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40414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docx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docx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

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

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

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

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

A+B=AB

2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

AB=A+B

3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

A+BC=AC+B

4复分解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

AB+CD=AD

+CB

19、还原反应:

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

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

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

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

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

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

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组成:

溶剂和溶质。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

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

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

Na2CO3.10H2O、CuSO4.5H2O)

27、潮解:

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风化:

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

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二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

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

NO2、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

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

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

课本P80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

(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1,氟-1,溴为-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

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

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

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1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

如:

钾K铜Cu银Ag等;b.固态非金属。

如:

碳C硫S磷P等

c.稀有气体。

如:

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

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

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

O2(氧气)、N2(氮气)、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

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

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读成“某化某”,如:

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2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读成“某酸某”,如:

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

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核外电子排布:

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排布规律:

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3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注:

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

(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说明:

(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三、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

⑴金刚石、石墨:

C⑵水银、汞:

Hg(3)生石灰、氧化钙:

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

CO2(5)盐酸、氢氯酸:

HCl(6)亚硫酸:

H2SO3(7)氢硫酸:

H2S(8)熟石灰、消石灰:

Ca(OH)2(9)苛性钠、火碱、烧碱:

NaOH(10)纯碱:

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

Na2CO·310H2O(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

NaHCO3(也叫小苏打)(12)胆矾、

蓝矾、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13)铜绿、孔雀石:

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4)甲醇:

CH3OH有毒、失明、死亡(15)酒精、乙醇:

C2H5OH(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气:

NH3(碱性气体)(18)氨水、一水合氨:

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19)亚硝酸钠:

NaNO2(工业用盐、有毒)

四、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

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

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

Cu、Fe2O3、HgO、红磷▲硫:

淡黄色▲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

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

①盐:

白色↓:

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等②碱:

蓝色↓:

Cu(OH)2红褐色↓:

Fe(OH)3白色↓。

6、

(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

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

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

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盐酸、硝酸、醋酸。

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

CO液体:

CH3OH固体:

NaNO2CuSO4可(作杀菌剂,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五、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

16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

山西省;17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

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宋朝应用);

18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19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七解题技巧和说明:

一、推断题解题技巧:

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常见物质的颜色:

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

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

CuSO4?

5H2、OCu(OH)2、CuCO3、含Cu2+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

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

硫磺(单质S)、含Fe3+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

FeSO4?

7H2、O含Fe2+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无色气体:

N2、CO2、CO、O2、H2、CH4有色气体:

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有臭鸡蛋气味:

H2S

3、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1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

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2蓝色沉淀:

Cu(OH)2、CuCO3

3红褐色沉淀:

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

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

不溶的碱

2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H20==H2CO3SO2+H2O==H2SO3

SO3+H2O==H2SO4N205+H2O==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2HCl==CuCl2+H2O

Cu(OH)2+2HCl==CuCl2+2H2O

CaO+2HCl==CaCl2+H2O

Ca(OH)2+2HCl==CaCl2+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K2O+H2O==2KOHNa2O+H2O==2NaOH

BaO+H2O==Ba(OH)2CaO+H2O==Ca(OH)2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MgO+H2OCu(OH)2==CuO+H2O

2Fe(OH)3==Fe2O3+3H2O2Al(OH)3==Al2O3+3H2O

二、解实验题:

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1)、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除水蒸气可用:

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除CO2可用:

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

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除HCl气体可用:

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

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

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二)、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

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

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

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

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

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5%NaHCO3冲洗;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

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

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

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

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

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

[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的验证方法:

(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现象:

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的验证方法:

(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

现象:

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

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六)、自设计实验

1、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1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证明蜡烛有氢元素

2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蜡烛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图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如图),点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倒CO2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

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七)、解题:

计算题的类型有:

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100%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某元素质量分数=╳100%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化合物的质量分数=╳100%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100%

或:

某元素质量分数=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五)、解题技巧

1、审题:

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方程式。

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设未知量

2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

九、、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

是液态的)注意:

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l--叫氢氯酸根)

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

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9、

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

(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10、具有相同核电

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因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1、

(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对不同溶质而言)

(2)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4)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S一定大于C。

13、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

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14、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

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注意:

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15、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16、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

如NH4NO3(前面的N为-3价,后面

的N为+5价)

17、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

离子。

18、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

如H+、NH4+。

19、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NH3·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

HMnO4叫高锰酸),但所有物质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20、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Na2CO3溶液显碱性。

21、酸式盐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即PH不一定小于7),如NaHCO3溶液显碱性。

但硫酸氢

钠溶液显酸性(NaHSO4=Na++H++SO42-),所以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22、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

H2SO4、NaHSO4溶液都显

酸性,而NaHSO4属盐。

(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23、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如:

NaOH、Na2CO3、NaHCO3溶液都显碱性,而Na2CO3、NaHCO3为盐。

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

溶液)

2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它是酸氧化物,其对应的酸是高锰酸,即HMnO)4;记住:

性氧化物中只K2O、Na2O、BaO、CaO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

25、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H2O、CO、NO)。

★常见的酸性氧化物:

CO2、SO2、SO3、P2O5、SiO2等,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记住二氧化硅(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