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72573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docx

《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docx

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

2018届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三年理综测试(六)

注意: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O:

16Na:

23Al:

27

S:

32Fe:

56Ba:

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据报道,一些人因酵母菌感染而导致酒精中毒。

这些人其实根木没有饮用任何酒精饮料.却经常呈醉酒状态。

检查结果表明,生长在这些人肠道内的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所制造出来的酒精足以让人大醉。

经过抗生素治疗,这些人很快恢复了健康。

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酵母菌属于微生物,其细胞结构与动物、植物、细菌都有区别

B.抗生素是一类具有特异性抑菌或杀菌的物质,报道中的抗生素可能是青霉素

C.人所感染的这些酵母菌与人是寄生关系,与人肠道内的细菌是竞争关系

D.酒精是醉母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其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2.生物工程是一门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有机结合而兴起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近些年来发展迅猛,硕果累累,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原理是一样的,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原理是不同的

B.从理论上讲,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都叮以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和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降碍

C.基因工程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等,细胞工程的工具酶有纤维素酶、胰蛋白酶等

D.通过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可以生产出乙肝疫苗、胰岛素、某些种类的单克隆抗体

3.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光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少数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a失去电子即成为强氧化剂,产生的电流将转移给NADP+和ADP

B.电能转化的活跃化学能可储存在ATP和NADPH中

C.不同季节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色素不同,叶片变黄后主要依赖叶黄素进行转化

D.光照条件下某些叶绿素a能不断丢失和获得电子而形成电子流

4.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方向的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为()

(下图中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

 

5.

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图可说明下丘脑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又有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B.当图中的感受器感受到血糖含量降低时,图中的内分泌腺一定是胰岛

C.如果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弧,则①为传入神经、⑦为传出神经

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6.X、Y均为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Y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6倍,它们彼此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满足最外层2或8电子的稳定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形成的化合物分子式一定为XY4

B.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Y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6倍

C.X可能在第三周期,Y可能在第二周期

D.X、Y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使溴水褪色

7.下列各种环境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酸性溶液中:

Fe2+、Cl-、NO-3、Na+

B.在水电离的c(H+)与水电离的c(OH-)乘积为10-24的溶液中:

CH3COO-、Mg2+、AlO-2

C.

的溶液中:

Na+、

、Br-

D.某碱性溶液中:

K+、Cl-、Mg2+、Ba2+

8.某种铝粉与过氧化钠的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反应中生成1.75g气体,所得溶液中加入

盐酸完全反应,且使生成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则原混合物中铝与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

3B.3:

2C.1:

2D.2:

1

9.鉴别氯水、浓硫酸、亚硫酸、稀硫酸、硫酸钠溶液至少需要化学试剂()

(实验仪器、条件不限,不需相互滴加)

A.1种B.2种C.3种D.4种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Ba(OH)2和NaHSO4溶液混合使

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2

C.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

D.过量铁粉和稀硝酸:

11.对某些物质进行实验:

①能与碱反应生成盐与水②该物质水溶液能与Fe反应生成H2③该物质水溶液中阳离子只有H+,据你学过的酸的概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②③均能说明该物质是酸B.①②③均不能说明该物质是酸

C.只有③能说明该物质是酸D.②③能说明该物质是酸

12.将pH=12的某NaOH溶液分成两等份,每份为V,一份用pH=2的一元酸HA中和至恰好反应,消耗酸溶液的体积为V1;另一份用pH=2的一元酸HB中和至恰好反应,消耗酸溶液的体积为V2,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HA的酸性比HB的酸性强,则V1>V2

B.V1或者V2至少有一个大于V

C.由于两酸溶液的pH相等,故V1一定等于V2

D.若V1

NaA

13.已知三种有机物CH3COOH、HCOOCH3、HOCH2CHO,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互为同分异构体

B.除燃烧外,没有三种物质均具有的同一类型的化学性质

C.不外加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它们

D.若用新制Cu(OH)2悬浊液可以把三种物质鉴别出来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A.有些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可见光.大额钞票的荧光防伪标志就是一例。

若某种物质用红外线照射,则该物质也会发出可见光

B.设碳12原子质量为m1,氢

原子质量为m2,中子质量为m3,真空中光速为c。

则核子结合成碳12原子核释放能量为(6m2+6m3-m1)C2。

C.原子核中没有电子.但有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会放出电子,这是因为原子核内的中子可以转化成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核内发射出来

D.放射性元素若发生α衰变,则衰变前后质子数守恒,中子数也守恒;若发生

衰变,则衰变前后质子数不守恒.中子数也不守恒

15、如图所示.用质量为m的活塞K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水平放置的圆柱形汽缸内。

活塞与汽缸壁之间无摩擦,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可忽略。

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缓慢加热,使活塞缓慢地向右移动(即任意时刻可以认为活塞都处于平衡状态)。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A.汽缸内气体内能逐渐增加

B.汽缸内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逐渐增加

C.汽缸内气体分子对活塞的撞击力逐渐变大

D.汽缸内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逐渐变大

16、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m/s,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示时刻质点b的加速度正在增大

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b通过的路程一定为0.4m

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所遇到的波的频率为50Hz

D.若该波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障碍物尺寸一定比4m大

17、两种单色光a和b,a光照射某金属时有光电子逸出,b光照射该金属时没有光电子逸出,则()

A.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较大B.在水中,a光的波长较小

C.在真空中,b光光子的能量较大D.在水中,b光的折射率较

18、2007年10月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首次变轨控制并获得成功。

右图为“嫦娥一号”某次在近地点A由轨道1变轨为轨道2的示意图,其中B、C分别为两个轨道的远地点。

关于上述变轨过程及“嫦娥一号”在两个轨道上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A点处应点火加速

B.“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A点处的速度比在轨道2的A点处的速度大

C.“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B点处的加速度比在轨道2的C点处的加速度大

D.“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B点处的机械能比在轨道2的C点处的机械能大

19、回旋加速器是加速带电粒子的装置,其核心部分是分别与高频交流电极相连接的两个D形金属盒,两盒间的狭缝中形成的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使粒子在通过狭缝时都能得到加速,两D形金属盒处于垂直于盒底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要增大带电粒子射出时的动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增大匀强电场间的加速电压

B.减小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C.减小狭缝间的距离

D.增大D形金属盒的半径

20、在如图所示的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存在着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Ⅰ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区域Ⅱ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磁场的宽度均为L。

一个质量为m、电阻为R、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ab边刚越过GH进入磁场Ⅰ区时,恰好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当ab边下滑到JP与MN的中间位置时,线框又恰好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从ab进入GH到MN与JP的中间位置过程中,线框的动能变化量大小为△EK,重力对线框做的功大小为W1,安培力对线框做功大小为W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v1>v2

B.从ab进入GH到MN与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从ab进入GH到MN与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有(W1+△EK)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从ab进入GH到MN与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线框动能的变化量大小为△EK=W2-W1

21、如图,长为a的轻质细线,一端悬挂在O点,另一端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组成一个能绕O点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的振子。

现有3个这样的振子,以相等的间隔b(b>2a)在同一竖直面里成一直线悬于光滑的平台MN上,悬点距台面高均为a。

今有一质量为3m的小球以水平速度v沿台面射向振子并与振子依次发生弹性正碰,为使每个振子碰撞后都能在竖直面内至少做一个完整的圆周运动,则入射小球的速度v不能小于()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22、

(1)(3分)将图甲的演示简谐振动图象的沙摆实验稍做变更:

使木板沿直线OO′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摆动着的漏斗中漏出的沙在木板上显示出图7乙所示曲线,A、B、C、D、E均为OO′轴上的点,测出AB=s1,BC=s2,摆长为L(可视作不变),摆角小于5°,则木板的加速度大小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分)①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有光源、遮光筒和其他元件,其中a、b、c、d各装置的名称依次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A.a单缝、b遮光片、c双缝、d光屏

B.a单缝、b双缝、c滤光片、d光屏

C.a滤光片、b单缝、c双缝、d光屏

D.a滤光片、b双缝、c单缝、d光屏

②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或暗纹)之间的距离,可采取方法是(任写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分)实验室内有一只指针在中间的灵敏电流表G,其刻度盘如图8所示,其一侧的总格数为N,满偏电流、满偏电压、内阻均未知,但估计满偏电流不超过1mA,内电阻大约不超过100Ω,现要较准确地测定其满偏电流,可用器材如下:

A.电流表(满偏电流0.6A、内阻0.3Ω);B.电压表(量程3V,内阻3kΩ);

C.变阻器(总电阻50Ω);D.电源(电动势3V,内阻不计);

E.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①画出电路图,标明器材代号.

②在所得的若干组数据中,其中一组为电流表G指针偏转了n格,则IG=__________.

③除N,n外,式中其他符号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6)分直升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往水源取水灭火,悬挂着m=500kg空箱的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1=450。

直升机取水后飞往火场,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大小稳定在a=1.5m/s2时,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140。

如果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且忽略悬索的质量,试求水箱中水的质量M。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140=0.242;cos140=0.970)

 

24、(18分)如图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AB、EF,他们的圆心角均为90°,半径均为R.一质量为m、上表面长也为R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CD上,小车上表面与轨道AB、EF的末端B、E相切.一质量为m的物体(大小不计)从轨道AB的A点由静止下滑,由末端B滑上小车,小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当小车右端与壁DE刚接触时,物体m恰好滑动到小车右端相对于小车静止,同时小车与DE相碰后立即停止运动但不粘连,物体则继续滑上圆弧轨道EF,以后又滑下来冲上小车.求:

(1)物体从A点滑到B点时的速率和滑上EF前的瞬时速率;

(2)水平面CD的长度;

(3)当物体再从轨道EF滑下并滑上小车后,如果小车与壁BC相碰后速度也立即变为零,最后物体m停在小车上的Q点,则Q点距小车右端的距离.

 

25.(20分)如图,一“

”形绝缘导轨竖直放置,处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

左边的半圆弧与水平杆ab、cd相切于a、c两点,两水平杆的高度差为h,杆长为4L,O为ad、bc连线的交点,虚线MN、M′N′的位置如图,其中aM=MM′=CN=NN′=L,M′b=N′d=2L。

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穿在杆上。

虚线MN左边的导轨光滑,虚线MN右边的导轨与小球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已知:

在O处没有固定点电荷+Q的时候,将带电小球自N点由静止释放后,小球刚好可到达a点。

现在O处固定点电荷+Q,并将带电小球自d点以初速度v0向左瞬间推出。

结果小球可沿杆运动到b点。

(静电力恒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2)运动过程中小球所受摩擦力的最大

值fm和小球经过M′点时的加速度大小a;

(3)使小球能够运动到b点的初速度v0

的最小值。

 

26.(17分)某实验探究小组将5.6g铁粉和4.4g硫粉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将所得黑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硫酸中,产生并收集了1.12L气体X(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同时称量得气体X质量为1.70g。

为确定气体X成分,又将1.12LX

足量O2中点燃无水硫酸铜继续通到足量溴水中

气体产物变蓝(固体增加0.9g)

先加足量盐酸,再加足量BaCl2溶液

褪色后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烘干,称量沉淀得白色固体11.65g。

(1)气体X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2)气体的化学性质一般有水溶液的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等等。

选用下列药品(仪器任选)组略检测气体X的某些化学性质:

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溶液、

溶液、

溶液、溴水、蒸馏水。

被检测的化学性质

步骤、现象、结论

水溶液的酸碱性

还原性

(3)有同学在实验中称量铁和硫粉加热反应后的黑色固体发现不是10g,试用化学方程式分析表示其可能的原因,并写出简单的验证方法。

 

27.(12分)如图A~L分别表示反应中常见的物质。

A为钟乳石的主要成分,B为气体,E为常见非金属单质,Y为常见金属单质,X为组成E的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X中两种元素的个数比为1:

1,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2:

1,I通常为蓝色溶液,L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K为红色沉淀,J为中学常见的强碱。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K______________

(2)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写出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

反应充分,操作时必须要________________。

28.(16分)100C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中下变化:

温度

100C

200C

300C

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0C

pH

8.3

8.4

8.5

8.8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HCO-3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__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NaHCO3,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都不充分。

丙认为:

(1)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_______(填“甲”或“乙”)判断正确。

试剂X是______________。

A.Ba(OH)2溶液B.BaCl2溶液C.NaOH溶液D.澄清的石灰水

(2)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0C,若溶液的pH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8.3,则_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判断正确。

(3)查阅资料,发现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0C,丙断言_________(填“甲”或“乙”)的判断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5分)柠檬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可大量用于食品饮料的酸味剂和药物添加剂,还可用于化妆品,无毒增塑剂。

其钠盐可作为血液抗凝剂,铁盐可作为补铁剂等等。

(1)柠檬酸___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柠檬酸

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柠檬酸

属于____________反应。

(3)下面是某实验小组探索运用基本化工原料合成柠檬的流程设计。

 

其中1mol分子式为C4H6O5的有机物若与钠反应可放出1.5molH2;若完全被中和需消耗2molNaOH。

a.上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__。

b.写出生成⑦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试写出能发生银镜反应,1mol最多可消耗Na或NaOH的物质的量均为2mol的C4H6O5的同分异构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种)

30.(22分)为了研究怎样更好地保存种子,有人作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过程:

实验

实验操作方法

时间/年

种子发芽率

实验一

1000g水稻干种子充氮气密封贮藏

1000g水稻干种子普通保存

5

1

>95%

<85%

实验二

1000g含水9%的大豆种子于30℃环境保存

1000g含水9%的大豆种子于20℃环境保存

1

5

<10%

>80%

实验三

1000g小麦湿种子用CaCl2吸湿干燥、密封无光保存

1000g小麦湿种子普通保存

10

1

>80%

<10%

试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以上实验可以看出,所有发芽率高的贮藏种子的措施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都能

(2分)

(2)实验三中用CaCl2吸湿是去掉种子内以(2分)形式存在细胞中的水。

正常植物细胞中该种形式的水的含量与植物耐旱性的关系是。

(2分)

(3)种子发芽时要吸收大量的水,在发芽前种子吸水主要是以(2分)原理吸水,种子发芽除需要水外,还需要的条件是。

(2分)

(4)种子萌发过程中,植株及各个器官的干重变化如图1其中表示整个植株干重变化的曲线是,(3分)A点以后导致叶子干重上升的生理过程的反应方程式是

(3分)

图2表示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两次迅速上升的过程,请分别说明这两个生理过程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是;(3分)第二次是

(3分)

 

31.(20分)2006年11月,执法人员在对某集贸市场出售的鸭蛋进行检查时,测出一种“红心鸭蛋”(蛋黄红色)含苏丹红。

经调查这是少数不良分子将含苏丹红的所谓“红药”拌入鸭饲料所致。

苏丹红学名苏丹,它并非饲料或食品添加剂,而是一种脂溶性的化学染色剂,可分为苏丹Ⅰ、苏丹Ⅱ、苏丹Ⅲ、苏丹Ⅳ号四种,这次检测出的苏丹红主要成分为苏丹Ⅳ。

回答下列问题:

(1)人在食用“红心鸭蛋”时,苏丹红被消化道上皮细胞吸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2)你认为鸭蛋黄被染成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苏丹Ⅳ有致癌作用。

现有健康幼龄小鼠的肝脏、动物细胞培养液、苏丹Ⅳ粉末、有关酶制剂、培养瓶若干、剪刀、光学显微镜等显微观察设备及细胞培养设备等。

现欲通过实验探究苏丹Ⅳ对小鼠有无致癌作用。

①本实验涉及到动物细胞工程的细胞培养技术,实验中用到的小鼠肝脏选自幼龄小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此技术检测苏丹Ⅳ对小鼠有无致癌作用的观察指标是细胞增殖情况和细胞形态结构变化情况。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

将小鼠肝脏剪碎,用____________酶处理,使其组织细胞分离,并用细胞培养液制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

第二步:

将相同体积的小鼠肝脏悬浮液分别装在两个培养瓶A、B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置于适宜的相同的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

培养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果、结论:

可能的结果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的结果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座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

生物答案卷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选择题

 

30.

(1)都能。

(2分)

(2)(2分),。

(2分)

(3)(2分),。

(2分)

(4)(3分),。

(3分)

第一次是;(3分)

第二次是。

(3分)

31.(20分)

(1)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