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40407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1、氯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注意】:

(1)有________2)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氯贮存在__________中2、氯气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结论】:

氯气在______或______的条件下,可以与大多数金属反应,多生成______金属氯化物。

【注意】:

通常干燥的氯气________铁反应,用______储运液氯。

(2)与非金属反应:

现象:

思考与交流:

通过H2在Cl2中燃烧的实验,你对燃烧的条件及其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

燃烧:

1氯化氢是一种_____色、_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____

2氯化氢________溶解于水。

(0℃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______体积的氯化氢)(3)与水反应:

 

【讨论】1:

对比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的成分

分子

离子

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2:

将以下物质分别加入到新制的氯水中,有何现象?

①碳酸钠固体②硝酸银溶液③紫色石蕊试液④氯化亚铁溶液

 

(4)与碱反应:

【注意】:

漂白粉的制法:

漂白原理:

【讨论】:

漂白粉久置空气中失效的原因

3、氯气的用途

【练习】: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活性炭和氯气加入溶液中都会使有机色质脱色,若两者同时使用,一定会大大增强脱色效果

B、Cl2有强氧化性,能使染料和有机色素褪色

C、Cl2、Cl与Cl-均属氯元素,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钢瓶可以贮存液氯,但不能贮存氯水

2、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合氯气,下列方法中最好采用()

A、闻气味B、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

C、将气体通入NaHCO3溶液D、用湿润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气体

3、某同学用经过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引起溶液明显变质的是()

A、KClB、NaOHC、AgNO3D、FeCl2

4、往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加氯水,会有什么现象?

实验中酚酞褪色的原因是什么?

你是否能设计实验证明哪种猜测是对的呢?

 

科学视野成盐元素—卤素

【思考】:

卤素原子结构有何相似点和不同点?

由此推测它们化学性质有何相似性和递变性?

 

FClBrI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质的氧化性:

二、氯离子的检验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硫的氧化物

1、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2、硫的物理性质:

色晶体,俗称_________;难溶于_______,微溶于________,易溶于_________。

3、硫的化学性质:

(一)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可逆反应:

在相同条件下,既能________________进行、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__进行的反应。

思考:

1、将盐酸逐滴加入Na2SO3溶液中,现象如何?

产物是什么?

 

2、将SO2通入NaHCO3溶液中会发生反应吗?

 

(2)与碱反应:

思考:

把SO2逐量通入NaOH溶液中,产物是什么?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O2与CO2性质的比较

名称

CO2

与H2O反应

与碱反应

与盐反应

名称

SO2

与H2O反应

与碱反应

与盐反应

氧化性、还原性

(1)还原性:

注意:

干燥的SO2与O2在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为什么收集到的酸雨一段时间后,PH值下降?

(2)氧化性:

漂白性

[实验4-21]现象:

SO2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漂白原理:

教材P90

氯水

SO2

漂白

原理

 

生成物

稳定性

漂白范围

 

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把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且颜色不能复原。

【讨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能使品红溶液、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

B.SO2、Cl2都可用于漂白物质,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时,可增强漂白效果

C.活性炭使有色物质褪色是利用了碳单质的还原性,使有色物质发生了还原反应

D.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溶液重新变为红色

2、如何鉴别CO2与SO2?

3、已知CO2中混有水蒸气、CO、SO2等气体杂质,为收集到纯净的CO2设计的除杂装置如下,图中A、B、C每个装置各除去一种杂质。

试回答A、B、C中所盛试剂的名称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吸收杂质的反应。

 

3、二氧化硫的用途

 

(二)三氧化硫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3、制法(工业制法):

【课堂训练】

1、下列实验能证明一定有二氧化硫存在的是()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④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⑤通入新制氯水能使氯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都能B.都不能C.③④⑤D.只有⑤

2、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没有看到明显现象,再通入一种气体(或加入一种物质),产生一种白色沉淀,该气体(或物质)不可能是()

A.Cl2B.NH3C.CO2D.FeCl3

二、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在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将空气中____________变成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促进_________。

 

NO

NO2

颜色、状态

 

 

气味

 

 

溶解性

 

 

毒性

 

稳定性

 

 

收集方法

 

 

科学探究:

1、请你设计实验,要求尽可能多的NO2被水吸收。

实验步骤

现象

解释(反应式)

1

2

3

 

2、你的设计对工业上生产硝酸有什么启示?

工业生产硝酸,将尾气(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充分利用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

1、下列气体中只能用排液法收集的是()不能用排水溶液的方法收集的是()

A.CO2B.NOC.H2D.NO2

2.某无色气体可能由O2、NO、NO2、N2、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该混合气经放电后变成红棕色。

原混合气的成分中一定含有( )

A.N2、O2、NOB.N2、O2、CO2C.N2、NOD.N2、O2

3.N2和O2的混合气aL,通过高压放电,发生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和压强时,气体体积仍为aL,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O2的质量比是()

A.任意比B.7:

8C.≥7:

8D.<7:

8

4、氮氧化合物的用途:

 

三、SO2和NO2对大气的污染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氮的固定:

将空气中_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氮的固定

 

一、氨

(一)氨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实验4-8]现象:

结论:

(1)氨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2)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

2、氨气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反应:

关于氨水——氨的水溶液

①氨水中含有的主要微粒有:

注意:

计算氨水的质量分数时,以_________为溶质。

 

(2)氨与酸反应

现象:

结论:

【思考】:

若把浓盐酸换成浓硝酸、浓硫酸、现象如何?

 

(3)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讨论】:

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NO、O2、CO2、NH3、CO、H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室温下取此混合气体100mL通过足量浓H2SO4后,气体体积减少到80mL;再通过足量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到40mL,余下气体接触空气后立即变红棕色,由此推断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有,

一定没有,可能有。

 

(4)氨与氧气反应

【讨论】: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作氨催化实验,向浓氨水中缓缓通入空气,并同时将红热,螺旋状铂伸入瓶中接近氨水液面,回答以下问题:

(1)若在反应过程中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该反应过程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3)若在实验过程中看到瓶内有白烟生成,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产生白烟全过程的变化为:

 

【思考与交流】

 

3、氨的用途

 

(二)铵盐

由____________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叫铵盐。

铵盐都是_______,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热不稳定性

 

【思考】:

舞台上的幕布与布景多是用浓氯化铵溶液浸过制成的,可以防火,其原因是什么?

(2)与碱反应:

 

【讨论】:

NH4+的检验:

原理:

利用与__________的反应检验NH4+离子的存在

操作:

向样品中加入_______溶液,加热,若放出的气体能使__________________,证明含NH4+。

(三)NH3的制法

1、工业制法:

2、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注意:

碱一般不用__________,因为其对__________有较强的_______作用。

制取装置:

收集方法:

注意:

收集时,导管要__________________,且管口要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满方法:

干燥气体:

注意:

不能用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能用____________干燥。

尾气吸收(制氨水):

【思考】:

除了利用上述方法之外,实验室有无其它简单可行的方法来制得氨气?

 

【讨论】1、下列各方法中,不能用于实验室制NH3的是()

A、对浓氨水进行加热B、加热NH4Cl分解

C、加热(NH4)2SO4和消石灰混合物D、向浓氨水中加入固体CaO

2、通常情况下能大量共存,并且都能用浓硫酸和碱石灰干燥的是()

A、NH3、NO、HClB、N2、H2、O2

C、H2S、SO2、O2D、NO、NO2、O2

【思考与交流】

自然界中氮的循环过程

 

【思考与交流】

(1)硫酸、硝酸、盐酸都是酸,它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

(2)这种特点与酸的通性有什么关系?

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1、使指示剂变色:

2、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4、与盐反应:

5、与活泼金属反应:

(3)实验室里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这是为什么?

一、硫酸的性质

(一)硫酸的物理性质:

(二)浓硫酸的特性

1、浓硫酸的吸水性——可做不能

浓硫酸易吸水生成,同时

【注意】:

浓硫酸稀释时,只能将缓慢加入,并边加边搅拌。

2、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

①与Cu反应:

现象

反应方程式:

注意:

在加热情况下,大多数金属可与浓硫酸反应,通常不产生_________。

浓硫酸被还原为_______

②钝化现象

____________遇冷、浓硫酸发生__________。

(2)与非金属反应:

3、浓硫酸的脱水性

C12H22O11=====12C+11H2O

【思考】:

将浓硫酸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会有什么现象?

【讨论】: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黑面包”实验中,以下现象体现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

蔗糖变黑

放出大量的热

体积膨胀,并产生难闻的气味

【探究】:

浓硫酸与炭反应是否生成了CO2、H2O和SO2。

按正确的顺序连接下列仪器,并说明你的理由。

b

k

g

c

 

(3)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浓硫酸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

(三)硫酸的用途

1、酸洗剂:

2、酸化剂

3、干燥剂:

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可用浓硫酸干燥:

4、制气试剂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业中均有广泛用途。

6、制备有实用价值的__________。

【复习】: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试剂的选择:

优化选择:

正确的检验方法和步骤:

 

【讨论】:

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浓硫酸、浓盐酸(体积相同,

瓶相同)不用化学方法如何鉴别?

根据是什么?

 

三、硝酸的性质

(一)硝酸的物理性质:

纯硝酸是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易________,与水以__________的液体,比水____,沸点____。

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的硝酸为浓硝酸;质量分数为_________以上的硝酸为发烟硝酸。

(二)硝酸的特性

1、硝酸的不稳定性:

硝酸越______,越_______分解,分解放出的___________溶于___________而使硝酸呈黄色。

注意:

浓盐酸呈黄色是因为其含有_____________

保存:

硝酸盛放于__________中,置于__________处

2、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

铜片与浓硝酸铜片与稀硝酸

现象:

 

反应方程式:

 

【总结】:

1、硝酸几乎能氧化除________________等少数几种金属外的所有金属,通常不产生________。

2、有些金属如,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发生钝化现象。

故浓硝酸可用____________罐盛装。

3、王水---______________体积_______________配成的混合液,可氧化金、铂

【讨论】:

试写出铁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与非金属反应

浓硝酸能氧化C、S、P等非金属

 

(3)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了解)

【课堂练习】

1、工业上拟用铜和硝酸来制备Cu(NO3)2·3H2O,下面有三位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生产方案:

甲方案:

Cu+浓HNO3→蒸发结晶乙方案:

Cu+稀HNO3→蒸发结晶

丙方案:

CuCuO蒸发结晶

你认为______方案最好,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69%的HNO3,98.3%的H2SO4和新制的氯水,三张试纸最后呈现的颜色是()

A、白、红、白B、红、黑、红C、红、红、红D、白、黑、白

3、等质量的铜分别与足量的下列各种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

A、浓HNO3B、稀HNO3C、浓H2SO4D、稀H2SO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