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棚录音技巧.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58864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录音棚录音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录音棚录音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录音棚录音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录音棚录音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录音棚录音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录音棚录音技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录音棚录音技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录音棚录音技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录音棚录音技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录音棚录音技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录音棚录音技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录音棚录音技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录音棚录音技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录音棚录音技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录音棚录音技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录音棚录音技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录音棚录音技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录音棚录音技巧.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录音棚录音技巧.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录音棚录音技巧.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录音棚录音技巧.docx

《录音棚录音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录音棚录音技巧.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录音棚录音技巧.docx

录音棚录音技巧

『1』关于录音时电平标准的阐述

众所周知,录音时的电平非常重要,录大了会破,录小了,又会给后期缩混增加不必要的麻烦,更会由于提升原有的电平而产生噪声。

那么,什么是好的录音电平呢?

在这里,我从两个角度来说:

1、经过调音台录入电脑活多轨机:

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的是两个问题。

第一,是调音台电平的问题。

调音台作为信号输入的初始设备,要使其做到在电平不过载的前提下,电平尽量的大,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调整调音台上信号输入轨的增益电平,挑选所输入信号强度最大的一段作为测试,要使输入电平的峰值接近但不突破0db,然后就是输出电平的调整,那么,由于输入电平的调整,输出电平衰减器(也就是信号输入那一轨的推子)保持在刻度0的位置即可(注意!

0不是最低,而是使输出电平和输入电平保持一致。

最低是-oo,负无穷大)。

第二,是调音台与电脑声卡或多轨机之间的电平关系。

如果是多轨机,则大可不必担心,因为其各轨的电平是厂家调校过的。

或者是数字调音台与数字多轨机以ADAT或T-DIF相链接,那就更不用担心音量的问题了,肯定是和调音台上保持一致的。

那么,要注意的就是调音台与电脑声卡之间的链接。

首先,如果是数字调音台连接声卡的ADAT、SPDIF等数字接口,则无需调校,数字信号的传输是一定能够保持原有电平的。

那么,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调音台的模拟接口与声卡的模拟接口的连接。

如果是数字调音台的模拟接口与声卡的模拟接口连接,则需要在调音台上的电平与声卡的电平读数一致,也就是说,用标准1khz进行测试的时候,当数字调音台的输出电平读数为0db的时候,计算机中录音软件的录入电平读数也应该是0db;如果是模拟调音台的模拟接口与电脑的声卡模拟接口连接,那么就需要进行如下调校。

用模拟调音台发出一个1khz信号,并将其输出电平调整至0db,此时电脑内录音软件的录入电平读数应为-18db或-14db,否则有可能会出现电平过载的情况。

2、经由声卡的模拟输入接口直接录入计算机,这样就简单多了,方法和调校调音台的输出电平方法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在保持声音信号被转为数字信号不过载的前提下,尽量提升录音电平即可,不用怕因为提升噪声,因为你将每一轨的电平都录到最大,缩混的时候肯定要降低,这样,反而会起到降低噪声的作用。

3、补充一句:

电脑内测试声卡输入电平读数的最佳软件根据个人经验推荐SOUNDFORGE。

下一讲:

『2』录音的基本概念以及技术流程

首先,让我们先明白什么是录音。

顾名思义,录音就是记录声音(废话!

),那么记录声音都需要什么呢?

最简单来说,需要一个收集声音并把声音转变成电信号的东西,那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话筒了;还需要一个记录声音的东西,那也就是录音机了。

以上的道理估计是谁都明白的。

那么进一步说,我们现在的录音的基本过程又是如何呢?

现在我在下面进行一个简单的罗列:

1、拾音过程

2、声、电转换过程

以上两个过程由MIC完成

3、声音调节过程(包括前期的EQ、压限、音量等等),这实际上是对电流的调节。

4、声音的记录过程:

通过多轨机,电脑、录音机等进行记录。

5、声音的处理过程:

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缩混过程(mixing)

即使再复杂的录音也是这几个过程完成的。

有些friends可能会问,知道了这几个过程又有什么用呢?

请记住,这些过程不是拿来让你死记硬背的,而是让你学会应付录音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的。

比如说:

你把设备全部打开后,话筒也接好了,但就是听不到声音,那么就跟我来检查一遍,第一步:

话筒是否有开关?

是否打开了?

第二步:

话筒与调音台的连接线是否正确?

连接线是否完好?

(可用万用表检查)第三步:

话筒是否需要幻象供电?

调音台的供电开关或者话放的供电开关是否打开了?

第四步:

调音台的增益电平是否开的太小了?

或者调音台上的预衰减开关是否被打开了?

如果以上四个步骤均检查无误,而调音台上依然没有输入信号显示,那么试着把话筒插在调音台的另一路上,如果依然没有信号,那么换一个其他音源或话筒来进行试验,如果这样还是不行的话,基本可以断定调音台的设置可能出现了某些问题,那么至于出了什么问题,各个调音台的情况不一样,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前四个步骤检查无误,然而换了一个话筒后,就有声音了,那么基本就可以断定是话筒出的问题。

在这里,我想请大家记住一点:

不要相信任何设备会永远任劳任怨的为你工作,哪怕那设备再昂贵,再稳定,也会有出问题的时候。

那么,通过以上的例子大家可以看到,了解录音的技术流程,将为排除录音过程会产生的各种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排除问题的能力不是靠书本上交来的,而是靠经验得来的。

但记住一点,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设备出现了问题,都不要慌,那样只会使问题越来越严重,问题既然已经出现了,那我们要做的只是解决他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是吗?

好了,今天先说到这里,下次再见!

下一讲:

『3』拾音技巧

大家经过上节课,都已经知道了拾音就是把声音收集的过程了吧。

那么现在,我来大概说一下拾音过程中的技巧。

一、单个人声拾音:

最简单的人声拾音是用一个MIC录一个人的声音,把MIC调为心形,或超心形指向,让人的嘴直接对着话筒即可。

话筒与嘴的距离大概分为如下几类:

1、最通常的录法,嘴离开MIC大概20厘米左右,而且叮嘱歌手,唱的时候不要左右或前后晃动。

这样,对于一些没什么太多录音经验的歌手是很有好处的。

因为这样可以保证他们在唱整首歌曲时音质统一。

2、录具有亲切感的人声:

上面所说的拾音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说,录出来的声音有些偏冷,因为与MIC的距离不在MIC的近讲效应的范围之内。

在这里,我首先讲一下什么是近讲效应。

简单的说,声源离MIC的距离越近,MIC所拾取的低频部分就越多,也就是说,你唱歌的时候离MIC越近,你所听到的声音的低频就越丰满,但是,如果你离MIC太近的话,就会使MIC产生过多的低频谐波共振,从而导致低频的变形、失真。

但是,在不使声音过渡失真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有效的利用这种“近讲效应”,使得拾取的声音更加丰满,并且具有一定的亲切感。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如果是这样的话,等声音录制完毕以后,在后期处理的时候加一些低频不就行了,干吗还要在拾音的时候改变与话筒的距离呢?

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如下:

如果你想得到什么样的声音,那就尽你一切所能在前期录音时得到与之更加接近的声音,否则会给你的后期处理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而且,后期作出来的声音和前期录出来的效果是有区别的,你很难做到前期录出来的声音效果。

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个问题,无论你要如何录制人声,一定要给MIC加上防扑罩,加防扑罩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防治人声扑话筒,而且,对于你话筒的防潮,也是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的。

3、拾取美声唱法的人声:

录制美声唱法,不需要什么亲切感,美声唱法最关键是要使人声流畅、干净,并且尽量减少呼吸的声音。

那么,录制美声唱法时,嘴与MIC的距离在40~50厘米都不过分,只要你的MIC有足够的拾取能力,并且你的录音环境足够好的话。

4、拾取更加具有细节感的人声:

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在一个非常好的拾音环境内,否则的话,细节没录进来,噪声倒是会增加不少。

具体的做法,在这里我只作粗略的讲述,因为追求不同的效果,会有不同的MIC拾取方法,无法一一讲述。

在一个有优秀拾音环境,并且,拾音空间不少于15平米的环境下,可以给一个人声摆放2支或以上的MIC来拾取人声的不同细节,我比较通常的作法是:

用一支MIC对着人的嘴,用另一支MIC对着人的喉头或以下部分,这种拾取方法,有可能产生的弊病是相位抵销,这就要通过自己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摸索,来获得最佳的MIC摆位。

当你获得一个成功的MIC摆位的时候,呵呵,你会听到完全不同以往的人声效果。

二、和声演唱拾音或合唱拾音:

我所说的这种情况,多数指伴唱的拾取。

这个时候,应该有最少3个人同时发出声音,那么,就要把MIC调整至全向指向,以能录清除没一个人的声音。

当然如果你有三个MIC分别给三个人,那更好。

但是,如果你这样做,除非你的录音室有寂静端分割处理,否则的话,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产生相位抵销。

但是,如果你把三个人分开的话,伴唱歌手之间的交流就没有了,不利于录到具有高度默契感的和声。

所以我建议,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用一支MIC拾取伴唱各声部的人声。

在拾取伴唱的时候,伴唱歌手与MIC的距离最重要的不是三个人相同,而是三个人的声音在拾取之后的音量比例要均衡。

那么,你要作的就是在控制室中根据你自己的耳朵作出判断,并且,借助对讲MIC给录音室内的伴唱歌手下达指令,调整他们之间没一个人与MIC不同的距离,以获得均衡并且浑然一体的伴唱声音。

三、简单的常用乐器拾音:

1、吉它:

MIC对准吉它的共振孔,距离20厘米左右即可。

2、小提琴:

MIC从侧面对准琴箱以及琴弦的方向,距离30~40厘米即可。

3、长笛或竹笛:

MIC对准乐器,距离2米左右。

4、二胡:

MIC对准腔体,距离50厘米左右。

当然,以上讲的只是一些最简单的乐器拾音方法,如果想获得丰满的单乐器声音,大部分情况下,要用4、5支以上的MIC来拾取同一件乐器。

关于这种拾取方法,不方便在这里一一讲述,如果想知道的话,来电话,或者发EMAIL给我吧。

好了,这节课就先讲到这里,我打累了,下次再见。

下一讲:

『4』话筒放大器的使用

话筒放大器,简称“话放”,是对话筒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的设备。

无论我们把话筒插在调音台上,声卡上,或是卡拉OK机上,这些设备都有一个(或多个)话放,那么,还有一种是独立工作的话放,他只负责把话筒信号放大并且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然后变成线路输出信号再输出出去。

这种独立工作的话放一般来说是比较全面并且专业的,我在这里只讲这种话放,以及数字调音台上所带的话放。

这种话放通常带有以下功能:

1、压限器;2、EQ;3、扑声消除器;4、嘶声消除器;5、噪声门。

我个人比较偏好使用其中的压限器和嘶声消除器,其他的都在后期缩混时再作。

首先,我们先将话筒线与话放连接好,并通过正常的声音测试调整话放输入电平。

以人声为例,让歌手跟着伴奏正常的演唱,并调整输入电平,使声音峰值不超过设备的截断电平即可。

第二步:

调整压限器,压限器的工作原理驴兄已经给大家将过了(参见“学历与研究”中的《动态神功》文),我这里只是向大家说明压限器在针对人声以及一些简单乐器时的使用原则。

最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

使用压限器的目的不仅仅是压缩声音的动态,使其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丰满度,更加不能忽略的是--压限器的使用不能让听众听出“痕迹”,也就是说,一首歌,或者一件乐器,如果你录出来以后让人感觉到声音出现以后有一个被压缩的过程,那么,就是你使用压限器的失败。

那么怎么做到不被听众听到压缩的痕迹呢?

我仍然以人声举例:

当歌手演唱的是一首慢歌,那么声音的要求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是流畅,稳定。

在压限器上,要作的就是适当降低启动时间,增加恢复时间,降低阀值,并且增加压缩比,我通常使用的经验是:

启动60ms左右,恢复150ms左右,阀值-20db左右,压缩比为4:

1或6:

1。

当然,这个数字不是一定的,不同的人声、不同的设备等等不同的条件,都会产生不同的压限器调节,这要靠大家自己去实践。

当歌手演唱的是快歌的时候,需要的是声音爆发力强,并且干净,不拖泥带水。

在压限器上,要作的就是适当延长启动时间,减低恢复时间,提高阀值,并且使用更加大的压缩比。

我通常使用的经验是:

启动150ms左右,恢复50~20ms左右,阀值-8db左右,压缩比为8:

1~10:

1。

在前期录制人声的时候,没什么可能把声音的动态一次性都调整好,在后期缩混的时候肯定还要继续调整。

至于嘶声消除器,大部分的话放上比较简单,只需要设定门限和消除量即可,嘶声消除的重点是要使声音不因为处理而变的浑浊就可以了。

至于录其他的乐器,在调整压限器的时候把握一个重点就是:

所有的声音经过压限器的处理之后都尽量不要带有压缩过的痕迹,都要流畅,才好。

好了,先说到这里吧,我又得干活去了,下次再见!

 

下一讲:

『5』话筒放大器使用的高级技巧

(一)

上次说到了,关于不同声音类型的录制需要不同的话筒放大器使用技巧

我所说的声音类型的不同,主要指的是人声,因为我发现,录制人声所需要调整的地方是最多的,比录制鼓组还要费力。

要点:

尽量使你听到的人声接近你最终想要的人声感觉。

我把不同类型的人声大概分为3种:

一、声音动态范围非常大的歌手:

这类歌手,一般都拥有铁一样的嗓子,尽管他们平常和你说话的时候可能显示不出来他的动态范围,但真正唱起歌来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首先,对于他们的声音,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最终想要什么样的声音。

这也就是我所说的“要点”。

如果你想要的声音是保留他原有的大动态,那么,你在前期录音时候对话筒放大器的调整可能就会非常的吃力。

但是,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千万不要认为动态范围大的就一定好。

太大的动态有可能导致当声音音量低的时候,显得模糊,尤其是和音乐混在一起的时候。

那么处理这类声音主要是要把他的动态范围不留痕迹的降低,举例来说:

歌手的声音最小的时候可能是-60db,最大的声音可能是0db,也就是说,他的动态范围是60db(这只是一个例子,人声的动态范围很多都是超过这个范围的)。

那么有可能在-35db以下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听不清楚了,那么,我们就要把他的声音的动态范围降到35db以内,以便我们的成品能够让大家都听清楚。

在这里,我们主要使用压限器来调整声音,至于如何调整,前面的课程已经讲过了,我就不再重复了。

二、声音小的歌手:

对于这种歌手,我们反而要想办法增大他声音的动态范围,以使他的声音听起来更加丰满。

那么我们首先要增加前级放大的量,使他声音的峰值尽量接近0db,那么,如果因为这样产生了不必要的噪声了的话,我们可以暂时不去管他,然后在后期的时候再去作降噪。

至于压缩器的调整,我们要以声音的丰满度作为首要考虑的事情,在丰满度欠佳的时候,我们就要用扩展器等等手段提升其弱部音量,使他的声音能够听起来尽量的“大”。

至于其他的声音类型,我前面都已经大概说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这个章节,只是补充前面遗漏下来的一些东西。

下一讲:

『7』前期录音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我这里所说的前期录音,主要是指拾音过程之后,直到记录过程之间的工作。

一、注意电平标准的问题:

具体参见本教程第一章。

二、注意录音电平:

我这里所说的录音电平,是指的记录电平,也就是在多轨机或者电脑上所显示的电平。

关于这一点,没什么其他可说的,就是要在不过载的前提下,尽量的记录更大的信号电平。

这样,才能在后期缩混的时候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噪声。

另外,声音的电平越大,在数字声音中,他的量化就越细致,也就是说,声音的细节部分的损失也就越少,那样,我们就能获得更真实并且更丰满的声音。

三、人声录制的切点问题:

当然,如果你用软件录音,人声的切点可以反复修改,直到完美。

但如果你用硬件多轨机来录制人声的话,前期录音时的切点就显得很重要了,那么,切点最重要的是不要被听众听出来。

怎么养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只要遵循下面的原则,我们就可以轻易做到:

图例: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A===

以上的图例中,字母代表有唱词的地方,等号代表呼吸的气口,而“/”就是我们的切点了。

原因是每一个字在发声的时候,都有一个比较长的发声过程,我所说的比较长,是指针对我们录音师的反应时间而言的。

而这个字在发声的最开始从无到有,是一个动态的突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声音出现了某些变化,由于声音的掩蔽效应,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也就听不出来的。

而且,在呼吸完成之后,下一句开始之前,是有一个短暂的空隙的,如果你能把握这个空隙,你所“切”出来的声音就是最流畅的。

其实,前期的“切”声音实际上是一个熟练工种,当真正熟练以后,你甚至可以做到从一个字的中间开始切而不被人听出痕迹来。

四、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一定要在前期录音的时候作详细的分轨记录,那样,我们后期缩混的时候就可以非常方便的知道每一轨都录了什么,不用再费力去找了。

下一讲:

『7.5』关于前期录音分轨的一些补充

通常要录成单声道的乐器:

地鼓

军鼓

HI-HAT

BASS

小提琴SOLO

各种管弦乐器的SOLO

人声

通常要录成立体声的乐器:

钢琴,包括电钢

弦乐群和管乐群

通鼓

CYM

各种效果音色

PERCUSSION(有些PERCUSSION采样音色是单声道的,那就把他们按照键位分别录,然后作成立体声)

人声伴唱可通过DOUBLE作假立体声。

录立体声或单声道皆可的乐器:

吉它

弦乐PIZZ等

这些乐器录成立体声或单声道可视情况而定。

下一讲:

『8』缩混--缩混过程简介

综合前面的一些课程,我已经把前期录音的基础部分都讲过了。

现在,咱们来说说缩混。

谈到缩混,就不能不说编曲。

因为编曲的时候所选用的音色对缩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有些时候,有些朋友听到一首歌,觉得效果不太好,就开始骂录音师,说录音师的缩混很糟烂等等。

其实这些朋友你们有没有听过这首歌没缩混之前的样子呢?

就象有一次,我给某乐队缩混,完了之后,他们说我缩的BASS打弦音色不够漂亮,于是我问他们,想要什么样的BASS音色,于是他们给我找了一盘CD,说让我缩出那上面的音色感觉来,我听过之后,从合成器的ROLAND音色扩展卡“bass&drum"里找出第一号音色,问他们是不是要这种打弦音色,他们说没错。

我于是打开频谱仪,让他们看那个BASS音色的频谱,在4500hz上有明显的凸起,然后我又放那个BASS手弹的BASS,1500hz以上就什么都没有了,我告诉他们,你们所说的那种音色感觉,主要就是在4500hz上体现出来的,但是你们用的BASS音色不好,我早就说过,但是你们不换,那我有什么办法?

那个BASS手说,某录音棚里的录音师说了,无论BASS原来什么音色,都可以作出这样的效果,我说:

“那你把那个录音师找来,我付他钱,只要他能作到,就当我交学费了。

”他说马上就去找,结果也没下文了。

其实,这不是笑话吗?

你原来的音色在这个频点上根本什么都没有,我怎么能生造出来呢?

同样的话,也适用在其他的缩混上,如果编曲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音色的选用对音乐整体效果的影响,那么,就很难作出一首优秀的作品来。

我也作编曲,记得我刚开始作编曲的时候,进棚的时候,就出现过被一些老录音师骂的情况,他们说的就是我音色选用有问题。

当然,一首作品,如果整体效果有3问题,有可能是各方面的问题,我所说的只不过是可能性之一,大家千万不要以为都是编曲的事,我也确实听到过缩混以后还不如缩混以前的作品,说句不好意思的话,这样的事我也干过。

好了,言归正传。

先说一下缩混的过程,这个过程根据每个人的习惯不同会有所不同。

我的习惯是,只要这首歌里面有BASS和鼓,我就先缩他们。

首先是BASSDRUM(地鼓)。

地鼓的声音主要就是一个厚薄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地鼓都越厚越好,而是要根据歌曲的整体风格来定的,在地鼓的缩混过程之中,要注意不要因为因为增加地鼓的厚度而导致谐波叠加,那样会使声音听起来很不谐调,而且容易产生听觉上的过载,也就是说,明明电平没有破,但是听起来已经破了。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句话,叫做“贝司跟地鼓”,实际上这句话说的是贝司和地鼓的音色要统一。

不能脱离开,因为BASS和地鼓是整个音乐的“地基”如果这两件乐器分离开了的话,就会感觉整个歌曲不稳定。

至于具体做法,我会在后面讲到。

处理完BASS和地鼓之后,我们再作其他的鼓的部分,我通常是先作军鼓,然后是HI-HAT,TOM,CYM,PERCUSSION,最后是一些打击效果音色,那么整个鼓和BASS缩混初步完成之后,单独来听,已经是有很完整的声场的。

而不是感觉很干,或者很窄。

也就是说,如果这首歌有整套鼓的编配的话,那么在鼓和BASS都缩混完成的时候,整个空间架构就应该已经搭好了。

而且,整个空间的各个主要相位点都已经能够被占据了。

在这里,我先说一句,我所讲的这种缩混方法是比较传统的缩混方法,现在的很多的缩混已经有很多改变了,我自己也作了很多在缩混上的改变,但是,从基础的角度来说,我讲的这些东西能够让更多的朋友尽快的掌握规范的缩混方法,先学走,然后才学跑嘛。

然后,是钢琴,或者是吉它,就看这两种乐器哪个在歌曲当中更占主导地位了,也就是说,缩混完鼓和BASS之后,接下来缩混在所有乐器中最占主导地位的音色。

如果是钢琴或者是吉它的话,要注意的是,不要因为突出这个音色而导致乐队的整体比例失调。

拿钢琴来说,如果仅仅是一个钢琴的话,当然是越厚重越好,中高频越嘹亮越好,但是如果和乐队合在一起的话,就不一定是这样了,首先,他的厚重部分不宜超过BASS,而其嘹亮的部分也最好不要超过鼓组中的军鼓。

因为一旦钢琴的力度感太强,超过了鼓的力度感的话,就会感觉整首歌当中,鼓组是多余的,完全不必要的。

接下来,是更次要的乐器,还是遵循上面的原则,不要超过主要乐器的声场范围,和力度范围。

依此类推。

但是,有一点是例外,当一些特殊音色偶尔的点缀在音乐中的时候,是可以在一瞬间凌驾于所有乐器的声场之上的。

但决不可长久。

否则会让人感觉喧宾夺主。

我补充一句,次要乐器与主要乐器的关系绝不仅仅是音量的关系,可千万不要以为把次要乐器的音量作得比主要乐器都低,就可以了,是一种声场关系,具体的我后面再讲。

乐队缩混完毕之后,最后是缩混人声,在主流音乐的缩混中,人声的最关键就是要让听众能听清每一个字。

好了,这次我只是就缩混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关于EQ,压限、效果器等等,我将在后面详细的讲。

大家不要着急,我都会讲到的。

下一讲:

『9』缩混--EQ

(一)

EQ

首先,还是来说一些EQ的基本概念吧。

EQ是均衡器的缩写。

它的基本作用是通过对声音某一个或多个频段进行增益或衰减,达到调整音色的目的。

当然,EQ还有一个显著的功能,降噪。

EQ通常包括如下参数:

F(requency),频率――这是用于设定你要进行调整的频率点用的参数;G(ain),增益――用于调整在你设定好的F值上进行增益或衰减的参数;Q(uantize)――用于设定你要进行增益或衰减的频段“宽度”。

要注意的一点是:

当你设定的Q值越小的时候,你所处理的频段就越宽,而当你设定的Q值越大的时候,你所处理的频段就越窄。

我们常见的均衡器有几种,一种是最简单的,定频点、定Q值三段均衡器。

这种均衡器,在比较低端的调音台上经常可以见到。

分别标注:

LOW,MID、HIGH来代表他们所处理的频段。

这种均衡器大部分属于低端产品,除了增益以外,没有可调性,也比较欠缺专业水准。

还有一种是定Q值、定频点的多段均衡器。

这种均衡器,在现场扩声的时候常会用到。

用于补偿现场的声场。

大概从20段左右的到40段左右的比较多见。

再有,就是我们现在主要要讲的,录音中常用的不定值均衡器,常见的有3段的或者4段的。

这样的均衡器没有任何参数是预先设定好的,都需要我们自己去调整。

接下来,插一个大家常问的问题。

那就是:

到底在前期录制乐器或者人声的时候,是否需要加EQ?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做法也会有所不同。

我在这里,只是说明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

我们无论对声音作什么样的处理,都是为了音乐的整体服务的。

也就是说,直到一首歌缩混完成的时候,我们才真正的确定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那么,如果你在前期录制的时候就由于无论任何原因把声音加了EQ处理的话,那么在后期缩混的时候,你就没有后悔的余地了。

是不是?

55165310

一、降噪

现在,我们先来说一下EQ的降噪功能。

我们录音无论是用于何种用途,我们都会希望得到最好的声音,但我们在录音的过程当中,由于种种不可预见的原因,经常会产生各种噪声,或者是我们不想要的乐器泛音。

这时,我们可以用EQ来达到降噪的效果。

在讲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