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高中验收校长汇报材料文书最后定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63710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示范高中验收校长汇报材料文书最后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示范高中验收校长汇报材料文书最后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示范高中验收校长汇报材料文书最后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示范高中验收校长汇报材料文书最后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示范高中验收校长汇报材料文书最后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示范高中验收校长汇报材料文书最后定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示范高中验收校长汇报材料文书最后定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示范高中验收校长汇报材料文书最后定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示范高中验收校长汇报材料文书最后定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示范高中验收校长汇报材料文书最后定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示范高中验收校长汇报材料文书最后定稿.docx

《示范高中验收校长汇报材料文书最后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示范高中验收校长汇报材料文书最后定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示范高中验收校长汇报材料文书最后定稿.docx

示范高中验收校长汇报材料文书最后定稿

继承传统凝练理念

构建特色精育人才

积极创建陕西省示范高中

——迎接陕西省示范高中验收校长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象山中学全体师生向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校评估指导工作表示热忱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我汇报的题目是《继承传统、凝练理念、构建特色、精育人才,积极创建陕西省示范高中》。

象山中学创建于1927年,至今走过了八十三年的光辉历程,三迁校址,八易其名,培养毕业生四万余名,两万余名学生升入高等院校。

陕教基【2006】34号文件颁发以来,我们把创建陕西省示范高中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良好机遇,在渭南市教育局、韩城市委、市政府、韩城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对照示范高中标准,加强硬软件建设,突出内涵发展,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经过自查,我们认为基本符合示范高中标准。

现向大家做以汇报:

一、继承传统,光大精神

1927年,韩城知名人士王捷三、张勉哉、杨一鹤抱着培养革命人才的坚强决心,自筹经费,在艰难困苦中兴办学校。

1930年,著名爱国将领吉鸿昌回韩追宗认祖,为学校捐赠一千大洋,购《万有文库》一套,2000余册,现珍藏在学校图书馆。

樊厚甫,三任校长,学识渊博、进步开明,学生为其捐建厚甫亭。

林伯渠抗战路经韩城时,仰其学识,赞其为人,为老先生赠枣红马一匹。

段跻同,将学校由龙门书院搬迁现址,创办高中,延聘名师,使学校有了长足发展,学校为其建设跻同亭。

解放前的二十二年时间,学校曾是韩城地下党活动中心。

1947年至1948年,学校更名为陕甘宁边区韩城中学,成为培养革命人才的摇篮。

300多名学生奔赴延安和西北解放战场,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

党俊鸿,解放后担任校长书记长达26年,培养出高考状元和一大批栋梁人才,三百余名学生为其捐建塑像,并赠送“龙门师表”牌匾。

建校至今,涌现出原陕西省委副书记董继昌、原浙江军区司令员杨士杰、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王友三、原陕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焦浪亭、西北大学著名教授史启祯、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副总指挥梁建国、著名作家王增新等一大批知名校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校校友三十余人担任陕西省厅局级干部和大学校长。

2007年学校八十周年校庆时,6000余名校友和各界人士云集学校,参加了隆重的校庆典礼,总结提炼出“爱国为民,卓越俱进”的学校精神,高度概括了一代代象中人崇高的人生追求和敢于超越的价值取向。

二、凝炼理念,科学规划

2000年以来,对办学理念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全新的理念体系。

在反复研读党和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精神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高中教育必须坚持“一二三四五六”。

“一”就是坚持一个方向,即社会主义方向。

这是办学的根本方向。

“二”就是贯彻落实“两全”,完成“两大任务”,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完成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人才,为社会输送合格建设人才两大任务。

这是基础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三”就是坚持“三个面向”和“三大特性”,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础教育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

这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点。

“四”就是坚持“四有”标准,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是新时期的育人目标。

“五”就是坚持“五育”并重,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六”就是坚持“六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存、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这是新课程的育人目标。

我们认为新的教育观应该是: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办人民满意教育。

”新的人才观应该是:

“基本素养+个性特长=人才”。

应该坚持的学生观是:

“⑴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独特的人生经验、有丰富的情感、有做人的尊严、有主观能动性。

⑵学生是有个性、有差异的人。

学校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

⑶学生的发展是家庭、社会、学校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尤其是学生自身内部矛盾转化的结果。

⑷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⑸学生是正在成长成熟的人。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确定的办学理念是:

“为教师与学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

”既关注学生,又关注教师;既关注发展,又关注幸福;既关注当下,又关注长远。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们确定了“爱国情怀、文明素养、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个性特长、健康体魄”的培养目标,“文明勤奋,博学创新”的校训,“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办学目标,“人字从这里写起”的校铭,“和谐、进取、求实、超越”的校风,“敬业、严谨、奉献、创新”的教风,“踏实、勤学、致用、争先”的学风,《前进,象中》的校歌。

为了保证这些理念的落实,2000年以来,制定了两个五年规划,提出了创建陕西省重点高中和示范高中的目标。

逐年制定工作要点,完善各项措施,不断推动学校良性发展。

十余年来,推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多项措施,办学质量明显提高。

先后荣获“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陕西省重点高中”、“陕西省文明校园”、“国防生生源基地”、“陕西省‘二五’、‘三五’普法先进集体”、“陕西省依法治理示范学校”、“陕西省科研兴校明星学校”、“陕西省学习研究先进单位”、“陕西省《高中艺术》课程实验学校”、“陕西省‘研究性学习’课程实验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十五课题研究先进集体”、“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优秀组织奖”、“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陕西赛区优胜学校”、“陕西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陕西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性学习、预防青少年犯罪、思想政治工作、普法教育等经验在省市有关会议交流。

《陕西日报》、《陕西教育》、陕西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三、构建特色,丰富内涵

近年来,我校在德育、校园文化、课程改革等方面形成了办学特色,丰富了学校内涵,提升了学校品位。

2000年以来,确立了“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优秀文化陶冶人,用先进榜样感召人,用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人,用严明的制度约束人”的德育工作指导思想,全力构建包括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途径、德育评价、德育研究在内的德育体系。

形成了“八大教育打基础、多方参与齐联手、丰富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模式。

“八大教育打基础”,就是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理想前途教育、法制纪律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现代文明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绿色环保教育,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这些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辅助形式是学校大会、班会及校内外活动。

2000年,我们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聘请专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辅导。

近几年,做到了心理辅导专业化、心理课程规范化、心理咨询制度化,心理档案普及化、心理干预经常化,有效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

“多方参与齐动手”就是动员更多的力量参与德育工作,构建立体德育模式。

要求班子成员做到“四带头”,即政治上带头、学习上带头、工作上带头、做人上带头;“三深入”,即深入课堂、深入班级、深入师生。

要求科任教师用崇高精神育人,用渊博知识导学,用先进方法启智,用规范要求正人。

要求班主任用人格塑品格,用真心换爱心,用制度树新风,用活动促行动。

要求后勤人员,用形象影响人,用服务满足人,用专长感动人,用管理规范人。

全校实行德育首遇制和全程管理制。

组建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建立了畅通的家校沟通渠道。

建立了烈士陵园、司马迁祠、韩城电厂等十多个校外教育基地,形成了警校共建、军校共建机制,聘请十多位韩城知名人士为兼职教师,积极参与韩城当地的社会活动,社会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丰富活动为载体”就是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亮丽的教育风景线。

升旗仪式及国旗下讲话,一次次震撼师生心灵。

法制教育周,组织法律知识测试,举办现身说法报告会,开展模拟法庭演示等,帮助学生树立法制意识。

科技文化艺术月,一年一次,每次为期一个月,举办科技图片展,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大赛,征文、演讲、海报、自办报、书画大赛,大合唱、文艺晚会等活动,学生人人参与,从中受到教育。

军训是每届学生入学的必修课,历时一周,让学生体验军营生活,经历意志和身体的锻炼。

成人仪式,每年举行一次,为18岁成人学生赠送《法律知识读本》和自编的《青春风采》纪念册,进行为期一周的法律知识学习、爱心责任体验等主题活动,举办庄重热烈的成人典礼,增强学生的成人感。

预备党校,每年吸纳三百多名优秀学生参加党课学习,为党组织输送合格接班人。

重大政治活动围绕国内外大事进行,既有广泛的宣传活动,又有学生的主题活动。

2008年的抗震救灾、迎奥运等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全校捐款20余万元,表现出了高涨的爱国热情。

重大节日纪念活动,主题新颖,形式多样,教育学生牢记历史,爱我中华。

班级创新性活动由班主任和全班学生自行组织,主题鲜明,班级色彩浓厚。

2008年,适应新形势要求,致力德育创新,启动了“学生道德实践活动”,具体包括四大行动,即社会实践行动、志愿者服务行动、博客互动行动、阳光体艺健身行动。

社会实践周、寒暑假,学生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各类实践活动。

2009年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120余个,学生围绕课题研究在校内外开展多形式的实践活动。

组建学生社团50余个,有专门的老师予以指导,有固定的实践内容。

组建志愿者服务协会30余个,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街道、敬老院等公共场所和校园各处开展多形式的服务活动。

“梦念”社团三十多位成员长期在敬老院和社区服务,多家单位送来贺信,高度赞扬学生的奉献精神。

《龙门特刊》报道了其先进事迹。

一千余名学生在校内博客网注册,累计撰写博客1500余篇,博客网成为师生新的精神家园。

以校园交谊舞、太极拳为主的群众性健身活动蔚然成风,球队、舞蹈队、管弦乐队等坚持训练。

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道德实践活动显示出强劲活力。

有力的德育工作保证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每年涌现出三百多名优秀学生,文明学生达到99%。

升入大学学生表现出“三多”,入党的多、担任学生干部的多、考研的多,不少高校来函对我校的生源给与较高评价。

2000年以来,提出了硬件与软件兼顾,传统与现代融合,建设文化生态校园的整体思路。

建成了综合楼等十栋楼房,建成了占地51亩的标准400米跑道塑胶操场,建起了植物园等十余处自然生态园,实现了校园的园林化。

建成了图书馆、网络中心、实验室、综合实践中心、社团活动中心等教育教学场所,更新了设施,基本实现了校园的现代化。

提出“热爱祖国、勤奋上进、团结和谐、文明高雅、遵纪守法、诚信淳朴、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校园核心价值观,用主流精神引领师生。

依托韩城和学校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起了厚甫亭、跻同亭、党俊鸿塑像、紫云园、名人园、校庆纪念碑、碑林等文化景观。

建起了韩城历史文化展室、校史展室、书画展室、党团员活动室、青春风采广播站、校园网、校园数字电视等文化阵地。

尤其是设计制作的融司马迁名言警句与韩城人文景观图片于一体的大型标语牌八十余块,成为学校亮丽的风景线。

基本实现了校园的人文化。

历届校友、各界人士对我校的校园文化赞不绝口。

2008年,参加陕西省高中建设现场会的省厅领导、县市教育局局长、校长100多人参观我校的文化建设后深受感动。

会后,西安灞桥区、延安市、富平县教育局领导及校长来我校参观学习。

2007年以来,构建以课程结构、课堂教学、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校本研训为主要内容的新课程体系。

在优化课程结构上,我们基本的认识是:

“一门课程就是一扇窗子,打开的窗子越多越有利于学生思维结构的改变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对课程一视同仁,摒弃主科、副科之分,开齐上好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尤其重视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课的开设,落实八大领域学习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百余节学科精品课,和《传统文化》、《幻灯片制作》、《学科竞赛辅导》、《英语口语训练》等校本精品课程。

另一个认识是:

“课程是一张菜单,既要有大家吃饱吃好的主餐,又要有适合每个人口味的单餐。

”组织人力编写了《春华秋实》、《校园文化解读》、《司马迁》、《韩城秧歌》、《可爱的韩城》、《郭孝义》、《廉洁文化》、《韩城乡土教材》、《史记成语选录》等九种校本教材,教师开发微型校本课程170余门,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再一个认识是:

“课程不是老师的专利,学生同样是课程的主人。

”研究性学习从2002年启动以来,每年组建研究小组一百余个,学生自定专题、自主研究。

《还象山一片绿》、《公路在呼唤》、《纸火箭设计研究》、《樱花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改造》等研究成果有一定的创造价值。

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人翁地位得到充分发挥。

目前,我们将所有活动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其中展示才华,享受课程学习的乐趣。

在课堂教学改革上,提出了:

“让学生得到尊重,让学生自主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指导思想,课堂以自主、探究、合作等形式为主,形成了多元化的课堂结构。

为了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课堂的“五到位”要求:

“三维目标达成到位、课程资源开发到位、学生自主探究到位、关注全体学生到位、全方位评价到位。

”既保证了改革的活力,又保证了教学质量。

在课程资源开发上,有效整合网络信息资源,广泛利用学生经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选择的借鉴外校资源,课堂的信息量、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在教学手段改革上,广泛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师自制课件300余节,多媒体课占到40%左右。

实验教学开课率100%。

基本实现了教学手段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在课程评价上,建立起了师生自评、互评机制,师生成为评价的主角。

建立了师生成长记录袋,形成了模块测试、学分认定、综合素质评价系列制度,学生评价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特点。

建立了完备的纸质和电子档案,评价步入规范化轨道。

在课程管理上,一是建立完整的课程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新课程管理委员会及职责》、《课程发展规划》、《课程计划》、《新课程准备方案》、《新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开设实施方案》、《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分科课程实施工作及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新课程教师培训实施方案》、《新课程教师评价方案》、《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综合实践课实施方案》、《校本教研制度》、《教科研实施意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学生综合实践手册》、《学生选课指导手册》等十九种制度。

二是有效解决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

近两年,高一、二年级按八大学习领域开出13或14个科目,每个科目按模块组织教学。

综合实践课按学校制定的实施意见,全部启动,实施效果良好。

学校开发的九种校本教材和教师开发的微型校本课程,作为选修内容,有计划地开设。

集全校之力,解决了教材衔接、教材优化重组、学生选课、学生练习巩固、新课改与高考接轨等诸多实际问题。

在“校本研训”上,近三年来,承担国家、省、地级研究课题六个,一个结题,其他正在研究。

教师自定研究课题100余个,绝大部分已取得成果。

教师发表或获奖论文三百余篇。

2000年至今,5454名学生考入二本以上院校,杨光、孙振岳、冯伟伟、段坤优、张婧、赵燕妮、杨婧等同学考入北大清华。

连续三年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良好。

新课改以来,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一大批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有效培养,显示出新课程改革的强劲活力。

四、以人为本,规范管理

面对形势的不断变化,改革和强化学校管理是我们致力探索的课题。

近几年,主要的做法:

一是构建“以人为本,科学民主”的管理模式,积极推行“四制”,即教师聘任制、年级负责制、目标责任制、评价激励制。

教师聘任制旨在增强教师的进取意识和危机意识,盘活人力资源。

在聘任中制定严格的方案,按需设岗,以岗聘任,人性化处理聘任中的问题。

年级负责制,是在校长负责制的框架下、面对学校规模扩大,管理跨度加大的实际提出来的。

原有的三处一室负责纵向上的管理、组织和协调,年级办负责年级教育教学的落实。

目标责任制,是将学校的整体目标分解到部门和个人,制定严格的岗位职责,形成了心向一致、职责分明的良好局面。

评价激励制,是运用科学民主的考评办法,对教职工工作绩效做出评判。

在此基础上,制定奖励方案,对全体教职工进行相对合理的奖励。

二是依法治校、制度治校。

学校所有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招生、收费、课程开设、教育教学、安全卫生、后勤管理等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政策。

校内制定各种管理制度50余种,保证了办学行为和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

三是积极推进民主化建设。

建立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重大事宜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交由教代会表决产生。

建立了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校务公示等制度,形成了沟通顺畅、公开透明的局面。

四是积极尝试网络环境下的管理改革。

利用校园网建立起了校园信息公示系统、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学生成绩查询系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等。

五是积极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投资上千万元,为教师解决了住房、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有效调动了教职工积极性。

五、建设队伍,强根固基

我校有校长、书记各1人,副校长5人,副书记1人,工会主席1人,主任、副主任9人。

其中,国家模范教师2人,陕西省优秀教师2人,省特级教师2人,国家、省骨干教师7人,高级职务11人,党员16人。

全部为大学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或课程班毕业7人。

平均年龄44岁。

分布在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心理等八门学科,12人兼课。

领导班子成员总的特点是品德高尚、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强、敬业乐教,群众威望高,年终测评优秀率达90%以上。

教职工258人,专任教师204人。

学历达标率100%,其中研究生学历35人(含课程班结业和在读),占17%。

专任教师中、高级职务143人,占70%。

具有高中循环教学经历的教师占到80%。

国家模范教师2人,省优秀教师4人,省特级教师2人,省骨干教师16人,获省地奖励教师30人,省地教学能手36人,陕师大兼职教授讲师6人。

在韩城市有影响的骨干教师100余人,占到50%。

150人具有校本课程开发能力。

90%以上的教师学生测评为优秀或良好。

实验员5人,全部为大学学历。

图书馆、校医室7人,均为大专学历或中高级职务。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一是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二是制定优惠政策,从资金、时间等方面为教师进修研究生和网上继续教育培训提供方便。

近几年,接受研究生和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达到一百余人。

三是近五年来,帮助所有专任教师掌握了计算机技术,80%的专任教师能自制课件,能自动化办公。

四是常年举办新老教师结对子、基本功考核、青年教师以考代培等培训活动,坚持组织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汇报课、赛讲课、研讨课等岗位练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教师实际能力。

五是外派教师学习达三百余人次,将一名教师选派英国学习,聘请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陕师大著名教授罗增儒等二十多人来校为教师讲座,形成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机制。

六是通过自建成长记录袋、自我反思评价、自主进修等办法促进教师自我提高和完善。

七是校内评选名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实行专门的岗位津贴,形成了百人骨干群体。

六、建设校园,改善条件

我校为独立高中,在校学生3452人,59个教学班,班平均人数控制在60人以内。

面积213亩,生均41平方米。

楼房18栋,建筑面积63986平方米,生均19平方米。

其中,综合楼,集图书阅览、实验电教、行政办公于一体,建筑面积10700平方米,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

教学楼5栋,面积10019平方米,全部为标准教室,其中多媒体教室45个。

学生公寓5栋,建筑面积19183平方米,生均4平方米。

实验室,各类探究活动室32个,实验室设备达到部颁一类标准。

2008年,建起了综合实践中心和社团活动中心,内设18个探究活动室。

图书馆、阅览室面积916平方米,生均1.3平方米。

图书馆藏书156008册,电子图书1120册,年订报刊359种,阅览室610座。

有校园网络系统、数字电视系统、校园监控系统等现代化设施。

有草坪、花园七个,硬化绿化6万余平方米,绿地生均9.1平方米。

操场和小型运动场三个,面积50960平方米,生均14.7平方米。

校园布局中为教学区,西为生活区,东为运动区。

自2000年至今,我们不等不靠,自筹资金6000余万元,扩大校园面积80余亩,吸引社会资金2000余万元,走出了一条社会化的校园改造路子,完成了艰巨的校园改造和设施更新任务。

七、对口帮扶,辐射带动

近五年来,我们将苏山分校、司马迁专修学院高中部、作为重点帮扶对象,通过指导、交流、代培教师、资源共享、师生联谊、资金投入等多种形式更新了帮扶学校的观念,加强了帮扶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升了帮扶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在韩城的大校作用,将先进的理念和宝贵的办学经验传授给韩城各级各类学校,推动了韩城教育的整体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对照示范高中标准,还有一些差距,今后我们将根据专家组意见,下大功夫整改,真正把象山中学建成普通高中的示范校,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优秀人才上付出更大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