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4930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1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1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1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1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1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1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1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1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1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1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docx

《21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1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docx

21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21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目标

1.认识“壁、墙”等12个生字和户字头、车字旁2个偏旁,正确书写“捉、条”等7个字。

2.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字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的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4.了解壁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人文主题

了解鱼、牛、燕子等动物的尾巴的不同作用以及小壁虎的尾巴的再生功能。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借助图画、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猜字、了解字义。

难点:

借助连环画课文的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完成本课预习卡。

2.根据课后习题,朗读课文。

课时目标

1.通过图画、形声字等方法猜读生字的读音和意思,认识新偏旁户字头、车字旁,指导书写“捉、姐、爬、房”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图文结合,说说课文第3~5自然段的主要情节。

3.初步了解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认读词语“壁虎、墙壁”。

(1)导语:

看看图上是哪一种小动物?

(2)出示“壁虎”一词,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中,生字与图画、词语、儿歌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在儿歌的诵读中,既复现了生字,又认识了小壁虎。

(3)导语:

看看图,你能猜出小壁虎最喜欢待在哪里吗?

(4)学生交流,出示“墙壁”一词,引导看图猜“墙”字的读音。

教师解说:

最早的时候,墙是用泥土垒起来的,所以“墙”和“壁”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土”。

2.读儿歌,巩固“墙”和“壁”的读音,初步认识小壁虎。

小壁虎,墙上爬,四条腿,长尾巴,

苍蝇蚊子都怕它,见到马上逃走啦!

3.揭示课题。

导语:

小壁虎有长长的尾巴,有一天,他的尾巴断了,他要去借尾巴呢。

4.板书课题,朗读课题。

二、随文识字,交流猜字方法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圈圈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和意思。

设计意图:

教师提供充足的时间,调动学生多种猜读手段,交流猜读的方法,分享独立识字的快乐。

2.全班交流:

认识了哪些字?

是怎么认识的?

在交流中,把学生猜读中的错误改正过来。

3.提炼猜字方法,师生互相补充。

(1)借助图画猜读生字“墙”。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读生字“蚊、咬、赶、房、转”。

(3)借助偏旁表义的特点了解字义。

4.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重点关注第1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的生字的读音。

三、图文对照,整体感知

1.出示第1幅插图,引读第1自然段:

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他的尾巴)。

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通过动作演示理解“一挣”的动作。

2.过渡语:

没有尾巴多难看哪!

小壁虎想去借一条尾巴,可是他向谁借呢?

3.看图读文说话。

(1)逐一出示课文第2、3、4幅插图,图文对照,朗读第3、4、5自然段。

(2)说说小壁虎爬到了哪里,找谁借尾巴。

指名说好三句话。

小壁虎爬到小河边,找小鱼借尾巴。

小壁虎爬到大树上,找老牛借尾巴。

小壁虎爬到房檐下,找燕子借尾巴。

(相机板书:

小河边、小鱼;大树上、老牛;房檐下、燕子)

4.出示第5、6幅插图,图文对照朗读第6、7自然段,了解借尾巴的结果。

四、学习第3~5自然段,读好对话,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1.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

画出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

(2)合作读对话。

①小壁虎的话要指导学生读出恳求的语气,可把重音放在“借给我”三个字上。

②小鱼的话要强调“拨水”一词,并用动作来理解。

(3)交流小结:

小鱼尾巴的作用。

小壁虎来到(小河边),向(小鱼)借尾巴,小鱼要用尾巴来(拨水)。

设计意图:

在读好对话的基础上,借助句式能使学生较快地了解动物们的尾巴的作用,借助句式也能帮助学生把话说得清楚、明白。

  2.学习第4自然段。

(1)导语:

没有借到尾巴,小壁虎多么难过啊!

但是他不灰心,继续爬呀爬,看见了——老牛。

(出示图文)

(2)同桌分角色练读对话。

(3)指名两组同学进行朗读。

朗读提示:

读老牛的话时,声音可适当低沉些。

(4)读后交流,练习说说牛伯伯为什么拒绝小壁虎,了解牛尾巴的作用,随机做动作理解“甩”。

联系上文,和小鱼“摇”尾巴这个动作进行比较。

(5)出示句式,练习说话:

小壁虎爬到______,向______借尾巴,______要用尾巴来______。

3.学习第5自然段。

(1)导语:

小壁虎继续爬呀爬,他多么希望有合适的尾巴借给他呀!

这次他碰见了——燕子。

(2)师生合作读。

(3)理解“掌握方向”:

燕子的尾巴就像船的舵、飞机的尾翼,能起到平衡身体、掌握方向的作用。

(4)出示句式,练习说话:

小壁虎来到______,向______借尾巴,______要用尾巴来______。

4.小结:

根据句式连起来说说三种动物的尾巴的作用。

五、借助词语,串讲故事

1.导语:

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小鱼、老牛、燕子这三种动物的尾巴作用都不一样。

现在你们能看着这几个词,选择其中一组来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吗?

设计意图:

以词语为脚手架串讲故事,搭建了语言实践运用的平台,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成长。

小河边  摇着尾巴  游来游去  拨水

大树上  甩着尾巴  吃草    赶蝇子

房檐下  摆着尾巴  飞来飞去  掌握方向

2.自由说、指名说、三人小组说。

六、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出示“捉、姐、爬、房”,请学生观察、识记字形。

重点指导“爬”:

“爬”是个形声字,“爪”与“巴”合起来表示动物用爪子贴着地面移动身体。

2.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爬、房”的书写。

①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书写注意点。

爬:

“爪”的捺要写得舒展,“巴”紧贴着捺。

房:

注意半包围结构的字的笔顺规则,户字头的撇要写得舒展,“方”的横右边伸出户字头。

②教师范写,学生仔细观察。

③学生描红、临写。

(2)学生自主练写“捉、姐”。

(3)展示作业,师生共同评价。

七、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订正本课预习卡。

2.抄写本课生字。

课时目标

1.通过读儿歌、猜字谜等形式巩固生字,会写“条、您、草”3个字。

2.学习第6、7自然段,了解小壁虎的尾巴的再生功能。

3.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演故事。

4.仿照课文句式,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出示字卡,学生开火车认读,复习生字。

2.读儿歌,复习字词。

小壁虎,爬上墙。

捉蚊子,被蛇咬。

挣断尾巴向谁借?

小河边,鱼姐姐,摇着尾巴来拨水。

大树下,牛伯伯,甩着尾巴赶蝇子。

房檐下,燕阿姨,摆着尾巴掌方向。

小壁虎,爬呀爬,没有尾巴怎么办?

3.练习:

连一连,说一说。

牛用尾巴       拨水

燕子用尾巴赶蝇子

鱼用尾巴掌握方向

________用尾巴________。

二、学习第6、7自然段

1.过渡: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该怎么办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请大家自由读第6、7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读。

3.重点指导读好第7自然段的对话。

(1)引导:

小壁虎长出了一条新尾巴,这时他可高兴了,他的话该怎样读呢?

(2)指名读好小壁虎的话。

设计意图:

对壁虎的尾巴具有再生功能这一常识的了解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借助微课,生动形象地拓展知识,能够较好地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3)加上动作,同桌练读对话。

4.了解壁虎尾巴的再生功能。

(1)提问:

小壁虎的尾巴明明断了,为什么又长出来了呢?

(2)播放微课:

壁虎的尾巴具有再生功能,断了后还可以再长出来。

大自然中还有一些小动物也有再生功能,比如蚯蚓,身体断了,可以再长出来。

人类的头发、指甲也有再生功能。

5.学生齐读第6、7自然段。

三、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故事

1.分角色读一读故事。

设计意图:

“分角色表演故事”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内化语言、领悟情感,让课堂充满趣味。

2.分角色演一演故事。

(1)布置小组合作任务:

六个同学为一组,每个同学扮演一个角色,分角色表演故事。

(2)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表演展示。

(4)全班评议,关注对话的语气,随机指导演好“摇、甩、摆、转身”等动作。

四、仿照段式,练习说话

1.导语:

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小动物,他们的尾巴也有各自的作用呢!

设计意图:

课文第3~5自然段情节反复,表达相似,是学生仿说的范例。

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进行拓展,仿照段式编故事,让规范的语言根植于学生心中,帮助其丰富语言积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仿照第3~5自然段的段式,练习说话。

(1)教师提供材料,引导说话。

①出示小松鼠、小猴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种动物尾巴的动作。

②交流:

小松鼠的尾巴——翘;猴子的尾巴——竖。

③听音频材料,了解小松鼠、小猴子的尾巴的作用。

音频内容1:

我是小松鼠,翘着一条大大的尾巴。

当我在树上跳来跳去时,大尾巴能起到平衡的作用。

当我从高高的树上跳下来时,大尾巴好像一顶降落伞,帮助我平安落地。

音频内容2:

我是小猴子,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

这条尾巴的作用可大了,可以让我倒挂在树枝上,还可以用来获取食物呢!

(2)根据句式,练习说话。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________。

他看见__________。

小壁虎说:

“__________?

”______说:

“__________。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难度进行练习:

★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说话练习。

★★选择其他动物的尾巴的特点进行说话练习。

五、指导书写,课后延伸

1.指导书写“条、您、草”。

(1)出示“条、您、草”,指导观察。

①观察结构:

“条”上放下收;“您”上长下短;“草”上短下长。

②观察笔画:

“草”的第八笔横为主笔,要写得舒展。

(2)教师范写,学生仔细观察。

(3)学生描红、临写。

(4)展示作业,师生共同评价。

2.请学生写一写由本课生字和熟字组成的词语。

3.课后延伸:

做个小小调查员,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用图片或文字的形式做记录,在班级板报上展示。

六、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完成本课随堂练。

2.书写本课生字。

板书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小鱼的尾巴——拨水

老牛的尾巴——赶蝇子

燕子的尾巴——掌握方向

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尾巴用处大

教学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

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以及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

课文较为简单、易懂,我原本认为学生课外积累极少,好多学生对壁虎不了解,让他们课前搜集有关壁虎的资料也没有条件。

而且他们读书往往有口无心,不少学生自读课文仅停留在读通顺、识字的阶段,不会结合书本配的图片进行思考。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就先简要地介绍了一下壁虎的特点,告诉他们壁虎的尾巴有自卫的功能,然后导入到课文的开头壁虎遇到蛇的一幕。

这样,学生恍然大悟。

但是,在之后的教学中,学生却没有了新鲜感,虽然顺利地完成了这堂课,却很平淡,学生没有自己的新发现。

也许给学生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更好一些。

我让学生课外查找其他动物的尾巴的妙用,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