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47260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docx

《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docx

英语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

新课程标准详细解读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这次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

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一、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1.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从以上规定中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涵:

  *它是按门类制定的;

  *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

  *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由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

因为无论教材还是教学,都是为这些方面或领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服务的,而评价则是重点评价学生在这些方面或领域的表现如何,是否达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

因此,无论教材、教学还是评价,出发点都是为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那些素质的培养,最终的落脚点也都是这些基本的素质要求。

    2.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纲要》第七条指出: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第十二条指出:

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究竟如何?

    

(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的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又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教材的编写思路、框架、内容不能违背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

教材的内容要达到标准的基本要求,同时又不能无限制提高难度,教材内容设计呈现方式要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2)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

    也就是说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一个基本性的要求,这为编写多样化的教科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不同版本的教材具有不同的编写体例、切入视角、呈现方式、内容选择及图像系统。

不同地区经济发展、自然条件、文化传统有很大差异,教材的编写者要努力体现本地域经济发展、文化特点的特殊发展的需求,要考虑本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及特殊需要,充分利用本地区具有特色的丰富课程资源,开发出既符合课程标准又能体现当地实际、各具特色、丰富多样的教材。

    (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一方面,教材编写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使用教材不断检验完善教材和课程标准。

通过使用新教材,实验区的教师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实质,同时又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课程标准奠定基础。

    3.为什么这次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

    基于我国“教学大纲”的种种弊端以及这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及改革目标,这次课程改革中以“课程标准”代替目前的“教学大纲”,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置换,至少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理解和考虑:

    

(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1996年教育部组织对我国义务教育实施状况的调研表明,我国现行教学大纲要求过高,教学内容存在繁、难、偏、深、旧、窄的情况,90%的学生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

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同一学段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知识面较窄,同一知识深度较深。

同时,对各科教学的内容、教学要求做了统一的硬性的规定,缺乏弹性和选择性。

这种现状导致大多数学生负担过重,学生辍学率增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的标准。

因此,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是一个绝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的标准。

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一个儿童的基本权利,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应面向每一个儿童,着眼于全体儿童的发展。

    

(2)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现行的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而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

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建设者,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全球化,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国家对未来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的纲领性文件,各学科或领域学生素质的要求应成为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

    这次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加强课程的目标意识,是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

目前,即便仍沿用教学大纲的国家,其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教学大纲顾名思义是各学科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教师教学是教学大纲关注的焦点,缺乏对课程实施特别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4)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我国现行的教学大纲对各科教学工作都做出了十分具体细致的规定,以便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真正能够起到具体直接的指导作用。

教学大纲便于教师学习和直接运用,但是“刚”性太强,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没有给教材特色化和个性化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不利于教材多样化的实现,无法适应全国不同地区的学校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

    与之相比,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应该具有的素质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评价及教材编写做出了一些指导和建议。

但与教学大纲相比,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学与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

同时,这次课程改革把实施三级管理政策作为重要目标,给地方和学校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新课程标准的结构

    1.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课程标准分为:

①前言,②课程目标,③内容标准,④实施建议,⑤附录五部分。

    以前教学大纲分为:

①教学目的、②教学内容及要求、③教学建议三部分。

    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几种陈述方式:

    ①学习领域+学段(语文、数学等)

     学习领域+水平(体育);

    ②目标领域+等级(英语);

    ③主题领域(科学)

    在目标的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这与过去的教学大纲有着显著的区别。

    表1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框架结构比较

    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前言  课程性质      课程基本理念      标准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内容标准  学习领域、目标及行为目标  教学内容及要求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考核与评价    评价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  术语解释      案例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

    

(1)《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部分,按照学习领域或主题组织学习内容,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描述。

    

(2)课程标准中目标的描述

    结果性目标:

    知识方面: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

    技能方面: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3)《标准》中的内容部分和实施建议均提供了典型案例,便于使用者准确理解标准,减少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差。

    (4)《标准》的附录部分对标准中出现的一些主要术语进行解释和说明,便于使用者能更好地理解与把握。

    3.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各部分的简要分析:

    

(1)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对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做了定性的描述,阐述了本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做了详细的说明。

    [案例]《物理课程标准》

    课程基本理念:

    1.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4.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2)课程标准中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是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

    [案例]《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

    

    [案例]《数学课程标准》(1~9年级)

    

    (3)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部分,按照学习领域或主题组织学习内容。

    例如《生物课程标准》中包含如下内容:

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

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描述。

    (4)课程标准中的内容部分和实施建议均提供了典型案例,便于使用者(教师、教材编写人员、教育管理者等)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减少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差。

    (5)课程标准的附录部分对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些主要术语进行解释和说明,便于使用者能更好地理解与把握。

    这种课程标准框架,是经过学习和借鉴各国的课程标准,并结合我国的教育传统及教师的理解和接受水平,反复研究所形成的,将课程目标、内容及要求、课程实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4.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标准的制定

    新课程标准的研制过程:

    1999年1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立,正式启动课程改革工作。

    2000年1月至2001年6月,首先审议并确定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之后启动课程标准研制、形成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初稿直到最后定稿工作,随后启动教材编写、部署教材出版,然后,对20个学科50种教材进行了初审和复审。

    2001年年初,确立了27个省(市)的36个县(区)作为首批课改实验区。

其中,山东省高密市、青岛市内四区进入国家级实验区。

2001年秋季,20万一年级学生、8万三年级学生、10万初一学生使用部分学科的新教材。

    已公布的国家课程标准(实验稿)有17个学科的18个标准。

    三、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例如:

    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历史课程标准》)

    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地理课程标准》)

    通过统计家庭每天丢弃垃圾袋的数量,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处理、呈现的过程,体会塑料垃圾对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危害。

(《数学课程标准》)

    知道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科学课程标准》)

    在唱歌、绘画、制作的过程中,共同分享创作的乐趣和喜悦,体会怎样表达对祖国、对亲人的爱。

(《艺术课程标准》)

    2.突破学科中心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地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

例如:

    加大语文阅读量和口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降低对语法、修辞、逻辑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

    通过主题的方式,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脉络,而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繁杂的历史知识。

(《历史课程标准》)

    增加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图形与空间、统计与概率等现实问题的探究,降低对运算速度、证明技巧的训练。

(《数学课程标准》)

    加强地理基础知识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密切联系。

(《地理课程标准》)

    反映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削弱传统生物学按群详细介绍生物体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知识。

(《生物课程标准》)

    加强化学与社会技术生活相联系的内容,降低化学计算(化学方程式配平、浓度计算等)的要求。

(《化学课程标准》)

    3.改善学习方式

    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例如:

    组织学生拟定调查提纲,对经历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长辈进行访谈,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认识这段历史的原因及危害。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

    组织学生观看《林则徐》《鸦片战争》《甲午风云》等影片,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并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影片的历史背景,讲述历史故事。

(《历史课程标准》)

    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生物围的相关资料,模拟召开"国际生物圈"研讨会,结合本地实际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圈。

(《生物课程标准》)

    分组调查一个民族不同地区的艺术,并将艺术形式与该地区的建筑、服饰、方言等联系起来,全班分享调查结果。

(《艺术课程标准》)

    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各学科课程标准力图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引导学校的日常评价活动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课程标准中建议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例如:

    成长记录与分析;

    测验与考试;

    答辩;

    作业(长周期作业、短周期作业);

    集体评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成长记录与分析"提倡学生不断反思并记录自己的学习历程:

最好的作业、最满意的作品、最感兴趣的一本课外书、最难忘的一次讨论……通过记录并反思学生的成长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为全面而客观地评价学生积累素材。

    此外,不少学科课程标准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案例,例如:

    通过活动——

    设计实验,探究哪些垃圾可能被自然降解,哪些垃圾不能被自然降解。

    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和称量每天垃圾的重量,估算一个城市或一个乡镇每周生活垃圾的总量。

    组织学生设计问卷,调查每个家庭对生活垃圾中可再生利用的垃圾的处理方式,写出调查报告。

    考察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的表现:

    ☆ 能否实事求是地分析调查活动的数据。

    ☆ 能否积极主动地完成收集一周垃圾的任务。

    ☆ 能否独立思考,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

    ☆ 是否在调查报告中表现出对社区垃圾污染环境问题的忧虑。

    ☆ 能否在调查报告中积极提出垃圾处理方式的建议。

    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

这是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

例如: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发展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

国家课程标准(实验稿)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学过程的理解

    什么是教学过程?

教学论认为:

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过程可作这样的表述: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其实教学过程还可以这样表述:

从结构来看,它是一个以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为基本要素的多维结构;从功能来看,它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从性质来讲,它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过程。

    

(一)新课程下的教学过程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体

    “教学”一词,最简单的理解便是“教”与“学”,也可理解为“师教生学”或“以教导学”、“以教促学”。

归根结底,“教”为了“学”。

在新课程下,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实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还要求教师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新课程标准还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因此,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不同学习内容,让学生采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材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介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校本资源在内的多样化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二)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

    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因此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互动必然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

    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讨论是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法。

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学生与学生的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之一就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之由客体变为主体,使之积极地、目的明确地、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真诚交流。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过程中不能与学生交心的老师将不再是最好的老师。

成功的教育是非显露痕迹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

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

这可以从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罗森塔尔效应得到验证。

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的始终,都要对学生寄予一种热烈的期望,并且要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这种期望,进而使学生为实现这种期望而做出艰苦努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对学生已经取得或正在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进取心,不断将教师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更高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生在已有基础上的不断发展。

    (三)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过程的完美实现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充分理解和信任。

    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

理解是教育的前提。

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切身感受,理解他们的处境。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只要你对学生充满爱心,相信学生会向着健康、上进的方向发展的。

因为“教育是植根于爱的(鲁迅语)”。

“聪明的教师总是跟在学生后面;愚昧的教师总是堵在学生的前面。

    基于以上的观点,教师在课前应该认真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现有的认知水平,尤其是与新知识有联系的现有水平;了解他们心中所想、心中所感。

在吃准、吃透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设计双重教学方案:

备教学目标,更备学习目标;备教法,更要备学法;备教路,更备学路;备教师的活动,更备学生的活动。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我们的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明白、记不住,因此,课上教师说得多、重复的地方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并不多。

其实“说”也只是浮在表面上,并没有什么深度地说。

教师的讲为主的教学过程,占用了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时间,使教师成为课堂上的独奏者,学生只是听众、观众,这大大地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实,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在走进课堂前,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充满着各自不同的先前经验和积累,他们有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也想表达、诉说。

契可夫曾说过:

“儿童有一种交往的需要,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