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64470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3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7页
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7页
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7页
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7页
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7页
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7页
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7页
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7页
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7页
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7页
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7页
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7页
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7页
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7页
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docx

《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docx

正源检测送样指南设计

建设工程送样、抽检检测指南

一、建筑工程受检流程简介:

1、首先确认工程地点勘察资料有无放射性检测数据,若没有时在基础开挖前应申报土壤氡放射性检测;

2、工程开工前应确认基础检测类别:

①地基检测:

包括天然地基、处理地基、复合地基等承载力检测;

②基桩及基础锚杆检测:

包括工程桩、基础锚杆等完整性、承载力检测;

③支护工程检测:

包括土钉、支护锚杆、土钉墙、水泥墙、灌注桩等质量检测;

3、各类基础应根据相应类型申报:

工程桩应申报“小应变”检测或“大应变”+“静载”(或“抽芯”)检测;

天然地基类型应申报“原位测试”(地基土处理质量或地基土性状普查+压板试验);

4、有结构承重或路面压力的基础,当设计有压实度要求时,应取回填材料事先申报“标准击实”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控制回填材料含水率;在施工过程中做密实度检测;当设计有承载力要求时,则直接做“压板试验”或“动力触探”检测;

5、基础施工前请确认整个工程采用混凝土搅拌形式:

是“商品混凝土”还是“自拌混凝土”,商品混凝土请在使用过程中及时收集供货商的原材料抽检报告、混凝土生产流水号;自拌混凝土则尽早确定工程使用水泥品牌和砂石货源,在使用前申报工程涉及到的所有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和砂浆配合比及及相应材料的进场复验;

6、根据工程预算书、工程进度表、材料进场批量、材料采购厂家、材料分类规格及施工方案,事先根据相应取样批次要求制定材料进场复验计划并按时送检或申报现场检测:

施工前的脚手架连接杆件、安全网、沉降观测;施工中的混凝土、砂浆、砌块;结构中的砂石、水泥、钢筋、钢材、焊接及连接;装饰前的墙面涂料、板材、室内瓷质贴面、防水卷材及防水涂料;安装前的水电材料、阀门开关、结构胶及PVC粘结胶水;施工后的预埋螺栓、钢构件连接、裂缝观测等;

7、对主体结构浇筑应根据不同结构部位,分别进行钢筋焊接抽样检测和混凝土试压件留样送检,混凝土同时应根据结构部位的重要程度及时同步进行“结构同条件试块”的制作并按规定摆放、养护和送检;

8、对梁板、柱强度等级不同时,梁板、柱设计等级超过2个级别时,应增加梁、柱接头试压件的取样和预置;

9、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进度、验收阶段和现场检测条件,在墙砌体未施工前及时申报“结构实体检测”;

10、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无论是商品混凝土还是自拌混凝土,都应确认使用材料经过放射性检测合格;对使用的水电安装材料应确认经过进场复检合格;

11、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材料、墙体、屋面、门窗的节能性能检验;在安装工程过程中,应对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申报节能检测;

12、在门窗安装前,应及时申报建筑外门窗三项性能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认门窗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再启动制作施工工序;

13、在玻璃幕墙安装前,应对采用的结构胶、玻璃、支撑材料、固定螺栓进行检测,并对安装及设计水平进行三性检测;

14、在墙体施工前应对使用的砌块材料根据取样批次要求,分期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15、外墙装饰为饰面砖时,在施工前30天制作样板墙进行工艺检测;全面施工完成后14-30天申报黏贴强度检测;

16、外墙装饰为涂料时,在施工前30天根据产品规格及品种对涂料性能申报送检;

17、门窗安装及装饰工程完成7天后,除厂房外的民用建筑应及时申报“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检测。

二、建筑工程检测要点提示:

1、工程检测的委托方必须是建设方或业主方(投资方),检测之前应办理好相关的建设手续和质监手续,取得“监督登记号”;没有施工手续的工程委托将不予受理;

2、混凝土浇筑应采用商品混凝土并根据“监督登记号”获取“混凝土流水号”方可申请检测,混凝土试件应在现场制作并按监管要求由见证人嵌入芯片并网络上传相关数据;

3、工程监理人员或现场见证人员(包括建设方现场监管人员)是工程检测实施的确认者,所有送检项目应提供见证记录并确保样品的真实性、代表性;

4、对批量送检的样品,见证人员和送检人员应在样品上明确区分各个样品的标识,如取样日期、代表部位、生产流水号等等;未作抽样描述和见证记录的均视为“普通送检”,属于未见证取样之举;

5、工程检测委托方有权在施工图设计、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提出或确认检测方案,所有检测应在见证人员确认下实施,检测完毕见证人员未提出异议时视为默认;

6、送检及检验结果未确认前,现场监管人员及操作人员应确保相应材料不盲目投入使用或组织施工;

7、严格把握取样批量(即同一单位工程中同一样品、同一规格的送检次数)按时送检,是建筑工程资料完整的关键所在;

8、单位工程群体同步施工时,单位工程取样的样品只能代表该单位工程质量而不能代表群体其他部位质量;

9、同批号水泥超过3个月时应重复检测质量;

报告工时按法定工作日累计;加星号(*)者为本中心不能检测项目。

广州增城正源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2015.10(修订)

 

序号

检测项目

取样批量

执行标准

报告工时(日)

1-1

土壤氡检测

1、以间距10m作纵横网格,各网格交点即为测试点,最小布点数应不少于16个,

布点位置应覆盖建筑物投影面积及基础工程范围。

GB50325-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作业结束后3~5

2-1

低应变反射波法

1、灌注桩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

2、甲级设计等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少于20根。

3、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少于10根。

4、对于直径≥800㎜的端承灌注桩,应在低应变检测桩号内,加做总桩数10%的抽芯检测,以验证完整性。

5、受检桩的混凝土强度至少大于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

DBJ15-60-2008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

作业后3~7

2-28*

高应变动力试验

1、对于混凝土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时,不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少于5根,如预制桩则应不少于总桩数的8%,且不少于10根。

2、从成桩到检测的休止时间:

预制桩不应少于:

砂土7天;粉土10天;粘性土15天;淤泥土25天。

混泥土灌注桩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且满足上述要求天数要求。

DBJ15-60-2008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

作业后3~7

2-3*

钻孔抽芯法

1、天然地基采用抽芯法检验每单位工程不少于6个孔;每孔芯样截一组3个试件;

2、基桩钻芯检测不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10根。

当总桩数不大于50根时,钻芯检测桩数不得少于3根。

3、桩径小于1.2m的桩钻取1个孔;桩径为1.2~1.6m的桩钻取2个孔;桩径大于1.6m的桩钻取3个孔。

4、受条件制约而无法进行承载力检测,检测时采用钻芯检测,钻芯检测不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5根。

5、地下连续墙的钻芯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0%的槽段,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3个槽段。

槽段长度小于4m,每槽段钻1孔,槽段长度为4~6m,每槽段钻2孔,槽段长度大于6m,每槽段钻孔数不少于3个。

6、灌注桩的龄期不应少于28天。

7、对桩端持力层的钻探,每根受检桩不应少于一孔,且钻探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DBJ15-60-2008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JGJ106-2003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作业后5~10

2-4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1、对单位工程内且在同一条件下的工程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工程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2、对于工程桩抽样检测时,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

3、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隙时间,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

对于砂类土,不应少于10天;对于素植土和粘性土,不应少于15天;对于淤泥和淤泥质土,不应少于25天。

DBJ15-60-2008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JGJ106-2003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作业后3~7

2-5

压板试验

1、对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单位工程每500m2不少于1个点,且不得少于3个点。

2、在压板试验前,应根据地基类型做标准贯入度、动(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单位工程每200m2不少于1个孔,且不少于10个孔;每个独立柱基不得少于1个孔,基槽每20延米不得少于1孔,检测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3、在压板试验前,对水泥土搅拌桩和承载旋喷桩应进行单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加固体则进行钻芯法检测),每单位工程不少于总桩数的0.5%,且不少于3根;对砂石桩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及强夯置换地基,每单位工程动力触探检测为总数的0.5%~1%,且不小于3处。

DBJ15-60-2008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作业后3~7

2-6

土工试验

(一)(房屋建筑工程)

1、击实试验:

在回填范围内,取同类型土中有代表性的土样,粒径≤5mm时取样20公斤,粒径≤20mm时取样50公斤。

2、密度试验①(环刀法):

柱基回填抽取柱基总(个)数的10%,但不少于5个;基槽和管沟回填每层按长度20~50m取样1组,但每层不少于1组;基坑和室内回填:

每层按100~500m2取样1组,但每层不少于1组;场地平整填方:

每层按400~900m2取样1组,但每层不少于1组;

3、密度试验②(灌砂法或灌水法):

取样数量可较环刀法适当减少。

4、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若为粒径<25mm的中、细粒土,称取有代表性的风干土样约20公斤;

若为粒径>25mm的粗粒土,称取有代表性的风干土样约80公斤;

5、取样部位:

击实试验及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取同类土中有代表性的即可。

密度试验①(环刀法):

在每层土压实后的下半部。

密度试验②(灌砂、灌水法):

在每层压实后的全部深度。

GB/T50123-19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作业后3~5

2-7

土工试验

(二)(市政工程)

1、击实试验:

取同类型土中有代表性的土,粒径≤5mm,取样20公斤,粒径≤20mm,取样50公斤。

2、密度试验:

检查频率为每层按1000m2取样1组,每组3点。

每层压实后厚度≤30Cm。

3、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若为粒径<25mm的中、细粒土,称取有代表性的风干土样约20公斤

若为粒径>25mm的粗粒土,称取有代表性的风干土样约80公斤.

4、取样部位:

击实试验及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取同类土中有代表性的即可。

密度试验①(环刀法):

在每层土压实后的下半部。

密度试验②(灌砂、灌水法):

在每层压实后的全部深度。

GB/T50123-19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TGE40-2007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作业后3~5

3-1*

建筑物沉降观测

1、施工阶段的观测:

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基础或地下室完工后即开始;

2、使用阶段的规则:

第一年3~4次,第二年2~3次,第三年后1次,直至稳定;

3、每单位工程水准基点不少于3个,多层建筑每增加2~3层观测1次、高层每增加3~5层观测1次;设备安装及装修各测1次;交付使用测1次;

DBJ15-60-2008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

作业后3~7

3-2*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

1、观测周期根据任务要求、沉降情况等因素具体确定;

2、相邻地基沉降观测,基坑开挖中1次/天;底板完工后1次/2~3天;地下室完工后,1次/周。

DBJ15-60-2008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

3-3*

安全帽

一个单位工程或不大于2000顶为一批,取样数量为3顶。

GB2811-2007

安全帽

3-4*

安全带

一个单位工程或不大于1000条为一批,取样数量为2条。

安全带

GB6095-2009

3-5*

安全网

一个单位工程或不大于1000张为一批,取样数量为2张。

GB5725-2009

安全网

3-6*

钢管脚手架扣件

1、同一规格、同一型号、同一生产厂家的扣件组成一个检验批;

2、检验批500件以下送检8件、501~1200件则送检13件、1201~10000件则送检20件;

GB15831-2006

《钢管脚手架扣件》

3-7

水泥

1、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吨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吨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2、袋装水泥在同出厂编号的堆场中20袋内随机抽取等量水泥,经混拌均匀后取不少于12kg送检;

3、散装水泥在同出厂编号的3个车罐中随机抽取等量水泥,经混拌均匀后取不少于12kg送检;

GB502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

收样后3~7

3-8

砼用砂

1、按施工现场堆放的同产地、同规格每400立方米或600吨为一检验批,不足时按一批计;

2、取样每次从8个不同部位取足30kg;(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8份)

3、如果同时做配合比试验,一个等级砼配合比增加50kg;

JGJ52-2006

《普通砼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收样后3~5

3-9

砼用碎石

1、按施工现场堆放的同产地、同规格每400立方米或600吨为一检验批,不足时按一批计;

2、取样每次从16个不同部位取足60kg;(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16份)

3、如果同时做配合比试验,一个等级砼配合比增加50kg;

JGJ52-2006

《普通砼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收样后3~5

3-1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按相同产地、相同品种规格拌合材料以及指定需求和强度等级视为一个配比;(按使用相同材料、品种、规格、相同强度等级、塔落度为一组)

2、试配中各种原材料及掺合料需按相应方法现场抽样送检并合格后,方可实施配比试验;

3、基本配比需提供:

砂70公斤、石100公斤、水泥袋装1包、散装30~50公斤,其它材料根据掺量而定。

JGJ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收样后12~16

3-11

砂浆配合比设计

1、按使用相同材料、相同品种规格、相同的砂浆强度等级为一组。

2、将各种原材料按取样方法取样试验后,另提供:

砂30公斤、水泥15公斤、石灰膏5公斤。

JGJ/T98-201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收样后12~16

3-12

混凝土抗压试块

1、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每次3块一组:

①同一配比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立方米时取样不少于一次;②同一配比每工作台班拌制量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少于一次;③同一配比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立方米时,每200立方米取样不少于一次;④同一配比每一楼层结构或每一验收项目取样不少于一次;

2、每次取样标准养护的试件是必须的;同条件养护试件作为结构实体检验依据之一,各个强度等级根据工程量和结构重要性均应留置,同一强度等级的结构同条件养护试件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在相应结构旁同条件养护的试件从制作起每日平均温度累计达600度时送检;

3、混凝土在制作过程中就必须植入芯片。

GB502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适龄后1~3

3-13

混凝土抗渗试块

1、同一配比有抗渗要求的砼结构,取样不少于一次;

2、抗渗砼连续浇注量为500m3以下时,应留2组抗渗试块,每组6块。

2、每增加250-500m3应增留2组,如使用的原材料、配合比或施工方法有变化时,均应另行留置试块。

GB/T50082-2009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试验后5~10

3-14

混凝土抗折试块

1、一级公路每工作台班留置2~4组;日进度大于等于1000m取4组;

2、一般公路每工作台班留置1~3组;日进度大于等于1000m取3组;

3、每组试件采用150×150×550㎜小梁作标准试件;每组3件;

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适龄后1~3

3-15

砂浆试块

1、每一楼层或每250立方米砌体中各种强度等级的砂浆,取样不少于1次;每台搅拌机搅拌的砂浆取样不少于1次;每一工作班取样不少于一次;每组为3块;

2、取样方法:

在搅拌机出料口或砂浆运输车或砂浆槽内的三个不同部位取样;

JGJ70-2009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测试方法》

适龄后1~3

3-16

烧结普通砖

1、每3.5~15万块同一强度等级,同一生产工艺烧结普通砖为一验收批,不足3.5万块亦按一批计。

进入现场同一生产工艺,同一强度等级,同规格烧结普通砖,不超过15万为一批次进行检验。

2、在施工现场采用随机抽样,外观检验抽砖样50块;强度检验20块;

GB/T5101-2003

《烧结普通砖》

收样后3~5

3-17

烧结多孔砖

1、每3.5~15万块同一强度等级,同一生产工艺为一验收批,不足3.5万块亦按一批计。

进入现场同一生产工艺,同一强度等级,同规格烧结多孔砖,不超过15万为一批次进行检验。

2、在施工现场采用随机抽样,外观检验抽砖样50块;强度检验20块;

GB13544-2000

《烧结多孔砖》

收样后3~5

3-18

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

1、每3万块为一验收批,不足3万块亦按一批计。

进入现场同一生产工艺,同一强度等级,同规格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不超过3万为一批次进行检验。

2、在施工现场采用随机抽样,外观检验抽砖样50块;强度检验20块;

GB13545-2003

《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砖》

收样后3~5

3-19

蒸压加气砼试块

1、同品种,同规格、同等级的砌块,以1万块为一批,不足1万块亦为一批。

2、在受检验批产品中,随机抽取80块砌块,进行尺寸偏差和外观检验。

3、从外观与尺寸偏差检验合格的砌块中,随机抽取6组18块制作试件;

GB/T11968-2006

《蒸压加气砼砌块》

收样后5~7

3-20

混凝土路面砖

1、每批路面砖应为同品种,同一类别,同一规格、同一等级,每2万块为一批,不足2万块亦按一批计。

2、超过2万块,批量由供需双方商定。

力学性能检验的试件,按随机抽取法抽取10块

JC/T446-2000

《混凝土路面砖》

收样后3~5

3-21

轻集料砼小型空心砌块

1、以用同一品种轻集料配制成的相同密度等级,相同强度等级,质量等级和同一生产工艺制成的1万块轻集料砼小型砌块为一批,每月生产的砌块数不足1万块者亦为一批论。

2、抗压强度:

5块;表观密度、吸水率和相对含水率3块。

3、取样数量:

强度检验,表现密度,共10块(2块备用);

GB15229-2002

《轻集料砼小型空心砌块》

收样后5~7

3-22

蒸压灰砂砖

1、每10万块同一强度等级,同一生产工艺为一验收批,不足10万块亦按一批计。

2、在施工现场采用随机抽样,外观检验抽砖样50块;强度检验10块(含备用);

GB11945-1999

《蒸压灰砂砖》

收样后3~5

3-23

普通混凝土实心砖

1、每10万块同一强度等级,同一生产工艺为一验收批,不足10万块亦按一批计。

2、在施工现场采用随机抽样,外观检验抽砖样50块;强度检验10块(含备用);

GB/T21144-2007

《混凝土实心砖》

收样后3~5

3-24

粉煤灰砖

1、每10万块同一强度等级,同一生产工艺为一验收批,不足10万块亦按一批计。

2、在施工现场采用随机抽样,抽烧结多孔砖10块。

JC239-2001

《粉煤灰砖》

收样后3~5

3-25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1、每个规格检验批应由同厂家、同炉号、同级别、同规格、同生产工艺,并在同一时间进入同一施工现场组成,每个规格检验批由重量不大于60T的钢筋组成。

2、每批钢筋同规格、同厂家从5条钢筋上各截取5根500mm长作为重量偏差试样(切口要求平滑);另外在2根剩余的钢筋上分别截取600mm及450mm的两长两短共4根作为强度及伸长率试样;一组共9根试样。

3、必须采用机械切割,取样部位应距钢筋端部1000mm;

4、如为抗震设计工程,送样时请声明,并注明抗震级别;

5、钢筋直径大于等于28mm的,600mm的取样长度为增加为700mm。

GB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

收样后1~3

3-26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2007/XG1-2009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

收样后1~3

3-27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1、每个规格检验批应由同厂家、同炉号、同级别、同规格、同生产工艺,并在同一时间进入同一施工现场组成,每个规格检验批由重量不大于60T的钢筋组成;

2、每批样品应在使用状态下取样:

不同规格钢筋截取500mm长度,5根作为重量偏差试样;强度及拉伸试验每批每规格600mm2根、弯曲试验450mm2根。

GB/T701-2008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收样后1~3

3-28

冷轧扭钢筋

1、每批应由同型号、同强度等级、同规格、同设备及工艺且小于20吨钢筋组成;

2、每批钢筋取样数量为7根:

重量偏差检验、拉伸和弯曲试验取样长度﹥500mm;

条状供货的应从不同的6条中分别截取。

JG190-2006

《冷轧扭钢筋》

收样后3~5

3-29

冷拔低碳钢丝

1、甲级钢丝的力学性能每盘为一批。

每批取样数量2根。

2、乙级钢丝以同一直径的钢丝5T为一批。

每批取样数量6根。

3、(分别从任意三盘上截取。

JC/T540-2006

《混凝土制品用冷拔低碳钢丝》

收样后3~5

3-30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每盘钢丝为一批,每批取样数量4根500mm长。

GB/T5223-2002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收样后3~5

3-31

碳素结构、型钢

1、每批应由同厂、同炉号、同级别、同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同一时间,进入同一施工现场,每批重量不大于60T的钢材组成。

2、每批取样数量为2件:

在保证加工余量>20mm前提下,样品宽度>厚度且>20mm;样品长度≥500mm。

GB700-2006

《碳素结构钢》

收样后1~3

3-32

冷轧带肋钢筋

1、每批应由同厂、同规格、同原料、同工艺、同一时间,进入同一施工现场,每批重量不大于60T的钢材组成。

2、重量偏差每检验批抽取5%(但不少于5盘或5捆),其中有1盘或1捆不合格时应逐盘逐捆检验

3、力学及工艺性能检验每盘或每捆为一批。

每批样品应在使用状态下取样:

不同规格钢筋截取500mm长度,5根作为重量偏差试样;强度及拉伸试验每批每规格600mm2根、弯曲试验450mm2根。

GB13788-2008

《冷轧带肋钢筋》

收样后1~3

3-33

冷拉钢筋

每批由不大于20T的同级别、同直径、冷拉钢筋组成。

每批取样数量为2根

GB502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收样后1~3

3-34

低合金高强度

结构钢

1、每批重量不大于60t,每批应由同厂、同一牌号、同一质量等级、同一品种、同炉号、同级别、同规格、同一热处理制度、进入同一施工现场,同一进场时间的钢材组成。

2、每批取样数量为2件:

在保证加工余量>20mm前提下,样品宽度>厚度且>20mm;样品长度≥500mm。

GB/T1591-94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