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64764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1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

《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x

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磷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运用空气的成分及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和杂质0.03%解答.

解答:

解:

空气的成分及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和杂质0.03%.

故选B.

点评:

一些记忆性的知识要准确记忆,如空气的成分、氢氧化钠的俗称等.

 

2.(1分)(2015•长春)下列现象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玻璃破碎

B.

牛奶变质

C.

木炭燃烧

D.

粮食酿酒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和判断依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

A、玻璃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牛奶变质,不能再喝,说明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木炭燃烧是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粮食酿酒的过程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3.(1分)(2015•长春)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B.

金刚石

C.

氯化钠

D.

氢氧化钠

考点:

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1分)(2015•长春)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闻气味

B.

滴加液体

C.

加热液体

D.

测溶液pH

考点:

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

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判断,滴管使用时要悬空竖直,不能伸入试管内;

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深入试管内,故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正确;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

此题是对化学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侧重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严格的实验态度.

 

5.(1分)(2015•长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酒精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

在加油站内应严禁烟火

 

C.

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

金属的回收利用可节约金属资源

考点:

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防范爆炸的措施..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A、根据乙醇可以通过粮食、秸杆发酵生成,也可以通过乙烯和水合成,因此酒精是可再生资源解答;

B、根据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解答;

C、根据二氧化碳不是一种空气污染物解答;

D、根据金属的回收利用的意义解答,

解答:

解:

A、乙醇可以通过粮食、秸杆发酵生成,也可以通过乙烯和水合成,因此酒精是可再生资源.故正确;

B、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在加油站内应严禁烟火,故正确;

C、二氧化碳不是一种空气污染物,故错误;

D、金属的回收利用可节约金属资源,故正确;

答案:

C

点评:

本题考查乙醇的性质,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金属的回收利用等有关知识,注意常见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6.(1分)(2015•长春)下列关于葡萄糖(C6H12O6)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是一种氧化物

 

B.

葡萄糖中含有6个氢分子

 

C.

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g

 

D.

葡糖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判断;B.根据葡萄糖的结构来分析;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D.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解答:

解: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葡萄糖是由葡萄糖分子构成的,其中不含氢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葡萄糖的化学式可知,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1分)(2015•长春)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B.

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C.

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氧原子个数不同

 

D.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考点:

生铁和钢;氧气的化学性质;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元素的概念..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A.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B.根据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来分析;

C.根据结构决定性质来分析;

D.根据促进燃烧的因素来分析.

解答:

解: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铁的含碳量为2%~4.3%,钢中的含碳量为0.03%~2%,正确;

B.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故正确;

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不是氧原子个数不同,故错误;

D.硫在氧气中和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因为氧气含量不同,氧气浓度越大,物质燃烧越剧烈,故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平时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8.(1分)(2015•长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e、Fe2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

CaO、NaOH固体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作干燥剂

 

C.

浓盐酸、浓硫酸都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

 

D.

NH4Cl、(NH4)2SO4都含有NH4+,都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NH3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铵态氮肥的检验;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

A、根据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进行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易溶于水,不会与水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进行分析;

D、根据铵态氮肥和碱混合会生成氨气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固体易溶于水,不会与水反应,氧化钙会与水反应,都能作干燥剂故B错误;

C、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故C错误;

D、NH4Cl、(NH4)2SO4都含有NH4+,都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中的一些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需要加强识记.

 

9.(1分)(2015•长春)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分析均合理的是(  )

 

A.

排水法收集O2:

导气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

 

B.

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全部加入水中立即过滤,导致产率偏低

 

C.

测定空气里O2含量:

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D.

探究CO2性质:

将CO2快速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便于观察低处蜡烛先熄灭

考点: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刚有气泡冒出时,收集的气体不纯解答;

B、根据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全部加入水中,立即过滤,可能没有全部溶解解答;

C、根据由于插入燃烧匙太慢,在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使瓶内的气体除氧气之外的气体也跑到了瓶外解答;

D、根据探究CO2性质:

将CO2慢慢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解答.

解答:

解:

A、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此时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会影响气体的性质实验,故错误;

B、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全部加入水中,立即过滤,可能没有全部溶解,导致产率偏低,正确;

C、由于插入燃烧匙太慢,在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使瓶内的气体除氧气之外的气体也跑到了瓶外,会导致液体水面上升超过;

D、探究CO2性质:

将CO2慢慢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便于观察低处蜡烛先熄灭,故错误.

答案:

B

点评:

这类题目考查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特别是知识的利用有一定的技巧,要填自己有把握的内容.

 

10.(1分)(2015•长春)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

 

A.

分离CaCO3和CaCl2固体:

取样,加足量水溶解,过滤

 

B.

制备Fe(OH)3:

将Fe2(SO4)3溶液和适量的Ba(OH)2溶液混合,过滤

 

C.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和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一次通过浓硫酸、NaOH溶液

 

D.

鉴别稀盐酸、NaOH和NaCl三种溶液:

取样,分别滴入酚酞溶液后再相互混合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A、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进行分析;

B、根据硫酸铁和氢氧化钡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钡沉淀进行分析;

C、根据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也会携带水蒸气进行分析;

D、根据酚酞在酸、碱、盐中显示不同的颜色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碳酸钙难溶于水,分离CaCO3和CaCl2固体:

取样,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故A错误;

B、硫酸铁和氢氧化钡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钡沉淀,过滤后的沉淀是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铁沉淀的混合物,故B错误;

C、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也会携带水蒸气,故C错误;

D、取样品,加入酚酞,溶液显红色的是氢氧化钠、不变色的是氯化钠、盐酸,在没有变色的两种滴入氢氧化钠中,颜色褪去的是盐酸,剩下的是氯化钠,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是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的考查,要求学生熟悉所实验的内容及原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二、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40分)

11.(2分)(2015•长春)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的化学式是 O2 

(2)3个钠离子可表示为 3Na+. .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

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解答:

解:

(1)氧气的化学式为:

O2.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钠离子可表示为:

3Na+.

故答案为:

(1)O2;

(2)3N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12.(3分)(2015•长春)图A是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B是钾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钾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9.10 ;

(2)钾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19 ;

(3)由原子核外电子层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数相同可知,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该排在第 四 周期.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来分析;

(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

(3)根据钾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

解答:

解:

(1)在元素周期表中,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填:

39.10;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填:

19;

(3)由钾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钾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故位于第四周期;故填:

四.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3.(3分)(2015•长春)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日常生活中,可用 肥皂水 区分硬水和软水;

(2)水能变成水蒸气,这属于水的 物理 性质(选填“物理”或“化学”);

(3)电解水实验产生的两种气体中,能燃烧的是 氢气 .

考点:

硬水与软水;电解水实验;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1)根据肥皂水能够区分软水和硬水解答;

(2)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解答;

(3)根据电解水实验的显现和结论解答.

解答:

解:

(1)加肥皂水后生成泡沫较多的是软水,生成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所以肥皂水能够区分软水和硬水;

(2)水能变成水蒸气,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电解水实验产生的两种气体中,正极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负极是氢气,能够燃烧.

答案:

(1)肥皂水

(2)物理

(3)氢气

点评:

本题考查硬水软水的鉴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电解水实验产生的两种气体的性质,属基础知识考查.

 

14.(3分)(2015•长春)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因为受压时氧气分子间的 间隔 减小;

(2)CH4充分燃烧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H4+2O2

CO2+2H2O ;

(3)炒菜时锅里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隔绝氧气 .

考点: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与生活.

分析:

(1)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

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2)根据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解答;

(3)根据灭火的原理解答.

解答:

解:

(1)氧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因为受压时氧气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2)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

(3)炒菜时锅里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答案:

(1)间隔

(2)CH4+2O2

CO2+2H2O

(3)隔绝氧气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考查学运用微粒的特征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15.(4分)(2015•长春)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在金刚石和石墨中,能用于制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石墨 ;

(2)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 性脱色制白糖;

(3)CO2与H2O反应,生成一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这种物质是 碳酸 ;

(4)炼铁时高炉内发生如下反应:

CO2+C

2CO,其中 C 发生氧化反应.

考点: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

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1)根据石墨具有导电性解答;

(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解答;

(3)CO2与H2O反应碳酸,碳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解答;

(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失去了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是氧化剂.还原剂得氧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

解:

(1)石墨具有导电性,能用于制作干电池电极;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色素和异味,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脱色制白糖;

(3)CO2与H2O反应碳酸,碳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4)解: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碳在CO2+C

2CO反应中得到了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是此反应的还原剂.

答案:

(1)石墨

(2)吸附

(3)碳酸

(4)C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物质的性质以及,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6.(3分)(2015•长春)分析图中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1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约 20 g;

(2)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 氯化钠 ;

(3)30℃时,将30gKNO3、30gNaCl分别放入100g水中,均完全溶解,降温到10℃时,有晶体析出的是 硝酸钾溶液 .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据图可以查出某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以及析出晶体的方法,据此解答.

解答:

解:

(1)据图可以看出,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g,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约20g,故填:

20;

(2)据图可以看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故填:

氯化钠;

(3)30℃时,将30gKNO3、30gNaCl分别放入100g水中,均完全溶解,降温到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30g,有晶体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30g,不会有晶体析出,故填:

硝酸钾溶液.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从而加深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和应用.

 

17.(3分)(2015•长春)结合NaOH、Ca(OH)2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来改变酸性土壤的固体是 氢氧化钙 ;

(2)从微观角度看,它们的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

(3)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OH)2,可选用的试剂是 碳酸钠 .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

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

(1)根据氢氧化钙属于碱,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进行分析;

(2)根据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进行分析;

(3)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

解答:

解:

(1)氢氧化钙属于碱,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2)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所以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3)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OH)2,可选用的试剂是碳酸钠.

故答案为:

(1)氢氧化钙;

(2)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3)碳酸钠.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8.(4分)(2015•长春)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在黄铜(铜锌合金)片和纯铜片中,硬度较大的是 黄铜 ,将它们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能产生气泡的是 黄铜 ;

(2)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 氧气、水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3)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Al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硝酸铜、硝酸银、硝酸铝 .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1)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其纯金属的硬度大,锌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进行分析;

(2)根据铁生锈的原理进行分析;

(3)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会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

解答:

解:

(1)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其纯金属的硬度大,所以硬度较大的是黄铜,黄铜中的锌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将它们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能产生气泡的是:

黄铜;

(2)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3)取少量滤液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含有硝酸银,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Al粉,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铜、硝酸银、硝酸铝.

故答案为:

(1)黄铜,黄铜;

(2)氧气、水;

(3)硝酸铜、硝酸银、硝酸铝.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难度不大,注意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9.(5分)(2015•长春)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是 集气瓶 ;

(2)装置A、B中,便于添加液体药品的是 B ;

(3)在H2和O2中,可用装置B制取的是 氧气或O2 ;

(4)若用装置C检验CO2,则试管中盛装的药品是 氢氧化钙 溶液;

(5)若制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