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跟师笔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54177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伤科跟师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骨伤科跟师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骨伤科跟师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骨伤科跟师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骨伤科跟师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骨伤科跟师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骨伤科跟师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骨伤科跟师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骨伤科跟师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骨伤科跟师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骨伤科跟师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骨伤科跟师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骨伤科跟师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骨伤科跟师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骨伤科跟师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骨伤科跟师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骨伤科跟师笔记.docx

《骨伤科跟师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伤科跟师笔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骨伤科跟师笔记.docx

骨伤科跟师笔记

筋出槽:

筋都有其相对的固定解剖位置,由于损伤或体位改变的关系,筋的位

  置(槽)发生改变,并出现相应的局部症状,甚至影响到全身的活动功能的协

  调者,称之为筋出槽。

 骨错缝:

骨与骨之间靠臼或缝隙相连,通过软组织(肌腱、韧带、软骨、关节

  囊、肌肉及滑液囊)的维系而稳定有序,由于外力损伤或体位改变、肌肉强烈

  收缩、持续劳损等原因而使骨缝发生错乱、绞杂从而出现功能异常者称为骨错

  缝。

无明显的结构改变指征(如X线征),如一过性髋关节滑膜炎、胸部岔气、

  骶骼关节扭挫伤、腰椎钩椎关节滑膜嵌顿、胸肋关节绞杂、第五胸椎综合征、

  脊椎后关节紊乱等。

但个别显型病例亦可拍摄到错缝的关节X线征,例如腰滑

  膜嵌顿拍45°斜位(同侧)可见扩大的关节隙(缝)。

  筋出槽与骨错缝的关系:

筋出槽一般可以自行恢复解剖位置,而骨错缝常须手

  法纠正才能整复。

筋出槽可以单发,但有骨错缝必然伴随筋出槽,而筋出槽久

  之可引起骨错缝。

因此临床上常将筋出槽、骨错缝合并诊断。

因为难以一一对

  应西医病名,而暂存如是诊断,有利临床骨伤的诊疗实施。

 诊断

  有损伤史,但无明显暴力伤害,常于体位改变、持续劳损或年老体弱或无力型

  体格发生。

  临床症状:

疼痛、局郭活动不顺畅,个别症状明显者会出现剧痛。

但多酸痛、

  粘滞痛、隐痛为主,试图改变体位寻找舒适的无痛位而出现特殊体征,常

  于发病数天而就诊。

无肿胀、畸形、红热症状,偶有并发于感冒、劳累、久卧

  之后。

  X线检查:

无明显x线征。

 血液生化检查:

正常。

(血沉、白细胞均不高)

  体征检查:

功能障碍,但无神经放射痛征,压痛点与痛感点分离,反覆检查压

  痛出现离散现象,自身健侧对照可鉴别。

  鉴别诊断:

  二头肌长头滑脱。

  髌骨脱位、肩关节半脱位。

  关节痛:

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急

  ?

性肌筋膜炎、皮神经炎、淋巴结核、化脓性关节炎。

  腰肌劳损、梨状肌损伤综合征、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

  孕妇三个月左右下腰痛。

  治疗

  手法整复:

可选择推拿、按、摩、滚、摇、扳、拍等法进行局部松解、整复其

  错位的筋骨。

手法是其治疗最佳的手段。

  固定:

一般不需固定,可建议避免大动作,重体力活动,休息3天左右即可,

  在一个月内注意适当防护。

  用药:

可外用洗伤或热敷,涂擦外用正骨水或云南白药喷雾剂等,对皮肤无刺

  激作用的药水。

内服药可辨证处方,如柴葛解肌汤等。

  练功:

可于治疗后采用与手法治疗相类似的运动方式练习,每组12次左右为

  宜,每日一趟,每趟4组。

  治疗的评价

  绝大部分的筋出槽、骨错缝可于日久自愈,但易引发功能减退。

手法治疗

  有效,但不像关节脱位那样立竿见影,常于手法整后几分钟自觉好转,并于第2

  天有明显疗效,因此建议当天不应做其它太多样的治疗,给予1-3天的时间恢复为好。

 举例说明:

  ?

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髋部筋出槽)

  ?

诊断:

以14-40岁男性多见,常为瘦小体质,髋部活动受限,无明显疼痛,

  休息不能缓解数天而就诊,X线正常。

  ?

手法:

仰卧位屈髋屈膝90°,医者用肘拔伸1-3分钟。

  ?

(1)内收活动3次,然后继续屈髋屈膝,外展接近至床面渐伸至0°位。

  ?

(2)嘱自主屈伸髋关节3-5次,无障碍。

  ?

(3)医者将患肢屈髋屈膝,然后被动伸直1次(慢)。

  ?

(4)医者将患肢屈髋屈膝,然后被动伸直3次(快)。

  红外线照射或薰洗20分钟。

  嘱休息避免负重3-7天。

  ?

胸肋关节骨错缝

  ?

诊断:

18-48岁女性多见,常于晨起自觉胸闷,上肢活动乏力,上举时胸助

  关节处疼痛,应与肋间神经痛鉴别。

  ?

手法:

坐位,医者带动患者双手向内交叉于胸前,然后于交叉位上举过头,

  双手置于脑后,搬双肘向后展肩同时用膝顶患者胸椎(T5为主),使之扩胸1次,

  然后将双手从头后向外于体例放下,可重覆1-2次。

  ?

注意:

手法宣轻巧,避免拉伤肩部腱袖。

  ?

胸部岔气

  ?

诊断:

未充分准备时,突然用力搬重物或不慎背部被冲击或猛然转身而出现

  胸部疼痛、胸闷不适。

  ?

手法:

  

(1)理顺胸背部肌肉

  ?

(2)患者取坐位,医者双手搬肩臂部,膝顶于背部(肩胛内侧缘中点连线处),

  向后提拉双臂,使之展胸1次。

  ?

(3)双肩挤摇5-6次。

  ?

(4)点前心穴1-3分钟(拇指点,向上推至天突)。

  ?

(5)仰卧屈臂压胸1次,侧压1次,斜压1次,并提托放下震背一次。

  ?

(6)背部拍击法(空掌拍)1-3分钟。

  ?

第五胸椎综合征(背部骨错缝)

  ?

诊断:

背部反覆发作,T5突起明显,压痛(棘突、上、旁)以年轻男性多见。

  ?

手法

  

(1)坐位膝顶展胸法1次。

  ?

(2)旋背推棘法(左右)2次。

  ?

(3)俯卧压背3遍。

  ?

骶骼关节骨错缝

  ?

诊断:

于提重物或下蹲作业时,突感一侧骶骼关节弹响而扭伤,活动受限,

  检查“4”字试验(+)。

  ?

手法:

  

(1)仰卧位,屈髋屈膝位,一手握踝,一手扶膝下压,可有弹响声。

  ?

(2)俯卧位,托腿后伸,一手切压骶骼部,向后扳髋带动髋骨向背侧伸1次。

  ?

腰椎滑膜嵌顿(腰部骨错缝)

  ?

诊断:

好发于18-38岁年轻瘦长体形男性。

多于晨起下地穿鞋时,突发腰部

  剧痛,特殊体位绞锁,于扶腰弯向一侧,无法坐下及躺下而就诊,X线无明显异常。

  ?

手法:

  

(1)俯卧,腹部垫枕,双人于肩腋一双踝牵引1-3分钟。

  ?

(2)点按痛点(肘按法)1-2分钟。

  ?

(3)点委中、委阳、承山各1-3分钟。

  ?

(4)腰部斜扳左右各1次。

  ?

(5)俯卧于患处红外线照射20分钟。

  ?

药物:

桃红四物汤4g、金铃子散2g/tid×3。

  ?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后关节错缝)

  ?

诊断:

腰痛反复发作,平腰畸形,腰肌痉挛,棘突偏歪。

多见于运动员及腰

  部作业者,常由腰椎急性扭挫伤或劳损未得到及时治疗,反复发作而然。

X线可见后关节退行性变化。

  ?

手法:

  

(1)推揉:

叠掌推法3-5分钟。

  ?

(2)肘点L3横突1-3分钟,肘刮法1次。

  ?

(3)拍击法、压法各1遍。

  ?

(4)腰部斜扳、伸腰3次,伸腿3次。

  ?

(5)俯卧点委中、委阳、承山各1-3分钟。

  ?

(6)腰部空提法1-3分钟。

  ?

药物:

大活络丹1#Bidx15

  ?

练功:

腰背、腹肌锻炼链20次×4组,×Qn×30

  ?

7小结:

  ?

筋出槽、骨错缝是一种骨关节顺应性差,功能障碍为特点,但没有明显的

  解剖结构改变指标的临床症候群。

通过手法治疗效果明显,但有时于数月或数

  年后复发,若配合功能作业训练,可以得到有效的预防。

临床应注意鉴别诊断,

  手法应用以轻巧为主,即使未经治疗亦可一段时间休息而好转,但复发率高,

  练功疗法有治本固元的作用,应指导进行正确锻炼。

 

骨伤科跟师笔记

坊间一般人都将正骨理解为整脊,放松按摩理解为理筋。

如果整脊并配合按摩放松认为就是正骨理筋。

筋骨并重。

而其中又有些人认为整脊省力费时少。

就是搬几下或压几下。

而按摩费时费力。

所以以整脊为主按摩为辅。

而自称以正骨为主,理筋为辅。

并言骨正筋自柔。

此皆主观之理解。

所谓正骨,就是将偏歪的骨头纠正。

所谓理筋就是将纷乱错位的软组织理顺。

现在人多受西医局部观影响,认为整脊就是正骨。

岂知脊椎偏歪并非头痛医头,脚疼医脚那么简单。

比如颈椎偏歪,相应的一二肋骨,锁骨也乃至更远的骨头必然会偏歪。

我们知道颈椎有斜角肌、胸锁肌连于一二肋骨和锁骨。

如果颈椎偏歪势必会通过肌肉带动这些骨头偏歪。

而提肩胛肌而连接肩胛与上位颈椎。

所以肩胛骨有问题,颈椎也一定会出现问题。

所以患者往往表现在颈肩难受。

与其说颈椎病,不如说是颈肩病。

可见西医所谓的整脊太局限化。

没有整体观。

同理腰椎也然。

所以这也是强调正骨反对整脊的原因之一。

然后再说理筋。

由于真正掌握理筋技术的人如凤毛麟角。

所以可以说绝大多数人所理解的理筋都不正确。

医宗金鉴中讲,十二筋经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

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从心转,法从手出。

由于筋的概念是中医传统理论的东西。

很难用西医理论解释。

在现代人看来,十二筋经和十二筋脉一样。

都是不可知的。

然而我们从医宗金鉴与笔者所学来看。

十二筋经是可摸知的。

是真真实实可摸到的。

笔者认为可不可以这样解释。

所谓的筋转,筋翻。

筋离。

筋合。

筋出槽等是否可以理解为由于外伤,劳损,风寒湿,以及内脏病变等原因。

而使其通行经络上的软组织发生紊乱。

而理筋就是将这些软组织调整理顺。

而使其内外经脉畅通,筋骨内脏功能得到恢复。

而很多人将按摩等同于理筋,认为理筋费力见效慢。

殊不知理筋也非常省力,一般只要摸着筋的翻转轻轻绕几圈筋便理顺。

而且只要能找到真正的病因多可立杆见影其。

还有人以整脊为主,懒的按摩放松肌肉,自认为其为重骨不重筋,以骨调筋。

其实连筋都不知为何物,如何调。

有人认为自己既按摩松懈软组织,又整脊。

便认为是筋骨并重。

其实如果真正懂得什么是筋出槽就会明白。

筋骨是一整体。

骨错转的方向会影响到筋的翻转。

反之亦然。

在诊断时,要二者相互应证。

通过筋的翻转和骨的错缝来判断筋骨是如何旋转错缝的。

同理,在治疗中要通过骨的归位来调整筋的旋翻出槽,通过筋的回槽来调整骨的错缝。

二者如一。

并不能割裂的分开。

也没有重那个轻那方  之理。

当然也没有以何为主之理。

另外,除了筋骨外还有筋骨和内脏的关系。

由于十二筋脉连通内脏。

筋经又与十二筋脉相通。

所以筋经问题会牵连到内脏。

内脏问题要牵连到筋骨。

所以有些久病的筋骨问题要通过调整肝肾等内脏来调理才能见效。

 

骨伤科跟师笔记

颈椎复位手法

一.    卧位成角定点复位法

(一)人员:

1人即可,不需助手

(二)优点:

  

1.患者平卧,心理平静,有安全感;

2.颈部伸肌及屈肌均完全放松。

(坐位时总有部分肌肉不能完全放松)

3.由于床面限制,旋转角度最大不会超过45’,不易失手,不易导致医源性损伤。

(三)程序:

手力牵引一成角调节--旋转复位

1.手力牵引

方法:

双手颌一枕牵引,持续数分钟。

(利用患者体重作反牵引力)

目的:

(1)颈肌属横纹肌(随意肌),特点是可随意支配而自由收缩,但易于疲劳。

手力持续牵引之目的是使颈肌产生疲劳,以消除病理性痉挛,使其失去抵抗,以利颈椎复位。

(2)持续牵引,使颈部两侧肌肉均保持在均衡的被动拉伸状态,整个颈椎各椎体犹如被“肌性小夹板”保护固定,小关节处于闭锁稳定状态,不致因复位手法而任意移位。

2.成角调节:

成角:

  

上段(C1-2):

略低头(0-15度)

中段(C3-5):

轻度屈颈(15-35度)

下段(C6_7):

中度屈颈(35-50度)

3.复位手法:

令患者轻轻自动侧向转头至最大限度。

术者一手手掌托住枕部,拇指轻轻定位于患椎横突部(勿须用力按压或推顶!

)另一手扶持下颌,双手协调调整屈颈度数,使成角落于患椎(指下会感到受力支点),再将下颌继续向一侧轻巧用力,顿挫旋转,并向后上方轻轻提拉-下,即可闻及“咔嚓”声响(拇指下可同时有关节滑动到位之感觉),复位即告成功。

其余患椎可按同法逐--复位矫正。

(四)机理:

1.由于低头或屈颈,使相应颈椎节段曲折成角,该部颈肌松驰,失去拉伸力,相应椎体暂时失去保护而处于失稳状态,给该部手法复位创造了条件。

(而其他不需复位之椎体仍在牵引保护之下,仍处于稳定状态)。

2.根据患椎所处位置高低,由低头及屈颈之度数来决定成角落点部位,(椎体高位一低位,屈颈度数小一大),医者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选择。

(五)体会:

1.患者仰卧,平静放松,有安全感,能较好配合。

2.颈肌放松,术者不需用过大暴力去克服因某些部位肌肉紧张而产生的抵抗,因而患者无痛苦。

3.屈颈成角于患椎,目的是使该椎体各关节处于失稳状态,因而只需轻轻旋转/提拉,即可复位,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且能事半而功倍。

4.其他体位下(如坐位),某些节段(如中段)复位较易成功,而某些节段(如枕一C1-2,C6-7—T1)则复位往往较难。

若欲达完全复位,则常常需用较大力量,并需辅以拇指/食指等用力顶推患椎,患者既感疼痛不适,术者也易因用力过猛而失手,若旋转过度,则可造成损伤,安全系数相对较小。

5.某些坐位复位手法,有时需使头颈部处于后仰状态,但若遇有颈椎间盘突出尤其是有脊髓一硬膜囊受压的患者,此种体位下再旋转颈椎,因椎体后缘剪力过大,常可造成重大意外,危险性较大。

故应视为禁忌体位、禁忌手法。

6.本法自始至终均使颈椎处于牵引状态下,有利于减轻神经根之压迫,操作中不会加重症状,比较安全。

  

7.卧位成角定点复位法可根据需要自上而下,对任何--个(或--组)患椎进行准确定位,复位成功率高,患者-般无痛苦,也不易造成意外伤害。

  

8.一般情况下,患侧在下,先行复位,然后健侧同法调整,以求两侧平衡。

9.在进行手法复位时,应把颈椎当作一个整体来调整,而不应仅局限于某一两个椎体单纯进行复位。

另外,整个脊柱也应该看成是一个整体,而不应把眼光仅仅局限于颈椎、胸椎或腰椎某一局部节段来看待。

(附:

顺便介绍几种比较流行的手法供参考)

二.拇指推压旋转复位法:

(以棘突左偏为例)

(一)体位:

患者坐位,医者站立于患者身后,胸部抵住并固定患者背部,勿使其倾斜移动。

    

(二)手法:

医者左手拇指抵住左偏之棘突部位。

其余四指向上扶住患者枕后头部,右手掌托住患者下颌部,令患者低头45‘,再将头向左侧倾斜45‘,此时右手顺势将患者下颌部转向右侧,待头部转动至最大限度时,医者两手协调用力,右手向右上方以轻巧之力顿挫旋转提拉,左手拇指同时稍用力将左偏之棘突向对侧推压,此时即可闻及复位声响,术毕。

  

三.肘抱下颌旋转复位法:

(以棘突左偏为例)

(一)体位:

患者坐位,医者站立于患者身后,胸部抵住患者背部,勿使倾斜。

(二)手法:

医者拇指抵住左偏之患椎棘突,然后令患者低头30’,医者右手肘部自患者前方托住其下颌,手掌伸向左耳后部抱住患者枕后部,并徐徐将患者下颌转向右侧,当达到最大限度时,再以一轻巧之力继续向右上方顿挫提旋,左手拇指同时将左偏之棘突向对侧推压,此时即可闻复位声响,术毕。

  

四.推头拉颈侧扳法  

体位:

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者一侧。

手法:

医者一手掌抱扶于患者对侧颈椎,另一手掌压住患者近侧耳颞部,两手协调用力,反向顿挫推-拉(提),闻及响声,复位成功。

注意:

此法对老幼体弱及骨质疏松者不宜采用。

五.卧位摇正法:

    

(一)体位:

分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三种,根据患椎偏移方向,决定取何种卧姿。

(二)手法:

医者坐于床头,两手协调进行侧方或前、后方向摆动头颈部,完成复位

胸椎复位手法由于胸廓结构特殊,胸椎后方除了有一对后小关节外,还有肋—椎关节,肋—横突关节等,加上肋骨的支撑作用及胸骨的固定作用,使胸椎的稳定性大大增强,但各关节的活动度则较颈、腰椎明显减小(属微动关节),因此由于外伤劳损、风寒湿邪致软组织炎症、粘连及体位不良等,一旦导致胸椎椎体偏歪错位,其复位矫正的难度亦较颈、腰椎要大得多。

另一方面,胸段脊神经及脊柱前方之交感神经链(丛)分布范围广泛,不但包括躯干,而且大部分胸腹腔脏器均受其支配,因此,胸椎不同节段病变还可造成呼吸、消化、循环等多系统、多脏器的复杂病变,形成所谓“脊柱相关疾病”,容易给临床诊断工作带来复杂性和增加治疗上的难度。

由此,我们认为,胸椎(及其他节段椎体)的整脊复位手法乃成为治疗许多脊柱相关内脏疾病的重要手段。

但由于胸椎属微动关节,复位难度较大,因此,临床上,我们常常联合采用两种以上手法,以达到完全复位之目的。

在许多情况下,还首先要对明显疤痕、粘连的组织进行必要的针刀松解,在此基础上再施以手法复位,两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则可明显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骨伤科跟师笔记

常用手法:

一.俯卧叠掌推按法:

(一)体位:

采用头端挖有窗洞之治疗床(洞径150mm),患者俯卧位,口鼻置于洞中,以利呼吸。

胸下可垫薄枕,两臂平放于身体两侧,可使全身肌肉放松。

医者站于患者头端(顺式),或尾端一侧(逆式)。

(二)手法:

医者双掌重叠,掌根置于胸椎棘突上,与皮肤成60‘角,先令患者吸气,然后屏住‘气,医者趁机短促用力,顿挫地向前下方推按,并沿脊柱有节奏地自上而下(顺式),或自下而上(逆式)地边推按边移动手掌。

对偏歪错位之椎体则应作重点按压。

说明:

1、一些流行手法多令患者吸气后再呼气,或吸气后突然咳嗽呼气,当呼气尽时医者突然用力向下按压。

作者经研究后对此加以改进。

即令患者吸气后憋住气,再按压。

理由是:

我们认为,肺吸足气后憋住,犹如轮胎打足了气,才能经受得住外力按压,且内外反向作用力恰好交汇于背部胸壁(犹轮胎壁),才能达到使胸椎复位之目的。

如果呼气尽再用力按压,则此时肺被相对压缩变实,医者按压之外力将很容易沿背部胸壁传导到胸膜及被压缩变实之肺脏,反易造成胸膜肺心等内脏损伤,安全系数较小。

2、掌根与皮肤成60°角时推按较90°垂直下压复位效果要好,因胸椎后关节之关节面呈冠状面,前后重叠排列,且棘突向尾端倾斜互呈叠瓦状覆盖,若垂直下压,反使错位之胸椎小关节面互相紧贴,不利于复位成功。

3、如有牵引床或助手协助,使椎体关节处于拉伸展开状态,则复位效果更好。

二.俯卧反向推按法:

(一)体位:

俯卧,双臂置于体侧,医者站于床旁一侧。

(二)手法:

1.医者双掌根分别置于错位胸椎两侧相当于小关节之部位,指尖分别指向头端与尾端。

令患者深吸气后憋住,医者双掌根与皮肤成60‘角,瞬间用力向(头侧)上方及(尾侧)下方反向顿挫按压,此时可闻后小关节(也包括胸—肋关节与肋—椎关节)复位响声,术毕。

2.按照上述手法,自胸椎上端依次有节奏地向下端按压,或自下向上逆向按压。

三.仰卧对冲法

(一)体位:

患者仰卧,双手交叉用力抱住双肩或上臂(起固定肩关节及保护胸廓的作用)。

(二)手法:

医者立于患者一侧,近患者头端之手手握空拳,掌心向上,垫于患者背后需复位之椎体棘突之下;前胸顶住患者肘部,另一手抱握住患者对侧肩部,上身前倾,将体重通过前胸及上肢压于患者肘臂之上。

令患者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气,医者通过患者肘臂用力向下弹压,并与垫于患者背部之手,形成双手瞬间对冲复位力量,此时即可闻及复位响声,手下亦有椎体复位之滑动感,手法即告成功。

也可按上法沿整个胸椎自上而下有节奏地边对冲弹压复位,边移动背后之空拳,使整个胸椎得到整体调蹩。

(三)说明:

1、此法主要借助于医者上身体重及在上之手用巧力弹压,通过患者上肢的杠杆作用,将下压力量对称地由患者双肘部→上臂→肩胛骨→背部胸壁→错位椎体,进行链式传导。

而垫于患者背部之手作为支点,并形成反作用力,两手之作用力瞬间交汇于错位之椎体,即可达到复位之目的。

2、令患者双手用力抱肩,其目的有二:

一是为了固定肩关节,不让其滑动,使自由上肢与上肢带形成一个杠杆整体,便于力之有效传导,以达到椎体;二是依靠患者双手用力自我保护,防止医者用力下压时损伤肩关节而引起疼痛。

3、此法医者劳动强度大,比较辛苦,但复位效果确实可靠(较其他方法成功率更高)。

无论对于何种类型、何种方向的移位均有效。

(以不变应万变也)

四.坐位扳肩法

体位:

患者坐于凳子前缘(或骑跨于窄条凳上),医者站于患者前面,两腿夹住患者双膝,以固定患者骨盆。

(二)手法:

医者两手掌分别置于患者两肩之前方及后方,所需复位之患椎,由低头/弯腰的角度来定点,患者采取自然呼吸,然后,医者双手协调一致地顺时针方向转动患者肩部,待身体旋转达最大限度时,再用力瞬间顿挫扳旋一下,即可听到错位关节复位声响,同样手法再反方向扳推一下,手法即告成功。

    

说明:

1.病变胸椎复位时的定点可由低头及弯腰度数来决定。

一般规律是:

位置越高,弯腰/低头度数越小;位置越低,弯腰度数越大,并可以肉眼观察躯体旋转螺纹与正中线交叉处来定点,同时以拇指触摸棘上韧带张力变化来判断定点。

    

2、此法方便易行,只需1人操作,不需助手,且不受场地条件限制。

3、若患者体胖,或医者力量较小,可将患者一肩顶于医者胸前作为支点,两手合抱于另一肩腋下作为力点,进行反向扳旋复位。

五.改良膝顶法

体位:

患者取坐位。

背向医者。

手法:

医者立于患者身后,双手分别穿过患者两腋下,手掌钩抱于两肩前,患者双臂自然下垂,或两手轻轻对握于胸前,上身后仰60‘,医者右膝顶住患椎棘突,令患者深吸气后屏住气,医者两手将患者双肩及胸廓向后上方呈60‘提拉,同时右膝稍用力向前方顶压,常可闻及响声,复位成功。

(三)说明:

“膝顶法”早已在临床广泛使用,但实践中尚存在某些不足,因此作者对其进行了一定改进,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流行手法多采患者双手十指交叉于颈后,医者将患者双肘部垂直后拉之方法。

本人将其改为患者双上肢下垂或两手交叉于胸前,术者穿过腋下抱住肩前部再向后上方呈60°角提拉。

前者的弊端是,当双手置颈后时,上肢处于后伸状态,两肩胛骨处于内收内旋位而互相靠拢,脊柱中央将形成一条“背沟”,加上背肌处于紧张收缩状态,此时胸椎被掩盖和保护于沟中,膝盖难以直接接触移位椎体,复位不易成功;而且向后拉伸上肢,易损伤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患者往往易感到疼痛。

经改良后,患者背肌放松,胸椎暴露充分,直接与医者膝部接触。

复位易于成功,且患者不会感到肩部痛。

  

2.患者上身后仰60’靠于医者膝部,医者再向后上方呈60‘角提拉双肩和胸廓,这样使患部胸椎小关节处于拉伸展开和一定程度失稳状态,符合力学方向,复位易于成功。

      

3.令患者吸气及憋气,目的为不伤及胸膜及肺部,理由已如前述。

六.槌击法

对于有明显侧方移位之个别胸椎,而应用上述几种手法仍未能复位时,可用槌击法进一步补充矫正。

    .

方法:

以左手拇指指腹抵住侧凸方之棘突侧板,右手以橡皮叩诊缒轻轻敲击拇指指甲,指下可感到棘突滑动,或以特别圆头小棒代替拇指,置于棘突侧方,再以小缒敲击木棒另一端,使椎体偏歪得以纠正。

骨伤科跟师笔记

腰椎复位手法腰椎复位手法有数十种,各具特色,且均有效。

但扈全德认为手法应力求精炼准确、高效轻巧,务求实用,而不宜过于繁杂,更不必摆花架子。

尽可能不依赖助手或牵引器械等特殊设备。

一.侧卧斜扳法:

(最常用)

(一)体位:

患侧在上,上半身侧卧,双下肢伸直,臀部以下前倾呈俯卧状,腹部贴于床面,医者立于床边。

面向患者。

手法:

医者左手从患者腋下穿过,前臂抵于胸大肌肌腱部,手掌抵于背部作为支点以固定上身。

(为防止患者肩关节疼痛,还可令患者双手抱住医者上臂)。

医者右手前臂平放置于患者臀部,上身前倾,将体重通过上肢压于其上;左手引患者上半身略后仰,右手将臀部向下按压,使患者整个身体呈“麻花状”纵向旋拧,当达到最大限度时,医者双臂借助于杠杆作用同时反向用力,顿挫按压,此时即可闻腰椎复位响声,手法成功。

说明:

1.此法可借助腰部屈曲程度来决定需要复位腰推节段之高低,高位者腰部基本仰直,向下逐步加大屈曲弧度,即可定位。

2.有明显隐性脊柱裂及严重腰椎滑脱者,禁用扭腰斜扳手法。

3.手法熟练后则不必拘泥于节段定位,无论上下段均可一次成功。

4.健侧需同法调整,以达到双侧力学平衡。

5.针刀松解后再手法复位,效果会更好。

二.抱腋转腰法

(一)体位:

患者坐位,助手在前扶住患者两侧髂前上棘或大腿外侧根部以固定骨盆。

(二)手法:

医者从后方穿过腋下抱住•双肩,令患者上身后仰,医者在拉伸牵引状态下,以腰椎为枢钮,将患者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