡越缓。

  8、地形部位识别:

山顶(画有黑色三角形▲)、山脊(凸低为高)、山谷(凸高为低)、鞍部、陡崖(等高线重合)、盆地

  9、地形类型有5种:

地形区是以某种地形类型为主的一片区域!

  平原:

地面平坦,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高原: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

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盆地:

周围高,中间低,没海拔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