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 共5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6182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1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 共5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 共5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 共5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 共5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 共5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 共5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 共5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 共5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 共5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 共5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 共5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 共5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 共5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 共5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 共5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 共5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 共5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 共5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 共5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 共5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 共5套.docx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 共5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 共5套.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 共5套.docx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试题共5套

四年级科学学科(下)第三单元

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

学校

一、我会填

1.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__.

2.力既有_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______

4.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物体受到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原来的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这种性质叫弹性。

这种使物体回复到原来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力叫弹力。

6.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____________,物体的重力是由于____________引起的。

7.在弹性范围内,拉力____________,弹簧伸得____________。

8、物体在穿过液体或空气产生的摩擦力,叫____________。

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____________时,在两个物体的____________上会产生一种____________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0、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要精确地测量力时,要利用____________来测量力的大小。

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____表示。

二、我会判断

1、物体的弹性是无限的。

()

2、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受到的力是地球引力。

()

3、摩擦力对人们的生活和生长不利,所以要设法减小它。

()

4、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力的存在。

()

5、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6、弹力的方向是与受力方向一样的。

()

7、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

()

8、物体间的接触面变光滑些可以减小摩擦力。

()

9、物体的形状与其受的摩擦力大小无关()

10、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其伞面的大小有关。

()

三、我会选

1.下列物品中弹性最小的是()

A、弹簧B、木块C、橡胶D、海绵

2.重力的方向是.()

A、四面八方B、垂直向下C、垂直向上

3.苹果落地是因为受到()的作用。

A、地球引力B、弹力C、摩擦力

4.弹簧称使用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在()处。

A、1B、0C、正中间D、最下

5、旋转水桶时,水桶里的水不会撒出来的原因是()

A受到重力的作用B、受到离心力的作用

C、受到绳子拉力的作用

6、增加降落伞的伞面面积,是为了()

A、增加重力B、减小空气阻力C、增加空气阻力

7、自行车()需要增大摩擦力,而()需要减小摩擦力。

A轴承B、车把C、龙头

8、地球引力是英国科学家()研究的。

A、爱因斯坦B、爱迪生C、牛顿

9、下列现象中,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用力按海绵B、骑自行车C、撕开一张纸

10、投篮时,篮球受到重力方向是()

A、向上B、向前C竖直向下

四、快乐连线题。

1、往拉链上涂蜡

2、往二胡的弦上涂松香

A增大摩擦力3、给自行车链条加点油

4、鞋底的花纹

5、自行车车把套上橡皮套

B减小摩擦力6、举重运动员比赛前涂粉

7、汽车做成流线

五、画一画(画出运动物体的力)

 

拔河的绳手指拍球

 

手提着一桶水力气相同的两人向相反方向推门

六、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是如何利用物体弹性的?

 

2、力是无形的,我门可以从那些方面来感受力的存在?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28分,每空1分,第9题2分

1、弹簧秤牛顿

2、大小反向

3、运动速度方向形状

4、垂直向下

5、外力作用形状体积形状体积

6、竖直向下的重力地球引力

7、越大越长

8、阻力

9、运动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

10、伞面大小伞绳长短

悬挂物的轻重伞面材料等

11、弹簧称牛顿N

二、共10分每题1分

1、×2、√3、×4、×5、√

6、×7、√8、√9、×10、√

三、共20分,每题2分

1、B2、B3、A4、B5、B

6、C7、BA8、C9、C10、C

四、共14分,每题2分

A——2.4.5.6.

B——1.3.7.

 

五、共8分,每题2分

六、共10分,每题5分

1、生产生活中利用物体弹性的例子很多,如射箭、拍球、

撑杆跳高等

 

2、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力对物体运动及形状的影响和人体肌肉的感受来体验到力的存在。

 

 

命题说明

本次命题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重点学习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力,本单元共有5节课,在命题中主要抓住前3节课内容,命题紧抠课本,主要考察学生多课本知识的理解,适当的联系课外生活,用课本知识解释生活着的一些现象。

题型灵活、多样,但万变不离其踪!

 

学校班级考号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

评价等级

达标

待达标

在相应等级上划“√”

一、填一填:

(2×20=40分)

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

是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的()有没有发生变化。

这另一物体我们称为(),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的物体。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也不同。

*2、运动的快慢需要用()来判断,就是常说的

()。

3、物体运动的方式有:

()、()、()、()。

4、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以上的运动方式。

5、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与斜坡的()有关,斜坡越(),小车冲出去的距离越()。

6、小车运动的快慢与()的大小有关,拉力越(),走得越(),拉力越(),走得越()。

 

二、连线:

(2×5=10分)

将左右相关的内容用直线相连

拍皮球

青蛙跳直线运动

风车转动转动

荡秋千摆动

滑滑梯往复运动

三、判断题:

(2×10=20分)

1、世界上没有完全静止不动的物体。

()

2、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以椅子为参照物,司机动了,方向盘也动。

()

3、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

()

4、在斜坡上滑行的木块是直线运动,小朋友立定跳远时从脚的运动轨迹看属于曲线运动。

()

5、运动形式只有一种。

()

6、参照物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

()

7、速度的大小与所用时间没有任何关系。

8、小车的运动只与路面有关。

()

9、摆的快慢与摆的质量有关。

()

10、公路上的汽车在运动。

()

四、简答:

(4×5=20分)

1、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

 

2、说出三种物体在做直线运动有例子?

 

3、你能用什么方法判断月亮是在运动?

 

4、说一说人们是按照什么给物体的运动方式分类的?

 

五、动手做:

(2×5=10分)

1、思考并填空:

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看路旁小树,小树是。

当我们站在地上看路旁小树,小树是。

我明白了:

 

2、小实验:

验证小车运动的快慢与路面光滑程度有关?

问题:

小车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

保持不变的是:

需要改变的是:

参考答案

一、填一填:

1、位置、参照物、不动或静止、是否运动、结论。

2、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运动速度

3、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4、一种或一种

5、高度、高、远。

6、拉力、大、快、小、慢。

二、1、将左右相关的内容用直线相连

拍皮球

青蛙跳直线运动

风车转动转动

荡秋千摆动

滑滑梯往复运动

三、√`√√`√××√××√`

四、略

五、略

试卷编写说明

本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知识的掌握情况。

从试卷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的检测。

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

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检测知识。

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四年级科学学科(下)

第三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

班级:

年班姓名:

学号:

班级姓名成绩

评价等级

达标

待达标

在相应等级上划“√”

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努力耕耘,共同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现在就让我们满怀信心地收获累累的果实吧!

你准备好了吗?

要出发啦!

相信聪明的你是最棒的!

一、我会填:

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有没有改变,我们把这另一个物体称为。

2、运动的速度就是指。

3、在一个摆中,重物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摆动次。

4、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外,还强调。

5、锯木头的动作属于。

6、我们的周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运动。

如:

、、等。

7、坐在行驶的汽车看到窗外的:

、等在移动,这是因为。

8、物体的运动方式可以分为大类,如滑滑梯这是,荡秋千是。

9、判断物体的快慢也就是,可以用来测量,也可以用来判断。

10、钟表的摆是动,像钟表的摆这样运动的还有、。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描述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

()

2、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以椅子为参照物,司机动了,方向盘也动了。

()

3、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

()

4、世界上没有完全静止不动的物体。

()

5、把抽屉从桌子里拉出来的运动是往复运动。

()

三、我会选

1、沿竖直的马路前行的汽车包含()的运动类型。

A、直线B、往复C、摆动

2、坐在飞驰的火车声看下列东西,()是运动的。

A、车厢B、树木C、邻座

3、荡秋千时,在()看周围的树木是静止的。

A、最高处B、最低处

4、摆动的快慢与()有关,与()无关。

A、摆重B、摆线长短C、摆的角度

5、自然界中电磁波传播的速度是()。

A、30万千米/秒B、3万千米/秒C、30千米/秒

四、给下列各种运动速度排列(以速度快的排在前面)

1、飞机11260千米/小时2、台风25—30千米/小时

3、热气球317千米/小时4、沙尘暴79千米/小时

5、F1赛车350千米/小时6、人行走5千米/小时

五、连连看

风车摆动

汽车雨刷直线运动

跑步往复运动

拍球转动

六、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四种方式的路线

1、滑滑梯2、锯木头

3、钟表的摆4、转动转椅

七、科学实践:

1、你能解释“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话吗?

 

2、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与什么因素无关?

 

四年级科学学科(下)第三单元

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

评价等级

达标

待达标

在相应等级上划“√”

一、认真思考,对号入座。

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   有没有改变,我们把这另一个物体称为   。

2、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或   的物体。

3、世界上没有静止的物体,只有静止的物体。

4、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来测量,这就是常说的

5、坐在汽车上,如果我们觉得路旁的树木、房屋在往后退,这时我们选定的参照物是。

如果以车上的乘客为参照物,我们自己是的。

如果以汽车本身为参照物,乘客是的。

6、在小车的运功过程中,车轮的运动方式是,车厢的运动方式是

7、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的;摆绳越短,摆的

8、气象台在预报台风时,除了预报时间、风速、风级外,还要强调。

二、仔细推敲,辨析正误。

1、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

2、我们是用眼睛来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

()

3、拍篮球时,篮球的运动方式是摆动。

()

4、我们走路时只有直线运动这一种方式。

()

5、锯木头的动作属于直线运动。

()

6、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

()

三、反复比较,择优录取。

1、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了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

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

这就说明在相同的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越长,速度越()。

A、慢快B、快慢C、慢慢

2、下列()不属于直线运动。

A、火车前进B、拉锯C、水车转动D、振动的橡皮筋

3、“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  )为参照物。

“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为参照物。

A、江水B、竹排C、青山 D、蓝天

4、在一个摆中,重物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摆动()次。

A、2次B、1次C、3次

四、科学分析,正确联线。

走路

摆动直线运动

推纸箱

压跷跷板曲线运动

车轮滚动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你能用什么办法判断月亮在运动呢?

 

2、运动的方式主要有那些?

 

3、并排行驶、快慢相同的两辆汽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六、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几种物体的运动路线。

 

1、拍篮球2、风车转动

 

3、滑滑梯4、荡秋千5、青蛙跳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群众路小学白雅丽

一、试题说明

此份试卷的设计以《课标》的精神为指导,以《课标》中关于评价及考试的理念为依据,在命题上突出了评价的激励性、诊断性和发展性的原则,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和掌握程度的基础上,加强了学生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操作、实践探究能力的考察。

考试内容的设置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具体分析如下:

1、第一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第三单元中科学概念、科学现象、事物的性质、事物的周期变化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第二题、三题是综合性较强的试题,主要考察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与选择。

3、第四、五题、六题能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分值

此套试卷为百分卷,共六种题型,各试题分值安排如下表:

题次

各题分值

题次

各题分值

_第一题

32分(每空2分)

第四题

14分(每连对一个得2分)

_第二题

12分(每小题2分)

第五题

15分(每小题5分)

_第三题

12分(每小题3分)

第六题

15分(每小题5分)

_

题次

各题分值

题次

各题分值

第一题

32分(每空2分)

第四题

14分(每连对一个2分)

第二题

12分(每题2分)

第五题

15分(第一小题5分)

第三题

12分(每小题3分)

第五题

15分(每小题3分)

 

三、参考答案

(一)、1、位置参照物

2、不动静止

3、绝对相对

4、距离运动速度

5、汽车静止静止

6、旋转运动直线运动

7、越慢越快

8、风向

(二)、1、对2、错3、错4、错5、对6、对7、对

(三)、1、A2、C3、CB4、B

(四)、走路

摆动直线运动

推纸箱

压跷跷板曲线运动

车轮滚动

(五)、1、略。

2、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旋转运动、往复运动。

3、如果以路面或路旁的树为参照物,它们都是运动的。

如果以其中一辆汽车为参照物,它们都是静止的。

(六)1、2、3、4、5、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检测意见

本次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科学试题,命题教师能紧扣课标与教材,题型多样,难易适中,题量适中,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科学概念的检测,又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联系的新课标要求。

考试内容的设置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第一题,填空题,考察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第二题,判断题,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第三题,选择题,考察了学生是否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第四、五、六题重点考察了学生对所学科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及分析思考能力。

总体来说,此份科学试题是一次较实用综合性较强的命题。

但是,此套题题量稍大,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不易完成。

 

命题人:

白雅丽

检测人:

孟战琴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

一、我知道。

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必须选定_____________。

2.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________的______的变化。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_______。

4.运动的快慢可以用__________来表示。

5.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要强调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摆”从出发点摆过去再摆回来,我们算它摆动____次。

7.运动速度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荡秋千属于_________运动,蛙跳属于_________运动,拍皮球属于_________运动。

9.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____,摆得就越____。

二、小小法官。

(在题后括号里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夜深人静时,教室里的桌椅都静静地睡着了,绝对没有做运动。

()

2.乘坐电梯上下楼的人没动。

()

3.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

4.我们的指甲每时每刻都在生长、运动着。

()5.门前的枫树每天都随着地球的自转在飞速运动。

()

6.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

()

7.锯木头的运动是直线运动。

()

8.小朋友立定跳远时从脚的运动轨迹看是直线运动。

()

9.物体的运动只可能存在一种运动类型。

()

10.小车的运动快慢只与路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

三、连连看。

上升的直升机

荡动的秋千直线运动

滚动的易拉罐

溜滑直滑梯的小朋友

转动的风车曲线运动

跳起的青蛙

四、点兵点将。

(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在括号里。

1.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你怎么知道汽车是否在前进?

()

A.以车厢为参照物

B.以车厢里的乘客为参照物

C.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

D.以路上行驶的其他汽车为参照物

2.“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为参照物的,“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为参照物的。

A.竹排B.两岸的山

C.江中的水D.竹排上的游客

3.如果你坐在高速行驶的列车厢里,一位旅客在过道上经过,你会觉得他走的(),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会觉得他走的()。

A.快B.慢C.不动

4.毛泽东写过“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意思是()。

A.在飞机上和飞机一起运动看到的

B.坐在宇宙飞船上和飞船一起运动看到的

C.坐在地上和地球一起运动看到的

5.荡动的秋千的运动轨迹是(),滚动的易拉罐的运动轨迹是()。

 

五、你问我答。

1.请列举小车的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说一说摆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

 

六、探索与发现。

怎样判断拔河比赛的输赢?

请你设计比赛场地,并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参照物2.另一物体位置3.不同4.运动速度5.风速风级风向6.17.物体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8.(不唯一)9.长慢(或短快)

二、判断题。

××√√√√√××√

三、连线题。

四、选择题。

1.C2.BCAD3.BA4.C5.CA

五、简答题。

1.拉力的大小;路面的光滑等因素有关。

2.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重量无关。

六、设计题。

(略)

评分标准

满分:

100分时间:

40分钟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三、连线题,每线2分,共16分;四、选择题,每空2分,共16分;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六、设计题,6分。

编写说明

一、命题意图说明:

此套试题基于教本大纲、源于课本中第三单元的基础内容,题型全面、难易程度适中。

并结合生活,考察较全面、拓展性强。

二、试卷结构特点:

包括:

填空、判断、选择、连线、简答、设计六种题型。

三、典型试题例说:

选择题、设计题均为第三单元所学内容,想让学生用本单元所学知识来解释一下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分析设计一下拔河比赛怎样决胜负合理些,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检测人意见

此套试题基于教本大纲、源于课本中第三单元的重点内容,题型全面、难易程度适中。

并结合实验实践活动,考察较全面、拓展性强。

考试时间:

40分钟,分值:

100分。

有填空、判断、选择、连线、简答、设计六种题型。

优点:

1.紧扣课本重点,对于概念性知识点考察全面;

2.难易程度适中,保证基础性知识所占的比重;

3.整合资源性强,比如实验题考察综合能力。

不足:

1.填空题题量有些显多;

2.选择题题稍有难度。

 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