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线运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3917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1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直线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1直线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1直线运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1直线运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1直线运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1直线运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1直线运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1直线运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1直线运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1直线运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1直线运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1直线运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1直线运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1直线运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1直线运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1直线运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1直线运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1直线运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1直线运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1直线运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直线运动.docx

《1直线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直线运动.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直线运动.docx

1直线运动

2009学年第一学期交大二附中期中考试

高三物理试卷

7.如图所示是质点在竖直方向作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若取竖直向上为正,则图象中表示物体减速下降的线段是:

A.ab段B.bc段

C.cd段D.de段

答案:

A

21.在离地面40m的高处,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

若空气阻力不计,,则在抛出后第3s末物体的位移是_______m,物体落到地面的时间为________s。

答案:

15,

29.(6分)如图所示,一个注满水的光滑玻璃管中有一个红蜡块(图中黑色矩形),竖直玻璃管,蜡块在水中会缓慢上浮,将玻璃管安装在小车上并置于水平光滑导轨。

(1)给小车一个初速度,频闪照相获得的蜡块位置变化如图a,则玻璃管静止时,蜡块在水中上浮的运动应最

接近运动(填写运动的名称)。

(2)若小车一端连接细线绕过光滑定滑轮悬挂小物体,如图b。

从A位置静止释放小车,经过一段时间后,小车运动到虚线表示的B位置,试在图中建立的坐标系中,画出蜡块的大致运动轨迹。

(3)若测得2)中小车前进距离S,蜡块上升高度h及竖直上升速度v,则可知小车加速度大小为。

答案:

(1)匀速直线

(2)如图(3)2Sv2/h2(每空2分)

2009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高三年级物理学科

学习能力诊断卷

8.从手中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与水平天花板碰撞后又落回到手中,设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小球与天花板碰撞时间极短.若不计空气阻力和碰撞过程中动能的损失,则下列图像中能够描述小球从抛出到落回手中整个过程运动规律的是()

答案:

C

24.一物体从某一行星(行星表面不存在空气)表面竖直向上抛出。

从抛出时开始计时,得到如图所示的s-t图像,则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m/s2;当t=t0时,再以初速度10m/s抛出另一物体,经△t时间两物体在空中相遇,为使△t最大,则t0=______s。

答案:

2,2

2009学年奉贤区期末调研考试

高三物理2010.1

22.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碰撞瞬间速度的改变量为__________m/s,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__________m。

答案:

_____-8m/s_____________0.45_____

 

31.(12分)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素μ=0.2的水平面AB上,水平恒力F推动质量为m=1kg的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到达B点时撤去F,接着又冲上光滑斜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高能到达C点。

用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并在表格中记录了部分测量数据。

求:

t/s

0.0

0.2

0.4

2.2

2.4

2.6

v/m•s-1

0.0

0.4

0.8

3.0

2.0

1.0

(1)恒力F的大小;

(2)斜面的倾角

(3)若在A处撤去推力F,给物体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

,恰能使物体运动到C点,求此初速度

的大小。

答案:

31.

(1)物体从A到B过程中:

(1分)

∴ F=ma1+mg=4N(2分)

(2)物体从B到C过程中:

(1分)

∴ 

(2分)

 (3)当物体在推力F的作用下在AB间运动时,设AB间的距离为S,通过AB时间的t,

通过B点时的速度为vB,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在0~2.6s时间段内:

   当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时 

  

     

   当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 

 

 (1分)

   解得   

       (1分)

又    

             (1分)

   给物体一个初速度

时物体恰能运动到C点,由于斜面光滑,则物体通过B点的速

度仍为

,根据动能定理:

     (2分)

    解得   

             (1分)

静安区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高三物理试卷2010.1

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的物体速度变化的规律相同

D.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受力情况与质量无关

答案:

C

13.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秒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0秒内两车逐渐靠近

B.在10~20秒内两车逐渐远离

C.在5~15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在t=10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答案:

C

18.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

图像如图所示,图中ΔOAP和ΔOBP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且s2>s1。

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

A.若s0=s1+s2,两车不会相遇

B.若s0

C.若s0=s1,两车相遇1次

D.若s0=s2,两车相遇1次

答案:

ABC

32.(14分)运动会上4×100m接力赛是最为激烈的比赛项目,有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甲在接力区前s0处作了标记,当甲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立即起跑(忽略声音传播的时间及人的反应时间),先做匀加速运动,速度达到最大后,保持这个速度跑完全程。

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试求:

(1)若s0=13.5m,且乙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则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多大?

(2)若s0=16m,乙的最大速度为8m/s,要使甲乙能在接力区内完成交接棒,且比赛成绩最好,则乙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应为多少?

答案:

(14分)

解:

(1)设经过时间t,甲追上乙,

根据题意有:

vt-vt/2=s0,……………………………………………(3分)

将v=9m/s,s0=13.5m代入得:

t=3s,……………………………(1分)

此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s=L-vt/2=20-9*3/2=6.5m………(3分)

(2)因为甲、乙的最大速度:

v甲>v乙,所以在完成交接棒时甲走过的距离越长,成绩越好.因此应当在接力区的末端完成交接,且乙达到最大速度v乙。

……………(2分)

设乙的加速度为a,加速的时间

,在接力区的运动时间t=

,…(2分)

∴L=

at12+v乙(t-t1),解得:

a=

m/s2=2.67m/s2……………(3分)

SOEC高三学习水平测试物理试卷2010.03.01

18、如图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

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2。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时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

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答案:

AC

宝山区2009学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www.ks

8.有一辆车长为3896mm的汽车正在行驶,当t=0时开始剎车(如图a所示),在t=3s时汽车停止(如图b所示)。

若汽车的运动可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以估算出的物理量是(   )

A.3s内阻力对汽车所做的功

B.剎车时汽车受到的阻力

C.开始剎车时汽车的动能

D.剎车时汽车的加速度

答案:

D

10.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它所受的合力逐渐减小而方向不变的过程中,物体的(   )

A.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大

B.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小

C.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

D.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

答案:

D

崇明县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物理

26.(6分)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一辆带有挡光片的小车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挡光片的挡光时间.现有一辆小车通过光电门,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是2.00×10

s,用最小刻度为lmm的刻度尺测量小车上挡光片的宽度d,示数如图所示。

 

(1)读出挡光片的宽度d=____________cm,小车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__________m/s;

(2)当小车相继通过相距16cm的两个光电门时,两个光电计时器上记录下的读数分别是,

2.00×10

s和1.20×10

s,则小车在这段距离中的平均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m/s2。

答案:

(1)1.2[2分],0.6[2分]

(2)2[2分]

虹口区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物理学科

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卷

12、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直线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在t1和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物体在t1到t2的过程中

A.加速度增大B.平均速度

C.平均速度

D.平均速度

答案:

D

位置编号

0

1

2

3

4

5

时间t/s

0

0.1

0.2

0.3

0.4

0.5

速度v/m·s-1

0.38

0.63

0.88

1.12

1.38

1.63

24、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测量数据后,通过计算得到了小车运动过程中各计时时刻的速度如表格所示。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车做运动。

②有一位同学想估算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其估算方法如下:

x=(0.38×0.1+0.63×0.1+0.88×0.1+1.12×0.1+1.38×0.1)m=…那么,该同学得到的位移(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位移。

答案:

D

黄浦区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基础学业测评

高三物理试卷

3.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2s物体的加速度为4m/s2

B.4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C.6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D.8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答案:

A

嘉定区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物理试卷

13、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8s~22s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24m

(B)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

(C)整个过程中,E点所表示的状态是离出发点最远

(D)BC段表示质点通过的位移为34m

答案:

D

金山区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物理试卷2010.1

18.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2s内和第3s内速度方向相反

B.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第3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D.第5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

BCD

静安区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高三物理试卷2010.1

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的物体速度变化的规律相同

D.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受力情况与质量无关

答案:

C

13.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秒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0秒内两车逐渐靠近

B.在10~20秒内两车逐渐远离

C.在5~15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在t=10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答案:

C

18.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

图像如图所示,图中ΔOAP和ΔOBP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且s2>s1。

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

A.若s0=s1+s2,两车不会相遇

B.若s0

C.若s0=s1,两车相遇1次

D.若s0=s2,两车相遇1次

答案:

ABC

32.(14分)运动会上4×100m接力赛是最为激烈的比赛项目,有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甲在接力区前s0处作了标记,当甲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立即起跑(忽略声音传播的时间及人的反应时间),先做匀加速运动,速度达到最大后,保持这个速度跑完全程。

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试求:

(1)若s0=13.5m,且乙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则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多大?

(2)若s0=16m,乙的最大速度为8m/s,要使甲乙能在接力区内完成交接棒,且比赛成绩最好,则乙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应为多少?

答案:

(14分)

解:

(1)设经过时间t,甲追上乙,

根据题意有:

vt-vt/2=s0,……………………………………………(3分)

将v=9m/s,s0=13.5m代入得:

t=3s,……………………………(1分)

此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s=L-vt/2=20-9*3/2=6.5m………(3分)

(2)因为甲、乙的最大速度:

v甲>v乙,所以在完成交接棒时甲走过的距离越长,成绩越好.因此应当在接力区的末端完成交接,且乙达到最大速度v乙。

……………(2分)

设乙的加速度为a,加速的时间

,在接力区的运动时间t=

,…(2分)

∴L=

at12+v乙(t-t1),解得:

a=

m/s2=2.67m/s2……………(3分)

卢湾区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

7、小球从高处由静止落向地面后又反向弹起,下列v-t图像中能较正确反映其运动过程的是()。

答案:

A

闵行区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物理试卷

9.在2008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公认的世界飞人,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69s和19.30s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

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m决赛的两倍

B.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m/s

C.100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m/s

D.2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m/s

 

答案:

B

闵行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

物理期中试卷

1.在公路的每一个路段都有交通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这是告戒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B)

A、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B、瞬时速度不能超过这一速度

C、速度的平均值不能超过这一速度D、平均速度不得超过这一规定速度

20.如图所示,M、N是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可知(ACD)

A、M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N物体做曲线运动

C、to秒内,M、N两物体的位移相等

D、to秒内,M、N两物体的路程相等

浦东新区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抽测

高三物理试卷

5.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原点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在t1时刻

(A)它们的速度相同,甲在乙的前方

(B)它们的速度相同,乙在甲的前方

(C)它们的位置相同,甲的速度大于乙

(D)它们的位置相同,乙的速度大于甲

答案:

D

2009学年度普陀区第一学期高三质量调研物理卷2010.1.

2、一物体从A点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停止。

则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

A、时间一定相同。

B、平均速度一定相同。

C、加速度的大小一定相同。

D、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答案:

B

4、一小钢球从水泥地面上方自由下落、经过时间t0又弹回到原来的位置.则整个过程中小球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用图中哪一个图象来表示(不计小球与地面接触的时间):

()

答案:

D

10、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t为横轴的图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

B、图乙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间图像。

C、图丙可能是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D、图丁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答案:

C

28、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受装置,如图所示,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35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355m,已知声速为340m/s。

则从B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用时为s,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答案:

2,10

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物理期中考试(2009.11)

命题人:

高建清审题人:

刘树田打印人:

高建清

4.关于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一定不为零

B.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的大小一定改变

C.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的方向可能不断改变

D.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一定不断减小

答案:

C

12.近年来测重力加速度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

具体做法是:

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所用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处,小球离开h处至又回到h处所用时间为t1,测得t1、t2、h,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A.

B.

C.

D.

答案:

C

13.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

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1分别为()

A.

和0.30sB.3和0.30s

C.

和0.28sD.3和0.28s

答案:

B

21.汽车以15m/s的初速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在第二秒内通过的位移是7.5m,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2,在刹车之后的1s内、2s内、3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5:

8:

9

青浦区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查考试

物理试卷Q.2010.1

9、下面四个图像依次分别表示运动物体的加速度、速度、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其中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答案:

C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0届高三10月月考

出题人陆世明审核人李克昌

 

7.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

5s内物体的()

A.路程为65m

B.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向上

答案:

AB

表:

伽利略手稿中的数据

1

1

32

4

2

130

9

3

298

16

4

526

25

5

824

36

6

1192

49

7

1600

64

8

2104

12.在伽利略羊皮纸手稿中发现的斜面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人们推测第二、三列数据可能分别表示时间和长度。

伽利略时代的1个长度单位相当于现在的

mm,假设1个时间单位相当于现在的0.5s。

由此可以推测实验时光滑斜面的长度至少为___________m,斜面的倾角约为________度。

(g取10m/s2)

答案:

2.03m;1.5度

 

13.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让第一滴水滴到盘子里时第三滴水恰离开水龙头。

测出从第一滴水离开水龙头到第n滴水落到盘子里的总时间为t,用刻度尺量出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则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g=_______________。

答案:

.

杨思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物理试卷

命题:

沈忆芹

12.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

t=0时两车同时同地开始出发比赛。

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如下所示。

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

答案:

AC

闸北区高三年级物理学科期末练习卷(2010.1)

6.如图所示,下列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答案:

C

长宁区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质量抽测

物理试卷

18.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直线运动时的图象,但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未标出.已知物体在前2s时间内向东运动,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若纵坐标表示速度,则物体在4s内的位移为零.

B.若纵坐标表示速度,则物体在4s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向西.

C.若纵坐标表示位移,则物体在4s内的运动方向始终向东.

D.若纵坐标表示位移,则物体在4s内的位移为零.

答案:

ABC

22.升降机从地面由静止开始向上作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当升降机速度为-4m/s时,离地的高度为________m;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__s.

答案:

34.436.8

闵行区2009学年第三次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物理试卷

28.(6分)如图是利用DIS实验测定小车瞬时速度的装置,小车上固定档光片,轨道的侧面固定光电门传感器,垫高轨道的一端,使固定有档光片的小车能够顺利通光电门过并挡光。

实验第一小组按课本要求(如图)安放档光片,每次从轨道的同一位置释放小车,对应四个宽度不同档光片测得的数据如表一。

(1)该DIS实验测得的速度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数据分析,表中四个瞬时速度中最接近小车经过挡光片所在位置的瞬时速度值为__________________m/s

(3)实验第三小组所用的器材及实验操作步骤与实验第一小组完全相同,但他们获得的四次数据如表二,对应档光片宽度越窄速度值越大,第三小组出现这种实验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时最接近小车经过挡光片所在位置的瞬时速度值为__________________m/s

十三校高三物理统一考试试题

1.“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风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宋)陈与义,这位诗人采用什么作参考系?

()

(A)花(B)船(C)堤(D)云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较多的运动,加速度必较大

(B)速度变化得较快的运动,加速度必较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必保持不变

(D)加速度值不断变小,速度数值必不断变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