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测试题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65625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测试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测试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测试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测试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测试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测试题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测试题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测试题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测试题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测试题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测试题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测试题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测试题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测试题doc.docx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测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测试题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测试题doc.docx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测试题doc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

1.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

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

从上述标题可知,这是报道哪次运动()

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C.五四爱国运动D.新文化运动

2.1919年6月5日,一个日资纱厂的工人,突破租界巡捕的包围,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的工人也参加进来,罢工达到高潮时,参加人数达六七万。

这场工人罢工斗争应发生在()

A.北京B.长沙C.上海D.广州

3.右图是一枚纪念章,通过上面的“救国雪耻”四个字,你能判断出它源于近代史上哪一历史事件吗()

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D.五四爱国运动

4.五四爱国运动向我们展示了一代青年的爱国热情。

下列哪一口号出自于这一爱国运动()

①取消《马关条约》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③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④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5.“……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的人民得解放。

”这首《东方红》唱出了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热爱。

请你算算今年(2013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

A.84周年B.85周年C.89周年D.92周年

6.如果小王要去参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址,他应该去()

A.南京B.北京C.广州D.上海(浙江嘉兴)

7.“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B.中华民国的建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8.小明学习了“黄埔军校的建立”这一知识点后,老师问他:

“学完了这一知识点,你会想起哪些历史人物?

”对于这个问题,请你帮他解答()

①周恩来②孙中山③毛泽东④蒋介石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9.右图中的陆军军官学校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如果你想去那里考察,你应该去()

A.广西B.福建C.广东D.山东

10.下列对北伐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战场是湖南、湖北

B.得到工农群众的支持

C.叶挺独立团战功卓著

D.彻底消灭了北洋军阀

11.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北伐战争取得了节节胜利,在那场战争中,哪一个军阀没有被打

倒()

A.张作霖B.吴佩孚C.孙传芳D.袁世凯

1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了,北伐战争也没有成功。

这些情况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的实力太强了

B.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C.共产党的力量太弱小了,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D.帝国主义国家出面干涉,不允许中国人民进行北伐

13.如果让你去排演《秋收起义》历史剧,你会让中国哪一著名历史人物成为此剧的主角()

A.周恩来B.朱德C.贺龙D.毛泽东

14.“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

”请你判断,句中的“这里”是指()

A.井冈山B.南昌

C.瑞金D.上饶

15.1927年,毛泽东在一首词里这样写道: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B.井冈山会师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

16.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

但是,正如鲁迅所说的:

“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

”下列为中国人民找到了革命道路的是()

A.新文化运动B.五四爱国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7.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当时哪些部队会师后组建起来的()

①湘南的农民武装②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③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④中国工农

红军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18.右图反映的是井冈山会师。

图中会师的双方是()

A.朱德、毛泽东率领的队伍与陈毅率领的队伍

B.朱德、陈毅率领的队伍与刘伯承率领的队伍

C.朱德、周恩来率领的队伍与毛泽东率领的队伍

D.朱德、陈毅率领的队伍与毛泽东率领的队伍

19.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

B.红军人数少,寡不敌众

C.国民党军队人数多

D.撤销了陈独秀的领导职务

20.在红军长征途中经过下列河流,按经过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大渡河②金沙江③赤水河④乌江

A.③②①④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D.④③②①

21.右图所示楼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共产党曾在这里召开了一次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

下列说法中适合评论这次会议的意义的是()

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B.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C.历史转折,挽救革命

D.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22.老战士黄镇用画笔记录了他的一段难忘经历,他的作品描绘了汹涌的大渡河、白茫茫的雪山和荒芜的草地等。

他的这段“难忘经历”是指参加了()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井冈山会师D.红军长征

23.互联网上流传着一首诗:

“有一方圣土叫赣南,有一个小城叫瑞金,有一种出发缘于一种信念,有一种斗志催生一种精神,二万五千里的征程……”此诗纪念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第五次反“围剿”B.长征C.会宁会师D.井冈山会师

24.毛泽东一生写了许多气势磅礴的诗歌,下列哪一句出自长征时期()

A.百万雄师过大江B.红军不怕远征难

C.人间正道是沧桑D.天若有情天亦老

25.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B.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C.渡过金沙江D.遵义会议的召开

二、非选择题(26题5分,27题3分,28题6分,29题7分,30题10分,31题10分,32题9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运动中的口号和要求:

(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请回答:

(1)这些口号和要求是在哪一次运动中提出来的?

斗争矛头指向什么政治势力?

(2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运动中的人们表现出了哪些可贵的精神或意识?

(2分)

(3)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其中的哪一种精神?

(1分)

27.判断改错题:

以下是小明收集的有关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信息,请找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随后举行游行示威。

他们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南京条约》”、反对在对日“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北洋军阀政府进行镇压,逮捕学生三十多人。

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

毛泽东、李大钊在北京领导学生斗争,积极营救被捕学生。

(1)错误:

;改正:

(1分)

(2)错误:

;改正:

(1分)

(3)错误:

;改正:

(1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

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选自《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就是依照苏联共产党的榜样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党。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选自《毛泽东选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3分)

(2)材料二中“焕然一新”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红军歌谣: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

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请回答:

(1)材料一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

(4分)

(2)材料一中的“朱毛合”分别指谁?

(1分)

(3)材料二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

(2分)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走进……纪念馆,序厅的圆雕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80多年前那段石破天惊的历史。

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

右图是该纪念馆中的“第一枪”雕塑:

一只强劲有力的大手,从崩裂的巨石中伸出,紧扣着汉阳造步枪的扳机。

枪的上方是一片象征着中国革命新天地的蓝天白云。

材料二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材料三雄伟壮美的《井冈红旗》大型雕塑有三层寓意:

一是它像一块屹立不倒的巨石,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井冈山奠基;二是它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寓意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从井冈山燎原;三是它像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矗立在四面环山的平畴之上,刺向苍穹,昭示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向胜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哪一事件而建立的?

(1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该事件发生于哪一年?

(2分)

(3)材料二中的事件与材料一中的事件相比,有何突出特点?

(2分)

(4)请用史实说明“井冈红旗”大型雕塑蕴含的三层寓意。

(3分)

(5)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能从上述史实中得到哪些启示?

(2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美国记者斯诺说过:

“它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

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请回答:

(1)“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指的是什么事件?

这非同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从什么地方出发的?

(2分)

(2)在这场漫漫的征途中,党中央和红军通过哪次重要会议扭转了“险象环生、危在旦夕”境地?

你如何看待这次会议的历史地位?

请你指出这次会议的地点在我国现今哪个省?

朱德为纪念这次会议而作: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

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你理解“群龙得首”的含义吗?

这次会议后,毛泽东采用什么战术取得什么战役的胜利,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5分)

(3)历时两年,中国工农红军终于奏完这曲“人类生存的凯歌”,其标志是什么?

(2分)

(4)中国工农红军靠着乐观向上、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取得了这场万里“行军”的胜利。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这种精神?

(1分)

32.历史小报是我们走进历史、探求新知的一种好方法。

认真阅读下面的历史小报,完成相关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历史小报

【板块一红色城市】

(1)下列城市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扮演过重要角色,请写出这一时期发生在这些城市的相应的重大历史事件。

①北京:

(1分)

②上海:

(1分)

③南昌:

(1分)

④遵义:

(1分)

【板块二红色歌谣】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

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

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

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

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2)“南昌打响第一枪”的含义是什么?

(1分)

【板块三历史启迪】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感悟。

(4分)

 

参考答案

1.C点拨:

根据题干材料内容可知这次运动是五四爱国运动,所以答案为C项。

2.C点拨: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五四爱国运动后期,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3.D

4.B点拨:

①④与题干要求无关,所以排除含①或④的选项。

5.D

6.D点拨: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后改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7.D

8.C点拨:

周恩来曾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孙中山是创办者,蒋介石任校长,而毛泽东与此无关。

所以排除含③的选项即可选出答案。

9.C

10.D点拨:

北伐战争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两派军阀的主力,但没有消灭张作霖,所以

D项错误,符合题意。

11.A点拨:

北伐军打败吴佩孚后,又集中力量进攻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1927年

4月,北伐军挥师北上,进攻张作霖的军队,但在北伐军胜利进军时,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所以答案为A项。

12.B点拨:

就在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

所以

B项符合题意。

13.D点拨: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

所以符合题意的答案为D项。

14.B点拨: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所以“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

15.C

16.D点拨: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军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而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所以D项符合题意。

17.C点拨: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两军会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的选项为C项。

18.D点拨: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所以D项符合题意。

19.A

20.D点拨:

本题中红军最先经过的河流是乌江,后依次是赤水河、金沙江、大

渡河。

21.C点拨:

图片为遵义会议旧址,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在此召开了遵义会议。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2.D

23.B点拨:

根据题干信息“二万五千里的征程”可知纪念的历史事件是红军长征。

所以B项符合题意。

24.B

25.A点拨: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6.

(1)五四爱国运动。

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

(2)爱国主义精神;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等。

(3)爱国主义精神。

27.

(1)错误:

《南京条约》改正:

二十一条

(2)错误:

对日改正:

对德(3)错误:

毛泽东改正:

陈独秀

28.

(1)说明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29.

(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2)朱德、毛泽东。

(3)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0.

(1)南昌起义。

(2)秋收起义。

1927年。

(3)突出特点:

放弃进攻城市,转而向农村进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5)要学习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道路上能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现代化建设也如同中国革命一样,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才能走向富强。

点拨:

本题综合考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及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

根据材料一中“军旗升起的地方”“人民军队的摇篮”可以判断该纪念馆是南昌起义纪念馆;根据材料二中“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可知是秋收起义,然后结合教材知识回答

(1)

(2)两问。

(3)问主要考查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4)问中“井冈红旗”大型雕塑的三层寓意所对应的历史事实分别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井冈山会师、中国革命道路的开创。

(5)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31.

(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中央革命根据地(或瑞金)。

(2)遵义会议。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贵州省。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

(3)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4)不断拼搏、迎难而上、刻苦学习,树立自立意识,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等。

点拨:

本题以提升多元思维为核心,以创设问题情境为手段,让历史走进生活,让生活联系历史。

32.

(1)①五四爱国运动②中国共产党成立③南昌起义④遵义会议

(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也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