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56914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

绪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马克思主义的概念(狭义、广义)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发展的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2.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目标

例题,马克思被选为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人代表了什么: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生命力的。

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

1)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威廉·配第;

3)空想社会主义:

傅立叶,圣西门,欧文。

1.

2.

3.

4.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6.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两点)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首要特征)与革命性

7.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

《共产党宣言》

8.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9.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

实现共产主义

10.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物质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物质世界和实践

1.哲学的概念: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

1)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a)根据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物质↑)(意识↑)

b)根据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

4.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5.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是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

6.意识的作用:

改造客观世界

7.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意识是特殊的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8.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的理论意义(简答)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9.静止是恒量物质运动的尺度。

10.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1.实践的特征:

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二)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1.旧唯物辩证法:

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回答了世界的本源的问题,唯物主义辩证法回答了世界是怎样的问题。

(→联系和发展)

2.唯物辩证法认识世界的两个基本特征(没找到)

3.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动力)、量变质变规律(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趋势)

4.唯物辩证法的五大范畴

①原因-结果;②必然性与偶然性;③可能-现实;④内容-形式;⑤现象-本质。

5.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6.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特征: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7.联系和发展的概念

1)联系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有: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2)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规律是事物发展的趋势: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9.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0.矛盾的概念: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11.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对立和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

12.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表明,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体现在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阶段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个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矛盾

1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15.质变和量变的概念

1)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2)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3)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的数量界限。

要掌握适度原则。

1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17.辩证否定观的内涵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

18.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前进行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

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表明事物发展不是直线前进而是螺旋上升的。

19.论述:

用辩证唯物主义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

1)阐述辩证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的内涵↑;

2)结合题设,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焕发其生命力。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认识的概念:

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客观反映。

2.认识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社会、自然、人类本身。

3.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4.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来源)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目的)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动力)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6.对认识层次的理解

1)感性认识: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和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2)理性认识:

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

7.认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是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需要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经过理性思考。

第二,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8.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9.片面强调感性认识,忽视理性认识:

经验论;片面强调理性认识,忽视感性认识:

唯物论。

都是错误的,认识是复杂的要两者结合。

1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⑴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⑵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是它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

(逻辑证明可以起到补充作用,但不能取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真理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

11.真理的概念: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真理与谬误可以相互转化。

12.真理的特征:

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3.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向符合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这是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其次,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

首先,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

其次,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应,这是它具有的条件性、有限性。

关系:

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14.例题,真理就是绝对真理。

(×)真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真理≠客观事物本身,=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在对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对历史发展问题所有的哲学家都是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

(静态)历史发展的规律,(动态)历史发展的动力;

唯心史观: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形态。

2.社会存在的概念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生产方式:

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2)地理环境:

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社会意识的概念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可以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体现

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地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落后的、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5.生产力的概念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及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其基本要素有: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6.生产关系的概念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7.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8.上层建筑的概念: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9.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生产、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10.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基本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1.例题,用唯物史观的原理来论述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制度。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含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状况:

工业不发达……;所以要多种所有制并存。

12.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都是为了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形式。

同时,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落后的社会制度;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其次,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政权;社会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发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段的统治地位。

再次,从历史上看,社会革命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社会改革虽然也要付出代价,甚至流血牺牲,但一般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13.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①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③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2)科学技术革命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首先,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消极作用。

其次,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有关。

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非都能使人们摆脱贫困,并非都能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以上几章40分↑)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W)的概念

商品时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实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3)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来的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货币(G)的概念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4.货币的本质:

一般等价物

5.货币的五种基本的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6.价值规律的概念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7.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

8.论述: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9.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是商品。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10.劳动力的价值包括三个部分(多选)

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11.剩余价值(m)的概念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C)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m)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

12.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C)和劳动力(V)两种形态,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C)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V)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13.m'=m/v。

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

用来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14.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最基本的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15.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

v来表示。

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在生产阶段产生,蕴含在产品中。

16.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17.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9.经济危机的表现

2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包括四个阶段:

危机(必经阶段)、萧条、复苏和高涨。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2.垄断的概念:

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不能消除竞争。

3.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自由竞争

垄断竞争

竞争目的

利润或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

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

竞争手段

经济手段(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

除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激烈

竞争范围

经济领域,而且主要是在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经济领域,而且经济领域以外

4.金融寡头控制经济政策的形式

1)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2)在政治领域中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

5.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

6.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①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②贸易全球化;③金融全球化;④企业经营全球化。

7.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的表现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②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③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④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⑤政治制度的变化。

8.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9.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2)这些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的剥削制度,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规律。

10.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l)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

2.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这是因为:

1)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

2)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3)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4)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3.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4.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

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

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多)

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2)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3)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4)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5)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历史联系。

6.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可将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概括为: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7.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国际资本主义进攻的方式则往往转变为以和平演变为主;

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8.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9.1874年6月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建立的第一个国际性的党组织。

10.1869年成立的德国社会主义民工党,是最早在一个国家内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11.马克思主义政党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1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和这种理论指导下的现实的运动,而且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国家、阶级消亡,消除城乡差别)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3.树立共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