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5865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docx

《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docx

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知识点+习

中考状语从句之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

知识点+习题(无答案)

原因、结果、目的状语从句

 

一、原因状语从句

(1)原因状语从句通常由because,since,as,for引导。

 

(2)because表示直接原因,语气最强。

becaus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多放在主句之后。

回答由why提出的问题,只能用because。

此外,because和so不能同用在一个句子里。

例如:

------Whyaren'tgoingthere?

------BecauseIdon'twantto.

→since引导原因状语从句,相当于nowthat,意思是“因为……,既然……,鉴于……”。

例如:

Sincetherainhasstopped,let'sgoforawalk.既然雨停了,我们出去散散步吧。

→as和since语气较弱,一般用来表示明显的原因。

由as和sinc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居多放在句首。

例如:

Ashehasnocar,hecan'tgetthereeasily.Sincewehavenomoney,wecan'tbuyit.

 

(3)for表示所说的理由是一种补充说明,for引导的从句一般不放在句子的开头。

如:

Idecidedtostopandhavelunch,forIwasfeelingquitehungry.

练习:

Iwaslateforclassyesterdaytherewassomethingwrongwithmybike.Hetookoffhiscoathefelthot.

youcan'tanswerthequestion,I'llasksomeoneelse.

 

二、结果状语从句

(1)结果状语从句由so…that,such…that,sothat引导。

 

2)so…that语such...that可以互换。

在由so...that引导的结果状语从句中,so

是副词,与形容词连用。

其结

构是:

“...so+形容词(副词)+that+从句”。

例如:

Hewassogladthathecouldn'tsayaword.

Motherlivessofarawaythatwehardlyever(几乎不,从来不)seeher.

→在由such…that引导的结果状语从句中,such是形容词,它修饰的可以是单数或复数可数名词,也可以是不可数名词;其结构是:

“...such+a/an+形

容词+名词+that+从句”。

例如:

Itwassuchahotdaythatnobodywantedtodoanything.

Hehadsuchlongarmsthathecouldalmosttouchtheceiling.(天花板)

→有时上述两种结构是可以互换的。

例如:

Itwassuchawonderfulfilmthatallofuswantedtoseeitagain.

=Thefilmwassowonderfulthatallofuswantedtoseeitagain.

 

(3)如果名词前由many,much,little,few等词修饰时,只能用so,不用such。

例如:

Soonthereweresomanydeerthattheyateupallthewildroses.

Hehassolittletimethathecan'tgotothecinemawithyou.

 

(4)如果主从句的主语相同,并且从句是否定的形式,可以用too...to...句型转化。

例如:

Hewassoexcitedthathecouldn'tgotosleepthatnight.=Hewastooexcitedtogotosleep.

 

(5)如果主从句的主语相同,但从句是肯定的形式,可以用adj.+enough替换。

例如:

Heissooldthathecouldgotoschool.=Heisoldenoughtogotoschool.他够大了,可以去上学。

练习:

Itishotintheroomwehavetogooutforawalk.Itwasawonderfulmovieallofuswantedtoseeitagain.

Therewerelittlewaterinthebottlethebirdcouldn'treachit.

 

【练习】

用so…that…或者such…that…填空:

1.ItwashotinthecinemaIfeltveryuncomfortable.

2.ItwasafunnyfilmIlaugheduntilIcried!

3.fewpeoplecametoseethefilmthemanagerputonanotherfilminstead.

4.Tomhurthislegsbadlyhewasnotabletowalkforsixmonths.

5.Thereweremanypeopleatthepartyourhousegottoocrowded.

6.Joyhasastrongloveoffilmsshegoestothecinemaeveryweek.

.

三、目的状语从句

(1)目的状语从句通常由sothat,inorderthat(为了,以便)引导。

例如:

Westartedearlysothatwecouldcatchthefirsttrain.

Weusedthecomputerinorderthatwemightsavetime.

(2)sothat可引导目的状语从句,此时可用to或inorderto替换,将其改为简单

句。

例如:

Hegotupearlysothathecouldgettoschoolontime.

=Hegotupearly(inorder)togettoschoolontime.

 

(3)sothat既可引导目的状语从句,又可引导结果状语从句。

区别这两种从句的办法有两个:

1)目的状语从

句里往往带有情态动词can,could,may,might等。

2)从意思上看,目的状语从句往往表示的目的很明确。

例如:

Speakclearlysothattheymayunderstandyou.(目的状语从句)Jackisbadlyillsothathehastorest.(结果状语从句)

练习:

IhurriedIwouldn'tbelateforclass.

Weshouldgobybuswecangetthereearlier.MayIsitnearerIcanseemoreclearly?

(4)补充:

soasto…(肯定结构)eg.Hegotupearlysoastocatchtheearlytrain.

soasnotto…(否定结构)eg.Hegotupearlysoasnottomisstheearlytrain.to…eg.Hegotupearlytocatchtheearlytrain.

inorderthat…eg.Hegotupearlyinorderthathecouldcatchtheearlytrain.inorderto…eg.Hegotupearlyinordertocatchtheearlytrain.

 

【练习】

一、单项选择。

1.We'llstayathomeifittomorrow.A.rain

B.rains

C.israining

D.willrain

2.Wedidn'tgohomewefinishedthework.A.since

B.until

C.because

D.though

3.ShewhenIwenttoseeher.A.isreading

B.haveread

C.wasreading

D.reads

4.therainstops,we'llsetoffforthestation.A.Before

B.Unless

C.Assoonas

D.Though

5.Shelooksforwardeveryspringtotheflower-linedgarden.A.visit

B.payingavisitC.walkin

D.walkingin

6.Mr.WhitehopedheChinathenextyear.A.wouldvisit

B.willvisit

C.visited

D.hasvisited

7.Itoldhimthatthesunintheeast.A.rises

B.rose

C.hasrisen

D.wasrising

8.Shewastiredshecouldnotmoveaninch.A.so,that

B.such,thatC.very,that

D.so,as

9.Hewassentencedtodeathwhathehadstolenfromthebank.A.that

B.sinceC.becauseD.becauseof

10.Ididn'tknowwhat.A.wasthematter

B.isthematterC.thematterwas

D.thematteris

11.Icouldn'tagreewithatthemeeting.A.thatyousaid

B.whichyousaidC.whatdidyousay

D.whatyousaid

12.Thebadmanranawaytoavoidandwasfinallyputintoprison.A.seeing

B.tobeseenC.beingseen

D.tobecaught

13.EveryoneexceptJimandJack.A.knowwhoishe

B.knowwhoheisC.knowswhoisheD.knowswhoheis

15.ItistenyearsIleftmyhometown.A.since

B.If

C.whether

D.until

16.CouldyoutellusMr.BrownlivesinRoom202?

A.thatB.whereC.untilD.if

17.IlearnedalittleRussianIwasatmiddleschool.A.though

B.although

C.asif

D.when

18.Idon'tknowornotitwillraintomorrow.A.that

B.WhenC.if

D.whether

19.—Whyistheirclassroomsocleanandtidy?

—itiscleanedeveryday.A.Since

B.As

C.Because

D.For

20.CanyoutellmeisgoingtogiveusatalknextMonday?

A.who

B.whomC.whose

D.what

21.Pleaseanswerthequestioninaloudenoughvoicealltheclassmayhear.A.so,that

B.orC.inorderthatD.and

22.LiftitupImayseeit.A.though

B.sothat

C.as

D.than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某职业生涯规划微信群中,网友们对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发展现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网友甲:

某位中国艺人在网上晒出了她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的照片,受到了众多网友的质疑。

一个人能否三头六臂,样样精通?

这种跨界行为是自我营销,真正卓越的才华还是来自持续的专注与投入。

网友乙:

有位资深专家指出,目前大部分制造业从业人员对5G技术理解不够充分,绝大部分5G技术的开发人员也很难深入理解工业机理,既懂制造业又熟悉5G,还能够进行应用开发的复合型人才风毛麟角。

5G应用需要跨界人才支撑,由此可见,跨界人才的需求量在未来将越来越大。

……

请你结合材料,以“振兴中学”学生代表的身份参与这场讨论,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

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专才比跨界人才更适应社会

亲爱的网友甲乙,你们好!

我是振兴中学的一名学生,看到你们对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发展现象进行的热烈讨论,所以也就来凑凑热闹,和你们一起讨论讨论吧。

你们讨论的实际上就是跨界的“全才”“通才”比专才更适应社会竞争,还是专才比跨界“全才”“通才”更适应社会竞争的问题,对于专才、跨界通才孰优孰劣的问题,我们先来看关于通才和专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吧!

通才是指在各个方面都擅长的人才,比如网友甲提到的某位中国艺人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便是跨界的“全才”“通才”。

专才是指具有一定的各类知识基础,同时某一个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多专业知识、较熟练专业技能的人才,比如郎平一生把中国排球这一件事做到极致,便是高精尖的“专才”。

专才、跨界通才孰优孰劣呢,我们要思考社会竞争现状的三点特点,即专业性的竞争,效率性的竞争和创新性的竞争。

相比较而言,专才比全才通才更符合社会竞争的需求,咱们来分析分析吧!

第一:

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对人才的要求同样趋于细化,同时由于人自身能力的限制性,无法做到即精且细。

因此社会对人才专业化的需求十分明显,所以专才比全才更适应社会竞争。

第二:

当今的社会竞争讲求团队合作,专才比全才存在更加清晰地自身定位,在团队中能够迅速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发挥出自己精深的专业知识以配合整个团队,从而适应社会竞争。

第三:

社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效率的竞争,相对培养一个全才而言,培养一个专才所需的社会资源更少,但是就创造的社会效益,专才可以创造出同全才等值或者更高的社会效益。

这不正是适应社会竞争的表现吗?

也许网友乙会提到,交叉复合领域的研究和工作,但是我要强调,即使是交叉复合领域的研究也是有其侧重点的,比如5G技术开发人员和理解工业机理的制造业人员,二者看起来丛书完全不同行业,其实也都围绕“5G”,只是偏重点不同罢了,所以最后也是要落实在某一单一领域的。

最后,我想说,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在某个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状态,也是我们的需求。

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每一个人,最后都能成为学得扎实、精进的专才!

最后,我再重申一下我的观点,专才比全才更适应社会竞争。

谢谢!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作文写作的能力。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同过去的作文有三方面不同:

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态度、材料往往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特点、材料带有明显的任务驱动。

故写此类作文,一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三要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四要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

材料是关于微信群里,网友们对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发展现象进行的热烈讨论,网友甲的观点是“这种跨界行为是自我营销,真正卓越的才华还是来自持续的专注与投入”,即反对跨界人才,认为专才才更卓越;网友乙认为“既懂制造业又熟悉5G,还能够进行应用开发的复合型人才风毛麟角”,“由此可见,跨界人才的需求量在未来将越来越大”,肯定跨界人才更适应社会发展。

故材料引导考生思考专才与跨界复合人才的优劣问题。

“以‘振兴中学’学生代表的身份参与这场讨论,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则明确要求了写作者的假定身份、任务驱动的作文内核、希望或建议的作文要素,考生写作要兼顾几个方面。

立意:

跨界,才更“人才”;

专才,时代永远最渴慕的人才;

专才比通才更稀缺;

通才者,通而不精;

从专才成长为通才;

……

素材:

1.所谓的全才通才,在完成一个领域的学习之后,往往转而进行下一个领域的学习。

而专才在掌握各类知识基础的情况下,会就自身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创新出新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你看,专才不仅更适应社会竞争,甚至引领了社会竞争?

我认为如果把社会的需求定义为一个凹字的话,那么专才就是一个凸字,两者的适应度是无比的契合的。

而所谓的全才通才仅仅是一个口字,看似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实质上,根本就不能契合社会的需求。

2.跨界是具有其可行性的,这类现象在国外早已存在。

众所周知,著名画家达芬奇在生物、建筑等近十个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堪称全才。

爱因斯坦,作为一名科学巨匠的同时,更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小提琴演奏家。

而曾经的波兰总统帕德雷夫斯基,也还有另一个身份——举世闻名的钢琴大师。

3.目前,金融行业不断追求转型和创新,跨界人才对金融机构的的未来业务发展至关重要。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速扩张,互联网金融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不断提升。

因横跨互联网和金融两个行业,互联网金融行业急需的人才融合了金融、通讯、信息和IT等行业的要求,目前这类跨行业复合型高端人才供不应求。

与此同时,随着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规范,吸收和培养这类复合型人才也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结构:

任务驱动型作文先要把握材料的辩证点和矛盾分歧处,然后确定最佳立意并写作。

如写“跨界,更‘人才’”这个立意,考生可以先简析材料,点明专才和跨界人才的作用争论,引出自己的观点。

然后写屈原、苏轼、金星等的跨界多才,对比黄大年、郎平、钟扬的专才,指出专才者、跨界多才者都可以很优秀,但是必定是在相应领域都做到了优秀。

所以跨界也要以一个领域为突破口,跨界人才先要做到专才,是专才基础上的跨界优秀人才。

最后再次点明观点,希望人才先“专”后“跨界”。

【点睛】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

①一个响亮的标题;②正文第一段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③分点分层阐述理由,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展示思维的深度广度;④进一步深入阐述可行的解决方法,可“横向拓展”“纵向挖掘”,简易反驳或委婉劝说,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⑤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余味无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王猛,北大毕业生却12年未回家过年,与父母决裂已6年,近日写万字书信控诉其父母“罪行”。

据其书信内容,他的父母喜欢用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王猛连小时候穿衣等小事都得听妈妈的。

他动手能力差,社交能力差,因此他在大学生活中也并不顺利。

他还因不会剥鸡蛋而被亲戚们取笑。

他不懂得如何处理类似事件,而父母未站出来保护他,导致王猛对父母一次次失望,从此不再回家。

事件一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有人说,这一切都源于父母的“过度关爱”;有人说,儿女冷暴力,比父母过度关爱更可怕;也有人说,王猛一直把错误全归结到父母,却忽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还有人认为……

你是怎么看的?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

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何以亲情成陌路?

高考理科状元、本科北大、留美研究生,却12年未回家过春节、与父母决裂6年,写万字书信控诉其“罪行”,而这一切都源于父母的“过度关爱”……

从状元到北大,再到留美研究生,这位“别人家的孩子”却最终选择与父母决裂,为什么这位学业上的优等生会将亲情扯碎?

这破碎的亲情又能否重圆?

从小学到中学,这一对父母几乎参与了孩子所有的事情,替孩子拿主意;孩子上大学期间,又委托亲戚照顾孩子;孩子到国外上大学,仍没有摆脱父母“老朋友”的照顾。

而这一次,孩子选择了彻底的逃离。

显然,孩子无法承受这一份溺爱之重,它剥夺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在同学眼中成为一个不能自立的怪人;在亲戚眼中成为一个只会学习的机器。

虽然孩子屡屡表达自己的不适,但是父母却选择了固执己见,置若罔闻。

此时的孩子才发现,自己在情感上是何等的孤独!

同时这也将一颗叛逆的种子,种在了孩子幼小的心里。

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并不是慢慢习惯,而是心中的叛逆越长越大。

父母如何也理解不了,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等生,为什么会突然选择背叛?

他们对孩子的爱,为什么会变成束缚孩子的枷锁?

当怀着忐忑的心情问孩子是否回家过年时,一个“不”字,不仅让父母心灰意冷,更是让他们不知所措。

一个人人羡慕的三口之家,如今只能老两口相依为命,还要在外人面前不露马脚,这一份伤害做父母的也没少承担。

如果站在各自的角度,孩子选择走自己的路没有错,父母选择关爱孩子也没有错,但是将二者结合,却是水火不容。

显然是有关键的一环出了问题,而这一环我认为就是溺爱。

如果父母能够尊重孩子,多听一听孩子的意见,多鼓励孩子自主地面对生活,当孩子碰到困难时能够坐下来平等的交流,而不是一味的溺爱,替孩子做决定,那么孩子心中的叛逆,也不能越长越大。

历史经不起假设,亲情也经不住冷落。

我们唯有希望父母和孩子能够心平气和的,站在平等的角度上坐下来谈一谈,且不去讲这些年来的风雨波折,只是静静的说一说,孩子小时候的趣事。

祝愿天下父母与孩子都能互相理解,拥有亲情,能一同在人生之路上互相搀扶,共享天伦。

因为,失去后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明确,往往限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